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排螺旋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对比剂浓度对肝癌检出率的影响分析

    作者:唐鲤榕

    目的 探究肝癌患者在多排螺旋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中,运用不同浓度对比剂在病灶检出率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在2015年1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肝癌患者110例,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进行多排螺旋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观察组注射370 mgI/mL(1.5 mL/kg)碘帕醇对比剂,对照组注射300 mgI/mL(1.85 mL/kg).分析两组诊断敏感性情况.结果 被证实的肝癌病灶270个,≤2 cm及>2 cm的肝癌病灶分别有105个和165个.在≤2 cm病灶的诊断中,观察组诊断敏感性较高(P<0.05),且在所有病灶中,观察组动脉早期、晚期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4.81%、91.85%均高于对照组65.93%、82.96%(P<0.05);但在门脉期诊断中,其诊断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动脉早期和晚期诊断中,高浓密度对比剂能够使肝癌检出率提高,而对于小于或等于2 cm的肝癌病灶,其敏感性更高.

  • 对比剂浓度与DynaCT影像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奋尧;俞家熙;陈智杰;方鸣;宋玉全

    目的:探讨对比剂浓度对 DynaCT 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实验一组:选用内径3mm 的塑料管,在管内充盈不同浓度的对比剂进行 DynaCT 摄影,评价不同浓度对比剂对影像质量的干扰程度。实验二组:分别选用不同内径的塑料管,在管内分两组各充盈浓度200mg/mL、100mg/mL 的对比剂,并进行 DynaCT摄影,评价不同管径时对比剂对影像质量的干扰程度。结果(1)对比剂浓度越大,对 DynaCT 影像的干扰越严重,随着浓度的降低,干扰逐渐减少,当对比剂浓度为100mg/mL 时,干扰基本消失。(2)对比剂浓度一定时,管径越大,干扰越严重。结论在 DynaCT 摄影中,应根据目标血管管径的大小,选用不同浓度的对比剂,以减少对比剂对 DynaCT 影像质量的影响,目标血管大多在3mm 以下时,对比剂浓度应选择不高于100mg/mL。

    关键词: 对比剂浓度 DynaCT
  • 探讨不同浓度对比剂对多层螺旋CT直接法下肢静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宁;李高阳;张丹;邢媛媛;李潇;米楠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直接法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时,不同浓度对比剂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至2016年经直接法下肢静脉检查的患者,对比剂注射速率为3mL/s,延时时间50s,扫描时间20s,按照不同浓度进行分组,获取原始图像数据,并经后处理进行图像重建分析,对所获图像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共40例,80侧下肢深静脉,其中各组的评分结果如下,其中浓度1:4(对比剂碘帕醇370mgI/mL与生理盐水的稀释比例)组中,1分的为13.04%,2分的为52.17%,3分的为34.79%;浓度1:6组中,1分的为11.11%,2分的为22.22%,3分的为66.67%,其中浓度1:7组中,1分的为18.18%,2分的为18.18%,3分的为63.64%;其中浓度1:9组中,1分的为0,2分的为24%,3分的为76%;结论:本研究表明应用对比剂浓度1:6、1:7、1:9的对比剂,均可获得清晰的血管影像,但对比剂浓度设置1:9时不仅可为临床提供佳的影像资料,而且减少了对比剂用量,可被认为是下肢静脉CTV的佳浓度.

  • 不同浓度对比剂对64排CT冠脉成像效果的影响探讨

    作者:钟祖春;张宏;顾静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对比剂对64排CT冠脉成像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64排CT冠脉成像检查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造影剂注射方案不同分为A组(60 mL造影剂+30 mL生理盐水)和B组(60 mL造影剂+30%造影剂和70%生理盐水的混合物30 mL+生理盐水30 mL)各25例,比较2组CT冠脉成像中各支血管增强值水平.结果 2组主动脉、前降支近段、右冠近段CT强化值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上腔静脉、右心室、回旋支近段CT强化值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不同浓度对比剂对64排CT冠脉成像的效果有明显影响,在团注造影剂之后追加造影剂与生理盐水的混合物,利于提高病变和正常结构的对比度,提升冠脉成像效果与影像数据的精确度.

  • 64排螺旋CT不同浓度对比剂在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朝晖;王战;冯彪;刘卿;杨玲玲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CTA)中对比剂浓度对成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颈部CTA扫描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观察C组,其中观察A组患者参数设定为碘普罗胺370 mgI/mL,120 kV,观察B组、观察C组分别设定碘海醇320 mgI/mL、300 mgI/mL,管电压取100kV.对3组患者成像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观察A组患者右侧颈动脉及静脉、基底动脉、主动脉、舌动脉强化程度略高于观察B组、观察C组,但3组患者之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Kappa检验显示,观察A组与观察B组一致性评分k=0.82,与观察C组k=0.79;观察B组与观察C组Kappa检验值k=0.93,3组成像质量呈较高一致性.结论:不同浓度对比剂在CTA扫描中同成像质量并无明显联系,建议采用低浓度对比剂进行CTA扫描,以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同时降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风险.

