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口岸反生物武器袭击的现场控制措施及防制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世界强权政治对各地的称霸,使世界局部地区战争不断,恐怖组织利用化学、生物等武器在世界各地制造恐怖事件.生物恐怖和威胁是没有国界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绝对的安全.美国"9.11"事件后,又出现了炭疽生物袭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安全和经济建设.由于生物武器可低成本制造,不像其它武器可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它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对人群造成灾难性的打击,把一座生机勃勃的城市变成一座死城.生物恐怖袭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无法回避的问题,为做好口岸反生物袭击的防制工作,现将有关现场控制措施与操作方法作一介绍.
-
我国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中国国境口岸传染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掌握国境口岸传染病流行的现状及特点,为国境口岸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于2009年6月-2010年5月对中国国境口岸出入境人员以及口岸从业人员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传染病检出率居前5位的口岸依次是西藏(55.41%)、云南(5.62%)、珠海(4.00%)、天津(3.64%)、青海(3.20%).境外传染病患者中以来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多;口岸传染病患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中国籍各种传染病检出率排在前3位的职业依次为司机(3.88%)、涉外婚姻(1.95%)、商务人员(1.68%);外籍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检出率居前3位的职业依次为船员(4.20%)、边民(3.71%)、服务人员(2.31%).结论 需要加强对口岸重点人群的监测以及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防止传染病通过国境口岸传人传出.
-
论新《国际卫生条例》与国境口岸卫生资源配置
第58届世界卫生大会正式通过了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国际卫生条例》第四章用专门的条款提出了各会员国在入境口岸必须具备的能力要求并以附件方式具体规定.解读这些要求,其核心就是国境口岸必须具备必要的卫生资源,负责监督控制的口岸当局具备利用、调动这些卫生资源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评估、控制和处置的能力.然而,作为口岸当局的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却并不具备符合《国际卫生条例》要求的可供调用的卫生服务资源,在口岸卫生资源的配置上也存在许多不足,本文通过对《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核心能力要求的解读和现行口岸卫生资源配置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我国国境口岸卫生资源配置的框架思路,以提高我国国境口岸防控疫情疫病的能力.
-
口岸化学恐怖事件现场评估要点分析
通过研究化学恐怖事件的特点,探讨作为口岸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第一响应人"的检验检疫部门在处置化学恐怖事件过程中现场评估的要点,指出在处理口岸化学恐怖事件时,首先要对健康和环境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快速评估,再根据快速评估结果,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化学毒剂的扩散;并在统一指挥下,各部门依照各自职能要求进行现场处理.
-
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及监测指标研究
目的 为了有效应对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危害,提高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能力.方法 通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危机管理理论概念的研究,采用症状监测,在WHO传染病流行病和大流行病预警和反应(EPR)体系监测的传染病以及其他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体系症状监测指标.结果 确定国境口岸危机管理体系监测的症状33类,总结出发热、腹泻、流感样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全身皮疹、出血征、淋巴结肿大、不包含其它综合病症组更多非特异性症状作为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的非特异性监测指标.结论 国家应提高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能力,尤其是及时发现和处理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以确保国家的公共卫生安全.
-
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监测与可持续控制策略的探讨
为了进一步强化医学媒介生物监测和防治工作,本文从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监测与控制工作现状人手,对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监测与可持续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为制订医学媒介生物防治方案提供依据,并在工作中逐步细化、丰富、完善相关工作.
-
国境口岸卫生处理药械准入制的研究初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口岸卫生处理业务量与日俱增,由于卫生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质量和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由于卫生处理是一项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危险性大、安全隐患多,易发生责任事故的特殊工作.要确保卫生处理工作质量安全,全面提高工作水平,保持卫生处理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管理就要从多方面入手,除规范卫生处理技术操作按规程和标准外,对卫生处理的合理用药和使用高质量的药械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强对药械的统一管理,实行准入制势在必行.
-
浅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贯彻执行
非典型肺炎是21世纪在世界较大范围内暴发的第一场传染病,近一段时期以来,该传染病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蔓延,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和疫病传播的严峻形势,我国政府通过采取包括发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内的一系列果断措施,使我国非典型肺炎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国境口岸卫生检疫也在此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如何贯彻执行好<条例>,对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具有重要意义.
-
国境口岸卫生检疫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的应对措施
我国的社会和经济活动随着国际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经济往来也日益频繁,同时国际社会继续深入的反恐战争和世界疾病疫情复杂多变,作为肩负保国安民的质检部门,虽在抗击非典战斗和防恐怖袭击中建立了卫生检疫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但将面临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却不容忽视.作为国境口岸一线卫生检疫人员,在贯彻执行卫生检疫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立足质检发展目标,从交流探讨出发,针对机制的长期性、有效性、协调性,提出质检部门应继续坚持全国一盘棋的疫情观念,以区域合作为重点,打破条块划分,主动协调周边地区和各相关部门,构建卫生检疫预警与快速反应新机制的观点.
