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作者:

    关键词:
  • 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HIV/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作者:李国伟

    目的:研究分析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HIV/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12 2014年就治于我院的19例HIV/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中9例采用氟康唑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10例在采用氟康唑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 AART)的基础上加以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根据治疗的方法不同分别将以上命名成两组:氟康唑组和两性霉素B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氟康唑组显效的患者1例,占该组总人数的11.2%,有效的患者3例,占该组总人数的33.3%,无效的患者5例,占该组总人数的55.6%,总有效率为:44.5%;两性霉素B组患者显效的患者3例,占该组总人数的30.0%,有效的患者5例,占该组总人数的50.0%,无效的患者2例,占该组总人数的20.0%,总有效率为:80.0%,两性霉素B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氟康唑组高(P<0.05).氟康唑组头痛患者有明显不良反应的患者7例,不良反应所占的比例为77.8%,两性霉素B组的患者有明显不良反应的有6人,所占比例为60.0%.两性霉素B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比氟康唑组低(P<0.05).结论:虽然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不能将HIV/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完全治愈,但是疗效也比较显著,可以用于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在临床上可以推荐使用.

  • 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万红燕;张志勇;施裕新;孙骏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在艾滋病患者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病原学证实的16例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患者(其中9例为艾滋病患者,7例非艾滋病患者)头颅CT及MRI的表现.比较CT、MRI对其影像征象的显示能力和其在艾滋病患者的影像特点.结果: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脑实质内的胶状假囊、脑膜强化、脑积水及脑萎缩.MRI在检测影像征象上明显优于CT,其在艾滋病患者的影像表现明显轻于非艾滋病患者.结论:MRI对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病灶的检出明显优于CT,能有效显示该病的影像特征,辅助临床诊断并可观测疗效.

  • 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19例临床分析

    作者:程昭昭;任明山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CNM)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 对19例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中绝大多数(79%)亚急性起病,12例均无基础疾病,头痛、呕吐、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为其共有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和体征.确诊需病原学,18例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1例脑脊液培养阳性.19例患者中2例未经治疗自动出院,17例接受二性霉素B脂质体(AmB脂质体)和氟康唑(FCZ)治疗,其中6例联合5-Fc.痊愈7例,好转4例,死亡6例.结论 CNM临床特征无特异性,确诊需病原学.尽早诊断及早期抗真菌药物联合应用、积极控制颅高压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非AIDS相关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临床及头颅磁共振成像特点

    作者:李敏;刘佳;易寰;徐莉;彭福华

    目的 探讨非AIDS相关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CM)的临床及头颅MRI特点.方法 收集确诊为非AIDS相关新型CM的126例患者的既往病史、家禽接触史、临床资料、脑脊液及头颅MRI结果,按是否有可明确影响免疫功能的基础病分为无易感因素组和有易感因素组,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型CM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压力和白细胞数升高,脑脊液糖降低.无易感因素组71例(56.3%),有易感因素组55例(43.7%),乙型病毒性肝炎(28例,50.9%)为主要易感因素.无易感因素组的家禽接触史为19.7%,高于有易感因素组的4.0%(P<0.05),有易感因素组脑膜刺激征阳性率56.4%和脑脊液糖2.1 mmol/L(中位数),高于无易感因素组的43.7%和1.61 mmol/L(P均<0.05),2组在头颅MRI表现脑膜强化及累及脑实质病变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型CM确诊依靠病原学诊断,主要表现为脑膜刺激征和颅内压升高,在头颅MRI主要表现为脑膜强化及累及脑实质病变,具有一定特点,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 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MR特征

    作者:林永青;宋兴旺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CM)的MR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5例CM患者的头部MR特征。所有患者均经腰穿脑脊液墨汁染色或病理确诊。15例患者共进行26次MR检查,6例行增强MR检查。结果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MR主要表现皮质髓质交界区、半卵2中心以及双侧基底节区点状、片状、泡沫样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高信号病灶;增强MR常常表现为软脑膜的异常强化,还可表现为局部脑皮质肿胀、囊性病灶、脑积水、孤立性肉芽肿样病灶等。结论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MR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认识其头部M砸特征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 临床药师参与3例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患者救治的用药分析

    作者:齐晓涟;张倩;白杨;贾东岗;陆红柳;张运周

    目的:为临床药师参与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8月-2009年8月临床药师参加救治的3例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疗程长、费用高,故在降颅压的同时,应及时联用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监测和处置各种药品不良反应(ADR),坚持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的协调统一.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治疗,能及时监测和干预各种ADR,确保患者用药合理.

  • 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

    作者:韩维海

    目的:对照分析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CM)与HIV阴性C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HIV阳性CM患者与14例HIV阴性CM患者临床特征、治疗与转归、影像学表现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结果:AIDS合并CM患者中CD4+ T淋巴细胞<50×106/L人数多于非AIDS患者(12/12vs2/14, P<0.01);AIDS合并CM患者住院持续时间长于非AIDS患者(34w vs19.84w,t =2.93,P<0.05);脑内强化结节灶少于非AIDS患者(0/10vs4/7,P<0.05);局限性脑水肿也少于非AIDS患者 (0/10vs4/9,P<0.05).主要临床表现相似,均为头痛,发热,不同点是AIDS合并CM患者临床症状重于非AIDS患者.MRI检出VR间隙扩大(19/19vs6/13, P<0.01),胶样假囊等病变的敏感性高于CT,胶样假囊可呈"肥皂泡征",具有特征性.结论:AIDS合并CM患者免疫力低下,住院持续时间长,临床症状重,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MRI检出CM相关病变优于CT,可作为CM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

  • 两性霉素B治疗HIV/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疗效观察

    作者:李兰;李朝晖

    目的 分析探讨两性霉素B治疗HIV/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6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不同免疫学分级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患者9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两性霉素B单独使用治疗HIV/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产生的毒副作用较大,而联合氟胞嘧啶进行治疗则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并提高治疗效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