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功能血浆蛋白改变时血浆纤维结合蛋白及抗凝血酶血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孟圣勇

    目的 探析肝功能血浆蛋白改变时血浆纤维结合蛋白及抗凝血酶血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入选我院肝硬化患者31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31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比较两组的抗凝血酶及血浆纤维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FIB、D-二聚体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AT-III、PT、PT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功能检测抗凝血酶水平下降,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增高,说明肝凝血功能较差,纤维化进展,易出现重症肝炎、肝功能障碍、肝硬化等疾病.

  • 脑出血的超早期止血与早期抗凝血酶治疗

    作者:李世林;王俊山

    超早期止血治疗以往一般认为脑出血(ICH)患者颅内出血在几分钟内停止,患者第1天内的病情加重主要是血肿周围水肿和占位效应所致的观点.但近年来,很多学者观察到ICH患者早期(特别在24小时内)常有血肿扩大,Qureshi[1]等认为,血肿持续扩大是ICH初3小时内神经功能恶化的主要原因,血肿的体积是判断ICH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 手术患者抗凝血指标的测定分析

    作者:田冀新;王秀云

    外科手术后,患者已发生深度静脉血栓和肺拴塞,因此对血栓形成风险进行有效预测和评估极为重要[1].通过对不同年龄组患者术前、术后抗凝血酶活性、蛋白C活性、D-二聚体、VWF等指标的测定,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特点及术后血栓形成的关系,探讨这些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和评估患者预后的价值.

    关键词: 手术 抗凝血酶 蛋白C
  • 抗凝血酶基因10381T缺失导致的Ⅰ型抗凝血酶缺陷症

    作者:李正民;宫璀璀;吕金利;方盼盼;王广兰;伦永志;白洁

    目的 对1例遗传性抗凝血酶(AT)缺陷症先症者及其家系进行表型诊断和基因诊断,并探讨其家系成员发病机制.方法 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该家系9名成员的AT活性(AT∶A)、蛋白S活性(PS∶A)、蛋白 C活性(PC∶A),用免疫比浊法检测AT抗原量(AT∶ Ag),用Western blot检测血浆中的AT分子质量和含量,抽提外周血基因组DNA,用PCR对AT基因的7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用直接测序法对该家系所有成员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并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同时筛查100例正常人以排除基因突变的多态性.结果 该家系先症者AT∶A和AT∶Ag分别为48%和121 mg/L,先症者AT基因的第6外显子发现10381T del.其家系的部分成员检测到相同的移码突变.结论 该家系先症者及部分成员存在Ⅰ型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症,是由AT基因10381T del移码突变所致.

  • 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媛媛;刘欧亚;王刚

    目的 通过监测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脓毒症患者180例,及同期非脓毒症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脓毒症组按入室时降钙素原(PCT)水平分为PCT<2.00 ng/ml组、2.00 ng/ml≤PCT<10 ng/ml组、PCT≥10 ng/ml组.对所有入选患者采集静脉血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血小板(PLT),同时记录入室第一天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及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比较不同PCT水平凝血功能变化、其与病死率关系、DIC的发病率.比较凝血指标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相关性.脓毒症患者以是否发生DIC分组,比较两组间凝血指标的差异.评估AT-Ⅲ对于DIC诊断的价值.结果 脓毒症组PT、APTT、TT较非脓毒症组延长(P=0.028,P=0.031,P=0.042),PCT、DD水平均高于非脓毒症组(P=0.000),PLT、AT-Ⅲ水平较非脓毒症组降低(P=0.001,P=0.000).脓毒症患者中,PCT≥10 ng/ml组的患者DIC的发病率高(χ2=7.808,P=0.020),病死率高(χ2=-3.291,P=0.041),AT-Ⅲ、PLT水平降低,DD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8,P=0.029,P=0.000).脓毒症患者AT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负相关(r=-0.813,r=-0.798),DD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正相关(r=0.801,r=0.758).AT-Ⅲ对DIC有一定的诊断价值(AUCROC=0.737).结论 降钙素原、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在脓毒症中与其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反映脓毒症预后的重要指标.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凝血与抗凝血活性的改变

    作者:李强;牛新青;许颖玲;王玉红;高明;刘彦会;赵金垣

    为探讨有机磷农药对机体凝血与抗凝血活性的影响,笔者对6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凝血与抗凝血指标进行检测,项目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bg)、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AT-III)活性,并与正常人30例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 急性感染并发MODS患者血浆中抗凝血酶(AT-Ⅲ)水平测定的临床研究

