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颅内动脉硬化狭窄Wingspan支架成形穿支卒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子亮;徐浩文;李天晓;朱良付;李钊硕;薛绛宇;白卫星;李立;管生

    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硬化狭窄Wingspan支架成形治疗穿支卒中(perforator stroke,PS)的发生概率、临床特点、高危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 根据研究的入选标准:(1)年龄>18岁;(2)180 d内发生过颅内靶动脉狭窄相关的临床缺血事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卒中和后循环供血不足;(3)TIA事件后>24h或小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9分]后时间>1周,或大卒中(NIHSS≥9分)后时间>6周;(4) DSA显示病变血管狭窄率为70%~ 99%.排除标准: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不能耐受手术者.本组258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入选,并行Gateway球囊-Wingspan支架成形治疗,记录围手术期临床和影像表现.患者中男175例、女83例,年龄26~80岁,平均(58±7)岁.以NIHSS≥1分,并排除主干及边支血管闭塞、颅内出血等原因作为PS诊断标准,统计不同部位病变PS的发生率,采用x2检验对比分析基底动脉和大脑中动脉M1段的PS的发生率,总结其高危因素及防治策略.结果 本组258例患者255例成功实施支架成形,围手术期PS发生率2.7% (7/255),其中病变累及基底动脉的66例患者中4例发生PS(发生率6.1%),118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中3例发生PS(发生率2.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20,P=0.025).7例围手术期发生PS的病例中,3例患者术前MRI示狭窄局部穿支卒中(PIAS),1例大脑中动脉球囊扩张后出现动脉夹层;6例患者全身麻醉清醒后即出现PS症状,1例于术后3h出现症状;1例症状反复并进行性加重,6例即刻PS症状达到高峰.3个月后随访,3例患者遗留残疾,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2例1分、1例2分.结论 颅内动脉硬化支架成形术PS发生率较低、临床预后较好,术前临床、影像等提示PIAS为围手术期PS的高危因素.

  • 穿支卒中与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作者:于丰萁;洪波;刘建民

    穿支卒中(PS)是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一种并发症.颅内动脉存在较多的穿支动脉,其闭塞可能导致致命性后果.根据冠脉血管的临床研究,目前对PS的机制有3种推论:雪梨效应、支架封堵作用和血管内膜增生,并且在动物实验中也观察到了这3类现象.各治疗中心在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同时已经对PS有所探讨.术前MRI提示患者存在临近狭窄部位穿支梗死(PIAS)使得发生PS的风险增加.易发生PS患者的特点还包括了狭窄的形态、部位、成因以及手术术式和手术器材选择.对于PS的预防仍然任重道远,而随着研究的深入,PS的机制也将逐步阐明.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