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浆蛋白C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剂量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张海燕;方焕荣;杨协清;罗万慰;许联红;马守梅

    目的 探讨中国苏南地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汉族人群血浆蛋白C(PROC)基因rs5936多态性与华法林剂量的相关性,为利用基因多态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以及碱基淬灭探针技术分别检测188名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VKORC1-1639G>A,CYP2C9 1075A>C和PROC rs5936的基因型,分析与华法林剂量的相关性.结果 PROC rs5936等位基因频率T 54.78%,G 45.22%,华法林的平均稳定剂量GG型为(2.55±0.81) mg·d-1,TG型(2.65±0.96) mg·d-1,TT型为(2.64±0.74) mg· d-1,各组间华法林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KORC1-1639G>A和CYP2C9 1075A>C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并分别解释30.2%和7.0%的华法林剂量差异.结论 在中国苏南地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汉族人群中,VKORC1-1639G>A和CYP2C91075A>C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剂量有显著相关性,而PROC rs5936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剂量无相关性.

  • 脑梗塞患者抗凝血酶-Ⅲ、血浆蛋白C活性水平测定及意义

    作者:魏孟广;梁晋

    [目的]测定脑梗塞患者抗凝血酶-Ⅲ(AT-Ⅲ)、血浆蛋白C(PC)的活性水平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测定30例脑梗塞急性期和稳定期外周血浆中AT-Ⅲ、PC的活性水平.[结果]脑梗塞组急性期AT-Ⅲ、PC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脑梗塞组稳定期外周血浆中AT-Ⅲ、PC活性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均为P>0.05).[结论]脑梗塞急性期存在AT-Ⅲ、PC活性水平降低现象,但难以成为脑梗塞发病的直接病因.

  • 血浆蛋白C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剂量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郝红

    目的 探讨血浆蛋白C基因多态性和华法林剂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100例,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碱基淬灭探针技术,检测患者的VKORC1-1639G>A、CYP2C91075A>C以及PROCrs5936的基因型,分析和华法林剂量的相关性.结果 在PRO-Crs5936等位基因频率中,T为54.8,G为45.2%.华法林平均稳定剂量:GG型:(2.51±0.80)mg· d-1,TG型:(2.64±0.92)mg·d-1,TT型:(2.63±0.72)mg.d-1,组间比较华法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方差分析,VKORC1-1639G>A、CYP2C91075A>C基因多态性和华法林剂量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个基因解释的华法林剂量差异分别为31.0%、7.2%.结论 VKORC1-1639G>A、CYP2C91075A>C基因多态性和华法林剂量相关性显著,PRO-Crs5936基因多态性则不显著.

  • 抗凝血酶Ⅲ、血浆蛋白C、纤维蛋白原与进展型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宇明;许治强;周伯荣;刘子凡;邓燕华

    目的 探讨抗凝血酶Ⅲ(AT-Ⅲ)、血浆蛋白C(PC)及纤维蛋白原(Fbg)与进展型卒中的关系.方法 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 h内),入院第2天即测定AT-Ⅲ、PC活性水平及Fbg含量,根据病程演变,分为进展组(26例)和非进展组(46例).另将同期住院的非脑血管病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AT-Ⅲ、PC活性水平及Fbg含量的差异.结果 3组AT-Ⅲ、PC活性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展组Fbg含量显著高于非进展组及对照组,而非进展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Fbg水平升高与卒中进展相关,是缺血性卒中进展的有效预测指标.对该类患者提早进行干预,对降低缺血性卒中进展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实验性大鼠急性心肌缺血血浆蛋白C和D-二聚体检测的研究

    作者:李婧;陈汉想;杜容;桂乐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致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性大鼠血浆蛋白C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实验模型组,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注射垂体后叶素后心电图ST段变化以及血浆蛋白C活性和D-二聚体浓度生化指标.结果 实验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浆蛋白C活性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 血浆蛋白C不是垂体后叶素致实验性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主要因素,而D-二聚体增高参与了垂体后叶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过程.

  • 尖吻蝮蛇毒PCA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斐;张根葆;黄璐;徐平;皇甫政彤;吴娟

    目的:探讨尖吻蝮蛇毒血浆蛋白C激活物( protein C activator,PCA)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即对照组(C group)、假手术组(S group)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 group);通过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检测心电变化。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蛋白C的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的含量,凝血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结果:AMI组心电显示ST段弓背向上抬高,QRS波群形态改变,T波增高;与S组相比较,AMI组大鼠血浆蛋白C活性1 h即显著降低( P<0.05);2 h后EPCR含量明显减少( P <0.05);APTT 明显缩短( P <0.05)。结论:以尖吻蝮蛇毒PCA制备的血浆蛋白C活性检测试剂可较灵敏地反映心肌梗死大鼠血浆蛋白C活性的变化。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浆蛋白C和抗凝血酶活性的检测

    作者:肖春香;田新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痛血浆蛋白C、抗凝血酶活性的改变.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06例(58例未合并感染,如例合并感染)和健康新生儿30例血浆蛋白C和抗凝血酶的活性.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蛋白C、抗凝血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感染较非感染组蛋白C、抗凝血酶活性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浆蛋白C、抗凝血酶活性检测是反映病情严重度的指标.

