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禁忌

    作者:蒋莹;艾厚喜;孙芳玲;王文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可作为水、电解质的补充源,有效应用于临床治疗.但在临床医疗工作中,为增强药物的疗效,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而药物之间往往存在配伍禁忌,所以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配伍禁忌的文献,希望为临床安全有效地合理使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预充对合并肝功能不良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影响

    作者:程吉;李京京;肖春伟;张思鑫;张俊伟

    目的:探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作为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预充液在肝功能不良患者心脏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我院2003年7月-2013年12月,因术前合并肝功能异常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患者41例,体外循环晶体预充液2009年10月前使用乳酸林格液,之后使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分为乳酸林格液组(A组)18例,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组(B组)23例,检测两组术前(T1)、转流30 min (T2)、停机后/术后即刻(T3)、术后4 h (T4)、术后24 h (T5)的剩余碱(base excess,BE)、血乳酸(lactic acid,Lac)、电介质水平,术前、术后4 h、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肝功能酶的化变。结果两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lutamate-pyruvate transaminase,GPT)水平体外循环后进一步升高,B组术后7 d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Lac浓度、BE负值、氯离子浓度A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5), B组中钙离子浓度显著降低,两组血糖在CPB中均升高,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体外循环中使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作为预充液可减少对肝功能的损害,降低血乳酸水平,能快速有效地维持机体酸碱平衡。

  • 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与22种药物配伍稳定性考察

    作者:汪世英;付春梅

    目的:考察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与22种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模拟临床常用浓度和配制方法,测定22种常用药物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配伍6h内含量、有关物质、pH值及不溶性微粒数,并观察外观性状.结果:前列地尔注射液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配伍,含量4h降低了10%;维生素C、吉他西滨、多西他赛、门冬氨酸鸟氨酸4h以后出现微粒增多现象,其余药物配伍后,在6h内,外观无明显改变,含量、有关物质及不溶性微粒均符合要求.结论: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与前列地尔、维生素C、吉西他滨、多西他赛、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配伍,应临用新配并尽快用完,其余药物配伍后,6h内稳定.

  • 16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的调查研究

    作者:戴诗颖;付春梅;张薇;吴微

    目的 考察16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在25℃下,分别考察16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值、含量及有关物质的变化.结果 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配伍后,配伍液颜色不断加深,含量4 h降低21.8%,有关物质增加到2.92%;头孢西丁钠、美罗培南、头孢呋辛钠和头孢地嗪钠与之配伍后的4 h或6 h,溶液颜色开始加深;美罗培南与之配伍后含量降低,有关物质随时间延长显著增加;其他11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配伍6h内外观、pH、含量及有关物质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能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配伍;美罗培南与之配伍应现用现配,尽快用完;其余14种药物与之配伍后6 h 内稳定.

