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48例早期梅毒的分析

    作者:刘晋凤

    早期梅毒虽症状轻,破坏性小,但传染性强,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性病门诊近3年诊治的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226例早期梅毒临床分析

    作者:刘潜;佟永励;张毅;孙书梅

    近年来黑龙江省梅毒发病急剧上升,其临床表现特点有些新变化,现将1996年8月~1998年3月在本所门诊确诊治疗的早期梅毒226例作一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 不同剂量的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临床观察

    作者:高毅敏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症状复杂、体征较多、临床及病程变化较大的性传播疾病.采用0.5g和1g两种不同剂量的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53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51例观察

    作者:陈建民;陈红玲

    1995年10月~1999年4月,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5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四种试验方法检测早期梅毒患者的结果分析

    作者:朱邦勇;李伟;韩燕;段家俊;张杰;韦江平;周志光;黄耿;唐中书;曹娟;甘泉;黄寅杰

    目的 了解镀银染色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等4种方法,对检测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在广西部分地区的性病门诊收集疑似早期梅毒患者300例,分别采集组织液与血清标本.组织液标本采用镀银染色法检测梅毒螺旋体,PCR方法检测TP polA基因;血清标本用于TRUST检测非梅毒螺旋体抗体,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统计学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在215例确诊的早期梅毒患者中,梅毒PCR检测阳性标本210例,敏感性为97.7%;镀银染色法检测出105例,敏感性为48.8%;TRUST检测出196例,敏感性为91.2%;TPPA检测出208例,敏感性为96.7%.结论 不同试验检测方法对早期梅毒患者的诊断有不同的临床应用价值,一期梅毒应当做病原学检查及梅毒血清学试验,二期梅毒应当以梅毒血清学试验为主,当出现结果异常时,应要求患者进行随访再检测以明确诊断.

  • 早期梅毒176例临床分析

    作者:梁明贯

    本所从1994年第一次发现早期梅毒病例以来,梅毒的发病逐年上升.1994年6例,1995年47例,1996年101例,1997年1~4月28例.其中儿童梅毒2例,潜伏梅毒9例,二期前带现象4例.皮疹的特点,1995年前发现的患者皮诊多为单纯性,尤以硬下疳及掌跖丘疹鳞屑为多见,1996年后的皮疹多为多形性.

  • 早期梅毒患者血清IL-27、IL-33水平检测

    作者:马开富;孙凯;江华

    目的:研究早期梅毒患者血清IL-27、IL-33水平.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接诊的80例早期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梅毒血清转阴组和梅毒治疗无效组两组,每组各40人,然后再选择4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对三组患者的血清RPR滴度进行检测;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三组患者的血清IL-27和血清IL-33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其在治疗前后的不同以及各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梅毒血清转阴组以及梅毒治疗无效组的血清RPR滴度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三组患者的血清IL-27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后,梅毒血清转阴组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血清IL-27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而梅毒治疗无效组患者的IL-27水平变化明显(P<0.05);治疗前,梅毒血清转阴组和梅毒治疗无效组两组患者的血清IL-33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的血清IL-33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梅毒治疗无效组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血清IL-33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没有明显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梅毒血清转阴组患者的IL-33水平变化明显.结论:在患者的血清中,IL-27及IL-33均参与患者机体对梅毒螺旋体的免疫应答,其中IL-27水平对于机体清除梅毒螺旋体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对于早期的梅毒患者,在患者体内有较高水平的IL-27,则其血清RPR转阴可能性更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苄星青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吕叶露;胡雪媚

    目的:探讨苄星青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疗效比较,以期提高治疗水平.方法:按入院时住院号单双选取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116例早期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每组均为58例,分别予苄星青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观察治疗后在皮损愈合时间、甲苯胺红非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转阴率、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在平均皮损起效时间、平均皮损痊愈时间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梅毒TRUST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均明显改善,除CD8+外均显著升高,CD8+则显著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治疗后CD3+、CD4+、CD8+、CD4 +/CD8+比较差异不显著(P均>0.05).结论:苄星青霉素和阿奇霉素均是治疗早期梅毒良好药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择阿奇霉素.

  • 苄星青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研究

    作者:何启敏

    目的:研究苄星青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统计分析两种方案的疗效差异.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早期梅毒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苄星青霉素组和阿奇霉素组,每组各80例.治疗2周后统计两组的临床治愈率及皮疹消失时间;分别在用药后第3、6、12、24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检查,统计转阴率.结果:苄星青霉素组和阿奇霉素组的皮疹消失时间无显著性差异,2周后两组的临床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第3、6、12、24个月两组患者间RPR阴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4个月后RPR阴性率均高达95%以上.结论:阿奇霉素与苄星青霉素一样,对于早期梅毒具有很好的疗效.

  • 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的Meta分析

    作者:梁思;宋佩华

    目的:评价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通过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NKI等数据库,查找头孢曲松和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数据采取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头孢曲松在治疗早期梅毒后1年内在皮疹消退和RPR转阴方面(OR=0.40,95%CI[0.09-1.71],P=0.63)和普鲁卡因青霉素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头孢曲松是治疗早期梅毒的有效药物.

