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周血PG和G17水平联合Hp-IgG抗体检测对老年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嵇贝纳;冯珍;程中华;王绍英

    目的 探讨外周血胃蛋白酶原(PG)和促胃液素17(G17)水平联合Hp-IgG抗体检测对老年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间上海市中山医院徐汇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胃部不适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并取活组织病理检查.统计不同血清胃分泌功能检测结果患者的胃癌发生情况,不同胃镜检查病理结果患者的PGⅠ、PGⅡ、PGR和GI7水平,不同萎缩性胃炎萎缩程度、部位患者的PGⅠ、PGⅡ、PGR和G17水平.结果 PG和Hp均阴性、PG阴性和Hp阳性、PG和Hp均阳性及PG阳性和Hp阴性患者的胃癌发生率分别为2.5%(1/40)、3.3% (1/30)、16.7%(1/6)及25.0% (1/4),逐渐提升(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PGⅠ和PGR均低于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重度萎缩性胃炎患者外周血PGⅡ水平均高于轻度和中度萎缩性胃炎患者,PGR均低于轻度和中度萎缩性胃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窦、胃体和全胃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外周血G17水平逐渐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外周血PG和G17水平联合Hp-IgG抗体对老年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高.

  • 活血化瘀药物苏木、川芎含药血清对PG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明辉;张培彤;任为民;周天;冯艳丽;雷锋林

    目的 探讨苏木、川芎含药血清对常氧、低氧环境下培养的人高转移性巨细胞肺癌(PG)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合适的含药血清浓度,明确佳作用时间.方法 制备苏木、川芎含药血清,分别用含药血清干预常氧、低氧环境下培养的PG细胞,按照含药血清浓度不同分为6组,同时设对照组.采用噻唑蓝(MTT)法观察苏木、川芎含药血清对PG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在常氧环境下,苏木含药血清各浓度之间(除浓度为0.625%)、川芎含药血清各浓度之间(除浓度为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氧环境下,苏木、川芎含药血清各浓度之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苏木、川芎含药血清在常氧环境下作用24h时能抑制PG细胞的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但在低氧环境下则促进PG细胞增殖;随着苏木、川芎含药血清作用时间的延长(48、72 h),在常氧、低氧环境下其含药血清均有促进PG细胞增殖的作用(72 h时作用明显),并且呈浓度依赖,浓度越高,越有利于PG 细胞增殖(苏木、川芎浓度为20%的时候作用明显).低氧环境更有利于苏木、川芎含药血清促进PG细胞增殖.

  • PG和G-17在阿司匹林相关性胃黏膜病中的应用

    作者:张丽虹;李晓红;姚旖旎;万雪晶;刘红;冯春

    目的:探讨PG和G-17在阿司匹林相关性胃黏膜病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的意义。方法将96例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患者按照胃黏膜情况分为正常胃黏膜组40例和胃黏膜损伤组56例。对胃黏膜损伤进行埃索美拉唑干预3个月。分析正常胃黏膜组、胃黏膜损伤组干预前后的PG和G-17水平。结果胃黏膜损伤组PGⅠ、PGⅡ、G-17水平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损伤干预后PGⅠ、PGⅡ、G-17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Ⅰ、PGⅡ、G-17可用于阿司匹林相关性胃黏膜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的理想指标。

  • 维药喘消雾化液对大鼠炎性组织中前列腺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斯拉甫;努尔买提;肖开提;哈木拉提

    目的:探讨喘消雾化液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炎性组织中PCE2含量,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炎性组织中PGFla,及TXB2的含量,观察该药的抗炎作用机理.结果:喘消雾化液3个不同剂量,每日2次,雾化给药,使大鼠炎性组织中PGE2、PGFla及TXB2的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喘消雾化液明显抑制炎性组织中PGE2、PGFla及TXB2的含量,这可能是其抗炎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 血清胃蛋白酶原与再生基因Ⅳ联合检验对胃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

    作者:虎银强

    目的 探究血清胃蛋白酶原与再生基因Ⅳ联合检验对胃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8月30日到2016年8月30日收治患胃部疾病患者116例,对116例患者均行血清胃蛋白酶原Ⅰ (pepsinogen-Ⅰ,PG-Ⅰ)、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Ⅱ,PG-Ⅱ)、再生基因Ⅳ(Regenerative gene-Ⅳ,Reg-Ⅳ)、CEA以及CA199检验.结果 胃癌组肿瘤标志物检验中PGⅠ、PGⅡ、PGⅠ/PGⅡ低于良性胃部疾病组,对比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肿瘤标志物中RegⅣ、CA199、CEA高于良性胃部疾病组,对比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G和RegⅣ联合检验灵敏度、特异性、阳性检测率、阴性检测率分别为93.10%、86.21%、87.10%、92.59%优于CEA和CA199联合检验灵敏度、特异性、阳性检测率、阴性检测率(74.14%、68.97%、70.49%、72.73%),对比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结合Reg-Ⅳ检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对早期胃癌患者诊断存在一定临床价值.