  • 血浆蛋白C及蛋白S在肺栓塞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牛灵;刘琦

    目的:测定肺栓塞患者血浆蛋白C及蛋白S的表达,探讨其联合检测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肺栓塞患者132例为观察组,体检正常成人132例为正常组,均检测血清中血浆蛋白C及蛋白S的表达,分析其不同预后与血浆蛋白C及S的差异及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血浆蛋白C及蛋白S均呈明显低表达,其中死亡病例更低于好转病例,好转病例明显低于治愈病例(P<0.05,0.01);线性相关分析,血清中血浆蛋白C与蛋白S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血浆蛋白C及蛋白S在肺栓塞患者血清中均呈低表达,且与预后有关,早期检测血浆蛋白C及蛋白S可能对判断肺栓塞的病情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 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血浆蛋白C及蛋白S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韶华;何勇;曹青;唐珂;朱乐攀;张扬南

    目的:测定脑梗死患者血浆蛋白C及蛋白S的含量,探讨其临床意义,以期为研究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本实验以160例脑梗死患者血清标本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体检为正常成人的100例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二组血清中血浆蛋白C及蛋白S的含量,分析其在不同病情程度的含量差别.结果:血浆蛋白C及蛋白S在脑梗死患者患者血清中低表达,且血浆蛋白C及蛋白S的含量与梗死范围有关.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血浆蛋白C及蛋白S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血浆蛋白C及蛋白S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低表达,二者在脑梗死患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早期检测血浆蛋白C及蛋白S可能对判断脑梗死的病情有重要价值.

  • 血浆蛋白C和蛋白S在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体内表达水平

    作者:黄燕婷

    目的 分析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体内血浆蛋白C和蛋白S的表达水平.方法 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选取本院100例静脉血栓栓塞患者进行研究,视作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100名视作对照组,均接受血浆蛋白C、蛋白S指标测定,分析测定结果.结果 观察组测定PC活性以及PS活性分别为(99.05±35.26)%、(98.53±36.18)%,对照组测定结果(112.05±18.59)%、(110.41±14.62)%(P<0.05);观察组PC、PS活性检测异常率为19%、25%,两者均异常的检出率为11%,对照组均没有检出异常(P<0.05).结论 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体内血浆蛋白C和蛋白S呈现低表达,通过对血浆蛋白C和蛋白S水平的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静脉血栓栓塞,实现静脉血栓栓塞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还能够进行治疗效果的判断.

  • 血浆蛋白C的概述

    作者:张容;林方昭;赖翼;肖小璞

    蛋白C系统是人体的重要抗凝系统之一,主要由血浆蛋白C(PC)、PS、活化蛋白C抑制物(APCI)和血栓调节素(TM)组成.PC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是体内重要的抗凝因子,占全血抗凝活力的20%~30%.在体外只要达到0.2 μg/mL即可引起明显的抗凝效应.PC具有抗凝血、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它的变化直接影响凝血-抗凝血机制的平衡.自1976年Stenflo首次报道从牛血浆中分离出该物质后,许多学者相继用多种方法从人血浆中分离出该蛋白,并对其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 补肾化瘀解毒法对ITP患者血浆蛋白C 和P-选择素的影响附:60例病例报告

    作者:俞亚琴;孙伟正;孙风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解毒中药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P-选择素影响,进而探讨中药疗效的作用机理,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ITP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补肾化瘀解毒中药和泼尼松治疗,通过临床观察和对血浆蛋白C和P-选择素治疗前后的检测结果,分析补肾化瘀解毒中药对前述两项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其血小板计数,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但两组间对照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其血浆蛋白C均有增高(P<0.01),P-选择素则有所降低(P<0.01). 结论补肾化瘀解毒中药对ITP患者有较好疗效,其疗效与泼尼松相近,但却没有泼尼松之类激素的毒副作用.其治疗机理可能与有效有效调节的血浆蛋白C和P-选择素含量有关.

  • 抗凝血酶Ⅲ、血浆蛋白C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

    作者:陈林榕;李志超;赵静;潘红翼;李创鹏;孙静;刘培中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血浆蛋白C(PC)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的关系及其对病情危重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根据Gensini评分随机选取6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轻度组(<20分组)、中度组(20~40分组)、重度组(>40分组)各20例,另随机选取正常对照组患者20例。分别比较各组间外周血血浆抗凝血酶Ⅲ、血浆蛋白C活性的差异及其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T-Ⅲ活性指标中,轻度组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较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C活性指标中,轻、中、重度组患者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与AT-Ⅲ活性呈负相关(r=-0.764,P<0.05),与PC活性呈负相关(r=-0.756,P<0.05)。结论:血浆抗凝血酶Ⅲ、血浆蛋白C活性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