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冬青注射液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观察

    作者:李建芳

    目的探讨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有效方法,及时减轻病人的痛苦.方法将50例静脉输液外渗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给予冬青注射液湿敷,对照组给予传统的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76%),χ2=4.735,P<0.05.结论冬青注射液湿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50%硫酸镁湿敷,操作简单易行,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化疗药物外渗局部治疗新进展

    作者:钱水英

    静脉输液中发生药液外渗并不少见,国外报道达5%[1],化疗药物外渗包括原发损害、继发损害,一般而言原发损害轻,而继发损害重,风险是可防可控的.化疗药物外渗意外发生后及时上报、正确评估、恰当处理至关重要,应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会诊制度,从而避免、减轻继发组织损害、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由于目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化疗药物外渗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笔者对化疗药物外渗局部处理的进展综述如下.

  • 马铃薯片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性损伤的疗效

    作者:唐艳

    目的 观察马铃薯片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192例静脉输液外渗性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观察组采用马铃薯片外敷损伤局部,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均P<0.01).结论:自制马铃薯片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性损伤是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 丝裂霉素外渗造成局部组织坏死一例

    作者:刘运梅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0岁,患胃癌1年.自诉在院外行化疗,于右前臂处静脉推注"丝裂霉素",药物少量外渗,第2天出现右前臂肿痛,内侧皮肤明显潮红达4cm×4cm,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楚,其内颜色深浅不一,用0.5%利多卡因局部封闭,50%硫酸镁湿敷无效而入院.入院时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心肺腹未见异常,右前臂肿胀,内侧有一约4cm×4cm皮肤破溃坏死区.按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丹参促进微循环,局部清创、换药等处理,创面一直未见有肉芽组织生长,并扩大至4cm×6cm,表面大部分为黑色坏死组织所覆盖,少部分露出骨质,溃疡周围暗红.临床诊断为右前臂化学性烧伤,保守治疗无效,择期手术,清创植皮.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患肢活动好而出院.

  • 联合外敷对新生儿周围静脉输注营养液外渗肿胀的治疗体会

    作者:廖碧玲

    静脉输注营养液是长期不能接受经口喂养的患病新生儿及早产儿保证充足营养的重要措施之一.输注营养液过程中液体外渗时有发生,如不及时有效处理将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我科2008年1月~2009年2月采用硫酸镁联合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周围静脉输注营养液外渗的新生儿,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门诊患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温兰;陈妹

    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项技术操作,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溶液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称为静脉输液外渗.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不但增加患儿痛苦和感染机会,而且增加科室的成本和护士工作量[1].因此,我院门诊部对2010年7月~2010年12月538例门诊患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外渗的预防护理进展

    作者:冯冬梅;冯谢平;李耀波

    CT增强扫描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碘对比剂通过高压注射静脉给药,因其粘滞性大、渗透压高,受血管弹性、操作技术等客观条件的影响,静脉注射过程中可能发生外渗,如何预防碘对比剂的外渗以及外渗后的应急处理,近几年来相关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碘对比剂加温处理、充分评估血管、选择合适留置针、生理盐水预推法的应用等是重要的预防措施,发生外渗后需按照分级采用规范的处理.

  • 静脉输液引起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作者:关雁君

    静脉输液引起药物外渗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药液渗出血管外,引起局部皮肤及组织炎症,临床表现主要是局部疼痛,为烧灼痛或刺痛,逐渐加剧,局部出现肿胀.由于渗漏药物种类及损伤机制不同,临床亦有差别,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外渗 预防
  • 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作者:刘志芳;胡菊华;卢艳君

    目的 对比两种不同型号(18 G与20 G)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CT增强检查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18 G组和20 G组,每组150例,在CT增强检查中分别采用带延长管的18 G、20 G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8 G组和20 G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2.00%vs 95.33%)、造影剂外渗率(1.33%vs 2.00%)及CT增强效果优良率(100%vs 98.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8 G组患者达到设定流速的比例为9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 G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 血管活性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作者:李娟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发生药液外渗的原因,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行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时发生药液外渗的临床资料,总结出血管活性药物外渗的原因及外渗局部护理方法. 结果 患者因素,药物因素及技术因素是影响血管活性药物外渗的主要原因. 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前认真评估患者因素、药物因素及技术因素,避免药液发生外渗,倘若发生药液静脉外渗,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做好局部处理,减轻患者痛苦.

  • 新鲜土豆片对脂肪乳外渗后皮肤消肿作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美娟;陈志云;应徐燕

    目的 观察新鲜土豆片对静脉输注脂肪乳药物外渗后皮肤的消肿作用,以积累临床经验,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 将200例输注脂肪乳后外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与对照组80例,观察组予以新鲜土豆片进行湿敷,对照组应用33%的硫酸镁湿敷.结果 观察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显效时间与患者的年龄、是否为手术患者,是否为恶性肿瘤患者及临床分度密切相关.结论 土豆片对静脉输注脂肪乳外渗引起的肿胀治疗效果明显,但临床要注意针对不同疾病患者调整外敷时间.

  • 23例静脉化学治疗药物外渗的防治与护理体会

    作者:俞亚浓

    目的 总结静脉化学治疗患者药物外渗的防治措施与护理体会.方法 对23例静脉化学治疗药物外渗患者均给予局部冰敷和局部封闭治疗,并加强护理指导,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23例患者中,19例(82.61%)未造成伤害,4例(17.39%)1个月后局部皮肤出现1.5 cm大小的瘢痕.结论 合理选择血管、定时观察、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化学治疗药物的外渗.

