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我国听障儿童随班就读教育的发展历程
1我国随班就读教育的提出
“随班就读”一词早出现在1987年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的通知中:“在普及初等教育的过程中,大多数轻度弱智儿童已经进入当地普通小学随班就读。这种形式……原教育部于1983年在《关于普及初等教育基本要求的暂行规定》中已经予以肯定”[1]。该词的正式提出见于1988年9月公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行普通学校和幼儿园附设特教班及普通班中吸收肢残、轻度弱智、弱视和重听(含经过听觉语言训练达到三级康复标准的聋童)等残疾儿童随班就读”[2]。同年召开的首届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逐步形成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大量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残疾少年儿童教育的格局[3]。 -
胞兄弟同患尼曼-匹克病2例
先证者,男,9岁.广东籍,汉族.因智力差4年,抽搐半年,于2001年3月13日入院.患儿足月顺产,生后无缺氧等抢救病史.生后10d出现黄疸,当地县医院检查,诊断为"先天性胆道阻塞"?黄染消退出院.患儿智力及体格发育与同龄儿相当.5岁起发现患儿智力减退,记忆力进行性下降,认知力差,语言障碍,学习困难,感情易变,痴呆.当地医院诊断"轻度弱智",未检查治疗.患儿半年前无诱因出现癫痫大发作样抽搐,予抗癫痫药治疗,症状控制不理想,反复抽搐.为进一步诊治而入院.
-
兄弟俩同患尼曼匹克氏病1例
患儿,男,9岁,因智力低下4年,反复抽搐半年入院.患儿足月顺产,产后无缺氧及抢救病史,生后10 d因黄疸明显(原因不明)住院半月,黄疸消失后出院.之后患者智力等方面发育均正常,能行走、讲话,至5岁起发现患儿智力、记忆力较差,在当地医院诊断"轻度弱智",未做特殊检查及治疗.患儿半年前无诱因出现抽搐,以后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时四肢屈曲、抽搐,双目斜视,伴有一侧面肌抽动,牙关紧闭,神志不清,无口吐白沫,持续约1 min至10余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