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黄芪通络饮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184例评价

    作者:郭丽芳

    目的:分析总结黄芪通络饮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接收并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材料中选取184例,按照其差异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92例患者行黄芪通络饮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凝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积压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红细胞凝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积压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黄芪通络饮结合针刺法进行脑梗死病症的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予以临床应用与推广.

  • 针灸与推拿治法联合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赵媛

    目的:分析针灸与推拿治法联合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7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39例.A组采用针灸治疗,B组采用针灸与推拿治法联合治疗.比较两组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指数、肌力评分.结果:B组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A组相近,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指数、肌力评分相近,P> 0.05;干预后B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指数、肌力评分优于A组,P< 0.05.结论:针灸与推拿治法联合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组织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颅内动脉取栓术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张雪梅;李军荣;李圣华;沈鑫;徐晨辉

    目的:评估急性脑动脉闭塞急诊取栓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5月—2017年7月急性期脑动脉取栓术37例,术前、术后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SS)评分,判断手术期疗效,术后3月随访行改良Rankins评分(mRS)评估预后.结果:37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成功取栓,6例行动脉碎栓术,14例有颅内出血并发症,6例死亡.术前NISS评分中位数为16(18.5,20.0)分,术后评分中位数为12(6.5,18.0)分,术后评分较术前评分明显下降(Z=4.415,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mRS评分13例患者预后良好.结论:急性期脑动脉闭塞取栓安全有效,能够大大减少致残率,中期随访显示预后良好.

  • 化痰祛瘀汤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

    作者:高宏伟

    目的:分析化痰祛瘀汤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抽取在我院接受脑梗死治疗的100例中疾病患者,并且按照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将这100例患者实施平均分组治疗,即5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另50例患者纳进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法作为首选医治方案,而观察组患者则是选择在常规康复治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化痰祛瘀汤进行医治.对比两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s、Vd、Vm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等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此法是值得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医治中推广使用的理想治疗方案.

  • 循证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评价

    作者:王莉;任华;王香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作出评价.方法:选取我院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治疗组采取循证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后对患者的满意度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应用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7.14%,对比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的住院时间短,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具有临床价值,患者的满意度较高,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

  • 脑梗死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宗文娟;党静文;李慧萍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共计60人,其中男性患者39人,女性患者21人,患者平均年龄为57.3岁.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另外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作为观察组.在经过三个月的护理后调查统计患者的情况,并分析患者在生活自理能力、身体运动能力、情绪变化、护理满意程度等各项特征上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比组患者,患者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比组患者.两组患者在各项数据上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脑梗死护理中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恢复,能够使得患者获得更加有效的护理.

  • 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党静文;宗文娟;李慧萍

    目的:研究询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共计80人,其中男性患者41人,女性患者39人,患者平均年龄为62.1岁.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作为对比组,另外一组采用循证护理方式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对患者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两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循证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护理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这种护理方式应该被大力推广.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朱天龙

    目的:探析对脑梗死患者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取笔者所在医院影像科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诊断脑梗死患者182例为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对患者影像相关临床数据以回顾性方式分析,归纳此项检查方式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治疗引导价值.结果:接受DWI检查后脑梗死患者病灶显示率、覆盖范围以及边界情况等均令人满意.结论:磁共振DWI检查手段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敏感性高,能在短时间内准确的对发病时间及程度进行判断,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值得推广.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联合神经纤维束示踪技术 在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李天光

    目的:探究脑梗死诊治过程中采取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与神经纤维束示踪技术(DTT)联合检查的效果及价值.方法:研究于2017年7月—2018年4月期间在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集128例脑梗死患者参与,分别为本组患者行常规颅脑磁共振(MRI)检查,以及DTI与DTT联合检查,对比MRI、DTI联合DTT对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结果:DTI联合DTT对脑梗死诊出率显著高于MRI,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行DTI联合DTT诊断效果显著,与金标准诊断率无显著差异,因此该种诊断方法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鉴别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意义分析

    作者:陈大龙

    目的:分析经过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来鉴别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意义.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患有脑梗死的9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别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TCD)以及CT血管造影(CTA)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比较组间准确率、特异度以及灵敏度.结果:统计发现,两种检测方式于前循环动脉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通过与头颈动脉DSA诊断比较发现,试验组的在准确率、特异度及灵敏度上同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以DSA做为检验的标准,能够很好的提示TCD对于脑梗死患者的颅内动脉狭窄检测同CTA相比有一致性,而且没有较大的差异,价格较为便宜,更加适合于广大的人群,值得推广.

