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抗生素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及使用原则

    作者:于海艳

    自从抗生素问世以来,为保障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当人们没有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时,抗生素也会带给人类不小的灾难,抗生素可以治病,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不要盲目使用,而应根据具体病情与药物特性合理选用。滥用抗生素,可引起许多不良的后果。

  • 我院2011年6-12月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作者:霍·乌兰;额尔克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抽查2011年6月-12月所有出院病历1973份,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病历1447份,对所用抗菌药物的种类、使用率、住院患者使用强度、金额、抗菌药物的联用、用量、给药时间、用药天数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73.34%,在使用抗菌药物的1447份中,手术病历495份抗菌药物使用率100%,使用中以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占39.39%,其次为青霉素类,占12.12%.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抗菌药物用法用量不当,大部分采用大日剂量,尤其是围手术期的用药时机不当,用药疗程过长和联合用药不当等方面.结论:应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转向整治活动方案》,规范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基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李培福;宋金德

    医疗器械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但部分
      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特别是那些与人体长时间接触、长期使用、植入人体内的医疗器械,在其诊治疾病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相应的风险。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是促进临床合理用械,保证公众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为上市后医疗器械监管提供依据、促进医疗器械产品合理使用与研发、确保公众用械安全有效的重要保证。笔者作为基层药械监管工作者,结合近年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就基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加强监测工作的思路。

  • 合理使用手套防止职业伤害

    作者:吴铁骊

    临床急诊护理工作中,我们会较频繁地使用一次性手套.由于手套里的滑石粉的长期刺激,易导致护理人员的手部皮肤粗燥、皲裂、指甲变形等症状,橡胶手套还可引起过敏反应,成为了一种职业伤害.经过长期观察和反复试验,笔者发现了一种避免手部受损的方法,现介绍如下.先根据手的大小选择适合的一次性的聚已烯薄膜手套戴入,再将合适型号的一次性的橡胶手套戴在薄膜手套的外面.这样避免了滑石粉的直接刺激,同时双层手套比单层手套能够更好的提供保护,避免交叉感染.

  • 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

    作者:王艳丽

    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的不断研发,中药注射剂在医院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多,不断引起了国内外各家医疗机构的共同关注。我院临床各科室中药注射剂使用比较普遍,为此为促进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特对我院近一年来的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计算机管理系统2013年1月~12月的所有患者中药注射剂用药信息,包括药品名称、规格、零售价、数量、销售金额等。
      1.2方法
      根据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对我院中药注射剂的用量、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和《新编药物学》[2]及药品说明书确定药品的DDD。DDDs=该药年销售总量/该药的DDD,DDDs 值越大,说明此药的使用频度越高。DDC=该药年总销售金额/该药的DDDs。

  • 浅谈儿童合理使用中成药

    作者:张淑萍

    儿童用药安全是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针对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儿童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现状,给出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几个注意点,以引起医务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

  • 浅谈儿童合理使用中成药

    作者:张淑萍

    儿童用药安全是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针对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儿童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现状,给出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几个注意点,以引起医务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

  • 临床药师参与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作者:刘爽;陈春荣

    目的:探讨研究临床药师参与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的原有研究人员13名参与临床抗菌药物的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名研究人员,对照组6名研究人员.治疗组在原有研究人员基础上增加了1名临床药师共同参与.对照组则应用原有研究人员继续进行抗菌药物研究.比较两组人员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各自的研究成果判定临床药师对于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结果: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抗菌药物的深入研究对于药物的开发研究更加透彻,也能够更加的结合临床医学进行更加合理的应用和治疗.

  • 绩效管理措施对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的效果观察

    作者:冯成君

    目的 观察绩效管理措施对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12月出院的113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未给予任何管理,将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出院的1203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绩效管理措施;对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耐药菌株出现情况和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耐药菌株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工作中,应用绩效管理能让医院感染管理科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能让医院抗菌药物的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让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显著提高,对多药耐药菌的流行进行有效控制,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含毒性药材中成药合理使用与不良反应预防探讨

    作者:佟瑞敏;李赟

    目的 分析含毒性药材中成药合理使用与不良反应预防方法.方法 收集当前我院含毒性药材中成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并收集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找出预防方法.结果 在使用含毒性药材中成药过程中,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为药材质量不合格、剂型因素、未考虑患者病史和药物配伍不当.结论 在使用含毒性药材中成药治疗时,为了保证治疗安全性,需对药材质量不合格、剂型因素、未考虑患者病史和药物配伍不当等因素进行针对性分析,并尽量避免这些因素造成不良反应.