  • 不同晶体液容量治疗对烫伤大鼠早期心肌功能的影响

    作者:洪彬源;刘洪珍;李云;杨承祥;张文璇;赖晓红;罗昌辉;伍辉萍;蔡日生

    目的 研究不同晶体液容量治疗对烫伤大鼠早期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雄性大鼠80只,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组(氯化钠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组(乳酸钠林格组)和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组(复方电解质组),每组20只.氯化钠组、乳酸钠林格组和复方电解质组大鼠制备25%~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进行容量治疗,分别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和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在每小时和每个烫伤面积百分比下,先以0.33 mL/kg静脉注射液体4h,随后以0.13 mL/kg静脉注射液体44 h.容量治疗24 h时,4组各取10只大鼠,制备离体心脏模型,分别于左心房灌注压为7.5、10.0、12.5、15.0、17.5、20.0 cmH2O(1 cmH2O=0.098 kPa)时记录心排血量(CO)、左心室压力上升大速率(+ dp/dt)、左心室压力下降大速率(-dp/dt)、心肌每搏功和主动脉峰值收缩压.于容量治疗1、4、8、12、24、48 h时测定并记录各组另外10只大鼠的乳酸离子浓度,容量治疗4、8、12、24、48 h时记录大鼠的收缩压(SBP)、心率、中心静脉压(CVP)和尿量,测定ATP和磷酸肌酸(CP)含量,记录其容量治疗48 h内的生存情况.结果 氯化钠组左心房各灌注压的CO、+dp/dt、-dp/dt、心肌每搏功和主动脉峰值收缩压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同灌注压时(P值分别<0.01、0.05).乳酸钠林格组左心房各灌注压的CO,灌注压为15.0、17.5、20.0 cmH2O时的+dp/dt和20.0 cmH2O时的-dp/dt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同灌注压时(P值均<0.05),左心房各灌注压的心肌每搏功和主动脉峰值收缩压均显著高于氯化钠组同灌注压时(P值分别<0.05、0.01).复方电解质组左心房各灌注压的+dp/dt、-dp/dt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同灌注压时(P值分别<0.05、0.01),CO、+dp/dt、-dp/dt、心肌每搏功和主动脉峰值收缩压均显著高于氯化钠组同灌注压时(P值分别<0.01、0.05).氯化钠组容量治疗1、4、8、12 h和乳酸钠林格组容量治疗1、4、8、12、24、48 h时的乳酸离子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乳酸钠林格组容量治疗1、4、8、12、24、48 h时的乳酸离子浓度均显著高于氯化钠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复方电解质组容量治疗1、4、8、12、48 h时的乳酸离子浓度均显著低于氯化钠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容量治疗1、4、8、12、24 h时的乳酸离子浓度均显著低于乳酸钠林格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氯化钠组、乳酸钠林格组的ATP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分别<0.05、0.01),乳酸钠林格组的ATP含量显著低于氯化钠组(P<0.05),复方电解质组的ATP含量显著高于氯化钠组(P<0.05).各组间心肌CP含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氯化钠组容量治疗24、48 h时和乳酸钠林格组容量治疗48 h时的大鼠生存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乳酸钠林格组容量治疗24 h时和复方电解质组治疗24、48 h时的大鼠生存率均显著高于氯化钠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复方电解质组容量治疗48 h时的大鼠生存率显著高于乳酸钠林格组同时间点(P<0.05).氯化钠组容量治疗4、8、12、24、48 h时和乳酸钠林格组容量治疗12、24、48 h时的SBP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氯化钠组治疗4、8h时的心率均显著快于正常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氯化钠组容量治疗12、24、48 h时和乳酸钠林格组容量治疗48 h时的心率均显著慢于正常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氯化钠组容量治疗12、24、48 h时和乳酸钠林格组容量治疗24、48 h时的CVP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氯化钠组容量治疗12、24、48 h时和乳酸钠林格组容量治疗48 h时的尿量均显著少于正常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乳酸钠林格组容量治疗12、24、48 h时和复方电解质组容量治疗4、8、12、24、48 h时的SBP均显著高于氯化钠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乳酸钠林格组容量治疗24、48 h时和复方电解质组容量治疗12、24、48 h时的心率均显著快于氯化钠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1、0.05),复方电解质组容量治疗8h的心率显著慢于氯化钠组同时间点(P<0.05);乳酸钠林格组容量治疗48 h时和复方电解质组容量治疗12、24、48 h时的CVP显著高于氯化钠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乳酸钠林格组容量治疗后24、48 h时和复方电解质组容量治疗12、24、48 h时的尿量均显著多于氯化钠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结论 与0.9%氯化钠溶液和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比较,复方电解质溶液容量治疗可减轻烫伤大鼠早期的心肌损伤,降低机体早期乳酸水平,改善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提高心肌顺应性,提高大鼠生存率.

  • 磺酸型高聚物色谱法同时测定葡萄糖酸钠和醋酸钠的含量

    作者:徐恒;魏荣卿;刘晓宁;方芳

    目的:优化同时检测葡萄糖酸钠和醋酸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用该方法对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勃脉力A)进行检测.方法:采用麦科菲公司的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为基质的磺酸型高聚物色谱柱,流动相:0.025 mol/L硫酸溶液;流速:0.6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 ℃.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葡萄糖酸钠和醋酸钠的分离度为4.7,理论塔板数分别为5 161和4 831,拖尾因子分别为1.01和1.03,葡萄糖酸钠和醋酸钠分别在0.0805~1.0060 g/L、0.0882~1.1020 g/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分别为0.9998和0.9991.重复性实验中葡萄糖酸钠和醋酸钠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53%和1.57%.葡萄糖酸钠和醋酸钠的低检测限分别为0.204 μg和0.224 μg.结论:该方法可同时检测葡萄糖酸钠和醋酸钠,且可同时达到并超过卫生部药品标准要求,操作简单,分析时间短,重复性好,精密度高.

  • 不同渗透浓度晶体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脑屏障和脑水肿的影响

    作者:宋娟;邵芹;葛亚丽;朱娟;封小美;张志捷;周志强;杨建军;刘健;段满林

    目的:比较3种不同渗透浓度晶体液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血脑屏障(BBB)和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林格液)组、7.2%高渗氯化钠注射液(高渗盐)组和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复方电解质)组,每组50只,重度失血性休克[放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40%,平均动脉压(MAP)为35~45 mmHg]维持1 h后分别输入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复方电解质注射液或7.2%高渗氯化钠注射液;测定放血前(T0)、放血1 h(T1)、输液毕即刻(T2)、1 h(T3)、2 h(T4)血清S100B含量、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和干/湿质量比,电镜观察海马CA1区BBB改变.结果:三组T1~T4时间点血清S100B含量均比T0时升高(P<0.05).高渗盐和复方电解质组在T3和T4时显著低于林格液组(P<0.01).放血及输液前后脑组织EB含量无变化(P>0.05).与T0比较,林格液组T1~T4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都显著增加(P<0.05),高渗盐组仅在T1时增加(P<0.05),复方电解质组在T1、T2和T3时增加(P<0.05).三组脑组织含水量在T0和T1时无显著差异(P>0.05);T2时高渗盐组脑组织含水量低于林格液组(P<0.01);T3和T4时高渗盐和复方电解质组都低于林格液组(P<0.01).放血1 h后电镜下示血脑屏障发生改变,林格液组胶质细胞足突空泡化明显,毛细血管周围水肿液多.结论:重度失血性休克后BBB通透性和脑组织含水量增加,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复苏时短期内加重BBB损伤和脑水肿,7.2%高渗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复苏都能减轻BBB损伤和脑水肿,且7.2%高渗氯化钠注射液优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