    作者:任爱民;张淑文;次秀丽;吴岩珏;李昂;周巧直

    目的 通过测定急性感染患者与急性感染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浆中AT-Ⅲ活性变化,探讨AT-Ⅲ活性变化对预测急性感染MODS发生与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感染患者136例,将其分为2组,非MODS组108例,MODS组28例。应用凝血酶凝胶空斑方法测定血浆中AT-Ⅲ活性。结果 正常人组为90.3 ±26.4,急性感染组为71.29±8.59,非MODS组为76.12±10.21,MODS组为54.21±5.14;急性感染组AT-Ⅲ活性低于正常人组(P<0.05),MODS组AT-Ⅲ活性明显低于非MODS组(P<0.01)。结论 急性感染早期AT-Ⅲ活性开始降低,MODS发生时AT-Ⅲ活性明显降低,AT-Ⅲ活性测定具有预测急性感染MODS发生的可能性及其预后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 冠心病患者抗凝血酶、D-二聚体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秋菊;解晨婧;徐勇全

    目的 检测不同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的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D-二聚体(D-dimer,D-D)和血小板(platelet,PLT)相关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tigen pectoris,SAP)患者4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tigen pectofis,UAP)患者48例、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ection,MI)患者76例和正常对照者60例,分别检测AT、D-D含量及PLT相关参数.结果 SAP组A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和MI组A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AP组和UAP组D-D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I组D-D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PL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AP组MPV、PDW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UAP组和MI组MPV、PDW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T、D-D和PLT相关参数的改变是检测和鉴别SAP、UAP和MI发生的重要指标.

  • 小肠移植的研究进展及围手术期的注意要点

    作者:王洪伟;郁雷;王锡山

    一、小肠移植的发展历程
      1967年当Lillehei带领的团队完成了世界上首例小肠移植时[1],抗免疫排斥药物才刚刚起步,肠外营养技术尚未应用于临床。随后的几十年中,小肠移植技术并没有太突出的进展。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Roy Calne和David White及他们的团队将瑞士科学家 Borel 发明的环孢素 A ( cyclosporine )应用于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抗免疫排斥反应的治疗,实体脏器移植才恢复生气。1988年加拿大的Grant医生首先成功的实施了肝肠联合移植手术,应用于短肠综合症和抗凝血酶III缺乏综合症的治疗并取得成功。他克莫司(又称KF506)的问世大大延长了移植小肠的存活时间,从而将小肠移植推进到临床应用阶段[2-3]。

  • 肝素钠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研究

    作者:宁新惠;向晓平;刘杰昕;刘枫

    肝素钠由于血浆蛋白的结合和血小板激活的中和作用,其结果难以预测,停用肝素后临床症状有反跳.而低分子肝素钙可预测治疗效果,其抗因子Xa作用,和抗凝血酶作用比值高于肝素钠,对激活的血小板可以耐受,不需实验室监测[1].

  • 抗凝血药物在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合理应用

    作者:杨跃进;温绍君;谭学瑞;李家增

    为了预防血栓形成或阻止已形成血栓的发展,均应使用抗凝血药物,抗凝血药通常都是通过对凝血过程中某一关键的凝血因子(如组织因子、因子X和凝血酶)的抑制作用而阻断凝血过程的进行(图1).临床上抗凝血药物大都围绕对凝血酶及其他凝血因子的抑制而达到抗凝血作用,根据药物对凝血酶作用方式的不同,抗凝血药可以分为间接和直接抗凝血酶药物,前者是通过抑制凝血酶的产生或通过"介质"抑制凝血酶活性,后者是直接与凝血酶作用,用药途径可有口服、皮下注射、静脉注射.

  • 抗凝血酶在重症感染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伊敏;马遂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是一种在肝脏合成的α2糖蛋白,在肝素的协同作用下,AT能特异地抑制凝血酶和凝血系统中的其他蛋白酶.动物实验研究显示AT不仅具有抗凝特性,而且具有抗炎作用,用AT治疗重症感染可显著降低死亡率,明显防止DIC及MODS;研究还发现AT的抗炎活性与剂量相关.临床试验表明,AT能明显降低重症感染病人的疾病危重程度及MODS发生率,降低死亡率并缩短住院时间.但同时使用肝素会阻滞AT的抗炎活性,增加大出血几率.

