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喜疗妥软膏治疗可达龙药物外渗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秋丽

    目的:探讨喜疗妥软膏联合不同护理方式对可达龙药物外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可达龙药物外渗患者,并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在喜疗妥软膏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率(98.33%)、静脉炎发生率(3.3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疗妥软膏联合优质护理在可达龙药物外渗患者中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规范化护理降低影像检查对比剂外渗的单中心研究

    作者:邓虹;苏赟;梁佩仲;魏雪群;李叶红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规范化护理措施前后我院行影像增强造影的所有患者发生对比剂外渗的相关情况,检验规范化影像护理流程的效能.方法:收集我院放射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有行计算机断面扫描(CT)增强或核磁共振(MRI)增强检查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基本资料均录入放射科信息化系统,汇总分析对比剂外渗不良事件报告表.2015年1月1日全面实施对比剂使用规范化护理流程,对比分析实施前后对比剂外渗发生情况.结果:我院2013-2016年总计231200例患者进行了CT或MRI增强扫描,发生对比剂外渗51例.规范化流程实施前(2013-2014年)发生对比剂外渗27例,总体发生率为0.033%,实施后(2015-2016年)发生对比剂外渗24例,总体发生率为0.0163%,显著降低.结论:建立规范化护理流程,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和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影像检查过程中对比剂外渗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外渗的原因及预防策略

    作者:邓虹;蒋伟;胡辉军;苏赟;梁佩仲;李叶红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在增强扫描中对比剂外渗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2013年1-12月共9例对比剂外渗病例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相关的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在2013年度,在我科行CT检查共26137人次,其中CT增强11189人,发生对比剂外渗的9例,占总体比例0.08%,现为通过分析找出外渗的原因,制定更完善的预防措施,减少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结论:在CT增强检查中,注意跟患者沟通交流及心理疏导、血管的评估、留置针的选择、注射部位的选择、对比剂注射压力的选择、团队的配合等方面,对减少对比剂外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季德胜蛇药加呋喃西林湿敷治疗阿霉素外渗致兔局部组织损伤的效果观察

    作者:贾建芬;陈一芬;李承军

    目的 探讨阿霉素外渗致组织损伤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体质量2.5~3.0 kg的健康雌性新西兰成年兔6只,用阿霉素注入兔两后腿血管周围,建立阿霉素外渗的兔损伤模型.6只兔分为3组,每组2只,3组分别采用1:5 000呋喃西林加季德胜蛇药外敷,复方利多卡因局部封闭和50%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3组治疗后的肿胀消退指数和光学显微镜下组织学改变.结果 1:5 000呋喃西林加季德胜蛇药外敷治疗组,肿胀消退指数(0.226±0.030)cm2/h,治疗第7天显微镜下见大量肉芽组织,痊愈;复方利多卡因治疗组肿胀消退指数(0.087±0.034)cm2/h,治疗第7天显微镜下见少量肉芽组织生长;50%硫酸镁湿敷治疗组肿胀消退指数(0.051±0.013)cm2/h,治疗第7天显微镜下见大量坏死组织和菌落.结论 1:5 000呋喃西林加季德胜蛇药外敷治疗阿霉素外渗所致局部组织损伤疗效佳,复方利多卡因治疗组和50%硫酸镁湿敷组疗效甚微,1:5 000呋喃西林加季德胜蛇药外敷治疗阿霉素外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 马铃薯治疗外周静脉输液外渗性损伤的应用进展

    作者:郭翠华;陈瑞玲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常见的护理问题,它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影响了治疗、抢救工作.据报道,有近80%的输液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炎,轻者造成患者局部肿胀,引起疼痛,重者皮下组织坏死,导致功能障碍[1].输液外渗所致损伤是长期困扰护理界的突出问题,近年来,临床护理工作者对于马铃薯治疗外周静脉输液外渗所致损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观察,现综述如下.

  • 纱布加压包扎防止腹腔穿刺后腹水外渗

    作者:阎国宝

    目的 研究加压纱布包扎法在防止腹腔穿刺后腹水渗出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200例腹水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纱布包扎方案治疗.治疗组使用纱布加压包扎方案.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腹水外渗可能性大大降低.结论 纱布加压包扎在防止腹水外渗方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 加压包扎 腹水 外渗
  • 不同温度对比剂与 CT 血管造影不良反应间的关系研究

    作者:胡辉军;陈娇霞;邓虹;张翔;沈君

    目的:探讨注射不同温度的碘对比剂进行CT血管造影时受检者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方法将3200例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受检者随机分为常温组(n=1520)和加温组(n=1680),常温组与加温组分别在室温下(18℃~22℃)与将对比剂放入恒温箱加热至37℃后进行血管造影,观察两组受检者的外渗和过敏样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静脉注射碘普罗胺(优维显370)进行血管造影时,加温组的外渗和过敏样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温组。结论加热碘对比剂能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两种方法治疗氯化钾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对比及护理体会

    作者:张坤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治疗氯化钾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对比及护理。方法将60例氯化钾静脉输液外渗至皮下组织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与冰袋冷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肿胀消退时间。结果经治疗,B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0%,显著小于A组(90.0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肿胀消退时间为(2.58±0.39)h,B组肿胀消退时间为(3.97±0.58)h,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冰袋冷敷治疗方法比较,新鲜马铃薯片外敷治疗氯化钾静脉输液外渗患者,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银离子敷料在输液相关皮肤损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柯霞;熊代兰;李柳英

    目的 总结银离子敷料用于输液相关皮肤损伤的经验,指导临床正确选择护理敷料.方法 根据银离子敷料不粘伤口、抗菌的特性,用于刺激性药物输液外渗造成的局部炎症反应、水疱、皮肤破溃的处理以及医用胶带造成的局部皮肤损伤的处理.结果 患者无需隔天更换局部敷料,损伤局部皮肤无感染、无皮肤损伤加重等并发症发生,皮肤良性愈合.结论 正确选择敷料处理输液相关皮肤损伤,可保护患者的局部创面,避免皮肤组织的二次损伤和增加患者的痛苦.