  • 复方电解质注射液汇集血小板的输注效果评估

    作者:史志旭;毕星秀;唐荣才;黄成垠

    目的:应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汇集血小板(PAS汇集BC-PCs),并利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模型结合流式细胞术体内评估输注效果.方法:从400 ml全血中分离出40~45 ml白膜,于(22±2)℃静置过夜,将ABO同型的6袋白膜汇集,加200 ml PAS稀释后,离心后,将上层富含血小板悬液经白细胞过滤器去除白细胞,并转移到血小板保存袋内,即制备成1个成人治疗量的PAS汇集BC-PCs,同时以血浆汇集BC-PCs为对照.将不同保存期的汇集血小板经尾静脉输注SCID小鼠体内,在输注30 min和4 h采集小鼠全血,用流式细胞术计数CD61-PE标记人血小板,以30 min时的人血小板计数为100%计算输注4 h的人血小板存活率.结果:PAS汇集BC-PCs和血浆汇集BC-PCs在保存0 d、3 d、5 d、7 d,SCID小鼠体内4 h的血小板存活率分别为(72.5±9.1)%、(74.0±8.9)%、(71.5±8.6)%、(70.5±8.9)% 和(70.9±8.7)%、(70.4±9.9)%、(68.6±10.3)%、(57.5±9.2);保存5 d内,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7 d时,PAS汇集BC-PCs的血小板存活率高于血浆汇集BC-PCs(P<0.01).结论:在5 d保存期内,PAS汇集BC-PCs与血浆汇集BC-PCs的输注效果相同.

  • 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中镁盐鉴别方法的研究

    作者:郭娜

    目的:建立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中存在干扰物质的情况下镁盐的鉴别方法。方法样品富集浓缩并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过滤的办法进行前处理,再按照中国药典附录镁盐的鉴别方法进行操作。结果镁盐鉴别反应在供试品中存在干扰物质的情况下,结果呈正反应。结论方法操作简单可行。

  • 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与多种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调查

    作者:刘春侠

    目的:探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与多种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多种常用药物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按临床用药浓度进行配比,在配制0、2、4、6 h 后,观察配伍溶液的外观变化,对其 pH 值、含量及有关物质进行检测。结果多种常用药物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配伍6 h 内,配伍溶液的外观、pH 值、含量及有关物质无明显变化。结论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与多种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强,可提高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 不同晶体液体容量治疗对烫伤兔早期心肌损伤的影响

    作者:洪彬源;刘洪珍;赖晓红;杨承祥

    目的 评价不同晶体液体容量治疗对烫伤兔早期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家兔80只,7~8个月龄,体重2.5~3.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20):正常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B组)、乳酸钠林格液组(LR组)和复方电解质液组(CE组).B组、LR组和CE组制备25%~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进行容量治疗,在按每小时和每一个烫伤面积百分比下,以0.33 mL/kg速率静脉输注4 h,随后以0.13 mL/kg速率静脉输注44 h.容量治疗24 h时,4组各取10只动物,制备离体心脏模型,分别于左心房灌注压为7.5、10、12.5、15、20 cmH2O时记录CO、左心室内压力上升大速率(+dp/dtmax)和左心室压力下降大速率(-dp/dtmin),然后取心肌组织,测定ATP和磷酸肌酸(CP)含量.记录另外10只动物容量治疗48 h期间生存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B组和LR组心输出量(CO)、+dp/dtmax和-dp/dtmin降低(P<0.05,P<0.01);与B组比较,CE组CO、+dp/dtmax和-dp/dtmin升高(P<0.05,P<0.01),与C组比较,B组24、48 h生存率降低,LR组48 h生存率降低(P<0.05);与B组比较,LR组24 h生存率升高,CE组24、48 h生存率升高(P<0.05).结论 与生理盐水和乳酸钠林格液比较,复方电解质溶液容量治疗可减轻烫伤兔早期的心肌损伤,改善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提高心肌顺应性,其机制可能与促进ATP生成有关.

  • 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中钠、钾、镁离子

    作者:宁洪鑫;王伟;杨颖;靳朝东;郭建锋

    目的 建立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中钠、钾、镁离子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原子分光光度法,钠、钾离子以氯化铯为掩蔽剂,镁离子以氧化镧为掩蔽剂,钠、钾、镁3种离子分别于589、766.5、285.2 nm处进行测定.结果 钠、钾、镁3种离子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100.7%、99.4%.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中钠、钾、镁离子的定量测定.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