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颅多普勒与脑电图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董文秀

    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与脑电图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77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为所有患者实施脑电图(EEG)检查与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对检查的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经颅多普勒诊断脑梗死的检出率为93.42%,脑电图诊断脑梗死的检出率为75.32%,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多普勒检出异常的71例患者中,颈内动脉系统异常4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异常17例,椎基底动脉系统与颈内动脉系统血流速度减慢12例.脑电图诊断脑梗死中,轻度异常34例,腔隙性脑梗死20例,小面积脑梗死14例;中度异常32例,多发性脑梗死19例,额叶梗死13例;中度异常5例,均为大面积脑梗死.结论:经颅多普勒与脑电图均为早期诊断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建议联合应用,提升早期诊断的检出率,为脑梗死患者的疾病治疗与预后效果判断奠定良好基础.

  • 超声波联合普罗布考片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的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彭永生;张宝凤;魏学仿

    目的:分析超声波联合普罗布考片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急性脑梗死伴CAS斑块形成患者中的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普罗布考片调脂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治疗基础行颈动脉斑块超声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彩超以及经颅多普勒检查(TCD)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颈总动脉的内-中膜厚度、Crouse积分水平对比对照组均显著更低,观察组的EDV水平出现显著提高,RI指数明显地下降;TCD检查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显著高于对照组,且RI的水平明显下降,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应用超声波联合普罗布考片对脑梗死患者CAS斑块进行治疗疗效较为显著,该治疗方法对于颈动脉血流以及患者的大脑血供均有较高的改善效用.

  •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诊断分析

    作者:廖丹丹

    目的:探索与研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9月-2017年8月所接收的脑梗死患者80例,将其作为研究组,利用颈动脉超声仪来检查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基本形态、大小与内部回声情况;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80例,作为参照组,全面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诊断价值.结果:在研究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中,主要以不稳定斑块为主,其形成率为60%,其要比参照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率高出很多,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颈动脉壶腹部都明显的增厚,数据差异很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超声检查方式,能有效而精准的评估患者的颈动脉粥样斑块实况,能做到早预防早治疗,可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脑梗死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李耀锋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脑梗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到2017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CT检查进行诊断,试验组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的检出率.结果:试验组脑梗死检出率为92.00%,对照组脑梗死检出率为76.00%.两组检出率相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核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能及时有效完成对患者的诊断,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纤溶酶结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吴静

    目的 评价纤溶酶结合丁苯酞软胶囊医治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抽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的78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比例设为1:1.其中,观察组患者予以纤溶酶结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照组则予以纤溶酶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的前后改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在经过28d治疗以后,比较组间患者在经医治后的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组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发现治疗之前组间评分相比较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纤溶酶结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亚芹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患者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08月至2017年01月我院接诊的脑梗死患者86例,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与治疗前相比均减少,且研究组的IMT及斑块面积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不仅有利于稳定粥样硬化斑块,还有效的改善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 丹红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作者:王东锋;陈金波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2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丹红治疗组、奥扎格雷钠治疗组、丹红和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组,每组70例,联合治疗组在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丹红治疗组在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上单加丹红注射液,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在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上单加奥扎格雷钠,共治疗15d.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Barthel指数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t=0.0017,P=0.0000),Barthel指数升高(t=41.9365,P=0.0000).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其NIHSS评分均低于丹红治疗组和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均P<0.05),而Barthel指数高于丹红治疗组和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8.57%,高于丹红治疗组的88.57%和奥扎格雷钠治疗组的87.14%(x 2=13.8512,P=0.0078).3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有效且安全.

  • 阿司匹林肠溶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用于脑梗死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兴文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肠溶胶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43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胶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疗法。选取同期43例脑梗死患者组作为对照组,单纯给予阿司匹林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期间不良合并症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20.93);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7%;实验组用药治疗后TC、TG、LDL—C、HDL—C等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胶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疗法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 银杏叶与刺五加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姚菊侠

    目的:对银杏叶注射液联合刺五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银杏叶注射液联合刺五加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记录并对比。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研究组显示的总有效率为(98%),对照显示的总有效率为(75%),两组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比较明显(P<0.05),由此说明采用银杏叶注射液联合刺五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结论:采用银杏叶注射液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脑梗死患者的抑郁症程度,为患者生活提供质量保障,可在临床医疗中加大推广使用。

  • 尤瑞克林联合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崔雨梅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尤瑞克林联合高压氧治疗组,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尤瑞克林联合高压氧治疗,共治疗14d,观察两组惠者治疗前及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高压氧能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

  • 阶段性心理辅导提升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效果研究

    作者:张宁萍;杨娜

    目的 探究阶段性心理辅导提升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旨在提升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水平.方法 本次研究从我院2016年1月 ~2017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92例进行分析,将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46例)则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心理辅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睡眠质量(PSQI)、生活质量(SF-36)评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SDS、PSQI、SF-36评分均比对照组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治疗依从率及干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阶段性心理辅导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患者高度认可,可推广应用.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陈艳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 以在我院就诊的8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实验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健康知识熟悉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健康知识测试合格率比对照组更高,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护理的满意率.

