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级医院实习护生遭受职场暴力的调查分析

    作者:石荣光;李冬梅;夏季芳;裴秋燕;周月爽;李翠花;董丽;阮育凤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遭受职场暴力的情况,为预防、干预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3月~2015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我市三级甲等医院护生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占护生工作场所暴力总发生率的70.92%,其中独生子女、中专学历的实习护生更容易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不被患者或家属认可是发生暴力的主要原因。结论:实习护生是医院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必须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予以应对,防止护理人员的流失。

  • 工作场所暴力与医生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静;李书;谢晓乐

    目的 了解天津市三甲综合医院医生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和职业倦怠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天津市8家三甲综合医院,采用便利抽样对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为74.1%;遭受暴力的医生的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倾向维度得分分别为(14.01±7.312),(8.70±6.518)分,均高于未遭受暴力医生得分(7.75±7.825),(5.12±4.5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909、5.769,P<0.05).结论 医生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可引起职业倦怠,政府、社会及医院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培训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

    作者:蔡建政;王海芳;钮美娥;毛莉芬;梁永春;韩燕霞

    [目的]了解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培训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为降低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方法,选取20名在职临床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分析,归纳出3个主题: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培训力度欠缺;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培训的内容与方式单一;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培训的参与度低.[结论]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培训仍存在较多问题,建议在今后的工作场所暴力培训中,医院管理层不仅需要加强培训的力度,更需要了解护士的需求,注重培训的方式及内容,能真正地为护士临床所用,从而降低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

  •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风险因素与风险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明星;潘红英;朱红芳;高喜仁

    检索国内外有关医院暴力风险因素与评估工具的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医院暴力风险因素与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希望进一步为国内研究医院暴力风险因素与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 人文关怀小组干预对综合医院护士遭遇工作场所暴力后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谢霖;罗健;邓文芳;肖厚平;郑爱喜;刘敏;黄晓英;朱庆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小组干预对综合医院护士遭遇工作场所暴力后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遭遇过工作场所暴力的66名护士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对照组护士进行个别访谈干预,观察组护士进行人文关怀小组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护士干预前后的心理水平进行评价并进行比较. [结果]对照组干预后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睡眠与饮食因子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化、强迫、抑郁、恐怖、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睡眠与饮食因子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化、抑郁、恐怖、焦虑、偏执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小组干预对改善护士遭遇工作场所暴力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有效的.

  •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任芬;王斌全;武婷

    [目的]了解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探讨其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为医院制定预防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医院各科室护士遭受的工作场所暴力次数及工作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32名护士在过去1年中有68.1%的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职业地位、自主性及工作任务与工作场所暴力次数呈负相关。[结论]医院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较高,并且严重影响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医院应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降低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 西安市综合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事件调查

    作者:邹湘君;郑艳;朱金凤

    [目的]了解西安市综合医院医务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现状,为进一步预防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及合理应对暴力事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4年8月 12月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15所综合医院1 398名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结果]有工作场所暴力经历的医务人员占67.7%,其中66.2%的医务人员有工作场所语言暴力经历,8.7%的医务人员经历过躯体攻击,2.7%的医务人员经历过性攻击;儿科医务人员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发生率为83.8%,急诊科医务人员77.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医务人员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影响因素为职称、工作科室、文化程度、医院级别;回归模型可解释总变量的19.1%(P<0.05).[结论]西安市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较高,以辱骂、威胁等语言暴力常见,对服务不满意是发生暴力的常见原因.

  • 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的调查分析

    作者:葛宝兰;常娜;孙宏玉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情况,分析原因,为预防、干预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根据WHO相关文件及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定义设计调查表,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98名急诊护士近1年内遭受暴力情况进行调查.[结果]98名被调查者在近1年内有78人遭受过暴力,发生率为79.59%,以语言暴力为主;分诊台是急诊科发生暴力的常见工作场所;急诊科护士处理暴力的主要方式是耐心解释和忍让回避;暴力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病人(或其陪同者、探视者)的要求未得到满足、候诊时间过长、病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等;强迫、焦虑、躯体不适、抑郁和恐惧是急诊护士遭受暴力后的主要负面心理反应.[结论]急诊科护士作为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必须引起重视;针对医院特点开展工作场所暴力防范与应对措施教育,提高急诊科护士防范暴力的能力,维护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

  • 团体心理干预对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精神科护士心理状况的影响

    作者:郑慧芳;曹新妹;聂磊嬿;张菊英;龚晴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精神科护士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曾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精神科护士73人,按发生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37人和观察组36人,对照组护士按常规干预方法,观察组护士在常规干预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团体心理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护士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得分情况.[结果]经过团体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护士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等9个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SAS和SD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降低护士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稳定护理队伍.