  • 水胶体敷贴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效果观察

    作者:于玲;宋淑静;潘小娉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贴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疗效.方法 将46例静脉化疗药物外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环形封闭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用水胶体敷贴外敷,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缓解和红肿消退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水胶体敷贴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疗效好,能有效减轻疼痛及局部炎症反应,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110例婴幼儿门诊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

    作者:周丰华;欧阳慰英;张小文

    通过对110例婴幼儿门诊静脉输液外渗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安全顺利完成婴幼儿门诊静脉输液的方法.总结出小儿安全输液不仅需要护士精湛的穿刺技术、输液安全指导、家长耐心的看护,更需要护士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预见性,对有可能发生外渗的患儿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及时排除输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才能全面保证安全输液.

  • 山莨菪碱热敷治疗甘露醇渗漏损伤的疗效观察

    作者:侯裕娇;李彩珍;李海涛

    目的探讨山茛菪碱热敷治疗甘露醇渗漏损伤的效果.方法将80例发生甘露醇渗漏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用0.5%山莨菪碱热敷,对照组40例,用50%硫酸镁外敷,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75%和95%,对照组25%和70%,经x2检验,P均<0.01,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山莨菪碱热敷治疗甘露醇渗漏损伤效果明显优于50%硫酸镁外敷.

  • 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药液外渗的护理策略分析

    作者:郑小梅

    目的 探讨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药液外渗的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前接受高压静脉造影剂注射的患者1225例.结果 有18例发生造影剂药液局部外渗,外渗发生率为1.46%.患者局部肿胀疼痛明显,经硫酸镁湿敷后,16名患者症状消失,两名患者肿胀处出现水泡,经抗感染等处理后痊愈.结论 早期预防可防止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药液外渗现象的发生,紧急救治可用硫酸镁湿敷,严密观察病情,提高自身专业水平,降低外渗的发生率.

    关键词: 造影剂 外渗 护理
  • 95%酒精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方法探讨

    作者:朱文丽;陈宝吟;林晓玲;林侬君;李应专

    目的探讨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有效方法,及时减轻病人的痛苦.方法将60例静脉输液外渗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95%酒精湿敷,对照组给予传统的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χ 2=12.3,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95%酒精湿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50%硫酸镁湿敷,操作简单易行,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1例针头脱出输液港底座致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董薇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为需要长期输液治疗尤其是静脉给药化疗的患者提供了可靠的静脉通路[1].输液港导管直接进入上腔静脉,此处的血流速度快,可以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稀释药物浓度,从而避免了高浓度、强刺激性的药物经过外周静脉输注时造成的血管硬化、栓塞、局部皮肤疼痛等.输注化疗药物时通过输液港还可以避免经外周静脉途径所出现的血管壁损伤、药物外渗等原因造成的局部组织坏死[2-3].

  • 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性损伤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作者:何绿霜;李丽珍;李于凡

    目的 探讨多种方法治疗新生儿静脉外渗性损伤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方法 应用湿敷、局部封闭、按摩等手段对150例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性损伤进行治疗,找出原因,检索文献,制定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24~48 h内142例皮肤恢复正常;6例因机械损伤导致皮肤色素沉着1星期后恢复正常;2例头皮损伤皮肤坏死后遗留疤痕,无功能障碍.结论 多种方法结合可以有效治疗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造成的损伤,减少不良后果.

  •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静脉输注后外渗致组织水肿1例

    作者:李敏

    通过对这一例输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后外渗致组织水肿的观察,因氨基酸属于高渗性溶液,外渗到皮下组织时,其渗透压增加,使血管内水分渗透到皮下组织,因而在短时间内形成高度水肿,使局部血管及神经受压而引起暂时性缺血、缺氧.故在临床应用时加强观察与护理可有效预防及减少静脉炎及组织水肿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 利多卡因联合50%硫酸镁治疗小儿静脉非植物类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观察

    作者:唐晓燕;黎学敏

    目的:探讨非植物类化疗药物外渗的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观察利多卡因联合50%硫酸镁治疗非植物类化疗药物外渗的效果。方法将36例非植物类化疗药物外渗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试验组采用利多卡因联合50%硫酸镁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利多卡因原液局部封闭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封闭联合50%硫酸镁外敷对非植物类化疗药物外渗的治疗效果满意,有较好的临床实践意义。

  • 黄五酊外涂治疗输液外渗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慧;黄柳妮

    输液外渗在临床上很难避免,一旦外渗,轻者致穿刺局部肿胀疼痛,若处理不当可致组织坏死,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影响治疗抢救工作.常规多用33%硫酸镁湿敷,但效果并不理想,我科采用黄五酊液外涂治疗输液外渗,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 芦荟用于输液外渗的效果观察

    作者:韦永鲜;李小娥;黄燕

    [目的]观察芦荟用于输液外渗的效果观察.[方法]将48例输液外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新鲜芦荟汁局部涂抹,对照组使用33%硫酸镁湿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8%,对照组有效率75.0%,两组治疗效果经Ridit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芦荟用于输液外渗效果较好,明显优于33%硫酸镁湿敷.

    关键词: 芦荟 静脉输液 外渗
558 条记录 20/28 页 « 12...17181920212223...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