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实施去除白细胞血液成分输注后血小板抗体与 血小板输注疗效的探讨
目的 探讨反复输注去除白细胞血液成分和单采血小板后,HLA-Ⅰ抗体和HPA抗体产生的概率及其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择有反复输注去除白细胞血液成分和单采血小板史,现因血小板计数低而需要输单采血小板的患者,采集其血样,应用ELISA方法 对进行HLA-Ⅰ抗体和HPA抗体的检测,然后给患者选择保存期在3 d内的单采血小板进行输注,输血后1 h再次采集血样应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结果 输注去除白细胞血液成分次数<10次、10~40次、>40次的患者HLA-Ⅰ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20.0%、30.0%.输注去除白细胞单采血小板次数<3次、3~8次、>8次的患者HP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8%、16%.HLA-Ⅰ抗体和HPA抗体阳性的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分别60.9%、100.0%,显著高于抗体阴性组的输注无效率1.5%.结论 多次反复输血可导致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且与反复输血次数成正比.HLA-Ⅰ抗体和HPA抗体阳性能增加血小板无效输注的概率,因此输血前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及配合性输注能有效保障血小板的输注效果及安全性.
-
1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抗体分析
目的 分析1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NAIT)血清中免疫抗体的特异性.方法 采用同相凝集法检测患儿及其母亲血清中是否存在抗父亲/抗丈夫血小板抗体,用PAK12试剂盒鉴定血清中的抗体是抗-HLA还是抗-HPA,用ELISA法(PRA)鉴定HLA抗体的特异性,用SSOP法进行父亲、母亲和患儿HLA-I类基因分型.用PCR-SSP法进行父亲、母亲和患儿HPA抗原1-5系统基因分型.结果 该例NAIT患儿血清中存在来自母体的HLA-I类抗体和HPA抗体;HLA-I类抗体为抗-Bw6;父亲和患儿的HLA-B位点的宽特异性均为Bw4,Bw6,母亲为Bw4;患儿HPA抗原1-5系统基因型与父亲相同,有3a,母亲没有3a.结论 在对 NAIT患儿进行实验室诊断时,除注意HPA抗体的作用外,也应重视HLA-I类抗体的作用.
-
湛江市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湛江市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的血小板抗体的特异性、阳性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固相凝集法对湛江市3间医院收治的166例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计算其血小板同种抗体中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人类血小板抗原(HPA)抗体,和血小板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并分析血小板输注次数、性别及年龄对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的影响.结果 166例PTR患者中同种免疫抗体的阳性率为41.57%,其中HLA抗体占同种免疫抗体的95.65%,HPA抗体占同免疫种抗体的26.09%,在所有HPA患者中有83.33%的患者同时检测出HLA抗体;血小板自身抗体阳性率为6.63%;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随着血小板输注次数的增多呈明显增高趋势(P<0.05),其中以输注次数为4~6次的增高幅度为显著;男性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略高于女性患者的阳性率,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组患者的血小板阳性率略低于未成人组的阳性率,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湛江市PTR患者的血小板同种免疫性抗体以HLA抗体较为多见,其次为HPA抗体,有少数患者存在自身抗体;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随着PLT输注次数的增加呈明显增高趋势,而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
-
实体器官移植失败患者HLA和HPA抗体筛查及特异性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实体器官移植失败患者中HLA抗体和HPA抗体的分布和特异性,初步探索HLA抗体及HPA抗体与实体器官免疫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收集广州地区实体器官移植失败患者标本136例,利用Life-codes LifeScreen Deluxe(LMX)筛查标本的HLA抗体,阳性者再分别利用LIFECODES LSATMClassⅠ和LIFECODES LSATMClassⅡ(Single Antigen)鉴定抗体特异性;利用Lifecodes PAKR 2LE对HPA抗体进行筛查,阳性标本利用MAIPA进行终确证.结果 广州地区136例实体器官移植失败患者中,抗-HLA阳性率55.15%(75/136),其中HLA-Ⅰ类抗体出现频率为38.97%(53/136),HLA-Ⅱ类抗体出现频率为42.65%(58/136).HLA-Ⅰ类抗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分别是抗-A*0235.85%(19/53)、 抗-B*1547.17%(25/53)和抗-Cw*0728.30%(15/53),HLA-Ⅱ类抗体出现频率高者是抗-DRB1*0439.66%(23/58)和抗-DQB1*0346.55%(27/58).此外,检出HPA-5bb抗体一例.结论 初步探讨了广州地区实体器官移植失败患者HLA抗体及HPA抗体的分布情况,证实HLA抗体与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密切相关.
-
反复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及其与输注治疗效果的关系分析
目的 了解反复输血治疗患者血小板抗体的阳性率,探讨血小板抗体及其类型与输注血小板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6年3月我院输血科收治的需要3次及以上输注血小板治疗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于血小板输注前及输注之后24 h,检测患者血小板抗体,计算患者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CI).对临床输注无效、血小板抗体为阳性的患者,分别采取配型输注和随机输注的方法输注血小板进行治疗,比较两种输注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输血6次及以上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44.23%)显著高于输血3~5次的患者(1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小板抗体阴性患者输注有效率(78.89%)显著高于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类别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的输注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型输注血小板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随机输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输血次数会影响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血小板抗体和类别会影响输注血小板的治疗效果,配型输注血小板可有效提高输注治疗的有效率.
-
1120名骨科预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骨科拟输血患者的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抗-HPA)与组织相容性抗体(抗-HLA-Ⅰ)阳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 120名骨科择期手术拟输血患者,分别检测血小板抗体抗-HPA与抗-HLA-Ⅰ,按患者性别、有无输血史、有无妊娠史以及民族、病种等指标分组,评估这些指标对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的影响.结果 本组骨科择期手术拟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总阳性率8.93%(100/1 120),其中抗-HLA-Ⅰ占77% (77/100)、抗-HPA占14%(14/100)、抗-HLA-Ⅰ+抗-HPA占9%(9/100).本组女性与男性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13.10(68/519)vs 5.32(32/601)(P<0.01);有无输血史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15%(15/100)vs8.33(85/1 020) (P<0.05);有无妊娠史的女性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15.68%(53/338)vs 8.43%(15/178) (P<0.05).结论 骨科拟输血患者中女性患者,尤其是有妊娠史者,以及有输血史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较高,可作为临床开展血小板检测的相关因子,确保安全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