    关键词: PG Reg-Ⅳ 早期胃癌
  • 血清TK1、PG以及CA72-4检测在胃癌筛查以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永元;刘洪杰

    目的 观察分析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TK1)、胃蛋白酶原(PG)和糖类抗原(CA72-4)检测在胃癌筛查以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00例受检者,其中包括胃癌患者63例、萎缩性胃炎患者57例、胃溃疡患者55例、浅表性胃炎患者65例以及健康体检者60例,检测患者的血清TK1、PGⅠ、PGⅡ以及CA72-4水平.结果 五组血清TK1、PGⅠ、PGⅡ及CA72-4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血清TK1、PGⅡ和CA72-4水平明显的升高,PGⅠ水平明显的降低,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TK1、PGⅠ、PGⅡ及CA72-4四项的敏感性显著升高,但特异性有所下降,与单项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TK1、PGⅠ、PGⅡ以及CA72-4四项联合检测可以有效提高胃癌的检出率,在早期诊断胃癌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Tk1 PG CA72-4 胃癌 筛查 诊断
  • 五福饮颗粒剂对大鼠实验性膝骨关节炎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敏龙;卢德赵;叶兴法;钱木水;沈钦荣

    目的:探讨五福饮颗粒剂(WFYG)对膝骨关节炎预防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预防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和预防组均采用Hulth法建立大鼠KOA模型;预防组大鼠造模当天即灌胃WFY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共10周.采用ELISA测定大鼠血清及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采用IHC法检测大鼠软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表达,采用PAS法检测大鼠软骨蛋白多糖(PG)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WFYG可以显著降低血清及关节液中IL-1β、IL-6含量(P<0.01),上调软骨组织BMP-2的表达(P<0.01),延缓软骨中PG的丢失(P<0.01).结论:WFYG预防KOA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KOA大鼠血清和关节液中炎IL-1β和IL-6含量,减少炎性反应,提高软骨细胞分泌BMP-2,促进关节软骨合成蛋白多糖PG有关.

  • 祖卡木颗粒对大鼠炎性组织中前列腺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斯拉甫;努尔买买提;阿布都热依木;希尔艾力;肖开提;哈木拉提

    目的:探讨祖卡木颗粒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炎性组织中PGE2含量,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炎性组织中PGF1a及TXB2的含量,观察该药的抗炎作用机理.结果:祖卡木颗粒3个不同剂量(1.35,2.7,5.4g·kg-1),每日2次,ig给药,使大鼠炎性组织中PGE2,PGF1a及TXB2的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祖卡木颗粒明显抑制炎性组织中PGE2、PGF1a及TXB2的含量,这可能是其抗炎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 没食子酸丙酯对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小夏;何冰

    目的:研究没食子酸丙酯对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及迷走神经方法,造成大鼠脑缺血90min,随后再灌注45min.结果:没食子酸丙酯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和MDA含量,提高SOD、CAT和GSH-Px活性,保护Na+,K+ -ATP酶活性.结论:没食子酸丙酯可通过保护脑组织抗氧化酶的活性, 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自由基对脑组织的损害,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产生保护作用.

  • Z径路法+留置气泡技术减轻PG肌肉注射时疼痛的效果评价

    作者:黄丽群;黄菊茹

    目的:探讨Z径路法+留置气泡技术用于减轻PG肌肉注射时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注射室注射PG,的患者50例,按常规法和Z径路法+留置气泡技术,分别在每例患者两侧臀部各肌注PG1次,比较2种方法注射后15 min药液外溢情况及局部疼痛程度.结果:Z径路法+留置气泡技术PG发生药液外溢率为4%,产生疼痛率为10%.使用常规肌肉注射法,发生药液外溢率为16%,产生疼痛率为26%.2种方法在药液外溢和局部疼痛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法比较,Z径路法+留置气泡技术可以有效减轻PG肌肉注射时引起的疼痛.

  • 人肺癌细胞系PA、PG对重组基底膜侵袭的作用以及消瘤保肺丸的影响

    作者:裴俊文;孙宏新;蒋士卿;段铮

    目的:探讨人肺癌细胞系PA(人低转移性肺腺癌细胞株)、PG(人高转移性巨细胞肺癌细胞株)时重组基地膜侵袭作用及消瘤保肺丸对其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取8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消瘤保肺丸高剂量组、低荆量组、清肺化痰丸对照组,生理盐水空白组4组,每组2只.每组每天早晚各给药1次,每次10 ml/kg.其中高、低荆量组分别相当于人等效剂量的10、5倍,对照组相当于人等效剂量的5倍,空白组给以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日,末次给药后2 h内分别从耳中央动脉无茵采血,制备舍药血清,采用Transwell细胞培养小室建立了人肿瘤细胞体外侵袭模型,光学显微镜观察侵袭细胞的相对数目来表示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消瘤保肺丸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人肺癌PA、PG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空白组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消瘤保肺丸能明显抑制人肺癌细胞系PG、PA对重组基底膜侵袭能力.

