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磁敏感血管征指导急性缺血性卒中血运重建策略选择一例病例报道

    作者:刘阳;王涛;梅斌

    卒中是导致人类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病因之一。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 I S)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阻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其中血流再通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试验分级标准(共5个级别,其中0级代表无灌注,3级代表完全恢复血流灌注),2b级和3级提示再通成功[1]。血管内治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得到广泛认可,作为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指导[2]。但是大动脉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尚无法明确血管闭塞病因。近来国外报道磁敏感血管征(susceptibility vessel sign,SVS)提示SVS是诊断心源性栓塞可靠的预测因子,SVS阴性可作为预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的敏感指标[3]。现结合1例典型临床病例分析。

  • 经以机械取栓为主的动脉内多模式治疗的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吕华东;马可;蓝瑞芳

    目的 探究经以机械取栓为主的动脉内多模式治疗的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采用以机械取栓为主的动脉内多模式治疗的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82例,根据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50例和预后不良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情况及治疗结果,经以机械取栓为主的动脉内多模式治疗的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发生率、心房颤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闭塞部位及糖尿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方式、取栓次数及行支架置入、行动脉溶栓、行静脉溶栓、行球囊扩张、术中应用替罗非班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病至穿刺时间、穿刺至血管开通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修正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术前与术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24 h颅内出血发生率及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闭塞部位〔OR=5.003,95%CI(1.809,13.836)〕、糖尿病〔OR=4.948,95%CI(1.950,12.554)〕、mTICI分级〔OR=0.234, 95%CI(0.079,0.696)〕、术前NIHSS评分〔OR=3.536,95%CI(2.385,5.243)〕、术后24 h NIHSS评分〔OR=3.127, 95%CI(2.184,4.476)〕、术后24 h颅内出血〔OR=3.801,95%CI(1.297,8.621)〕、血管再通〔OR=0.217, 95%CI(0.070,0.672)〕是经以机械取栓为主的动脉内多模式治疗的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闭塞部位、糖尿病、mTICI分级、术前NIHSS评分、术后24 h NIHSS评分、术后24 h颅内出血及血管再通是经以机械取栓为主的动脉内多模式治疗的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 静脉溶栓或桥接治疗对大动脉闭塞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姜一;沈红健;陈蕾;张永巍;吴涛;邓本强

    目的 探讨单纯静脉溶栓或桥接治疗大动脉闭塞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3年9月至2018年6月由脑卒中绿色通道收入我院的静脉溶栓时间窗(≤4.5 h)内的急性大动脉闭塞MIS患者73例,其中静脉溶栓组55例、桥接治疗组18例.静脉溶栓组患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桥接治疗组为患者在静脉溶栓后在取栓时间窗内完成血管再通治疗.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90 d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吸烟史、无症状梗死灶患者比例、术前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Alberta脑卒中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以及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7 d、90 d预后良好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静脉溶栓组患者全身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桥接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6%(13/55)vs 44.4%(8/18);2=2.434,P=0.019].结论 单纯静脉溶栓与桥接治疗大动脉闭塞急性MI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相似;尽管桥接治疗患者的全身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单纯行静脉溶栓治疗患者,但二者远期疗效均较好.

  • 动脉溶栓联合机械辅助治疗前后循环大动脉急性闭塞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田方起;苏兰;张玉香;王涛;李斌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联合机械辅助治疗前后循环大动脉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大动脉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62例,分为前循环组(34例)和后循环组(28例),均采用动脉溶栓联合机械辅助治疗。比较2组病因分型、血管再通情况、临床疗效评价、溶栓后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和溶栓后1个月病死率。结果前、后循环组患者病因分型均以动脉粥样硬化性栓塞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溶栓后血管再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2组NIHSS评分、GCS评分和BI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溶栓前和1周后 NIHSS评分、G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循环组患者溶栓后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率高于后循环组(P<0.05),但2组溶栓后1个月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溶栓联合机械辅助治疗前后循环大动脉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有显著的效果,更适用于后循环大动脉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

  • 不同院前评估模型对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前循环大动脉闭塞的价值分析

    作者:王娟;张飞

    目的 探讨不同院前评估模型对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前循环大动脉闭塞(LAVO)的价值.方法 将2016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1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LAVO组(55例)和非LAVO组(135例),比较2组患者FAST、LAMS、PASS、3-ISS和RACE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价五种量表的诊断效能.结果 LAVO组的FAST、LAMS、PASS、3-ISS和RACE分数均显著高于非LAVO组(P<0.05).ROC曲线显示,FAST量表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LAVO的AUC显著高于LAMS、PASS、3-ISS和RACE(P<0.05),FAST的佳截点为≥4分.FAST在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LAVO时的诊断准确率、灵敏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LAMS、PASS、3-ISS和RACE.结论 FAST在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LAVO中有较高应用价值,其中FAST总分值≥4分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LAVO的参考指标.

  • 伴头颈部大动脉闭塞性病变脑卒中的防治策略

    作者:周华东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类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其中,头颈部大动脉闭塞性病变(狭窄和闭塞)是主要致病类型.近,在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方面本团队取得以下突破:提出缺血性脑卒中防治重点的新策略、建立伴头颈部大动脉闭塞性病变脑卒中的救治新方案、建立早期溶栓后静脉使用替洛非班抗血小板治疗的新技术、建立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新技术、提出控制血管危险因素可以减轻卒中后的认知功能损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