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丁硫氨酸亚砜胺逆转人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耐药性的体外研究

    作者:娄广媛;沈朋;朱赤红;冯建国;凌志强;张沂平

    目的 探讨丁硫氨酸亚砜胺(BSO)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株多药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以谷胱甘肽(GSH)还原酶循环法检测丁硫氨酸亚砜胺处理前后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的变化;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丁硫氨酸亚砜胺预处理对多柔比星(ADM) 50%抑制浓度(IC50)的影响并进一步计算耐药倍数和逆转倍数;流式细胞仪检测丁硫氨酸亚砜胺对乳腺癌多耐药细胞株MCF-7/ADM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耐药细胞MCF-7/ADM内谷胱甘肽含量较人乳腺癌MCF-7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明显增高;丁硫氨酸亚砜胺显著抑制MCF-7/ADM细胞内谷胱甘肽的合成,而对MCF-7细胞内谷胱甘肽合成影响较小;丁硫氨酸亚砜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降低多柔比星对MCF-7/ADM细胞的IC50,在50,100,200,400,800 μmol·L-1浓度时的耐药的逆转倍数分别为1.25、2.02、8.42、12.65和9.71倍,而对MCF-7细胞的IC50无明显影响;与单纯应用多柔比星组相比,丁硫氨酸亚砜胺及多柔比星联合用药组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增加,GO/G1期细胞比例增加.结论 丁硫氨酸亚砜胺可通过抑制细胞谷胱甘肽的合成,部分逆转乳腺癌耐药细胞的耐药性,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

  • 环磷酰胺对丁硫氨酸亚砜胺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影响

    作者:范春玲;顾天华;孙雁

    目的研究环磷酰胺(CTX)对丁硫氨酸亚砜胺(BSO)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腹腔注射CTX 20mg/kg(用药组)或生理盐水(对照组)4d后,静脉注射BSO 200mg/kg.以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反相HPLC为检测手段,测定血浆中BSO的浓度.以3P87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判断房室模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果 SD大鼠静脉注射BSO 200mg/kg,体内的动力学过程为二室模型,T1/2α为27.4±5.3min, T1/2β为159.3±107.3min,CLs为11.8±2.3ml*min-1*kg-1,AUC为299.36±50.13μg*ml-1*h;SD大鼠在用CTX后,BSO在其体内动力学特征也是二室模型,T1/2α为25.2±2.2min,T1/2β为114.3±25.9min,CLs为13.8±3.8ml*min-1*kg-1,AUC为256.55±66.28μg*ml-1*h.用药组和对照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TX不影响BSO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

  • 环磷酰胺对丁硫氨酸亚砜胺在Walker-256荷瘤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范春玲;李端

    目的研究环磷酰胺(CTX)对化疗增敏剂丁硫氨酸亚砜胺(BSO)在Walker-256荷瘤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Walker-256荷瘤大鼠ip CTX 20 mgkg-1或生理盐水4 d后,iv BSO 200 mg*kg-1. 以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反相HPLC为检测手段,测定血浆中BSO的浓度,以3P87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荷瘤大鼠静脉注射BSO 200 mg*kg-1,体内的动力学过程为二室模型, T1/2α为(11.1±2.4) min,T1/2β为(65±14) min,CLs为(12.8±1.3) ml*min-1*kg-1, AUC为(262±26) mg*L-1*h; BSO在CTX治疗组荷瘤大鼠体内的动力学特征也是二室模型,T1/2α为(8.2±1.8) min;T1/2β为(42±3) min;CLs为(13.4±1.9) ml*min-1*kg-1,AUC为(252±35) mg*L-1*h.结论 CTX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BSO的消除显著快于未经CTX治疗的大鼠(P<0.05),其余各参数差异无显著性.

  • 丁硫氨酸亚砜胺体外逆转人膀胱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作者:曾晓勇;叶章群;杨为民;陈忠

    目的:探讨丁硫氨酸亚砜胺(BSO)对体外培养的人膀胱癌细胞株多药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以20μmol/L的BSO处理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及其多药耐药亚株BIU87/A后约18 h,分别应用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法(RT-PCR)、荧光分光光度法及MTT法,检测两株细胞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h)mRNA的表达和细胞内谷胱甘肽(GSH)水平,以及细胞对多种药物敏感性的变化.结果:BSO处理后,BIU87/A细胞γ-GCSh mRNA的表达水平为1.091,明显低于处理前的1.534(P<0.01).与之对应,细胞内GSH浓度也由处理前的177.3 mmol/g蛋白质降至处理后的89.0 mmol/g蛋白质(P<0.05).BSO处理使BIU87/A细胞对大部分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增高.结论:BSO可通过抑制细胞的GSH的合成,使膀胱癌耐药细胞的化疗耐药性得到逆转.

  • 肿瘤坏死因子与丁硫氨酸亚砜胺协同抗卵巢癌作用的研究

    作者:李娅;李进;沙金燕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和不同浓度的丁硫氨酸亚砜胺(BSO)联合抗卵巢癌的作用.方法:用3AO、AO卵巢癌细胞株体外培养作为靶细胞,分别用TNF、BSO或联合作用于靶细胞,计算杀伤率.结果:单独应用TNF和BSO对3AO卵巢癌细胞无杀伤作用.用500 u/ml的TNF对AO卵巢癌细胞的杀伤率为38.49%(P<0.05).用50 ug/ml BSO协同5000 u/ml TNF可杀伤3AO卵巢癌细胞45.9%(P<0.01).对AO卵巢癌细胞的杀伤率为75.9%(P<0.01).结论:联合应用明显优于单独应用.TNF与谷胱甘肽合成酶抑制剂BSO的联合应用为我们治疗卵巢癌开辟了一条联合非化疗药物的新途径.

  • HPLC法测定不同包载体系中丁硫酸亚砜胺纳米粒的包封率

    作者:杨小青;吴聪;何晓燕;彭燕;张玲莉;宋金春

    目的:建立不同包载体系中丁硫酸亚砜胺( BSO )纳米粒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不同包载体系BSO纳米粒中游离的BSO,以HPLC法检测纳米粒中BSO的包封率。色谱柱:WondaSil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0∶80),流速:0.4 ml· 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C,进样量:20μl。结果:BSO在2.0~320.0μg· ml-1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1.05%,RSD为0.74%(n=9)。 HP/CaCO3/CaHEPO4/BSO纳米粒中BSO平均包封率为25.63%,HP/PS/CaCO3/BSO纳米囊泡中BSO平均包封率为58.62%。结论:该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灵敏度强,适用于BSO纳米粒中药物包封率的测定。 HP/PS/CaCO3/BSO纳米囊泡包载体系的包封率优于HP/Ca-CO3/CaHEPO4/BSO纳米球包载体系。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