  • 19例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经验谈

    作者:张琦

    目的:对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分析,为业界做出参考.方法:将我院纳入19例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实践对象,对患者患肢行护理,施以抗凝护理及预防性护理,全程贯穿心理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患者经过综合性护理方式干预后,深静脉血栓病症得以痊愈,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有效率及满意度分别为100%,说明护理效果显著.讨论:对19例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施以综合性护理后,患者心态恢复良好,机体肿胀明显消减,侧支循环建立效果优异,治愈后出院,患者治疗过程中并未产生新的血栓,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瘫痪与病灶同侧脑梗死19例临床分析

    作者:钱丽花

    目的:分析讨论瘫痪与病灶同侧脑梗死患者的病因.方法:从我院接受治疗的1547位脑梗死患者中抽取有同侧现象的19位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分析其侧头部没有发现病灶的原因.结果:这些患者占据了同期住院的脑梗死患者的1.23%,其中临床与CT扫描不符合的有22.7% 的患者.其中有五位患者的CT值没有超过25H,有9位患者的CT值超过了25Hu,但这些大多不存在于非功能区外.结论:在对14位患者进行CT扫描之后,一部分患者的病灶为陈旧灶,其他的为新病灶,但是大多数患者的病灶都存在于非功能区内,如果将对侧脑部未能呈现出来的病灶某种因素进行合并,那么就会导致瘫痪和病灶同侧的现象.这五位患者的情况是因为锥体束交叉生理变异所形成的.

  • 超声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研究

    作者:牟红梅;王利勇

    目的 通过超声造影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方法 选取90例颈动脉斑块患者,分为合并脑梗死患者54例及无脑梗死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造影检测.结果 超声造影检测结果 显示,颈动脉斑块合并脑梗死患者曲线下面积比值高于颈动脉斑块无脑梗死患者.结论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明显高于单纯颈动脉斑块患者,斑块内新生血管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运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的斑块检出率分析

    作者:李霞

    目的:本文分析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运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的斑块检出率,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就诊的25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选25例健康患者作为参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了超声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成功检测出颈动脉狭窄和斑块。结论:动脉硬化与脑梗死关系密切,彩超多普勒具有检查方便,无重复性特点,对于颈动脉狭窄判断准确,对于颈动脉斑块的大小、形状等显示清晰,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分析

    作者:牟红梅;王利勇;赵磊;李爱华;李灿霞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分析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入住我院治疗的140例脑梗死患者,并选取于我院正常查体的140人为正常对照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结果 脑梗塞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1);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均以颈动脉分叉处居多,其次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而颈内动脉斑块很少见.结论 脑梗塞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密切相关,超声成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诊断价值,可为脑梗塞的防治提供参考.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分析及临床意义

    作者:盛利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痛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为其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6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脑出血组(A组)和脑梗死组(B组),每组各84例,并对其l临床心电图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脑出血组,心电图异常82例,占98%,心电图主要表现为ST段异常、T波倒置、QT间期出现延长,u波高凸者共55例,占65%,心律失常21例,占25%、传导阻滞6例,占0.7%、心电图正常2例,占0.2%;脑梗死组心电图异常80例,占95%,心电图表现为T波倒置、sT段异常、u波凸出及O.T间期延长者共45例,占53%,心律失常20例,占24%、左室高电压l5例,占18%、心电图正常4例,占0.5%.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是由血液循环障碍造成植物神经中枢出现损害,导致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破坏,诱发心脏功能异常或其它内脏器官形状、功能改变.I临床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救治时,应加强心电监护,补液禁止过快、过量,防止心衰的发生,一旦出现心电图异常应及时实施·临床干预,治疗应兼顾脑血管和心血管并治的原则,不能顾此失彼,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努力提高患者的抢救率,减少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何正平

    目的:分析在脑梗死诊断中采用核磁共振成像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30例患者为1组,其中对照组的诊断方法为CT诊断,而实验组的诊断方法为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将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方法的诊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较高,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梗死诊断中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提升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在临床诊断中值得应用推广.

  • 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护理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杨盛琼

    目的:对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常规护理,治疗组采取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结果:治疗组汉密尔顿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护理总依从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方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并且提高了康复率.

31457 条记录 1568/1573 页 « 12...15651566156715681569157015711572157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