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楼对多发性创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周满红;李建国;黄祖敏;郑亚玉;张永萍;肖雪;万卫红

    目的 探讨重楼总皂苷(RPTS)对多发性创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除空白对照组外萁余2组按多发骨折-脂多糖两次打击致多发性创伤并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标准制模,制模后1h,重楼干预组予重楼总皂苷(RPTS)灌胃.干预后6h,部分动物采血,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K-1β及IL-6浓度;各组留取肺组织,光镜下进行病理形态观察.剩余动物用以观察死亡率.结果 重楼干预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及IL-6浓度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01).模型对照组,光镜下肺组织病理形态观察显示明显肺损伤;而重楼干预组肺损伤表现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死亡率,重楼干预组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 重楼总皂苷对多发性创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中的TNF-α、IL-1β、IL-6水平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以及减轻急性肺损伤有关.

  • 大黄对多发伤合并休克兔小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喻安永;李建国;刘劲松;潘勇;张小军

    目的 观察大黄对多发伤合并休克兔小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纯种大白兔24只,复制多发性创伤合并休克兔的模型,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常规治疗+大黄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安慰治疗组),假手术组,每组8只.复苏24h后处死动物,取小肠行电子显微镜检查,并测量细胞线粒体二维平面形态计量学参数和三维平面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 电镜下假手术组小肠上皮细胞各结构清晰、完整,微绒毛排列整齐.对照组小肠上皮细胞可见微绒毛倒伏、缺损,异染色质浓缩、边集,线粒体肿胀、嵴模糊甚至空泡化,粗面内质网扩张.大黄治疗组小肠上皮细胞结构基本完整、清晰、微绒毛轻度排列紊乱.散在性脱落,肿胀的线粒体和扩张的内质网少见,细胞间连接清晰可见.与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及治疗组线粒体数较多周长、面积、大直径、小直径及等效直径均较小(P<0.01).而假手术组与治疗组的上述参数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及治疗组体积密度较小(P<0.01),面积密度、粒子数密度、比表面、形状因子较大(P<0.01).结论 大黄能减轻多发伤合并休克后小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病变,大黄对多发伤合并休克模型兔小肠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 大黄对多发伤合并休克兔肝、小肠保护机制的研究

    作者:喻安永;李建国;凌丽;杨光;马懿;陆元兰

    目的 观察大黄对多发伤合并休克兔肝、小肠的保护作用.方法 纯种大白兔24只,复制多发性创伤合并休克兔的模型,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常规治疗+大黄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安慰治疗组),假手术组,每组8只.复苏24h后处死动物,取肝、小肠行病理检查,并测量细胞线粒体二维平面形态计量学参数和三维平面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 治疗组肝及小肠粘膜病理损害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细胞单位胞浆内治疗组比对照组线粒体数量多,肿胀较轻微.结论 大黄能减轻多发伤合并休克后肝、小肠病理改变,大黄对多发伤合并休克模型兔肝、小肠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 大黄对多发性创伤兔血中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

    作者:赵焕利;李建国;黄祖敏;肖雪;谢智慧;周满红

    目的 观察多发性创伤兔血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白细胞介素-6、8(IL-6、8)变化及探讨大黄的治疗和保护作用.方法 清洁级大白兔18只,复制多发性创伤兔的模型,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常规治疗+大黄治疗6只),对照组(常规治疗+安慰剂治疗6只),正常组(6只).大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创伤前0min及创伤后30min、60min、120min、240min、480min时间点采血测定血浆TNF-a、IL-6、8的水平,正常组记录相应时间点测TNF-d、IL-6、8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多发性创伤后TNF-a、IL-6、IL-8的水平逐渐升高比正常组的相同时间点有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创伤后4h水平有差异(P<0.05),创伤后8h有显著差异(P<0.01);而治疗组其升高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THF-α、IL-6及IL-8参与了多发性创伤后的病理生理过程,应用大黄可降低血浆中TNF-α、IL-6及IL-8的水平,明显减轻机体的全身炎症反应程度.

  • 多发性创伤126例护理体会

    作者:杨佳川;陈宁

    多发性创伤患者伤势重、病情变化快、容易感染、病死率高.所以医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短的时间内及时展开抢救工作,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从而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我科共收治多发性创伤126例,现总结如下.

  • 多发性创伤后血清IL-1β、IL-8、IL-10及TNF-α观察

    作者:周满红;裴天容;黄莉;陈美

    由一种致伤因子引起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严重损伤,并足以威胁或加重整体伤情者,称为多发性创伤.它是急救创伤外科常见病之一,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当然很多.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多发性创伤的发展以及SIRS、MODS等并发症的发生,与机体的一些炎症介质在受伤后的变化密切相关,特别是同TNF-α及一些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密不可分.

  • 多发性创伤的现场急救

    作者:郭水华;吴雪玲

    多发性创伤系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重要器官同时损伤,其特点是不同器官可以相互影响加重创伤反应,较单一外伤更为严重复杂,及早迅速有效的现场急救,有助于维持生命体征,降低死亡率.

