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RP-HPLC同时测定通淋颗粒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

    作者:崔刚;彭慧;安君;王云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RP-HPLC)同时测定通淋颗粒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s色谱柱,以乙腈-0.2%磷酸溶液(11∶8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3 nm,流速:1 mL·min-1,柱温:40℃,进样量10 μL.结果 绿原酸和咖啡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56 ~ 99.60 μg·mL-1(r=0.999 5,n=7)和1.68~ 107.60 μg·mL-1(r=0.999 5,n=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1% ~99.80%(RSD均<1%)和99.07% ~ 100.17%(RSD均<2%).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通淋颗粒的质量控制.

  • 通淋颗粒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作者:安君;魏凤玲;崔刚

    目的 验证通淋颗粒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细菌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观察通淋颗粒对家兔发热的影响;观察通淋颗粒对SD大鼠纸片肉芽影响;选用ICR小鼠进行醋酸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试验;选用ICR小鼠进行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镇痛试验;选用SD大鼠进行通淋颗粒的利尿作用及对尿电解质的影响试验.结果 动物口服通淋颗粒对细菌内毒素致家免发热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大鼠急、慢性炎性渗出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醋酸致小鼠疼痛有一定的镇痛效果;对正常动物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增加尿排出量,并可以改变大鼠尿电解质的含量.结论 通淋颗粒具有较明显的解热、抗炎、镇痛、利尿作用.

  • 通淋颗粒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0例

    作者:李润琴;李树功

    观察中药通淋颗粒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慢性前例腺炎患者,用中药通淋颗粒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变化情况.结果:显效38例,有效15列,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治疗后患者NIH-CPS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中药通淋颗粒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疗效.

  • 通淋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作者:汤淮波;李顺祥;谢昭明

    目的:制定通淋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柏、桂枝、丹参,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薄层斑点清晰,阴性样品无干扰;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7.88%,RSD为0.87%.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本制剂的质量.

  • 通淋颗粒加诺氟沙星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影雄;郑宝林;劳思聪;杨延斌

    目的 观察通淋颗粒加诺氟沙星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急性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以口服通淋颗粒合诺氟沙星为主,并以诺氟沙星治疗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的疗程、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3天和7天疗效、疗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通淋颗粒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疗效确切,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HPLC法测定通淋颗粒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

    作者:温梅云;钟球;钟鸣

    目的 同时测定通淋颗粒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样品经80%甲醇超声,酸水解后,采用色谱柱C18柱(4.6 mm×250 mm,5 μm),甲醇-0.4%磷酸(50∶5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 ℃.结果 槲皮素在0.128~2.304 μg(r2=0.9996)和山奈素在0.1255~2.259 μg(r2=0.9999)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加权回收率分别为99.93%(RSD=1.06%)和99.23%(RSD=0.75%)(n=6).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满足通淋颗粒的质量控制要求.

  • 3种方案治疗急性泌尿系统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作者:岑艳华;陈丽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治疗急性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治疗费用.方法 收集急性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64例,按照不同的药物分成A、B、C 3种方案,运用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行评价.A方案:左氧氟沙星片+通淋颗粒;B方案:左氧氟沙星片;C方案:头孢特仑新戊酯片.3组疗程均为7 d.结果 A方案、B方案、C方案3种方案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69、4.80和6.39.结论 A方案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泌尿系统感染的方案较佳,但应注意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C方案贵,若细菌对喹诺酮或其他头孢菌素耐药时,也是较好的选择.

  • 通淋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安君;彭慧;王云;崔刚

    目的:建立通淋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蒲公英、鱼腥草、桂枝、蒲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中咖啡酸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11∶89,V/V),检测波长为323 nm.结果:在TLC图中能清晰地检出蒲公英、鱼腥草、桂枝、蒲黄的特征斑点,且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咖啡酸的质量浓度在1.68~107.60 μ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低、中、高质量浓度对照品对应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7%、99.10%、100.17%,RSD分别为1.21%、0.41%、0.61%(n均为3).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通淋颗粒的质量控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