  • 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伤害的调查分析

    作者:张春英

    目的 了解医院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及原因,为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及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自编医院急诊科工作场所暴力调查表,对58名急诊科护士有关工作场所暴力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58名急诊科在职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为90.9%,不同年龄、工作时间、学历、职称的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辱骂(63.3%)和威胁(22.5%),其次是躯体攻击(11.3%)和性骚扰(2.8%);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等待时间过长(39.3%)、醉酒或使用特殊药品(12.7%)、医疗费用过高(12.7%)、护理人员态度或技术问题(9.9%)等;暴力发生可使护士出现委屈(78.9%)、愤怒(56.3%)、抑郁(45.0%)、焦虑(39.4%)等不良心理反应.结论 急诊科护士是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对护士带来了短暂或长期的心理、精神上的伤害,因此医院管理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发生.

  • 医护人员工作场所暴力模式的潜类别分析

    作者:林少炜;李煌元;赵璧;陈熔;万春雨;吴思英

    目的 探讨医护人员工作场所暴力模式,为采取有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1950名医护人员进行工作场所暴力测量,运用潜类别分析识别潜类别,进而区分暴力模式.结果 佳的潜类别数为3,根据潜类别条件概率的分布特征,分别命名为工作场所暴力高频组、中频组和低频组.暴力频率越高,其工作满意度越低.男性、30~40岁、有夜班和学历为本科及以上是工作场所暴力高危人群,应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干预.结论 潜类别分析可以识别不同暴力模式,揭示工作场所暴力预防的重点人群,为制定暴力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调查分析

    作者:孔德玲;王明旭;孔德敏;孔淑贞;杨希文;吕静雯

    目的 了解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现状.方法 采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修订版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792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792名调查对象中,过去1年内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发生比例为58.08%(460/792),门急诊、妇产科、儿科是工作场所暴力高发区.工作场所暴力多发生在白班;施暴者以患者家属,中年、男性为主;72.60%(575/792)的护理人员认为在工作中不可避免会发生暴力事件,"传媒正确导向(89.33%,707/792)"被认为是预防工作场所暴力可采取的首要措施;护理人员主要应对方式是耐心解释(74.13%,341/460)和忍让回避(53.04%,244/460),遭受暴力事件后会感到委屈(75.38%,347/460)、气愤(65.65%,302/460),甚至不想继续从事护理行业(21.84%,100/460).保安巡逻(81.63%,647/792)、病区安装摄像头(77.43%,613/792)、夜间工作区域内保持灯光明亮(53.42%,423/792)是医院现有的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的主要措施.结论 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事件普遍存在,建议医院及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进一步的干预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防暴指南,减少医院场所暴力事件的发生.

  • 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及与情绪智力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帮峰;辛明兰;卢庆华

    目的 调查目前临床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及情绪智力的现状,探讨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与其情绪智力的关系,为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研究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场所暴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 采取地域分层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山东省5所精神科医院的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场所暴力频度测定量表、情绪智力量表.结果 精神科护士1年中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均分为(6.64±3.56)分,情绪智力均分为(3.79±0.37)分,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及各类型暴力与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各维度呈负相关(r=-0.496~-0.214,P<0.01);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情绪管理、所在病房、情感知觉、医院等级、性别对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有负向预测作用(R2=0.333,F=44.636,P=0.000).结论 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风险较高,精神科护士的情绪智力水平对其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具有影响作用.

  • 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应激障碍与护理伦理决策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阮小芳;胡艳;苏雅云;吴佳薇

    目的:了解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护理伦理决策现状,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工作场所暴力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测量表和护士护理伦理决策问卷对340名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8名占17.06%(58/340)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护士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总分为(38.77±13.57)分;创伤后应激障碍组伦理选择、伦理行动和伦理决策能力总分分别为(121.36±8.33)、(105.56±7.76)、(226.92±15.52)分,无创伤后应激障碍组为(140.60±9.01)、(117.65±8.41)、(258.27±16.73)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96、-10.015、-13.153,P<0.01);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总分与伦理选择、伦理行动和护理伦理决策总分均呈负相关(r=-0.415、-0.431、-0.420,P<0.05)。结论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后可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护理管理者应做好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工作,避免创伤后应激障碍对护理伦理决策的影响。

  • 肿瘤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与护士共情疲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惠艳;张丽敏;张欢;高茜

    目的 对肿瘤医院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共情疲劳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肿瘤医院护士共情疲劳的因素,为预防护士职业倦怠和离职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86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工作场所暴力测定频度量表、共情疲劳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肿瘤医院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零频度261名占30.17%,低频度336名占38.84%,中频度245名占28.32%,高频度23名占2.66%;护士共情疲劳轻度171名占19.77%,中度339名占39.19%,重度355名占41.04%;工作场所暴力与共情疲劳的"同情满意"维度评分呈负相关(r=-0.164,P<0.01),与"职业倦怠""继发性创伤应激"维度评分呈正相关(r=0.149、0.196,均P<0.01);护士的学历及工作场所暴力是"同情满意"的主要影响因素(t=8.284、-4.664,均P<0.01);工作场所暴力、工作年限和年龄是"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t=8.905、4.114、2.986,均P<0.01);工作场所暴力、科室(放射科)及学历是"继发性创伤应激"的主要影响因素(t=8.242、-5.822、-3.644,均P<0.01).结论 肿瘤医院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较高,肿瘤医院护士共情疲劳情况较严重,需要护理管理者给予综合干预策略,降低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改善护士共情疲劳状况.

