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UPPP术中切除部分腭咽肌的术后并发症临床研究

    作者:张峰;杨怀安

    目的 探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术中切除腭咽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临床转归特点.方法 选择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临床资料完整的28例阻塞平面在口咽部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HAS)患者,于全麻下行改良UPPP手术,术中切除部分腭咽肌,术后对切除腭咽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鼻腔返流、咽鼓管功能障碍等随访观察6个月,术后每个月通过术后复查或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病情,分析其临床变化特点,术后6个月采用ESS (epworth sleepiness scale)量表评价嗜睡状态,与术前ESS评分对比,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内进食后鼻腔返流较多(89.3%),5个月后症状消失;有4例(14.3%)术后1个月出现吞咽障碍,2个月后症状消失;未见耳闷、听力下降、自家音增大等反应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并发症;有6例(21.4%)患者感觉发音改变,2个月后症状消失接近原来状态;ESS评分:术前(18.39±3.72)分,术后第6个月(3.46±2.21)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说明术后嗜睡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改良UPPP术中切除部分腭咽肌术后6个月未出现咽鼓管功能障碍,软腭功能、吞咽功能及构音功能在6个月内均可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嗜睡症状消失达到正常状态.

  • 切除部分腭咽肌的改良UPPP术后疗效观察

    作者:付忠良;张峰;何岩;刘亚奇;杨怀安;姜学钧

    目的:为了提高改良UPPP术后疗效,术中切除部分腭咽肌,并对术后疗效、咽腔成形特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择经Apneagraph睡眠呼吸监测阻塞定位仪(AG)、纤维鼻咽喉镜结合Müller检查及鼻咽部3D-CT确诊的OSAHS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于全身麻醉下行传统的改良UPPP术,术中不切除部分腭咽肌;实验组56例,于全身麻醉下行改良UPPP术,术中切除部分腭咽肌.术后半年内每个月通过复查或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是否出现鼻腔反流、耳闷及听力下降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采用嗜睡程度评估量表(ESS)评价嗜睡状态,应用t检验与术前ESS评分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术后6个月应用AG评价疗效.通过测量悬雍垂长度(L1)、软腭游离缘与咽后壁距离(L2)及鼻咽峡宽度(L3)了解咽峡成形结构特点,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假设检验并评价各测量值与疗效的关系.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实验组显效50例(89.29%),有效6例(10.71%);术前ESS评分11.74±2.48,术后3.84±2.05.对照组显效19例(73.08%),有效7例(26.92%);术前ESS评分11.91±2.40,术后6.92±2.4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半年内两组均未见耳闷、听力下降、自家音增大等反映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并发症,半年后两组咽腔功能均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L1分别为(5.91±3.38)mm和(6.20±3.76)mm(P>0.05); L2分别为(15.70±3.29)mm和(15.35±1.44) mm(P>0.05);L3分别为(20.54±3.33)mm和(16.43±2.21)mm(P<0.05),说明实验组的术后L3明显增宽.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术后疗效与L2手术前后的差值和L3手术前后的差值有线性回归关系,并与二者呈负相关.由标化回归系数看出,L3手术前后的差值对术后疗效影响大.结论:切除部分腭咽肌的改良UPPP通过有效增加术后鼻咽峡宽度提高了手术疗效,并且术后未出现咽鼓管功能、软腭功能、吞咽功能及构音功能障碍.

  • 可控射频消融辅助上气道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作者:辛伟红;侯铁宁;舒德贵;杨占泉

    目的:探讨可控射频消融辅助上气道手术(CAU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全方位进行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术前定位诊断的结果,对168例OSAHS患者上气道不同部位如下鼻甲、软腭、悬雍垂、扁桃体、舌根和舌体等组织进行射频组织减容(RFVTR)治疗的同时,实施腭咽肌切开术,扩大软腭后气道.术后6个月和1年用PSG随访.结果:全部168例患者顺利接受CAUP治疗,有效病例术后打鼾、憋气、口干和困乏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吞咽、语言和保护功能无明显障碍,主要并发症有咽部异物感和鼻出血.术后PSG随访资料完整者52例,综合疗效评价:治愈14例(26.9%),显效31例(59.6%),有效4例(7.7%),无效3例(5.8%).结论:RFVTR是一种新兴的微创技术,该方法操作便捷、安全、痛苦小、可重复、简化术后护理、恢复速度快、患者容易接受;RFVTR结合腭咽肌切开术构成一个新的CAUP治疗体系,可以对OSAHS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是一种值得进一步开发和临床推广应用的新技术.

  • 关于软腭下降机制的肌电图学研究

    作者:王丽萍;杨扬;陈晓秋;高林瑞穗;新美成二

    目的探讨软腭的下降机制.方法将腭舌肌、腭咽肌设定为软腭下降肌,用肌电图学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在软腭下降时腭舌肌、腭咽肌都出现了肌活动电位,另外,腭舌肌、腭咽肌在讲话时也参与了构音运动.结论腭舌肌收缩使软腭下降、鼻咽腔开放,腭咽肌由于具有咽绞扼功能,不但可使软腭下降,还与咽腔闭锁密切相关.

  • 腭咽肌切断术对OSAHS患者呼吸紊乱指数的影响

    作者:吴小松;陈鸿雁

    目的:探讨腭咽肌切断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术后一年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bstruetive apaea index,OAI)、中枢性呼吸暂停指数(Central apaea index,CAI)、混合性呼吸暂停指数(Midex apaea index,MAI)和低通气指数(Hypopaea index,HI)的变化及各型呼吸紊乱的相关性.方法:经夜间7h多导睡眠监测诊断为OAI患者49例,均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腭咽肌切断术治疗,以术前和术后1年的多导睡眠监测及主观感觉等指标作对照.结果:术后1年复查:43例患者睡眠打鼾,晨起嗜睡等症状有改善,41例OAI降低,38例CAI指数降低,40例MAI降低,36例低通气指数降低.阻塞性呼吸暂停减少可以减少中枢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减少可以减少中枢性呼吸暂停.结论:OAI、CAI和HI可相互影响;低温等离子射频腭咽肌切断术创伤小,有效地改善OSAHS患者的缺氧症状.

  • 腭咽闭合不全诊治的新进展

    作者:殷佳鹏

    腭咽闭合不全(VPI)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是整形外科及耳鼻咽喉科的范围,对此疾病的诊断方法也在不断进步.一股来说,需要语音病理学家的评估,同时结合鼻音的客观测量.腭咽肌环的闭合能力可以被X线照影以及鼻咽纤维镜直接诊断,而且鼻咽中腭咽闭合的位置、闭合不全的位置及大小可以被明确.对于有必要的患者,可进行外科手术干预.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