  • 应用PCR法对日本儿童口腔内4种牙周致病菌的检测

    作者:倪雪岩;伊田博;欧阳喈;铃木基之;井上美津子;佐佐龍二

    目的:应用PCR检测日本儿童口腔内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中间普氏菌以及福赛斯坦氏菌4种牙周病致病菌,并探讨检出结果与牙周临床检查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被检儿童为昭和大学齿科病院儿童牙病科就诊的儿童.随机选取全身健康的儿童37名作为被检对象,在上颌右侧中切牙和上颌右侧第一磨牙的近中唇、颊面采取龈上菌斑,应用PCR法检测牙周致病菌;临床检查包括口腔内检查、探诊深度及牙龈探诊后出血.结果:临床检查结果显示37名儿童均未患有牙周病.牙周致病菌检测结果显示Pg检出率为21.6%,Aa、Pi、Tf三菌种检出率为55%~58%.混合牙列期Aa、Pi、Tf检出率增高和恒牙列完成期检出率减低的倾向.Pg与牙龈探诊后出血之间未见相关,而Aa、Pi、Tf的检出率呈BOP阳性部位高于BOP阴性部位的倾向.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6~18岁儿童龈上菌斑中高频度存在着牙周致病菌.为早期预防牙周病,对将来患牙周病危险性高的儿童进行早期筛查,并且从儿童时期采取预防措施非常必要.

    关键词: PCR PG AA 牙周致病菌
  • 慢性胃炎患者血清PG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桓伟华;黄芳;贾正艳;刘印桐

    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我院收治并确诊为CAG、胃息肉、胃癌患者外周血PG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同期来院体检正者进行对比,观察PG在各类胃病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变化.结果:胃炎组血清PG Ⅰ表达及PG I/PG Ⅱ比值明显低于息肉组及对照组(P<0.05),但高于胃癌组(P<0.05),PG Ⅱ表达明显高于息肉组及对照组(P<0.05),但低于胃癌组(P<0.05);息肉组PG Ⅰ表达及PG I/ PG Ⅱ比值明显高于胃炎组及胃癌组(P<0.05),PG Ⅱ表达明显低于胃炎组及胃癌组(P<0.05);胃癌组PG Ⅰ表达及PG I/ PG Ⅱ比值均明显低于另外3组(P<0.05),PG Ⅱ表达均明显高于另外3组(P<0.05);胃炎组及胃癌组HP感染阳性患者血清PG Ⅰ表达均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患者(P<0.05),但PG I/PG Ⅱ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胃炎组HP感染阴性及感染阳性患者血清PG Ⅰ表达及PG I/ PG Ⅱ比值均高于胃癌组HP感染阴性及感染阳性患者(P<0.05);血清PG Ⅱ表达均明显低于胃癌组(P<0.05).结论:PG I表达及PG I/PG Ⅱ比值在CAG患者血清中明显下降,PG II表达明显增强,但PG I表达及PG I/PG Ⅱ比值仍明显高于胃癌患者,PG II表达则明显低于胃癌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注该指标变化,如PG I表达及PG I/PG Ⅱ比值明显下降,PG II表达明显增强,应注意病情恶化的可能.

    关键词: Hp CAG PG 表达 胃癌
  • 新辅助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MMP、VEGF及PG的影响

    作者:赖光芒;黄宏伟;陈志伟;陈秋容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胃蛋白酶原(PG)的影响,分析新辅助化疗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晚期胃癌患者52例,采用改良FOLFOX6新辅助化疗方案的初始治疗,纳入健康志愿者2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后晚期胃癌患者实体瘤缓解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MMP、VEGF及PG水平差异.结果:新辅助化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48.98%;治疗后第3、6周,新辅助化疗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PG明显下降,MMP-2、MMP-9、PG-Ⅱ、VEGF-A、VEGFR-1水平明显下降,PG-Ⅰ和VEGF-D水平则明显上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有效调节胃癌患者MMP、VEGF及PG的分泌,在晚期胃癌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

  • 血清PG和MG7-Ag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云峰;高美华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及其亚群( PGI、PGI/PGⅡ)和胃癌相关抗原(MG7-Ag)的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采用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PG及ELISA法检测MG7-Ag在各受试者血清中的含量.结果 胃癌组的血清PGI、PGI/PGⅡ(PGR)含量明显低于各对照组(P<0.01);萎缩性胃炎组血清PGI、PGR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胃溃疡组及浅表性胃炎组(P<0.05);胃溃疡组和浅表性胃炎组的血清PGI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胃癌组血清MG7-Ag含量明显高于各对照组(P<0.01);萎缩性胃炎组血清MG7-Ag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胃溃疡组及浅表性胃炎组(P<0.05).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为90%.胃癌患者术后PGI含量很低,MG7-Ag含量也明显降低(P<0.01),但当胃癌复发后PGI及MG7-Ag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血清MG7-Ag和PG的含量变化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判断胃癌的复发及转移.

    关键词: 胃癌 PG MG7-Ag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