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布格呋喃抗焦虑及抑郁作用的电生理机制

    作者:陈春林;王伟平;王玲;王晓良

    研究布格呋喃(AF-5)抗焦虑及抑郁作用的电生理学机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AF-5对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上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电压依赖性钾离子通道、电压依赖性L-型钙离子通道、γ-氨基丁酸(GABA)依赖的氯离子通道以及稳定转染于HEK293细胞系上Kv2.1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AF-5能明显抑制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上电压依赖性延迟整流钾电流(IK(DR))、L-型钙通道电流(IL-Ca)以及稳定转染于HEK293细胞系上Kv2.1通道电流,其IC50分别为6.17、4.4和5.29 μmol·L-1,但对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电流(INa)、瞬时外向钾电流(IK(A))以及GABA介导的氯离子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较弱.研究表明,AF-5的抗焦虑及抑郁作用可能与其抑制以Kv2.1为主的神经元IK(DR)及IL-Ca有关.

  • P-糖蛋白对布格呋喃大鼠肠道吸收的影响

    作者:李恩;李燕

    本研究采用Caco-2细胞摄取和转运模型、大鼠小肠在体循环灌注、大鼠离体小肠翻转肠小囊模型及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verapamil)和环孢素(cyclosporinc A,CsA)研究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对布格呋喃(buagafuran)自肠道吸收的影响,UV-HPLC方法测定布格呋喃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布格呋喃可被Caco-2细胞转运和摄取,维拉帕米和环孢素可使布格呋喃由Caco-2细胞绒毛面(apical,A)向基底面(basolateral,B)的转运较对照组增加1.4和1.35倍,基底面向绒毛面的转运则减少为对照组的71%和75%.维拉帕米和环孢素可使低浓度布格呋喃摄取量分别增加4.4和3.4倍.布格呋喃自大鼠小肠吸收较快,灌流90 min后残留量仅为10%.维拉帕米和环孢素可加快布格呋喃吸收,以灌流后30 min为明显(分别提高12.4%和21.5%).在大鼠小肠翻转肠小囊内液中布格呋喃浓度可在10 min内下降86%.维拉帕米和环孢素均可使小囊液和小囊匀浆中布格呋喃含量明显升高.以上结果提示,布格呋喃是P-糖蛋白的底物,P-糖蛋白可阻碍布格呋喃在小肠的吸收.肠道P-糖蛋白的外排作用可能是导致布格呋喃生物利用度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 CYP3A和P-糖蛋白对布格呋喃在大鼠小肠吸收的影响

    作者:盛莉;谭玮;扈金萍;陈晖;李燕

    本研究采用大鼠小肠在体单向(single-pass)灌流模型,收集灌流后不同时间点灌流液和肠系膜静脉血,应用GC-MS联用法测定灌注液和血浆中的布格呋喃含量,并计算布格呋喃渗透系数[P_(lumen)=-(Q/2πrl)Ln(C_(out)/C_(in))和P_(blood):(△M_B/△t)/(2πrl)],从而反映布格呋喃的代谢变化.同时,观察CYP3A选择性抑制剂醋竹桃霉素(TAO)、CYP3A和P-糖蛋白(P-gp)共同抑制剂环孢素A(CsA)和P-gp选择性抑制剂LSN335984对布格呋喃自大鼠肠道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鼠小肠在体单向灌流模型中加入LSN335984、TAO和CsA后,大鼠肠系膜静脉血中布格呋喃的累积量分别为73.4、82.9和98.3 pmol·cm~(-2),与对照组比较分别增加3.9倍、4.6倍和5.6倍,代谢分别减少12%、11%和21%.提示CYP3A和P-gp选择性抑制剂可明显减少布格呋喃在大鼠肠道的首过效应,促进布格呋喃的肠道吸收.由此可见,P-gP与CYP3A两者联合作用是引起布格呋喃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重要因素.两者对布格呋喃小肠吸收均具有重要影响.