  • 三种方法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比较研究

    作者:乔国安;历志;刘丽红

    目的:研究三种方法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方法:将近二年的118例早期梅毒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采用苄星青霉素肌注,第二组采用头孢曲松静点+苄星青霉素肌注,第三组采用阿奇霉素静点+口服.结果:三种方法均具有较好效果,但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 5),头孢曲松+苄星青霉素组平均有效时间短,治愈率高达9 4.6%.结论:为尽快治愈早期梅毒,应选择敏感、高效的抗生素,头孢曲松及苄星青霉素为首选,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阿奇霉素治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梅毒80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宏

    目的:通过对80例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分析,探讨中药凉血败毒汤在治疗中的功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单纯西医治疗,口服阿奇霉素,每日3次,每次3片.每周进行1次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240万U;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凉血败毒汤.两组疗程均持续4周,观察凉血败毒汤的功效.结果:通过治疗和五个月的随访观察,观察组40例患者中37例完全治愈,2例有效,仅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患者,27例完全治愈,4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凉血败毒汤在治疗中起到了明显的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应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胸腺五肽联合苄星青霉素对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TRUST转阴率的影响

    作者:贺迎霞;张庆田;王冬梅;杨璐;赵敏;宋静

    目的:探究胸腺五肽联合苄星青霉素对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TRUST)转阴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辽河油田总医院和大连市友谊医院收治的140例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予以水荆青霉素钠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患者予以苄星青霉素+胸腺五肽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苄星青霉素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治疗效果、血清TRUST转阴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CD4+、CD4+/CD8+、CD8+、CD3+)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血清TRUST转阴率为71.4%(50/70)、治疗后6个月TRUST转阴率为78.6%(55/70)、治疗后12个月血清TRUST转阴率为82.9% (58/70),分别高于对照组相应时点的54.3%(38/70)、58.6% (41/70)和64.3%(45/70),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为90.0% (63/70)、治疗后6个月总有效率为92.9%(65/70)、治疗后12个月总有效率为98.6% (69/70),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时点的总有效率70.0%(49/70)、77.1%(54/70)和85.7%(60/70),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CD8+、CD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CD3+均较高,CD8+较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予以苄星青霉素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可以有效提高血清TRUST转阴率,显著调节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 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患者对其RPR阴转率、血清固定率的影响研究

    作者:柳文宏;荣静;笪苏蓉

    目的 探讨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患者对其RPR阴转率、血清固定率的影响.方法 选自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早期梅毒患者68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苄星青霉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Ⅰ期梅毒和Ⅱ期梅毒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RPR阴转率及治疗后血清固定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73.5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期梅毒和Ⅱ期梅毒症状消失时间快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RPR阴转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固定率(5.88%)低于对照组(32.3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患者疗效明显,可以提高RPR阴转率和降低血清固定率,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 美满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疗效及血清滴度随访观察

    作者:王磊;李维云

    梅毒在我国现阶段属于比较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临床以早期梅毒居多.其中大部分可以给予青霉素治疗.但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口服美满霉素(盐酸米诺环素)成为常用的治疗方法.我们对部分患者口服美满霉素后2年内的血清滴度变化进行了随访总结,发现对于早期梅毒患者,美满霉素治疗疗效满意.

  • 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83例疗效追踪观察

    作者:赵维聪;许进福;刘杏娟

    我们用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能完成治疗并配合追踪观察共8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一期喉梅毒一例

    作者:马兆鑫;朱正华;王军臣;郭燕明

    咽喉部是性器官之外较为常见的梅毒发病部位,发病隐匿,特别是早期梅毒,症状和体征常不明显,患者往往隐瞒病史,而非性病专业的临床医师缺乏对此病的诊断经验,故常常被误诊和漏诊.现报道我们诊治的1例.

  • 早期梅毒治疗前后血清学分析

    作者:张海龙;江丽君

    目的 探讨早期梅毒治疗前后血清学变化.方法 92例早期梅毒患者,均采用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行血清学检测[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分析治疗前后血清学检测结果.观察25例玫瑰疹患者和20例扁平湿疣患者皮损消失时间.结果 RPR检测:治疗后3个月7例阳性,治疗后6个月4例阳性,治疗后12个月2例阳性;TPPA检测:治疗后3个月91例阳性,治疗后6个月91例阳性,治疗后12个月91例阳性.25例玫瑰疹患者在治疗2 d 88.0%消退,余下12.0%在治疗7 d及以上消退;20例扁平湿疣患者在治疗3 d 60.0%开始消退,30.0%治疗5 d消退,10.0%治疗7 d及以上消退.结论 血清学反应是诊断及判断早期梅毒疗效的重要指标,而早期梅毒积极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早期梅毒 血清学
  • 头孢地嗪钠治疗62例早期梅毒疗效观察

    作者:孙翠群;于广钊;袁少康

    目的 探讨头孢地嗪钠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115例早期梅毒的患者,根据青霉素皮试是否过敏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患者青霉素皮试阳性且头孢地嗪钠皮试阴性,采用头孢地嗪钠治疗;对照组患者青霉素皮试阴性,采用苄星青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皮疹均在治疗后半个月消退.观察组患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滴度1年内阴转48例,2年内阴转14例,痊愈率为96.8%,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RPR滴度1年内血清学阴转30例,2年阴转23例,痊愈率为98.1%,总有效率为100.0%.两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2例在臀部深部肌内注射部位出现硬结,经毛巾热敷后逐步缓解,不影响临床治疗.结论 头孢地嗪钠治疗早期梅毒安全有效,可以推广用于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替代治疗.

  • 3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泽春;王青青;申小平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从患早期梅毒孕妇的子宫获得的,通常在怀孕4个月经胎盘传染[1].本科近期收治了3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经精心治疗及护理均好转出院.报告如下.

293 条记录 2/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