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NONMEM法分析静滴异丙酚在中国人体的群体药代动力学

    作者:张兴安;芮建中;吴群林;施冲;王若松

    目的考察中国人静脉匀速滴注异丙酚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方法51例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病人匀速输注异丙酚直至暴发脑电抑制,以HPLC法测定异丙酚血浆浓度,用NONMEM程序分析中国人异丙酚群体药代动力学.结果异丙酚药代动力学符合三室线性开放模型,群体参数CL(L·min-1)、Vc(L)、Q2(L·min-1)、V2(L)、Q3(L·min-1)和V3(L)的标准值分别为1.10,7.63,1.54,15.0,0.76和175;体重对CL的校正为体重除以60的0.70次方,CL和Q2年龄≥60的病人较年龄<60的分别低18.1%和32.1%;年龄对V2和Q3的校正分别为年龄除以50的-0.66次方和-0.71次方.结论NONMEM法对以三室模型群体参数估算的血药浓度值与实测值有良好相关性,体重、年龄对参数影响较大.

  • 用NONMEM法建立中国癫痫儿童丙戊酸钠的群体药动学模型

    作者:姜德春;王丽;卢炜

    目的 建立中国癫痫儿童丙戊酸钠(VPA)的群体药动学(PPK)模型,促进个体化用药.方法 回顾性地收集246例癫痫患儿应用VPA的临床数据,血药浓度都是常规监测的稳态浓度.将患儿分为两组,PPK模型组(n=146):用NONMEM软件求算PPK参数值,建立基本模型和终模型;PPK验证组(n=100):分别用基本模型和终模型预测PPK验证组患儿的血药浓度,比较两模型的平均预测误差(MPE)、预测误差均方(MSPE)、平均预测误差平方根(RMSPE)和权重残差(WRES),进行模型验证.结果 用NONMEM法拟合为一室一级吸收模型,PPK基本模型的参数为:Ka 2.38 h-1,Vd 6.54 L,CL 0.232 L·h-1;终模型参数为:Ka 2.38 h-1,Vd(2.03+0.189)·体重(L),CL(0.097 8+0.010 4)·年龄(L·h-1).基本模型经PPK验证组检验的结果.MPE,MSPE,RMSPE,WRES及其95% CI分别为:-25.03(-32.74,-17.32),4 105.71(2 803.93,5 407.49),44.34(38.29,50.39),-0.03(-0.11,0.05);终模型经PPK验证组检验的结果,MSE,MSPE,RMSPE,WRES及其95% CI分别为:-1.29(-6,3.4),1 268.38(1 050.64,1 486.12),28.46(25.66,31.26),0.12(-0.04,0.28).终模型比基本模型更优化、预测更准确.结论 用NONMEM软件成功地建立了中国癫痫儿童VPA的PPK模型.

  • 用NONMEM法建立中国癫痫儿童丙戊酸钠的群体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

    作者:姜德春;王丽;卢炜

    目的:建立中国癫痫儿童应用丙戊酸钠(VPA)的群体药动学/药效学(PPK/PD)结合模型,为设计个体化用药方案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收集246例癫痫患儿应用VPA的临床数据.血药浓度是常规监测的稳态浓度.用246例患儿的数据,通过NONMEM法已经自行成功建立PPK模型.现将246例中单用VPA的69例的数据与已经建立的PPK模型结合,建立PPK/PD模型.药效指标用癫痫发作次数减少百分比,分为5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拟合线性药效模型,用NONMEM法建立PPK/PD模型,求算血药浓度获得某一级疗效的概率.结果: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拟合线性药效模型,求算出血药浓度获得某一级疗效的概率:血药浓度超过23 μg·ml-1时,5级的概率小于50%,获得4、3、2级的大概率及浓度为(30 μg·ml-1,32.3%)、(50 μg·ml-1,26.3%)、(65 μg·ml-1,36.5%);血药浓度超过78 μg·ml-1时,1级的概率大于50%;浓度为100 μg·ml-1时,1级的概率约 84.2%.结论:用NONMEM法成功地建立了中国癫痫儿童应用VPA的PPK/PD模型,定量地求出某一血药浓度获得不同疗效等级的概率.

  • 群体药动学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苏汉中;张善堂;陈卫东;唐丽琴;童彤;邱蕾

    概述了群体药动学的研究方法,着重介绍了群体药动学的原理、步骤及应用。近年来群体药动学应用范围不断拓宽,极大地推进了个体化用药的发展,已成为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 癫(癇)儿童拉莫三嗪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张坤;王丽;卢炜

    目的 用NONMEM软件建立中国癫(癇)儿童拉莫三嗪(LTG)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服用LTG的癫(癇)165名患儿的303份血样浓度数据及临床资料,血药浓度为临床常规监测的稳态浓度,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应用PPK专业软件NONMEM,按照一室一级吸收和消除模型,建立我国癫(癇)儿童LTG的PPK模型.用平均预测误差(ME)、标准平均预测误差(SME)、平均方差(MSE)、平均根方差(RMSE)及加权残差(WRES)作为模型预测准确程度和精密程度的评价指标,对基础模型和终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比较.结果 LTG的基础模型为:CL/F=0.664×EXP[ETA(1)],V/F=45×EXP[ETA(2)],KA=4.0×EXP[ETA(3)];终回归模型为:CL/F=0.717×(1-0.601×VPA)×(1+1.18 × EI)x[1.62 Λ(AGE/7.02)]×EXP[ETA(1)],V/F=40.2×EXP[ETA(2)],KA=3.27×EXP[ETA(3)].CL/F、V/F、KA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I.16 L/h(0.042 L/h·kg)、40.2 L(1.46 L/kg)和3.27/h.经过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所建立的终模型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效能.结论 应用NONMEM软件成功地建立了我国癫(癇)儿童LTG的PPK模型,可准确的预测LTG血药浓度,促进了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实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