  • 评价双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苑兆引

    目的:研究双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30例疑似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双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技术,处理图像后,观察其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及平均通过时间等方面与正常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30例疑似脑梗死患者经检测后发现,其确诊为脑梗死患者为26例, 4例表现为暂时性缺血,CT平扫发现,10例存在低密度灶,检出率为86.7%,CTP检出率显著高于CT平扫,CBV、CBF、MTT参数明显低于对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在脑梗死诊断过程中拥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准确观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敏感度更高,有助于临床上进行早期治疗选择,值得推广.

  • 脑梗死患者继发癫痫的头颅MRI特征分析

    作者:王金洪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继发癫痫的头颅MRI特征.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死继发癫痫的患者,共100例,回顾性的分析患者的头颅MRI与临床资料,在此基础上分析癫痫发作的类型和与头颅MRI病灶部位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部位与癫痫发作类型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癫痫发作时相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颅MRI在预测在脑梗死患者继发癫痫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为治疗方案的制定与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头颈部CTA检查在脑梗死血管狭窄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献文;郑燎源;段劲峰

    目的:探讨头颈部C T A检查在脑梗死血管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后颈动脉狭窄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血管多普勒超声及普通C T检查,观察组行CTA检查,对比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发现大面积脑梗死及腔隙性脑梗死的比例.结果:观察组左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左内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右内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诊断颈部血管狭窄例数为36例,诊断率为90.0%,对照组诊断颈部血管狭窄例数为20例,诊断率为50.0%(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可能出现的颈动脉狭窄者,使用CTA检查能更好的提高颈动脉狭窄诊断率,更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

  • 脑梗死部位与吞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立辉;施蓉芳;吴毅杰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发生部位与吞咽障碍发生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60例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功能后,分为吞咽障碍组(180例)与吞咽正常组(80例).在患者发病48h内行头颅CT以及MRI检查以确定患者的梗死部位,并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梗死量表(NIHSS)对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采用X线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来(VFSS)来评判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进而分析脑梗死部位与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及严重程度间的相关性.结果:吞咽障碍组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吞咽正常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吞咽正常组中,各梗死部位的发生率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吞咽障碍组中,单侧大脑半球梗死者有98例(54.44%),其发生率明显高于双侧大脑半球及脑干梗死的发生率,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双侧大脑梗死患者重度吞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侧大脑半球及脑干梗死的患者,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功能的损害程度与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呈正相关;脑梗死部位与吞咽功能障碍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其中以单侧大脑半球与吞咽障碍的关系为密切,而双侧大脑半球梗死患者重度吞咽障碍的发生率高.

  • 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病人颈动脉斑块及血流血脂水平的影响研究

    作者:黄泗霖;张萍;许伍环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病人颈动脉斑块及血流血脂水平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前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选取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就诊顺序分成实验组(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54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及血流血脂水平的区别.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厚度以及I M T(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异没有比较意义,实验组治疗前后差异较大;经过治疗后对照组血脂血流水平变化甚微,实验组变化较大,治疗前后差异明显.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显著降低斑块厚度、改善血脂血流水平.

  • 颈部血管超声诊断中、老年人脑梗死的价值

    作者:李瑞兰;闫智芳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诊断中、老年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将梗死灶>3c m3的患者纳入到大面积脑梗死组,将梗死灶≤3c m3的患者纳入到小面积脑梗死组,分析颈部血管超声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112名中、老年患者被诊断出存在脑梗死症状,诊断准确率为93.3%;其中,大面积脑梗死检测率为98.2%,小面积脑梗死检测率为8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人脑梗死的诊断中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尤其是对于大面积脑梗死现象准确率接近金标准.

  • 多层螺旋CT技术分析手术时间窗对脑疝术后脑梗死的效果影响

    作者:朱洪军;张远超;杨超

    目的:探析多层螺旋CT技术分析手术时间窗对脑疝术后脑梗死的效果影响.方法:研究时间: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2月,研究对象:9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疝患者,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采用随机信封法分,根据手术时间窗的不同,参照组(>3h)和实验组(≤3h)各45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后采用层螺旋CT技术监测患,观察患者术后的梗死病灶数目、范围.结果:手术时间窗不同,实验组患者的梗死病灶数目、范围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疝患者术后给予多层螺旋CT技术进行监测脑梗死情况,手术时间窗越长,患者脑梗死的发病率越高,因此,在临床上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尽量减少脑梗死疾病的发生情况.

31457 条记录 1573/1573 页 « 12...15651566156715681569157015711572157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