  • 马铃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药物外渗临床观察

    作者:胡娜

    目的:探讨马铃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方法:将60例静脉外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用马铃薯片外敷.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输液外渗用马铃薯片外敷,可提高静脉输液外渗治愈率,延长静脉使用,保证用药要求.

  • 课题小组在防治化疗药物外渗中的作用

    作者:於小燕;顾慧

    目的:探讨防治化疗药物外渗的方法和路径.方法:成立课题小组,确立防治化疗药物外渗的理念,专项理论培训,建立防治化疗药物外渗的流程.结果:课题小组自2005年9月对防治化疗药物外渗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管理以来,积累病例资料1 000余份,图片资料10余张,举办全院防治化疗药物外渗专题讲座.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由15%降低到的6%,渗出皮肤坏死率由0.5%降至0.1%.结论:课题小组能为临床护士提供防治化疗药物外渗系统化规范化护理新的理念和方法,有效降低了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从而提升了护理品质.

  • CT造影剂外渗1例的护理体会

    作者:葛步琴;陆泳

    临床上为提高对病灶尤其是小病灶的检出率,常用CT增强扫描.经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剂(如60%~76%泛影葡胺)后再行扫描,可使病变显影更为清楚,以显示平扫上未被显示或显示不清的病变,通过病变有无强化或强化类型,对病变作出定性诊断.由于造影剂通过浅静脉留置针静脉高压注射,穿刺时遇有静脉过细、血管脆性大或穿刺针头滑出血管外等情况时,极易发生静脉外渗.轻者造成肢体局部肿胀、疼痛,或产生水泡,重者则引起局部皮肤组织溃疡和坏死、功能障碍,甚至引发医疗纠纷[1].本院于2012年6月发生造影剂外渗1例,经过治疗与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应用品管圈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外渗发生率的实践

    作者:王小梅;王梦娜;陈晓雪;夏瑾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外渗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开展以“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外渗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进行现况调查、要因分析、根据5W1H[What(主题)、Why(重要原因)、Who(负责人)、When(实施日期)、Where(地点)、How(对策拟定)]原则拟定对策,遵循PDCA[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程序实施对策。结果外周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外渗发生率由活动前的13.0%(98/752)降至活动后的5.2%(38/727),护士相关理论考核成绩[(94.95±3.05)分]与操作考核成绩[(95.82±2.53)分]均高于活动前[分别为(80.53±3.87)、(86.16±3.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外渗发生率效果显著,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强了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 从脉之渗濡作用浅议调理肝肺在血脉病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侯紫君;孙景波;华荣

    传统医学中“脉”的概念,一定程度上涵盖了现代医学“血管”的功能范畴,即通行气血、约束气血并渗灌气血和外渗有形实邪的作用.脉之功能的发挥,同营卫气血、五脏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肝及肺在气机疏泄、开阖中的作用对于脉之外渗及濡养功能的发挥有重要的意义.

  • 运用PDCA循环法降低碘对比剂血管外渗的效果分析

    作者:郝梦琪;李娅;贺凡

    目的 探讨运用PDCA循环法在降低碘对比剂血管外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放射科行CT增强扫描的15108例患者,其中实施PDCA前的754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降低碘比剂渗漏为目标运用PDCA循环法后的7568例患者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碘对比剂的渗漏率.结果 开展PDCA循环法后试验组对碘比剂血管外渗率明显低于实施PDCA前的对照组,渗漏程度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PDCA循环规范护士与技师的操作,降低了碘对比剂血管外渗率,减少医疗纠纷,提高了影像检查质量,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PDCA 碘对比剂 外渗
  • 三黄汤外敷治疗奥沙利铂外渗后局部组织损伤的效果观察

    作者:寇红艳;侯华芳;范红芬;游川;胡文莲;官计;肖江卫

    目的:探讨三黄汤外敷治疗奥沙利铂外周静脉输注外渗后局部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对输注奥沙利铂发生外渗的250例病人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30例,观察组用三黄汤外敷,对照组用33%硫酸镁溶液湿热敷.结果:观察组局部组织肿胀恢复及疼痛缓解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外周静脉输入奥沙利铂外渗后用三黄汤外敷,方法简单、经济,局部组织肿胀消退快,痛疼缓解快,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高危药品静脉输注外渗三例

    作者:伍林飞;石玉兰;刘娟

    1病例介绍例l女,41岁.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肺部感染于2010年3月18日转入我科,予呼吸机支持呼吸,丙泊酚镇静.3月23日19:30护士遵医嘱经患者右手背浅静脉输注生理盐水500mL+10%氯化钾15mL,并继续泵入丙泊酚镇静.输注前回抽见回血,局部无红肿.22:00护士发现患者右手背肿胀、发白,立即拔针,抬高肢体并予33%硫酸镁湿敷.2h后患者右手背肿胀无减轻,且中指指端肿胀、冰凉呈青紫色.立即予利多卡因2.5mL+生理盐水5mL沿中指及手背肿胀边缘环形封闭后予水胶体敷料(透明贴)治疗并抬高肢体.8h后该手背及手指肿胀减轻,指端转暖且青紫明显消褪,24h后恢复正常.

558 条记录 21/28 页 « 12...18192021222324...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