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乌司他丁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淑瑜;陈志民;甘惠贞;李玉堂

    乌司他丁是一种广谱酶抑制剂,除对急性或慢性胰腺炎、急性循环衰竭、休克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外,也对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本文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乌司他丁的作用特点及乌司他丁对肝切除、肝移植、肝化疗栓塞手术后肝损伤的肝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乌司他丁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炎症抑制作用的影响

    作者:常江

    目的:探析乌司他丁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的炎症抑制作用。方法:选择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肝脏切除术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观察组切皮前12000U/k g乌司他丁静脉滴注,而对照组则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术后的TNF-α、IL8以及IL6含量均有所上升,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含量减少明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ALT和AST减少明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乌司他丁运用在肝脏切除术中行肝门阻断-开放患者中,能够对炎症介质的释放进行抑制,使肝脏缺血再灌注时出现的炎症反应减少,达到保护肝功能的目的。

  • 乌司他丁对肝脏肿瘤切除术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应俊;华福洲;胡衍辉;卢忆梅;徐国海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肝脏肿瘤切除术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32例ASA Ⅰ~Ⅲ级拟行肝脏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U组:乌司他丁12 000 U/kg加在生理盐水50ml中,麻醉诱导后切皮前经颈内静脉泵入;C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在切皮时(T1)、缺血后10min(T2)、再灌注10 min(T3)、30 min(T4)、1h(T5)、术后1 d(T6)、2 d(T7)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白细胞介素1β(l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结果 与T1时比较,T3~T6时两组的AST、ALT活性、MDA水平、IL-1β口、IL-6、TNF-α浓度均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T2~T7时U组的AST和ALT活性明显降低;T3~T5时MDA水平、IL-1β、IL-6和TNF-α浓度均明显降低;T3~T5时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抑制氧自由基生成和炎症因子的释放,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七氟醚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金文杰;华福洲;王灿琴;郭瑞;潘寅兵

    目的 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预处理组(SI组)和七氟醚Wortmannin组(SW组),每组12只.除SH组外,IR组、SI组和SW组建立70%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 ALT)含量,并取再灌注的肝组织用ELISA法测IL-1β浓度,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组织的p-PI3K、p-Akt(ser473)、Akt等表达量;用HE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肝细胞损伤及坏死情况.结果 与SW组比较,SI组ALT、AST和IL-1β浓度明显降低(P<0.05),且p-PI3K、p-Akt(ser473)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肝组织损伤减轻.结论 七氟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起作用.

  • 还原型谷胱甘肽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后糖代谢的影响

    作者:姜先红;刘存明;董世阳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后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7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GSH预处理组(G组).IR组和G组大鼠制作HIRI模型,C组仅开腹,不阻断肝门血管.每组分别在HIRI后2、6 h各取8只大鼠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糖和胰岛素的含量,另取5只大鼠做高血糖钳夹试验后检测胰岛素含量,并计算葡萄糖代谢率(GM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与IR组比较,C组和G组血糖、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高血糖钳夹试验后,与IR组比较,C组和G组胰岛素含量,GMR及ISI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GSH预处理可改善HIRI后的高血糖,其机制可能与GSH减轻HIRI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 奥曲肽对兔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金凤;王懿春;孙辉平;常业恬

    目的 研究奥曲肽对兔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肝脏I-R组(R组)、奥曲肽预适应组(T组)和假手术组(C组).观察三组肝门阻断前(T1)、阻断后15 min(T2)、30 min(T3)、再灌注15 min(T4)、30 min(T5)、60 min(T6)、120 min(T7)、240 min(T8)的MAP和HR变化及T1、T3、T5、T6、T7、T8各时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内毒素(ET)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变化.结果 R组T2~T6、T组T2~T4时MAP明显低于、HR明显慢于C组(P<0.05),R组在T2~T6时MAP明显低于、HR明显慢于T组(P<0.05);T3、T5~T8时,R、T两组ALT、AST、LDH、ET均明显高于C组(P<0.05);R组明显高于T组(P<0.05),R组T3、T5~T8、T组T5~T8日血浆TNF-α、IL-1β明显高于C组(P<0.05),且T组T3、T7、T8时血浆TNF-α明显低于R组,T5、T6时明显高于R组(P<0.05).T组T3、T5~T8时血浆IL-1β明显低于R组(P<0.05).结论 奥曲肽对兔肝脏1-R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NF-α、IL-1β等炎性介质和降低血浆中ET水平有关.

  • 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齐墩果酸对氧自由基的影响

    作者:张杰;许仄平;孙宏斌;姚爱华;钱燕宁

    目的 探讨齐墩果酸(OA)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1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组)和OA组.建立70%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肝脏缺血60 min再灌注0、3、6、12 h后血清ALT活性和肝组织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 再灌注3、6、12 h,IR组、CMC-Na组、OA组血清ALT活性、肝组织MDA水平分别显著高于SH组(P<0.05),肝组织SOD活性、GSH水平分别明显低于SH组(P<0.05);OA组ALT活性、MDA水平分别较IR组和CMC-Na组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和GSH水平分别较IR组和CMC-Na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OA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与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和释放有关.