  • 布格呋喃固体分散体的体外研究

    作者:夏学军;陶忠华;任怡;汪仁芸;刘玉玲

    布格呋喃(buagafuran,AF-5)是以(+)香芹酮为起始原料通过立体选择性合成的沉香呋喃类化合物[1].它具有显著的抗焦虑作用,毒副作用低,市场前景广阔.布格呋喃为油状液体,脂溶性强,不溶于水.用植物油稀释进行小鼠灌胃,抗焦虑活性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不能较好地发挥药效.室温放置易发生降解,化学稳定性差.这些缺

  • HPLC-DAD-MS/MS法快速分析布格呋喃降解产物

    作者:夏学军;贺玖明;李春;金笃嘉;刘玉玲

    利用HPLC-DAD-MS/MS对布格呋喃降解产物进行快速分离分析和结构鉴定.以Zorbax C8(5 μm,4.6 mm×150 mm)为色谱柱,乙腈-水(78∶22)为流动相,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检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DAD检测器联用,在线分离并检测降解产物.根据降解产物的保留时间、紫外光谱及MS、MS/MS数据,结合布格呋喃的可能降解反应推断降解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布格呋喃中6个主要降解产物均为布格呋喃的氧化或过氧化产物.降解产物A为布格呋喃的双键环氧化产物,降解产物B、C、D、E是在降解产物A的基础上进一步氧化形成的二级或多级产物,降解产物F为布格呋喃的过氧化产物.本文建立的HPLC-DAD-MS/MS法可快速分析布格呋喃中的降解产物,为降解产物鉴定提供重要的结构信息.

  • 气相色谱法测定布格呋喃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作者:夏学军;付朝晖;黄雪祥;汪仁芸;刘玉玲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布格呋喃(AF-5)原料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HP-5毛细管色谱柱(0.32 mm ×30 m,0.25 μM);柱温: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20℃,保持1 min,以10℃·min-1升温至230℃,保持15min;进样器温度:200℃;检测器(FID)温度:250℃;载气:氮气;流速:1.0 mL·min-1;分流比:20:1.结果 布格呋喃与有关物质的分离良好,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μ1.0 g·L-1(r=0.999 4),RSD<2.O%(n=3),检测限为O.3ng.结论 本法专属性强、简便、准确,易操作,适用于布格呋喃原料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测定.

  • 抗焦虑药布格呋喃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作者:陈霞;江骥;杨芬;刘涛;钟文;刘宏忠;胡蓓

    目的 研究单次和多次服用60或120 mg抗焦虑药布格呋喃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特征.方法 试验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设计,在布格呋喃60 mg组和120 mg组分别纳入14名中国健康受试者,男女各7名.每个剂量组中,男性和女性受试者随机接受布格呋喃胶囊或安慰剂治疗的比例均为5:2.受试者在研究第1天给药1次,48 h后,在研究第3天起每天2次给药,连续4.5 d.在首次及末次给药后,分别按照方案规定的时间点连续采集血液和尿液药代动力学样本至给药后48 h,同时进行躯体摆动、选择反应时间、数字广度、视觉类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等药效学测试.结果 单次口服60或120 mg布格呋喃后,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平均值分别为:血浆峰浓度Cmax(37.7±18.4)和(95.8±34.8)ng/ml,零至后一个可定量时间点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为(108±46)和(336±104)h·ng/ml,表观清除率为(581±203)L/h 和(367±122)L/h,消除相半衰期t1/2为(10.4±7.1)和(19.8±6.5)h.在每日2次重复给药4.5 d后,60 mg组和120 mg组布格呋喃的平均Cmax分别为(48.5±32.2)和(118.0±20.3)ng/ml,AUC0-t分别为(241±122)和(656±135)h·ng/ml.除VAS清醒度、VAS外在感受和VAS内在感受外,本研究检测的绝大多数药效学指标在单次和多次给药后与其他给药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每日2次、连续口服布格呋喃约24 h后,其血浆暴露水平达到稳态,较单次给药后有2~3倍蓄积.口服60或120 mg布格呋喃在健康受试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研究选用的药效学指标呈阴性,可能与药效学方法验证欠充分相关.

