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动态对比增强MRI在腮腺肿瘤中的诊断应用评价

    作者:张跃海;孔令伟;高源统;贾庆;张刚

    目的 研究动态对比增强MRI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12月瑞安市人民医院和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腮腺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良性肿瘤29例(良性组),恶性肿瘤31例(恶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动态对比增强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统计并分析两组病灶形态学特征、时间信号曲线类型,诊断符合率.结果 良性组MRI形态规则、边缘清楚、信号均匀、周围组织不受侵、T2WI为高信号者占多数,比例分别为75.9%、100.0%、79.3%、100.0%、82.8%,与恶性组(9.7%、16.1%、19.4%、38.7%、29.0%)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组以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信号不均匀、周围组织受侵、T2WI为高低和等信号占多数,分别为90.3%、83.9%、80.6%、61.3%、38.7%和32.3%,明显高于良性组(21.4%、0.0%、20.7%、0.0%、13.8%、3.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组的时间信号曲线类型以持续型、廓清型廓清率≥0.3、平坦型多见,分别占62.1%、13.8%、31.0%,明显高于恶性组(19.4%、0.0%、0.0%)(P<0.05),恶性组以廓清型、廓清率<0.3多见(80.6%),明显高于良性组(0.0%)(P<0.05).良性组的MRI增强峰值时间[(172.12±55.33)s]明显长于恶性组[(73.55±37.20)s](P< 0.05);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诊断腮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较好,分别为100.0% 、99.6%、100.0%.结论 动态对比增强MRI诊断腮腺肿瘤的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度较高,对肿瘤良恶性鉴别具有较好的价值,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 老年患者眼眶淋巴瘤的CT及磁共振成像特征

    作者:刘伟;董洋;陈宏海;曲晓峰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眼眶淋巴瘤的CT及磁共振成像( MRI)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眼眶淋巴瘤患者的 CT与 MRI资料,20例患者均行磁共振T1WI、T2WI及T1WI增强压脂检查,8例行MR动态增强、3例行DWI检查,8例行多层螺旋CT平扫,并冠状位或(及)矢状位重建。结果单侧发病16例、双侧发病4例,共24眶病灶。病灶范围局限16眶,弥漫多发8眶;病灶位置主要分布于肌锥外区12眶、泪腺区7眶、肌锥内6眶、眶隔前区5眶;形态以结节状10眶、铸型9眶为主;界限清楚19眶,5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24眶 MR图像中,与大脑皮质相比,病灶以T1WI等信号22例、T2WI等信号20例为主,DWI示4眶病灶均呈等高信号,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呈平台型7/9眶、流入-流出型1/9眶,1/9眶病灶的不同感兴趣区分别呈平台型及流入-流出型。10眶患者CT图像中病灶均呈等密度,无骨质破坏。结论老年患者眼眶淋巴瘤的CT及MRI征象具有一定特征,对其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 髓母细胞瘤的动态增强MRI和DWI表现分析

    作者:李颜良;张勇;程敬亮;卜春晓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3.0T磁共振动态增强和扩散加权成像(DWI)特征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MRI资料.测量病变区与对照区ADC值并进行比较,统计动态增强MRI中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的类型,计算并比较各型达峰时间(Tmax)、增强峰值(EP)、大对比增强率(MCER),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病灶在DWI上表现为相对高信号,ADC值减低(P=0.000)0其中33例(80.5%)TIC曲线类型为Ⅱ型,髓母细胞瘤TIC呈上升平台型的95%可信区间为69.8%~91.2%,三种曲线类型之间T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Ⅱ型曲线Tmax为(74.53士1.67)s.结论:DWI联合动态增强MRI应用,对髓母细胞瘤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 超声造影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对人肺腺癌裸鼠异位移植瘤微血管生成特点的定量研究

    作者:许华燕;庄华;杨志刚;李媛;师轲

    通过超声造影时间信号曲线获得人肺腺癌异位移植瘤血流灌注参数,进一步探究肿瘤不同生长时间微血管生成特点.本文选取21只裸鼠,建立人肺腺癌异位移植瘤模型,于7d、14 d及28 d进行超声造影(CEUS),获得肿瘤血流灌注图像及时间信号参数,包括上升时间(RT)、峰值强度(PI)和曲线下面积(AUC).CD34免疫组化染色获得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实验结果显示,7d、14 d及28 d的PI与AUC逐渐降低(P<0.05).RT随着肿瘤生长时间延长逐渐增高(P<0.05).在有坏死的肿瘤中,非坏死区域的PI、AUC比坏死区域大(P<0.05).CD34染色发现坏死肿瘤的MVD较无坏死肿瘤低[(7.50±3.44)条vs.(12.44±5.74)条,P=0.034].MVD与PI呈正相关(r=0.668,P=0.008).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超声造影对人肺腺癌异位移植瘤血流灌注研究具有一定价值.时间信号曲线的PI、AUC及RT可以反映肿瘤的微血管生成情况.

  • 钼靶摄影及磁共振动态增强VIEWS扫描结合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雅坤;许国辉;任静;冯斌;董晓蕾;陆皓;何长久

    目的:探讨钼靶摄影及磁共振动态增强VIEWS扫描结合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钼靶摄影及磁共振动态增强VIEWS扫描的表现.结果:钼靶摄影检查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为72.50%(87/120).磁共振检查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为85.83%(103/120).钼靶摄影与磁共振检查结合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为95.83%(115/120).结论:钼靶X线摄影及磁共振动态增强VIEWS扫描结合提高了早期乳腺癌诊断准确率.

  • 磁共振动态增强乳腺VIEWS扫描及时间信号曲线结合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雅坤;许国辉;任静;王闽;刘锦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乳腺VIEWS扫描及时间信号曲线结合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乳腺疾病患者(恶性46例,良性14例)行磁共振乳腺动态增强扫描并对病灶进行时间-信号曲线分析.结果:恶性肿瘤的动态增强形态学表现多为病灶边缘不清或呈毛刺征,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内部信号不均匀或呈边缘强化,肿物邻近血管增粗、增多;时间-信号曲线多呈Ⅲ型或Ⅱ型表现.良性肿瘤形态学表现多为边缘清晰、形态规则,呈均匀或呈弥漫性、斑片样强化;时间-信号曲线表现为Ⅰ型或Ⅱ型.结论:动态增强乳腺VIEWS扫描可同时获得乳腺病变的形态学和功能学诊断信息,动态增强与时间-信号曲线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MRI诊断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