  • 多发性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作者:胡晓萍;欧阳颖

    目的:多发性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9例多发性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护理措施.结果:均达到了快速控制感染、消除症状、恢复功能的目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及时、有效的救护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 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性创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彭鸿辉;王振彬

    目的:探讨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性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90例多发性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肺炎高发病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低发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平均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性创伤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了患者的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多发性创伤救治护理

    作者:孙静

    目的:分析多发性创伤急救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336例多发性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急救护理及对症护理。结果336例患者中存活241例,存活率71.7%,术前死亡53例,术中死亡7例,术后死亡35例,死亡率28.3%。结论针对多发性创伤患者采取及时、有效、规范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保证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 多发性创伤的急救及护理水平提升对策分析

    作者:张俊霞

    目的:探讨提升多发性创伤的急救及护理水平的对策。方法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的80例由于不同原因导致的多发性创伤的急救及护理经验。结果通过紧急的处理成功治愈出院的患者70例,由于伤情严重出院后有轻微后遗症的4例,送至医院抢救无效的6例,伤者满意度达到98%。结论高水平的急救和护理,默契配合齐心协力的抢救,建立创伤急救小组对多发性创伤的救治有帮助。

  • 多发性创伤的急诊护理研究

    作者:张小珍

    多发性创伤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多发性创伤主要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人体同时具有两个以上的脏器受到了损坏,是一种很严重的创伤。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医疗水平的提升,对于多发性创伤的诊断护理已经有所进步,但还是存在的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从多发性创伤的临床资料、并发原因以及诊断失误的原因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急诊护理措施,加强多发性创伤护理的力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多发性创伤80例护理体会

    作者:马茜茜;刘文;蔡增增

    目的:总结多发伤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80例多发性创伤患者急护理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病人,按Kirkpatrick创伤指数标准评定,平均分22分。颅脑手术18例,剖胸探查10例,剖腹探查26例,胸腔闭式引流18例。死于颅脑损伤6例,创伤性休克8例,失血性休克4例。结论:早期诊断,尽早判断病情,合理把握抢救顺序,及时抢救危及生命的器官损伤,及时手术及重视术后的综合治疗,完善创伤急救体系是提高护理成功率的关键。

  • 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对多发性创伤患者凝血系统的影响观察

    作者:王静恩;王志华;蔡金芳;瞿炜;朱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对多发性创伤患者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APACHE II)>16分的多发性创伤患者60例,排除伤前有慢性肝病、血液病和凝血功能障碍疾病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按多发性创伤常规治疗,包括液体复苏、手术、预防感染、营养支持及必要时呼吸机支持治疗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入院第1d起用血必净注射液80 ml,静脉点滴,1次/12 h,连用7d.分别于入院即刻和入院后第1、3、5、7d测定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后原(FIB).结果:治疗组第3d起PT、TT、APTT延长和PLT、FIB下降即有改善,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APACHE II)治疗组也有改善,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对多发性创伤患者能拮抗炎性递质,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干预血小板活化和微血栓形成,从而稳定凝血系统改善多发性创伤预后.

  • 急诊多发性创伤患者应用大黄预防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作者:曲智杰

    目的观察大黄预防多发性创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100例本院收治的急性多发性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大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皆给予常规抑酸治疗,对照组置胃管,冰盐水灌注:大黄组胃管中预防性加用大黄治疗。比较两组应激性胃溃疡发生情况。结果大黄组出现应激性溃疡3例,发生率为6%;对照组出现应激性溃疡10例,发生率为20%。大黄组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大黄对急诊多发性创伤的应激性胃溃疡有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浅谈骨科多发性创伤的急救与护理要点

    作者:郭登莉;张瑞峰

    目的 探讨骨科多发性创伤的急救与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骨科多发性创伤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急救措施及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抢救成功率为91.03%,院前死亡率为5.13%,抢救死亡率为3.85%;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积分分别为(12.56±2.34)分、(5.12±1.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多发性创伤抢救过程中,用精湛的急救技术,并掌握相应的护理手段,是提高成功液活率、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的关键.

  • 多发性创伤的急诊护理

    作者:项晨

    目的探讨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13年12月1日~2014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8例多发伤的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8例患者经急诊抢救成功74例,4例死亡。结论在多发伤的抢救治疗中,护士准确的病情评估、精湛的技术操作、有效的医护配合是提高多发伤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 急诊严重创伤患者应用高级创伤护理的探讨

    作者:严云华

    目的 探讨急诊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的高级创伤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2月收治的76例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经过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38例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8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并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治疗并配合护理,观察组38例患者死亡3例,死亡率为7 9%;对照组38例患者死亡11例,死亡率为28.9%,通过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4%、护理人员操作熟练程度(94.62±4.8)分及书写规范性(93.6±4 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4.2%、(86.2±5 3)分、(85.8±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严重多定性创伤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并采取高级创伤护理措施,疗效显著.

  • 多发性创伤病因分析与急救护理

    作者:陆彩虹;王秋佳

    目的 探讨多发性创伤病因析与急救护理.方法 分析了47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多发性创伤患者的病因与急救护理,并提快速伤情评估、优先处理致命伤、准确执行急救程序等急救护理措施.结果 治愈25例,致残5例,死亡10例,好转7例.结论 护士增加急救护理意识,多发性创伤患者急救时,迅速分析病因、预见性的病情观察,及时有效的救治,从而降低致残和死亡的发生.

  • 50例严重多发性创伤急救的体会

    作者:范海涛;段丽芳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性创伤的救治的方法.方法 选择6年期间急诊科救治严重多发性创伤50例病人,对其救治方法、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掌握正确、快捷的治疗手段是成功救治严重多发性创伤的关键.结论 严重多发性创伤病情危重、伤情复杂、变化快,急诊救治要突出重点、迅速准确的诊断及一体化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多发性创伤 急救
266 条记录 12/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