  • 丙泊酚对大鼠肝脏I-R损伤性胰岛β细胞功能和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的影响

    作者:吴瑶;刘存明;徐鑫;马正良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性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和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I-R组.建立70%肝脏缺血1h、再灌注12h大鼠模型后,P组从肝门阻断前20 min泵入丙泊酚20mg·kg-1 ·h-1直至再灌注2h,IR组泵入等量生理盐水.再灌注12h后每组取10只采血,测定血糖、胰岛素浓度,并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每组另取10只行高血糖钳夹实验,测定血胰岛素浓度,计算葡萄糖代谢率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 与I-R组相比,P组血糖和胰岛素浓度降低[(11.65±1.02) mmol/L vs.(6.23±3.67) mmol/L和(116.45±10.87) mU/L vs.(90.24±5.68) mU/L](P<0.05或P<0.01),胰岛素分泌指数升高(473.75±46.24 vs.857.63±20.56)(P<0.01).高血糖钳夹实验显示,与I-R组相比,P组血胰岛素浓度、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葡萄糖代谢率升高[(69.05±13.10) mU/L vs.(84.27±15.04) mU/L、32.33±7.02 vs.58.31±7.69、(29.62±7.43) mg· kg-1· min-1 vs.(56.09±10.56) mg· kg-1 ·min-1](P<0.05或P<0.01).结论 丙泊酚能缓解大鼠肝脏I-R损伤导致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和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

  • 依托咪酯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邹军;张中军;陆丽娟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损伤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4组:A组,I-R模型对照;B组,I-R加生理盐水2ml · kg-1·h-1处理;C组,I-R加依托咪酯0.3 mg·kg-1·h-1处理;D组,假手术对照.于再灌注后30 min(T1)和60 min(T2)测定肝组织和血浆中内皮素1(ET-1)与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血清ALT和AST水平,并进行肝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T1、T2时,A、B、C三组肝组织和血浆中ET-1均高于D组(P<0.01),但C组低于A、B两组(P<0.05),同时,肝组织和血清中NO低于D组(P<0.01),但C组高于A、B两组(P<0.05).T1、T2时,A、B、C三组血清ALT和AST均高于D组,但C组低于A、B两组(P<0.05或P<0.01).肝细胞形态学发生异常改变,C组的肝脏淤血较A、B两组轻,肝细胞变性坏死不明显.结论依托咪酯通过降低ETA-1水平,提高NO水平,改善肝脏微循环障碍,对肝脏I-R损伤有保护作用.

  • 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性保护作用

    作者:陈闯;齐亮;陈伏庭;郝立俊;蒋厚文

    目的 观察肢体缺血预处理(LIPC)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延迟性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I-R组,LIPC组,每组12只,S组仅行开腹,不作其他处理;I-R组行肝缺血1h,再灌注3 h;LIPC组先行双后肢缺血5min,反复3次24h后行肝缺血1h,再灌注3h.手术完毕,腹主动脉采血用于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血清ALT与AST;切取肝组织,测定肝脏的湿干比(W/D),免疫组化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同时光电镜观察肝组织显微、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I-R组比较,LIPC组T-SOD活性增加(P<0.01),MDA水平、ALT、AST、W/D值及TNF-α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肝脏的显微及超微结构损伤减轻.结论 LIPC对大鼠肝脏I-R损伤有明显的延迟性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肝脏炎症反应、减轻肝脏水肿、抑制TNF-α的表达和改善肝组织微循环有关.

  • 丙泊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胰岛素受体及其底物表达和磷酸化的影响

    作者:陈祖萍;刘存明;张莉;吴瑶;王学浩

    目的 研究丙泊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大鼠胰岛素受体及其底物表达和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健康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每组40只.建立HIRI大鼠模型(肝门阻断30 min后再灌注2 h)后,P组从肝门阻断前20 min以10 mg·kg-1·h-1注入丙泊酚直到2 h再灌注结束,I-R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肝门阻断前(T1)及肝门阻断30 min再灌注2 h后(T2)测定血糖值,检测两组大鼠肝组织胰岛素受体β亚单位(IRβ)、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蛋白及其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T1比较,两组T2血糖均明显升高[I-R组,(10.92±0.94)mmol/L vs.(4.91±0.73)mmol/L;P组,(9.79±0.81)mmol/L vs.(4.57±0.54)mmol/L](P<0.01);T2时I-R组血糖明显高于P组[(10.92±0.94)mmol/L vs.(9.79±0.81)mmol/L](P<0.05).I-R组大鼠肝组织IRβ、IRS-2蛋白表达与P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其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减少了22.8%和24.1%(P<0.01).结论 丙泊酚可通过改善IRβ、IRS-2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表达水平减轻HIRI导致的血糖升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