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周听器损伤所致听觉中枢改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丰

    耳蜗核、上橄榄核复合体、外侧丘系、下丘共同组成听觉脑干中枢.下丘是耳蜗与大脑之间听觉信号传输的重要中转站,解剖位置恒定,易于定位和进行电生理记录,是研究皮层下听觉中枢功能的重点.本文拟就正常下丘神经元对纯音刺激的反应特点,以及外周听器损伤后下丘神经元的生理学改变和神经递质改变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小鼠外侧丘系背核上行输入对下丘神经元反应的可塑性影响

    作者:杨丹丹;郑维维;赵莎莎;罗峰;王欣

    听觉系统具备随着环境的变化来改变自身结构和功能的能力,这种能力称为听觉可塑性.中脑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是听觉系统重要的中继站,外侧丘系背核(dorsal nuclei of lateral lemniscus,DNLL)上行输入对IC神经元的声反应特性具有重要的定型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DNLL上行输入在IC神经元可塑性形成中的作用.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持续电刺激对侧DNLL,采用单单位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IC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结果显示,95%的受抑制IC神经元和86%的受易化IC神经元在对侧DNLL 30 min电刺激停止后仍表现出可塑性的变化.在对侧DNLL电刺激停止1h后,74%的受抑制IC神经元发生的可塑性变化消失,26%的受抑制IC神经元发生的可塑性变化仍然存在.以上结果提示,对侧DNLL上行输入可引起IC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并维持较长时间,这有利于提高IC神经元的声信号检测能力.

  • 调频声调制方向选择性与其前掩蔽的关系:小鼠下丘细胞内记录研究

    作者:付子英;曾红;唐佳;李洁;李娟;陈其才

    细胞外记录研究报道听中枢神经元的调制方向选择性和前掩蔽均与神经抑制有关,但由于未能获得抑制性突触输入作用的直接证据,尚存有争议.本研究在20只昆明小鼠(Mus musculus Km)上进行在体细胞内记录,研究了下丘神经元调频声的调制方向选择性或偏好与其前掩蔽之间的关系.共获得93个下丘神经元,对其中37个产生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发放且数据完整的神经元做了分析和讨论.在上扫选择性神经元(n=12)频率调谐的高频边存在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构成的抑制区,而在下扫选择性神经元(n=8)的低频边存在抑制区,在不具有调制方向选择性的神经元(n=17)频率调谐的高、低频边均未观察到有明显的抑制区,表明这些抑制区是调频声调制方向选择性形成的重要原因.比较上扫和下扫调频声对上、下扫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神经元的前掩蔽效应,结果显示具有调制方向选择性的神经元,其所偏好方向的调频声对佳频率(best frequency,BF)声产生的前掩蔽强于非偏好的调频声;而无调制方向选择性神经元,上、下扫调频声的掩蔽效应无差异.以上结果提示,AP后跟随的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可能是调制方向选择性神经元前掩蔽产生的机制.

  • 弱噪声对下丘神经元声强敏感性的动态调制

    作者:王丹;皮建辉;唐佳;吴飞健;陈其才

    为探讨复杂听环境下行为相关声信号提取的可能机制,研究了弱噪声对下丘(IC)神经元强度-放电率函数(RIF)的影响.实验在9只昆明小鼠(Mus musculusKm)上进行,在自由声场刺激条件下,分别记录短纯音刺激以及同步输出短纯音阈下5 dB包络白噪声刺激时IC神经元的RIF,共获112个IC神经元,测量了其中44个神经元在加入噪声前(w/o)后(w)的RIF.以加入噪声前后RIF的声强动力学范围(DR)、斜率、以及不同声刺激强度的放电率抑制百分比变化为指标,比较分析发现:弱噪声对神经元发放率的影响呈三种类型,即抑制(39/44,88.6%)、易化(2/44,4.6%)和无影响(3/44,6.8%),但只有抑制性影响有显著性意义(P<0.001,n=39);弱噪声对阈反应的抑制效应强,并随纯音强度的增加而逐步减弱(P<0.0001,n=39);此外,弱噪声的抑制作用还使大部分神经元的(31/39,79.5%)DR变窄(P<0.01,n=31)、RIF的斜率增加(P<0.01,n= 31).上述结果提示,弱噪声参与下丘神经元声强敏感性的动态调制过程.这一观察为人们深入了解自然听环境中声信号提取的中枢机制提供了新认识.

