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静脉输液外渗后补救方法的探讨

    作者:韩洪莉;沈芳

    静脉输液中,由于护士或病人的原因,经常会出现针头刺破血管造成药物外渗的情况,为了减轻病人痛苦,避免二次穿刺,现总结一种补救方法,适合临床应用。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外渗 护理
  • 浅谈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作者:毕菊会;王春娟

    在临床治疗疾病中,静脉输液是主要的途径之一,静脉输液外渗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当药物外渗时轻者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重者导致组织溃疡、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外渗时也要处理妥当,避免给病人增加更多的痛苦。

  • 中西医结合外敷处理2例化疗药物外渗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蕊;张花花;李丽娟;苏志红;张延丽

    目的:正确处理化疗药物外渗,防止各类并发症的出现,提高化疗治疗效果。方法:中西医结合外敷处理强刺激性化疗药物外渗部位。结果: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既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和思想负担,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讨论:此种方法值得广泛临床应用及推广。

  • 化疗药物外渗导致大面积表皮组织溃烂的护理

    作者:王月虹

    应用化疗药物是治疗淋巴瘤的常用手段.由于药物剂量大, 药物浓度高,药物刺激性强,在输注过程中容易发生药物外渗,若处理不当,轻者引起局部红肿\硬结\静脉炎,重者可发生周围组织坏死[1].

  • 100例静脉输液外渗处理效果观察

    作者:卫红

    目的:采用冰敷方法对输液外渗的处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100例输液外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温敷法,实验组采用冰敷法,并对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冰敷治疗在消肿时间及费用方机明显优于硫酸镁湿敷治疗(P<0.05).结论:输液外渗用冰敷效果更好.

    关键词: 冰敷 外渗
  • 189例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王玲

    目的:观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根据输入液体的性质对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189例患者采用不同的局部外敷处理方法,观察局部组织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过局部外敷处理后,患者局部组织肿胀和疼痛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局部外敷处理静脉输液外渗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安全控制小组在预防化疗药物外渗中的作用

    作者:乜素敏;赵建素;刘玉平

    保证肿瘤患者的化疗安全,大限度的降低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我科自2010年1月成立了化疗药物安全控制小姐,负责评估患者血管情况,输液部位、器具的选择,护士培训等.大大降低了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保障了化疗的顺利进行.

  • 冰敷治疗阿霉素外渗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新玲

    目的:探讨阿霉素外渗后的护理策略.方法:将38例应用阿霉素外渗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硫酸镁冷敷及冰袋冰敷,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有效率高26.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口0.05).结论:冰袋冰敷可有效减轻阿霉素外渗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简便、疗效显著、经济价廉,同时减轻了患者化疗药物外渗性损伤导致的痛苦,适合临床推广.

    关键词: 化疗药物 外渗 处理
  • 1例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外渗至皮肤坏死患者的护理

    作者:笃铭丽;姚娴凤

    随着CT检查诊断技术的不断进展,碘造影剂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随之增.碘造影剂浓度高、用量大,推注速度快,并有一定的物理和化学刺激性[1],一旦造成外渗,不仅给检查带来麻烦,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因此,碘造影剂外渗的皮肤护理己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我科发生1例因CT增强检查时出现碘造影剂外渗至皮肤坏死,现报告如下,以增加相关人员的重视.

    关键词: 碘造彩剂 外渗 护理
  • 化疗药物外渗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魏淑霞;许艳春;薛晓英;郭英俊

    化疗药物外渗是输注化疗药物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原因与诸多因素相关,可与患者相关,药物相关,医务人员相关(医源性)及静脉输注方式相关.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对化疗药物各环节的危险因素控制,对外渗引起一些非特异性症状进行鉴别诊断,因仅有少数存在特异性诊断(如蒽环类抗生素外渗的荧光显微镜检查),对保障患者的治疗顺利进行十分重要.本文对化疗药物的危险因素、诊断、鉴别诊断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

  • 针刺治疗长春瑞宾外渗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段文娟;张兰凤;孟凡迅;施耀成;李海燕;高媛媛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长春瑞宾损伤修复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长春瑞宾外渗损伤模型,设针刺治疗实验组、损伤实验对照组、中药金银花治疗对照组;针刺SD大鼠"后三里";每日一次,同时测定针刺前、后SD大鼠的痛阈值,并与其它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针刺治疗实验组与损伤实验对照组对比疗效显著,而且针刺镇痛效应明显;针刺治疗实验组与金银花治疗对照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针刺治疗具有明显的促进长春瑞宾外渗损伤修复作用.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中的应用

    作者:羊永梅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为活动课题,随机对活动前后2组共734例化疗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外渗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由2.66%下降到0.82%.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品管圈 化疗 外渗
  • 1例高龄患者外周静脉输入奥沙利铂后外渗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旭;汪娟

    通过对1例高龄患者外周静脉输入奥沙利铂后外渗的观察与护理,总结了高龄患者在化疗药物外渗时可能会出现特殊的严重外渗反应,其治疗护理措施也需根据个体差异来选择,同时,艾洛松软膏外涂与微波治疗联合的方法对于高龄患者奥沙利铂外渗后的症状能有效缓解.