  • 肿瘤医院护士遭遇工作场所暴力事件体验的质性研究

    作者:汪若;罗晨玲

    深入了解暴力事件发生后护士的真实体验及带来的影响.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7名肿瘤医院胸外科护士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式访谈,现场录音和笔录并分析资料.提炼4个主要概念:医院暴力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医院暴力事件处理过程中缺乏医院管理层面的有效干预、安抚和支持;医院暴力事件发生后缺乏媒体对社会舆论的正性导向作用;低年资护士发生暴力事件的诱因是护士本身沟通和工作方法原因,高年资护士是疾病的转归和疗效方面的原因.提示在医院暴力发生之后,医院管理者应及时干预,给予心理疏导,同时应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增加媒体正面报道,预防和控制医院暴力事件的发生发展.

  • 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身体暴力事件的现况调查

    作者:邓利章;黄嘉威;曹顺姬;郑伟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形式及心理情况的现状,为临床护士及管理者提供研究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对该院一年内遭受工作场所身体暴力的精神科护士的遭受暴力形式和心理状态调查,采用χ2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仅有9.9%的精神科护士掌握暴力防范技巧.精神科女护士较精神科男护士更易遭受暴力行为在身体性袭击(χ2=9.611)、遭遇患者或家属打砸(χ2=4.085)、和被威胁(χ2=5.172)等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1.8%的人认同医院暴力事件越来越多;83.0%的人认为不信任家属,对家属感到恐惧;74.6%的人认为经常失眠、伴有焦虑,但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护士缺乏掌握工作场所暴力攻击的知识,大部分护士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并且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女护士),为管理者提供一定依据,以制定相应对策,降低工作场所暴力.

  • 对精神科医务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侵害情况的调查分析

    作者:王强

    目的:调查分析精神科医务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侵害的情况.方法:将我院精神科的50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其职务、性别、学历、年龄、遭受患者语言暴力及躯体暴力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医务人员均曾遭受患者的语言暴力.在本组医务人员中,有44名医务人员曾遭受患者的躯体暴力.与本组中的女性医务人员相比,本组中的男性医务人员遭受患者躯体暴力的几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中的医生或护士相比,本组中的护工遭受患者躯体暴力的几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学历为本科或大专的医务人员相比,学历为中专、高中或初中的医务人员遭受患者语言暴力及躯体暴力的几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的医务人员遭受患者语言暴力及躯体暴力侵害的几率均较高.在精神科,男性医务人员比女性医务人员更易遭受患者的躯体暴力,护工比医生、护士更易遭受患者的躯体暴力,学历较低的医务人员比学历较高的医务人员更易遭受患者的躯体暴力.

  • 医务人员工作场所暴力后的行为反应与组织应对的调查研究

    作者:孙涛;王硕;王娜;王菲;刘新研;张良;王刚;樊立华;曹德品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在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的心理与行为反应以及组织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收集,共收集786份有效调查问卷.结果 医务人员遭受暴力后心理反应依次为:愤怒(32.2%)、无安全感(21.9%)和委屈(15.6%);应对行为依次为:耐心解释(0.60%)、上报上级(0.50%)和忍气吞声(0.29%);科室和医院的组织对应依次为:领导出面调解(0.58%)、精神安抚(0.56%)、报警(0.28%)和让医务人员息事宁人(0.25%);50.80%的医务人员认为医院在处理暴力事件不够得当;68.20%的医务人员从未参加过预防暴力的培训.结论 工作场所暴力给医务人员带来多种负面情绪,个人应对方式具有被动特点,然而,组织应对资源有限.科室和医院多采取息事宁人、控制事态和减少影响范围的组织应对方式,而常常忽视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安抚与精神补偿,不但如此,暴力的预防、防范和处理应策略对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 县级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石磊;樊立华;王玲玲;贾晓莉;周辰宇;童鑫发;陈振康

    目的 了解县级医院医生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流行特征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降低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发生.方法 使用自拟问卷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共90所县级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5 842份,有效收回率为81.91%.结果 县级医院医生暴力总发生率为69.3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生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月平均收入、所在科室与工作年限是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暴力的发生率偏高(主要特征),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干预,维护医院正常秩序,为医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135 条记录 4/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