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析社区产后上门访视服务在产褥期妇女保健中的作用

    作者:林美珊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我国对母婴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支持母乳喂养,关注母婴健康势在必行,必须落实细化到产褥期保健工作中。作为社区医护人员,如何利用工作之便,将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传授给每一例产妇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将产后健康教育融入到每一次产后上门访视工作中,通过互动面授,可以有效促进母乳喂养,缓解产妇产后焦虑情绪,促进婴儿体质量增长,有利母婴健康。我社区中心大力开展免费产后上门访视服务,对产后妇女进行个体化的面访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徐州农村妇女产褥期行为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洪艺洋;刘丽丽;张杰;彭义盛;吴静

    目的:了解农村妇女产褥期行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对策方案。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徐州市六县范围内,抽取683例产后2~6个月的农村妇女,进行访谈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产后2周内每天不换内衣、内裤占70.05%,冬季门窗紧闭及1个月不洗澡者分别占83.45%、78.33%,饮用1个月红糖水占83.01%,每天摄入10个以上鸡蛋占61.93%,产后不按时复查和避孕者分别占77.16%、71.46%。结论目前农村妇女产褥期存在诸多不良行为,促进健康行为的教育和指导势在必行。

  • 国内外产褥期保健对比及新观点

    作者:于晏;赖雪花;刘业强

    探讨国内外产妇产褥期习俗及护理的差异,综述美国、荷兰、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产褥期的护理及传统习俗,为提高我国产妇产后的身体健康素质与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 孕产期母婴健康教育对产褥期保健护理能力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玉芳;罗武军;陈有明;王海峰

    目的:探析孕产期母婴健康教育的开展对产妇产褥期保健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疾控中心预防保健工作者在医院所调查的孕期保健护 理的孕妇2080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常规孕期保健护理干预;后者实施系统化的孕期保健护理干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新生儿体质量以及产褥期保健护理能力提高的情况.结果:干预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常规组;巨大儿与低体重儿少于常规组,产褥期保健护理能力高于常规组,P<0.05,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的孕产期母婴健康教育可使产妇产褥期保健护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还可改善分娩结局,值得进一步推广.

  • 广州城郊妇女产褥期生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焦昌娅;毛丽梅;黄少明;林杰义;张奕;查龙应

    目的:研究广州城郊妇女产褥期的生活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广州城郊经历过产褥期的妇女共2 040人作为研究对象,逐一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获有效问卷2 013份.结果:研究对象产褥期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有16.8%的妇女产褥期每天睡眠小足8 h,而4.9%每天卧床达20 h以上,64.6%的妇女产后2天以内下床活动,但58.0%产褥期从不做保健操,31.9%从不到室外活动,产褥期从不晒太阳、从不洗头分别占15.2%和14.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传统的禁忌观念是妨碍妇女产褥期合理休养的主要负面因素;妇女孕产期听保健课、知晓相关知识、接受过产后访视是产褥期有益生活行为的促进因素.另外,妇女产褥期生活行为还受地域影响.结论:广州妇女产褥期生活行为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应对产妇及家人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做好产后随访和指导工作,以促进产褥期妇女身心健康.

  • 农村妇女产褥期营养及卫生行为与健康的关系

    作者:袁蜀豫;张艳;陈炜卿;李玉英;邱华豪

    目的:探讨农村妇女产褥期营养状况、影响产褥期健康的相关卫生行为及干预措施,提高母婴健康水平.方法:对334例产褥期妇女进行跟踪调查,内容包括产褥初期和中期的膳食调查,产褥期妇女卫生行为,常见疾病,记录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并与孕前比较.结果:前3位不良卫生行为主要有不洗澡占90.5%,不吃水果占70.1%,忌调味品占60.2%;早期营养素摄入不足,中期以后热量、蛋白质、脂肪摄入过量,而钙、维生素摄入不足,造成产褥期肥胖人数增加,产后42 d BMI≥25者151人占45.2%,孕前BMI≥25者78人占23.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影响健康的前3位因素依次为贫血占51.5%,恶露时间延长占29.3%,痔疮、肛裂占18.8%.结论:农村产褥期妇女存在大量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和医学指导进行纠正.因此,医务人员应重视产褥期保健,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 延续护理服务对出院后初产妇产褥期保健的影响

    作者:梅士娟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服务对出院后初产妇产褥期保健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产妇在出院后产褥期给予延续性护理服务保健,对照组产妇在出院后产褥期给予常规的护理服务保健,比较两组保健方法的作用。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90.0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53.33%;观察组产妇产褥期后抑郁率23.33%明显低于对照组5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出院后初产妇产褥期保健行延续性护理服务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以降低患者产褥期后抑郁率的发生,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有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在临床的保健护理中推广应用。

  • 全面健康教育在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亚萍

    目的:探讨全面健康教育在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4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产妇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产褥期,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对观察组产妇进行全面健康教育.然后比较两组产妇在接受健康教育前后其产褥期保健知识的评分.结果:在接受健康教育前,两组产妇产褥期保健知识的平均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健康教育后,观察组产妇产褥期保健知识的平均评分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将全面健康教育应用于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中的效果较为理想.