    关键词: 抗凝血酶 重症感染
  • 遗传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方碧晴;张纪蔚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常见疾病,主要有两种临床表现: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1]。在西方国家,原发性DVT的年发病率是(1~3)/1000,其中超过30%的患者在5年内会有至少一次的复发[2]。VTE主要由高凝状态和获得性危险因素共同起作用,其中高凝状态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由于种族差异的存在,这些因素具有多样性。西方人群主要由Leiden V (FV R506Q)基因多态性和凝血酶原G20210A点突变引起,而亚洲人群常见的遗传因素是抗凝血酶(antithrombin, AT)、蛋白C(protein C,PC)、蛋白S(protein S, PS)这三个抗凝蛋白的基因缺陷,其中影响大的是AT基因缺陷[3]。获得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长期制动、手术、骨折、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性治疗、怀孕、产褥期、恶性肿瘤和抗磷脂综合征等。本文主要介绍中西方人群常见的几种遗传性VTE的研究新进展。

  • 易栓症相关自身抗体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红媛;王谢桐

    易栓症( thrombophilia ),也称为血栓前状态,是指因持续的血液高凝状态而导致的血栓形成风险增加的一种状态。易栓症与妊娠相关性静脉栓塞[1-4]以及胎盘异常导致的不良妊娠结局(如流产)相关[5],其发病因素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遗传性因素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活化蛋白C抵抗、抗凝血酶( antithrombin,AT)缺乏等主要和易栓症导致的静脉栓塞形成相关[6];获得性因素主要是抗磷脂抗体的存在,以及动静脉血栓形成相关[6],而且研究证实,大多数易栓症导致的不良妊娠结局与抗磷脂抗体相关[7]。

  • 遗传性易栓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邹虹;漆洪波

    易栓症(thrombophilia)一词是由Egeberg[1]于1965年通过对1例遗传性抗凝血酶-Ⅲ( antithrombin-Ⅲ, AT-Ⅲ)缺陷症的报道首先提出。易栓症不是单一疾病,而是指由于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蛋白等的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或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的疾病或状态。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主要将易栓症分为两类:遗传性易栓症和获得性易栓症[2]。遗传性易栓症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促凝因子异常,如凝血因子V基因Leiden突变、凝血酶原基因G20210 A突变、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突变、蛋白S( protein S,PS)、蛋白C( protein C,PC)和抗凝血酶( AT)缺陷、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fibrinolytic enzyme activation inhibitor-1,PAI-1)的突变等。获得性易栓症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抗磷脂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性疾病、恶性肿瘤,以抗磷脂综合征较多见。大量研究表明,遗传性易栓症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密切。在妊娠期,约80%的血栓栓塞性疾病是静脉栓塞,而栓塞性疾病又引起很多不良的妊娠结局。现就遗传性易栓症的危险因素,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及妊娠期间的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 卵巢癌组织与患者血清中肽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和瓜氨酸化抗凝血酶表达的初步研究

    作者:常建芳;常晓天;赵燕;王志宇;孟祥爱;陈锡良

    目的:检测卵巢癌组织和患者血清中肤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PADI4)和瓜氨酸化抗凝血酶(citrullinated antithrombin,cAT)的表达情况.方法: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1例卵巢癌组织PADI4 mRNA表达,ELISA方法检测29例卵巢癌患者、11例卵巢癌手术后患者和23名正常人血清中PADI4和cAT表达.结果:PADI4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2%,表达量的中位数为1.57×102 copies/mL;卵巢癌组(0.505 3±0.047 7)和手术后组(0.394 1±0.035 1)患者血清中PADI4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0.148 8±0.014 8)的表达,P<0.05;卵巢癌组(0.442±0.077)和手术后组(0.374 2±0.083 3)患者血清中cAT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0.215 6±0.011 6)的表达,P<0.05;卵巢癌组PADI4与cAT表达水平呈明显相关,P<0.01.结论:PADI4和cAT在卵巢癌中表达水平升高且两者密切相关,提示PADI4可能通过使抗凝血酶瓜氨酸化而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中抗凝蛋白活性的改变

    作者:欧东仁;房淑欣

    抗凝蛋白缺陷是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的易栓症的主要病因.1965年,Gebrg报道了1例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症,并提出了易栓症的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易栓症的含义已不再局限于抗凝血酶缺陷症,还包括抗凝蛋白、抗凝血因子和纤溶活性缺陷而易发生血栓形成的一类疾病.

  • 急性脑卒中患者凝血、抗凝和纤溶指标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仕远

    该文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简称脑梗死)及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简称脑出血)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抗凝血酶(AT Ⅲ)和D-二聚体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以期从凝血纤溶功能变化的角度探讨其临床意义,为判断病情和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 D-二聚体等指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高菲;蓝惠华;马芳芳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A)、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等指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38例为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41例为UA组和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D-D、FIB、FDPA、AT-Ⅲ、PT、APTT和TT水平,并分析其差异.结果:AMI组PT、APIT、AT-Ⅲ水平均显著低于UA组和对照组(P<0.05),FIB、D-D、FDPA水平均显著高于UA组和对照组;UA组PT、APIT、AT-Ⅲ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IB、D-D、FD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T水平3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D-D等凝血指标可反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体内凝血和抗凝系统状况,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和预测价值.

  • 作者:

    关键词:
208 条记录 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