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首发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或腹水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王庄梅

    目的:探讨分析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首发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或腹水表现出来的相关临床特征。方法78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根据首发症状分为首发出血组和首发腹水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血常规、生化组合、凝血功能检测、腹部彩超检查,并对相关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首发腹水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首发出血组,钠离子、血糖及尿素氮水平低于首发出血组(P<0.05)。两组患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白蛋白、肌酐、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门脾静脉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首发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通常表现为低血红蛋白、高血糖和尿素氮升高,首发腹水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低血钠。

  • 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首发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或腹水的临床特征探讨

    作者:李霞;李国庆;王正根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首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腹水临床特征.方法 将90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出血组40例和腹水组50例.2组均予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分析:血红蛋白、血小板总数;电解质:血钾、血钠;肝功能试验:白蛋白;血糖;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腹部B型超声测量门、脾静脉宽度.结果 出血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腹水组,血糖及钠离子水平高于腹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小板总数、血钾、白蛋白、血尿素氮、肌酐、PT、PTA、APTT和门、脾静脉宽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首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多见高血糖和低血红蛋白,首发腹水者更多见低血钠.

  • 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对照

    作者:王永强

    目的探讨奥曲肽、垂体后叶素2种药物对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奥曲肽、垂体后叶素常规剂量对该病的治疗,观察其24小时止血率和平均止血时间.结果奥曲肽24小时止血率为81.3%,平均止血时间为(5.8±3.6)小时.垂体后叶素24小时止血率为61.1%,平均止血时间为(1 2.7±5.4)小时.结论奥曲肽近期止血效果较确切,疗效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而且使用方便,副作用小.

  • 饮食干预对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影响

    作者:张桂娟;王晓飞

    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常是致命性的,死亡率高,饮食不当是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重要的诱因[1].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了饮食干预对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出血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鲁敏;张建丰;秦兴雷;李宵;石景森;王作仁;王林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41例,并与垂体后叶素治疗的32例及三腔管治疗的25例进行对照.观察3组平均止血时间、24h止血率以及治疗前后门静脉主干直径、血流速度、血流量的变化.结果奥曲肽治疗组、垂体后叶素治疗组、三腔管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194.27±28.88 min、358.11±151.43min、134.71±32.12min,24h止血率分别为63.41%、37.50%、72%.奥曲肽治疗组止血率显著高于垂体后叶素治疗组(P<0.01).奥曲肽治疗前后门静脉内径分别为10.86±0.41 mm、13.84±0.35 mm,二者有显著差异.奥曲肽治疗后其门静脉血流速度,血流量与治疗前相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奥曲肽能使门脉内径相对缩小、血流量减少和血流速度加快,从而使门脉压力降低达到止血的目的.

  • 早期肠内营养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患者再出血的预防价值分析

    作者:华洪文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患者再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英德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流质饮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早期口服营养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给予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患者肠内营养可以有效改善肝功能水平,预防再出血,值得推广应用。

  •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周瑞红;黄民主;明辉;何永康;刘佳新

    目的 探讨晚期血吸虫病患者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早期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以45例患晚期血吸虫病且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者为病例组,60例患该病但未发生出血者为对照,均选自2007年9月-2009年9月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附属湘岳医院住院患者.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腹水、血小板、APTT、血氨、血钠、肝功能分级、总蛋白、脾脏厚度、食管静脉曲张度、胃底静脉曲张与并发出血有关(P<0.05);选取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水、血小板、总蛋白、肝功能分级、食道静脉曲张度和脾脏厚度的偏回归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脾脏厚度的偏回归系数为负(B=-0.15),OR值以总蛋白大(OR=14.50). 结论血小板、腹水、总蛋白、肝功能分级和食管静脉曲张度为晚期血吸虫病并发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且以总蛋白的影响大;脾脏厚度为保护因素.

  • 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臧军现;秦兴雷;鲁敏;李宵;石景森;王作仁;王林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具有选择性收缩内脏血管的作用.作者应用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octreotide)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探讨其疗效.

  •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变化结合B超预测食管静脉出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天文;何平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变化结合B超预测肝硬化患者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1年12月间96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容(PC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以及B超探测肝门静脉和睥静脉直径,分析它们与肝硬化患者出血的关系.结果 肝硬化出血组患者PLT、PCT、MPV较非出血组明显降低(P<0.01),门静脉直径和脾静脉直径增宽,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率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P<0.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变化结合B超可作为临床预测食管胃底静脉出血危险性的预测方法.

  • 浅析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内科治疗方法

    作者:沙明金;于治利

    目的 浅析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8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简单随机法将所选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B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 B组出血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对于本病的治疗,常规药物加用生长抑素止血效果显著.对出血量较大难以控制的患者,采用药物加介入综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的临床预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