-
风险评估在国境口岸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国境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中,为防止传染病传入我国,应当对这些可能存在危险性的出入境人员、物品和各类传染病实施风险分析.综合考虑病原学、流行病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多方面因素,建立传染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科学的方式评估传染病通过口岸传入的风险,通过风险评估,确定危险等级或危害程度,才能提出进行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查找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口岸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全国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研究与防控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外贸进出口量的大幅度增加和交通工具、运输设备的快捷便利,医学媒介生物通过交通工具、运输设备传入传出的危险度大大增加,世界各国卫生当局十分关注事态的发展,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国质检[2001]61号"关于印发<国境口岸及交通工具医学媒介生物监测规定>的通知".
-
中国国境口岸媒介生物监测与控制策略
1 中国国境口岸基本情况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贸易的大国.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为了便利国际的交往、贸易运输和人员的出入境,中国政府先后对外开放了359个港口、机场、车站和陆路边境口岸,其中沿海港口有110个、内河港口有73个、航空港口有46个、陆路边境口岸有130个.
-
美国西尼罗病毒监测及我国国境口岸实施监测的策略
西尼罗热(West Nile Fever,WNF)是由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毒早于1937年从非洲乌干达西尼罗地区一名发烧妇女的血中分离到而得名[1].西尼罗病毒以往仅在非洲、西亚、中东地区流行,20世纪60年代初传入欧洲,自1999年起在西半球登陆,在美国传播,并相续传入其周边国家.2002年在美国造成西尼罗热大流行,4 161例感染,277人死亡;2003年美国9 862例发病,264例死亡[2].西尼罗病毒的扩散和传播引起了全球卫生界的关注.
-
国境口岸及输入性病媒生物控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病媒生物传播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阻碍经济发展.做好国境口岸及输入性病媒生物控制是当前国境卫生检疫工作的重点.本文主要从现实需求、法律法规要求、防控技术、人才建设等方面,介绍做好国境口岸及输人性病媒生物控制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红外相机技术在鼠类侦测中的应用进展
本文主要论述了传统的鼠类侦测技术,以及在鼠类侦测中应用较少的新技术——红外相机技术,并阐述了它们各自的应用现状和优缺点.后展望未来,提出该技术应结合智分析系统、微波技术、雷达波探测技术以及向体积更小的针孔摄像方向发展,开发出更加精准、方便的鼠类侦测技术,为日常鼠类监测和国境口岸入境交通工具隐匿鼠的侦测提供保障.
-
我国国境口岸西尼罗热监测内容和对象的确定
西尼罗热自1999年起首次在西半球登陆,在美国传播,并相继传入周边国家.2002年在美国造成的大流行,致使4 161感染,277人死亡;2003年美国9 862例发病,264例死亡[1].而在此之前,西尼罗热一直在东半球流行.西尼罗病毒如何传入西半球目前尚不太清楚.
-
宁波口岸各场地媒介生物调查分析
为了防止媒介生物对国境口岸造成危害,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依据<国际卫生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相关要求,结合宁波口岸实际情况,制定了<宁波口岸媒介生物监测控制操作规程>,并根据该规程对宁波口岸的各场地进行了四种媒介生物鼠类、蝇类、蚊类、蜚蠊的调查研究.本文将在2002~2004年已完成年度任务的16家口岸场地媒介生物调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福州口岸出入境人群性传播疾病流行动态监测和分析
性传播疾病(STD)是一类以性行为传播为主的疾病,是国境卫生检疫部门传染病监测的重点对象.为了解福州口岸出入境人员的STD流行动态,并为在国境口岸开展性传播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2003年6月至9月对1025名福州口岸出入境人员血清样本进行了抗沙眼衣原体抗体、抗淋球菌抗体、HIV抗体、梅毒四个项目的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广东国境口岸中央空调水嗜肺军团菌检测及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解广东地区国境口岸中央空调冷凝水中军团菌的阳性率,分析军团菌对出入境旅客健康的潜在危害并为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境口岸军团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2007年度和2008年度广东地区6个国境口岸中央空调冷凝水的采集、处理,利用分离培养、乳胶凝集试验、血清学分型等方法对样本进行军团菌的检测及血清学分型,检验依据为ISO11731:1998.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度从63份样本中检出军团菌7例,检测阳性率为11.1%,其中嗜肺军团菌4例;2008年度从46份样本中检出军团菌3例,检测阳性率为6.5%.全部为嗜肺军团菌.结论:本次军团菌检出率略低于有关文献报道的全国平均检出率,阳性样本中嗜肺军团菌L1型占比率较大(30%);本研究结果有利于分析国境口岸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为口岸卫生控制提供技术指导,有利于北京奥运会和谐、顺利举办.
-
上海口岸2001~2008年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口岸艾滋病流行特征与趋势,为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8年上海口岸艾滋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106例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境外监测人群HIV阳性检出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感染者中男性是女性的5.26倍;30岁以上的人群为主要的感染人群;性接触为主要感染途径.[结论]各口岸检疫部门应加强对来自境外高发地区人员的监测,应采取措施加大健康教育与行为于预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