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PECT与CT影像融合在烟雾病血管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齐辉;赵雷;吴广源;郑思阳;黄达;尹卫;杨红杰;贾少微

    目的:探讨烟雾病直接血管重建术前应用SPECT脑灌注成像与同机CT影像融合确定脑缺血灶体表位置并以此设计手术入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成年缺血型烟雾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将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 SPECT)脑灌注成像与同机CT影像融合,将皮质缺血灶在体表定位,以缺血灶为中心设计手术入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术后脑灌注改善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有1例脑高灌注综合征,其余无其他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时症状改善优秀者4例,良好者5例,一般者为4例,差者为0;随访6~12个月时症状改善优秀者9例,良好者4例,一般者为0,差者为0。术后SPECT脑灌注成像视觉分析提示全部患者脑灌注较术前明显改善;定量分析:目标缺血灶术前术后试验前各病灶/全脑计数比值(Fb)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3±1.06)%比(4.13±2.09)%, P<0.05],术前Fb与试验后各病灶/全脑计数比值(F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6±1.97)%比(2.13±1.06)%,P<0.05]。术后两者差比百分率(BFCR)为(67.57±3.78)%,>50%,提示手术疗效显著。患者术后头部CT血管成像均可见颞浅动脉向颅内供血,术后半年复查头部MRI无新增梗死灶。结论SPECT脑灌注成像与同机CT影像融合的方法用于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入路设计,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风险。

  • 烟雾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过度灌注导致血管源性脑水肿一例

    作者:杨斌;马妍;焦力群

    患者男,29岁,汉族,主因“突发失语及右侧肢体无力75个月”于2014年7月19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患者半年前少量饮酒后,自觉右手麻木,24 h后出现右上肢无力,活动障碍。至当地诊所就诊,期间突发失语伴右侧肢体偏瘫,被送入当地中心医院,头部MRI提示左侧放射冠区新发脑梗死,MR血管成像提示双侧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闭塞,考虑烟雾病。实验室检查:血中白细胞计数933×109/L,血红蛋白150 g/L,血小板计数232×109/L,葡萄糖589 mmol/L,甘油三酯143 mmol/L,总胆固醇2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85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4 mmol/L,同型半胱氨酸122μmol/L,超敏C反应蛋白1121 mg/L。给予改善循环、清除自由基等药物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前复查头部MRI,示左侧额叶陈旧脑梗死(图1),CT灌注成像提示左侧额叶、颞叶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明显降低(图2)。患者平素体健,曾有吸烟史10年,已戒烟半年。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入院体格检查:血压为128/63 mmHg,意识清楚,轻度运动性失语,高级智能活动正常,12对颅神经检查无明显异常,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左侧肢体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于2014年7月21日行全脑DSA检查,提示右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颅底可见新生烟雾样血管(图3a),左侧大脑前动脉闭塞,大脑中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颅底可见新生烟雾样血管团(图3b,3c)。根据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及定位体征,CT灌注成像证实左侧额叶、颞叶CBF明显降低。术前讨论认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可增加脑组织血供,降低卒中风险。动脉血气分析提示二氧化碳分压(PCO2)37 mmHg,于2014年7月23日全身麻醉下行左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

  • 烟雾病合并Graves病的血管重建术疗效分析

    作者:齐辉;尹卫;黄达;韩宗利

    目的:探讨烟雾病合并Graves病的临床特征和颅内外血管重建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成人烟雾病合并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女3例,男1例,平均年龄(32±7)岁。对4例患者在经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均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观察手术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1)3例表现为脑梗死,1例表现为频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DSA证实2例为单侧烟雾病,2例为双侧烟雾病;头部MRI均可见脑梗死灶。(2)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后,3例烟雾病症状稳定,1例在术后1周内有高热、心率快等高代谢症状;血管重建术后随访6~18个月症状改善,1例良好,3例优秀,Graves病均无复发。复查头部MRI提示4例患者均无新发脑梗死灶, MR血管成像可见缺血灶区域脑沟内动脉充盈较术前明显改善,有2例可见患侧大脑中动脉M2~M3段逆行充盈。术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脑灌注成像提示,手术侧缺血灶灌注较手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合并Graves病时烟雾病症状加重,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脑缺血症状。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后,脑缺血症状多数能缓解。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能够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改善临床症状。

  • 烟雾病血运重建期间颞浅动脉桥抗痉挛处理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渊;胡强夫;聂晓红;屈罡升;蒋超;郭佩垒;闵娜;闫瑞琪

    目的 比较硝酸甘油、尼莫地平、地尔硫卓对烟雾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 bypass,STA-MAC)中桥血管抗痉挛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STA-MAC的烟雾病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硝酸甘油组(Ⅰ组,22例)、尼莫地平组(Ⅱ组,22例)、地尔硫卓组(Ⅲ组,21例).3组患者入手术室到出手术室以0.3~0.5μg·kg-l·min-1持续泵入药物.选取旁路移植前(T1)、清醒拔管后即刻(T2)及旁路移植术后3 d(T3)为观察时点,使用血管超声测量3组患者颞浅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STA)主干血流的大速度(maximum velocity,Vmax)、小速度(minimum velocity,Vmin)、平均速度(mean velocity,Vm)、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内径(inside diameter,ID),并记录3个时点的MAP、心率、CVP,通过分析桥血管血流状态评估3种药物对STA血管桥的舒张作用.结果 与T1比较,T3时3组患者Vmax、Vmin、Vm、ID增大,RI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T2时Ⅱ组患者Vmax、Vmin、Vm增大,RI减小,Ⅲ组患者Vmin增大,RI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与地尔硫卓对STA-MAC桥血管的舒张、抗痉挛作用优于硝酸甘油.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