  • 适当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CTA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磊;温廷国;孙小丽;段永利;赵君;傅岩;袁颖;杨永革

    目的 探讨适当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CTA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6例拟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行前瞻性研究,按所用对比剂浓度不同分为三组,所用对比剂浓度分别为320 mgI/ml、350 mgI/ml、370 mgI/ml,将扫描所得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重组,然后对重组后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并对主动脉起始部及同层面降部的CT值进行测量,对其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785,P=0.675).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的三组患者主动脉起始部CT值的分析结果为:F值=0.992、P值=0.376;主动脉降部CT值的分析结果为:F值=1.527、P值=0.224,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的三组患者主动脉起始部CT值的分析结果为:F值=1.206、P值=0.307;主动脉降部CT值的分析结果为:F值=1.703、P值=0.191,各组C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适当低浓度对比剂(320 mgI/ml)能够满足冠状动脉CTA的诊断要求,在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时推荐使用.

  • 低浓度对比剂扫描方案用于64层CT腹部增强效果分析

    作者:陈绵荣;陈志远;李旭丰

    目的:观察低浓度对比剂扫描方案在64层CT腹部增强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诊治的64层腹部增强CT检查患者100例,根据对比剂浓度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370 mgI/mL对比剂扫描,观察组采用300 mgI/mL对比剂扫描,观察两组腹部病灶情况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腹腔干水平、肾动脉水平及髂动脉水平强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获得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6.0%(P<0.05);观察组检查并发症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 (P<0.05).结论:在注射速率相同的条件下,腹部增强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扫描时选择低浓度对比剂能获得相对满意的图像,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能谱CT成像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CCTA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王建益;袁宇渊;曾波琼;赵相胜;黎子星;梁燕滨

    目的 探讨能谱CT成像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月期间怀疑冠状动脉病变而接受CCTA检查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对比剂碘浓度为300mg/mL,能谱低剂量扫描模式,B组使用对比剂碘浓度为370mg/mL,管电压120kV,比较两组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前降支近段(LAD),右冠状动脉(RCA)的CT值,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评价图像质量等.结果 A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辐射剂量(ED)和碘摄入量分别为(32.08±3.12)mGy、(10.51±2.03)mSv和(13.86±1.09)g,较B组明显降低(P<0.05);A组图像噪声为(24.12±2.27)HU,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LM、LAD、RCA近段管腔的CT值分别为(480.15±52.08)HU、(460.15±60.14)HU、(455.13±60.42)HU,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LM、LAD、RCA近段管腔的SNR、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节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等级评分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83,P<0.05.结论 能谱CT成像结合低浓度对比剂行冠状动脉检查,能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并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

  • 低电压、低浓度对比剂在宝石CT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陈娇;管彬;刘永秀;何川东;廖丽萍;刘启榆

    目的 分析低电压、低浓度对比剂(双低)宝石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探讨双低扫描在宝石CT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2014年1月-3月因怀疑冠状动脉病变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69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双低组和常规组.双低组34例行双低扫描,对比剂碘浓度为300 mg/mL,管电压100 kV;常规组35例行常规扫描,对比剂碘浓度为370 mg/mL,管电压120 kV.按美国心脏协会冠状动脉改良分段法评价各段及各分支的图像质量.测量升主动脉、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左前降支、左旋支、右冠状动脉近段管腔的CT值及其邻近组织的CT值.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两组扫描时平均心率、扫描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组患者的CTDIvol、ED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o.05).两组患者图像质量的客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组患者的升主动脉CT值以及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近段管腔的CT值明显高于常规组,双低组的图像噪声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M、LAD、LCX、RCA近段管腔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0 kV联合低浓度对比剂(碘浓度300 mg/mL)不仅能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同时还可减少辐射剂量和碘注入量.

  • 不同碘浓度对比剂在MSCT肝脏动脉期血管成像中的作用对比及临床应用

    作者:夏振营;祁征;张爱东;李宏军;宋文艳

    目的:评价不同碘浓度对比剂在多层螺旋CT (MSCT)肝脏动脉期血管成像中的作用对比及临床应用.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碘浓度对比剂进行腹部增强扫描:A组对比剂为碘海醇300 (300 mgI/mL),B组对比剂为优维显370 (370 mgI/mL).注射速率均为3.0 mL/s.分别测量动脉期轴位扫描腹腔干水平、肾动脉水平、髂动脉分叉水平腹主动脉CT值,并进行比较.图像后处理采用容积再现(VR)法,分析不同浓度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的增强显示情况,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B组腹主动脉各水平的CT强化平均值较A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VR法行肝动脉血管成像,B组对比剂对腹主动脉及其分支显示效果更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SCT进行肝动脉血管成像时,在注射速率相同的情况下,B组注射的对比剂总量少于A组,但动脉显示效果好于A组,即采用低剂量、高浓度对比剂可以获得满足诊断需要图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