  • 产后3d首次贫血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春晓;李雯茹

    目的 研究产后3d首次贫血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普陀区妇婴保健院产检直至分娩的符合纳入标准产妇2 877名.通过问卷调查、病例回顾,完成数据采集.Epidata建立数据库,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 结果 产后3d首次贫血患病率33.82%.产妇的户籍、产次与产后3d首次贫血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9、8.77,P<0.01).分娩方式、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与产后3d首次贫血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65、6.33、4.26,P<0.05). 结论 产后3d首次贫血较常见.产妇的户籍为非本市、产次>1次、分娩方式为剖宫产或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与产后3d首次贫血患病率有关.建议对具有上述因素的产妇进行产后3d贫血检查.

  • 产后访视中健康教育对产褥期产妇康复效果的观察

    作者:陈卫红;胡美花

    目的 使广大产褥期产妇走出传统坐月子的误区,减少产后并发症,促进康复.方法 对社区内400例产妇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其中对200例产后家庭访视进行健康教育为观察组,另200例未进行访视教育为对照组.对产后常见并发症如便秘、产褥感染、尿潴留、乳房胀痛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产妇对产褥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 产后访视中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有利于产妇走出传统误区,建立科学的自我护理、生活方式,从而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维护产后健康,促进健康.

  • 乡镇妇女产褥期保健观念的对比分析及护理干预

    作者:杨美丽

    目的转变产妇"坐月子"的落后传统观念(下称旧观念),纠正她们不良生活、卫生习惯和行为,提高其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妇女健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分娩的乡镇妇女产褥期(俗称"坐月子")的思想和观念及个人卫生习惯,针对她们"坐月子"的落后旧观念及不良卫生习惯进行护理干预,出院时做好产褥期保健的出院指导,并向产妇及家属讲解产后随访的意义和方法,根据自愿的原则填写产后随访表.嘱她们产后6~8周来本院产后检查,并作结果评价.结果两组产妇均积极支持产后随访,如期产后检查,坚持母乳喂养,禁忌性生活.但城镇组产妇较乡村组转变观念快,产后锻炼积极,个人卫生习惯和行为优于乡村组(P<0.05).结论乡镇妇女产褥期保健观念传统落后,特别是乡村妇女,文化程度不高,经济收入低,旧观念难以转变,因此,转变乡村妇女旧观念,提高乡村妇女自我保健能力,是卫生工作者必须重视的课题.

  • 产后体操配乐训练促进产妇康复效果观察

    作者:邱燕平;鲁顺琼;文春梅

    目的:探讨运用产后体操配乐训练促进产妇临床康复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以产科住院的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接受产科常规护理和产褥期保健知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产后体操配乐训练,如呼吸运动、抬头运动、提肛运动、臀部运动、屈腿运动等,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子宫入盆时间及恶露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子宫入盆时间及恶露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妇在产后进行针对性体操锻炼,可促进子宫尽快入盆及恶露消失,体操配合音乐疗法更有利于产妇身心的康复.

  • 初产妇出院后延续护理服务实践与研究

    作者:丁敏芳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服务对出院后初产妇产褥期保健的影响.方法 对100例出院后进行家庭访视的初产妇(访视组)和100例出院后仅作电话回访的初产妇(对照组)进行产褥期生理问题及相关知识掌握率等指标的比较.结果 访视组产褥期常见生理问题如无乳或少乳(8.0%)、子宫复旧欠佳(3.0%)、伤口延期愈合(1.0%)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3.0%、14.0%、6.0%),P<0.05;生活态度(91.0%)、母乳喂养率(70.0%)显著优于对照组(分别为70.0%、42.0%),P<0.01.结论 出院后延续护理服务新模式对初产妇产后生理功能恢复,母乳喂养成功,拓展产科护理服务内涵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 医院—社区—妇幼专干信息互通服务模式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

    作者:单玉梅;李建萍;杨淑珍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妇幼专干信息互通的产褥期全程个体化保健指导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在甘肃省临泽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某社区产妇75例为观察组,同期住院分娩的其他社区产妇75例为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医院—社区—妇幼专干信息互通的产褥期全程个体化保健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产后访视,产后42天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母乳喂养情况和产后保健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保健服务满意度为82.7%,明显高于对照组(58.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给予产妇医院—社区—妇幼专干信息互通的产褥期全程个体化保健指导,能够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产妇产后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 永靖县农村妇女产褥期卫生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孔维珍

    目的:了解永靖县农村妇女产褥期卫生现状,探讨对策方案。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永靖县各乡镇卫生院妇产科的协助下,在全县范围内,抽取683例产后2~6个月的农村妇女,进行访谈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产后2周内每天不换内衣、内裤占70.05%,冬季门窗紧闭及1个月不洗澡者分别占83.45%、78.33%,饮用1个月红糖水占83.01%,每天摄入10个以上鸡蛋占61.93%,产后不按时复查和避孕者分别占77.16%、71.46%。结论目前农村妇女产褥期存在诸多不良行为,促进健康行为的教育和指导势在必行。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