  • 布格呋喃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毛细管GC法测定

    作者:XIA Xue-jun;金笃嘉;ZHOU Cui-ping;刘玉玲

    建立了毛细管GC法测定布格呋喃中甲醇、乙醇、二氯甲烷、叔丁醇、正己烷、异丙醚、乙酸乙酯7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采用DB-624毛细管柱,FID检测器,程序升温.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99.3%、99.7%、99.6%、97.4%、101.0%、100.6%,RSD分别为1.5%、1.5%、2.8%、1.5%、5.4%、2.7%、1.6%.

  • 布格呋喃及其胶囊的含量和有关物质的HPLC法测定

    作者:夏学军;金笃嘉;任怡;刘玉玲

    建立了HPLC法测定布格呋喃及其胶囊的含量和有关物质.采用C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78:22),柱温40℃.含量测定波长为196nm,有关物质采用196nm和240nm双波长自动检测.布格呋喃在0.01~0.5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布格呋喃胶囊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0.4%.

  • 布格呋喃体内代谢产物的合成

    作者:肖琼;刘畅;尹大力

    布格呋喃(AF-5)是已报道的一类具有抗焦虑活性的精神治疗药物之一,其结构由一个沉香呋喃环骨架和一个正丁基侧链组成.临床药代研究发现其新的代谢产物,推测其结构可能为烷烃链端基的羰酸化产物.为了确证其结构,以中间体(4aR,7R,8aR)-8a-羟基-7-(2-羟丙基-2-基)-4a-甲基八氢萘-2(1氢)-酮为原料,经6步反应,成功合成了目标化合物,总收率16.7%.化合物的结构均经NMR和MS确证.

  • HPLC法测定布格呋喃中的对映体

    作者:夏学军;尹大力;刘玉玲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布格呋喃中对映体的含量.方法:用Daicel Chiralcel OD手性色谱柱,正己烷为流动相,流速0.5 mL·min-1,柱温30℃,进样体积10μL,检测波长196nm.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布格呋喃与对映体的分离度为4.24.对映体在1~2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r=0.9999),检测限为3 ng,定量限为10 ng.加样回收率为101.0%.RSD为1.4%(n=9).布格呋喃中未检出对映体.结论:方法快速简便,实现了布格呋喃与对映体的手性分离,适用于布格呋喃中对映体的检查.

  • UPLC-MS/MS法同时检测人尿液中布格呋喃代谢物M1和M2

    作者:杨芬;王洪允;陈霞;胡蓓;江骥

    目的:建立UPLC-MS/MS法同时测定人尿液中布格呋喃2个代谢物M1和M2的浓度.方法:尿液样本用葡萄糖醛酸酶进行水解并稀释.采用Acquity BEH C18(2.1 mm×50mm,1.7 μm)色谱柱,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75∶25)为流动相,流速0.4 mL· min-1,柱温35℃,进样量为10μL;采用串联四极杆质谱在ESI正离子电离模式下,应用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模式测定M1(m1(279.1→243.1)、M2(m/z 277.2→151.2)和内标AF67(m/z 279.1→243.1).样品分析时间为5min.结果:M1和M2的质量浓度在10~2 0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批内、批间精密度和准确度以及稳定性考察项目的结果均符合要求.在单次和多次口服布格呋喃后,尿液中M1的累积排泄量分别为0.83%和1.18%,M2的累积排泄量分别为0.44%和0.72%.结论:本文建立了同时测定人尿液中布格呋喃2个代谢物(M1和M2)的UPLC-MS/MS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各项方法学考核的结果表明,本法可用于布格呋喃人体药代动力学的临床研究.考察了布格呋喃在中国健康人体的物料平衡和安全性等信息,结果显示尿液中M1和M2的累积排泄量很低,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获得符合要求的物料平衡数据.另外,多次口服布格呋喃后,代谢物在体内有一定量的蓄积.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