  •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作者:刘惠莲;陈映霞;范丽丽;许艳萍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化疗药物大多具有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如果在输注过程中发生外渗(即化疗药物渗出或渗漏到皮下组织中),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就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甚至造成肌腱、关节功能障碍.给患者增加了痛苦,还耽误了进一步治疗.

  • 30例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林荷梅

    化疗药物是一种强刺激药物,需静脉给药,在给药过程中如不慎漏出血管外,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不及时处理局部组织坏死,给病人增加痛苦,降低其生活质量.化疗药物外渗的因素很多,我们对2003年3月至9月的30例化疗药物外渗,从护士、病人两方面分析其原因并观察其发生的时间,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 诺维本外渗及静脉炎的防治

    作者:张美丽;安秋妮;汪兰

    诺维本(长春瑞宾,NVB),异长春花碱,可阻断G2与M期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是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物.静脉给药后分布广泛而持久,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支气管肺毒性、脱发等.该药对血管皮肤刺激性强,属于发泡类的化疗药,在静脉注射时易出现药物外渗,可引起严重反应、静脉炎甚至组织坏死.本文通过观察NVB 2例外渗,4例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处理过程、提出对给药方法的改进措施.

  • 右丙亚胺治疗蒽环类药物外渗2例疗效观察

    作者:聂铮;张立军;叶青青;王茁;赵迪

    蒽环类药物(Anthracyclines)由于其抗肿瘤谱广,疗效好,是乳腺癌、白血病、淋巴瘤、子宫癌、卵巢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一线或基本用药,而乳腺癌大多数方案均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既往化疗均为外周静脉化疗,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PICC)的开展,将很多患者从外周静脉化疗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但仍然有部分病人因为经济原因、PICC 穿刺禁忌或维护不便等原因,选择外周静脉化疗。而蒽环类药物外渗一直是令医护人员倍感棘手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解救其可能造成的毁灭性后果。欧盟及美国 FDA 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批准右丙亚胺用于治疗葸环类药物外渗的适应症[1,2],而国内仅见1例报道[3]。我科使用右丙亚胺治疗2例蒽环类药物外渗患者,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 使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造影剂外渗1例护理

    作者:龙小丽;陈珊;黄艳

    1 临床资料 2009-04我科1例67岁男性患者在CT增强扫描检查过程中,因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造影剂(碘帕醇注射液)后致药液外渗而被迫终止检查.患者注射侧前臂肿胀,剧痛,颜色无改变,6 h后发展到整个手臂肿胀且出现青紫色,压之不褪色,皮温低,质感硬.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立即为患者采取积极补救措施,在抬高患肢的同时局部给予0.5 mg/L地塞米松24 h连续湿敷,同时口服地塞米松5 mg,3次/d,连服2 d,很快使肿胀局限,并促进了渗出药液的吸收,3 d后患者消肿痊愈,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 小儿液体外渗后的处理方法及影响因素

    作者:张瑞娟;马爱英;王金峰;崔芳芳

    1 临床资料 2004/2006小儿多巴胺液体外渗较严重者8例,外渗的范围直径5 cm,给予含1 g/L的酚妥拉明稀释液10 mL封闭,方法是每隔1~2cm给予皮下环形浸润性的注射封闭药物(图1). 8例中3例当即给予围绕渗液的大范围以及中心渗漏处给予封闭,4h之后观察皮肤颜色由深红转为浅红,皮肤由肿胀变为松软,12 h完全恢复,当即皮肤封闭,4 h后周围颜色变浅,但中心渗漏处皮肤转深红色,2人当即给予中心渗漏处追加封闭,再过4 h后变化很小再追加1次,12 h又追加1次,直至24 h后才好转;3人8 h后才给予围绕渗液的大范围以及中心渗漏处给予皮肤封闭,此时皮肤颜色已转为黑色,4 h后皮肤无变化,追加1次,8 h后观察,渗漏处皮肤有水泡,其中2人3 d后结黑痂,2 wk后完全脱落,1人留有疤痕,1人痊愈.

    关键词: 输液 护理 小儿 外渗
  • 预防性护理对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影响分析

    作者:周凌珊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对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12~ 2015-12中山市人民医院经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10例,以双盲法作为分组标准将其平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针对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给予预防性护理.结果 研究组的发生率为36.4%,低于对照组的18.18% (P <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可以降低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发生概率,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558 条记录 23/28 页 « 12...20212223242526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