  • 大鼠下丘神经元钙蛋白酶1表达与水杨酸钠所致听力损害的关系

    作者:黄志辉;黄逸慧;陈慧英;韦廷佳;苏纪平;黄玮

    目的:探讨下丘神经元钙蛋白酶1表达与水杨酸钠所致听力损害发生的关系。方法将3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水杨酸钠组及对照组,每组18只。水杨酸钠组腹腔注射水杨酸钠350 mg/kg(50 mg/mL),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注射28天。分别于注射前1天、注射1周及注射4周行听性脑干反应测量两组听力阈值,Ⅰ、Ⅲ、Ⅴ波潜伏期以及Ⅰ~Ⅴ、Ⅲ~Ⅴ波间潜伏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下丘神经元钙蛋白酶1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水杨酸钠组听力阈值增大,Ⅰ、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Ⅴ、Ⅲ~Ⅴ波间潜伏期延长;下丘神经元钙蛋白酶1相对表达量增加(P均<0.01);随用药时间延长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明显(P均<0.05)。结论钙蛋白酶1参与了水杨酸钠导致听力损伤的过程;钙蛋白酶1在下丘神经元表达量可反映听力损伤程度。

  • FM成分对CF-FM蝙蝠下丘神经元恢复周期的作用

    作者:唐佳;付子英;Jen Philip Hung-Sun;陈其才

    目的 探讨调频(frequency-modulated,FM)成分在恒频/调频(constant frequency-frequency modulation,CF-FM)蝙蝠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神经元恢复周期中的作用.方法 在5只听力正常的大蹄蝠IC记录单个神经元的反应及CF和CF-FM声刺激模式下的神经元恢复周期曲线.结果 以CF刺激条件下的恢复周期曲线为对照,CF-FM声刺激使大部分神经元恢复周期缩短(49.1%,P<0.001),少部分延长(38.2%,P<0.001),极少部分不发生变化(12.7%,P>0.05).结论 回声定位信号中的FM成分在CF-FM蝙蝠缩短恢复周期以处理高重复率的回声信息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有利于CF-FM蝙蝠IC神经元对高重复率回声的分析.

  • 刺激声音的听觉响应模式对清醒小鼠下丘神经元刺激特异性适应的影响

    作者:宋长宝;魏金星;李绿;肖中举

    目的 探究神经元对刺激声音听觉响应的发放模式本身是否影响刺激特异性适应(SSA)特性.方法 以清醒小鼠的下丘神经元为研究对象,采用玻璃微电极贴附式记录下丘神经元在由两个不同频率(f1和f2)的纯音按不同重复概率随机组成的声音刺激序列下的听觉响应.并计算两个纯音总体或局部在标准刺激条件下的响应s(f1)与s(f2)即f1、f2作为标准声音时引起的神经元响应和在偏差刺激条件下的响应d(f1)与d(f2)即f1、f2作为偏差声音时引起的神经元响应.随后计算3个重要指标:(1)两个纯音的听觉响应强度差异指数(FDI);(2)频率特异的SSA指数(SI);(3)SSA指数(CSI),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FDI较大神经元的CSI显著高于FDI较小的神经元(P<0.05),并且响应类型为初级响应型的神经元在不同时间段的SSA表现不同,相对于起始部分,持续部分的SSA显著地增高(P<0.05).结论 刺激声音的听觉响应模式也是SSA的重要影响因素.

  • 荷包牡丹碱对小鼠下丘神经元反应潜伏期的影响

    作者:丛文东;肖中举

    目的 观察荷包牡丹碱对下丘神经元声反应潜伏期改变并分析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在下丘信息处理中的作用.方法 在13只4~5周龄BALB/c小鼠下丘,观察并记录微电泳GABA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methiolide,BMI)对神经元纯频声反应特性的影响.提取特征频率下潜伏期等特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记录到30个单单位神经元,在BMI作用后40%(n=12)的神经元动作电位潜伏期延长,23.3%(n=7)出现特征频率改变,其中潜伏期延长的神经元中有50%(n=6)伴有特征频率改变,阈值改变具有线性趋势.结论 小鼠下丘神经元反应潜伏期形成受GABA能抑制作用,并通过侧抑制作用增高神经元频率选择性.推测潜伏期变化能从突触水平反应GABA能神经元的信息整合作用.

  • 下丘神经元在听觉信息处理中的作用

    作者:皮建辉

    中枢神经系统对感觉信息的处理是一项复杂的神经计算过程.外界复杂的感觉信息决定了中枢神经元反应的多样性.哺乳动物对听觉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中有限的听神经传入通路,其中中脑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在声信号的加工处理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对声信号的整合和编码.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