  • 探讨药学干预合理使用抗生素产生的影响效果

    作者:金美子

    目的 分析药学干预合理使用抗生素产生的影响效果.方法 择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总的178例接受门诊及住院患者的资料,分对照组(89例)与研究组(89例),研究组以药学干预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照组以常规方式使用抗生素,比较2组抗生素的使用频率及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抗生素的使用频率是39.33%(35/89)比对照组61.80%(55/89)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是5.62%(5/89)比对照组14.61%(13/89)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学干预使用抗生素产生的影响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频率.

  • 抗菌药合理使用的几点体会

    作者:朱海霞

    目的 探究药师干预对于抗菌药合理使用的促进性分析,并得出相关的体会.方法 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以及随机数字表法,来对于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包含20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进行应用,实验组则在药师的干预下进行用药,我们分别对于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效果进行记录,方便今后进一步的数据比对.结果 实验组的药物使用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也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存在的差异均满足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以及可比性.结论 在患者服用抗菌药的过程中加强药师的干预会增强患者用药的综合疗效,并且帮助患者起到节约费用以及时间的综合效果,对于患者有着较强的临床效果,因此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对于这一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

  •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

    作者:宋义军;沈莉红

    目的 研究分析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2月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患者8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不进行任何干预,观察组患者通过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准则的制定、处方点评、调查其用药情况、培训教育以及持续改进等方法进行药学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处方用药率、不合理用药率、耐药率及临床医生对喹诺酮药物使用原则的知晓率.结果 观察组采用药学干预后,处方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较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医师、护士和患者对喹诺酮类药物的知晓率也明显提升,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学干预有利于促进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药物耐药性的发生.

  • 药剂科在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张素英

    目的 探索药剂科在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1-12月间与2015年1-12月间各120例出院患者病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实施抗菌药物干预政策,作为观察组,2014年间未实施抗菌药物干预政策,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在联合用药次数、平均单次剂量、术后用药时间以及平均用药费用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药剂科实施抗菌药物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抗菌药物的科学化使用效率,做到科学监督,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 抗生素在抗感染中的应用药理分析

    作者:庞晓梅

    抗生素又被称为“消炎药”,也被称为“抗细菌剂”是一类用于抑制细菌生长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在治疗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方面效果显著,是人们日常中非常熟悉的一种药物.常用的抗生素种类分为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内酰胺类四大类,这四大类在临床用量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高达80%.但是,作为人们常用的药物,也存在着非常容易被人们滥用.据报道,我国是世界上抗生素滥用严重的国家,滥用抗生素催生了大量的“超级细菌”,细菌耐药性越高代表着感染率与死亡率的升高,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对人是有害的,因为,如何正确的使用抗生素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希望为民众和医务人员使用抗生素的时候能有所帮助.

  • 中国儿童抗生素使用现状和分析

    作者:韦方方

    由于儿童的特殊生理结构,儿童使用抗生素有较大的风险性,更容易受到药物不良反应的伤害.因此本文通过已有的研究,总结中国儿童使用抗生素的现状和家长的认知情况,以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让患儿健康成长.

  • 缺血性脑卒中的降纤治疗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丁艳

    脑卒中是除了癌症和心脏病之外的第三大常见的致死疾病,其中又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降纤制剂因其具有良好的降纤作用而被广泛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试验研究,它的研发及合理使用已成为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症的热点。

  • 浅议我院门诊2013-2015年抗风湿药的应用分析

    作者:唐振香;张丽娜

    目的:通过分析抗风湿药类药物的使用情况,监控此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采用限定计量分析法,对我院2013-2015年抗风湿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风湿类药的年总销售额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非甾体类抗风湿药塞来昔布、洛索洛芬钠片及中成药白芍总苷胶囊、通痹腔囊的销售金额及用药强度近几年一直位居前列.慢作用抗风湿药来氟米特、艾拉莫德及耱皮质激素甲波尼龙片销售金额居中.结论:我院门诊抗风湿药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

  • 某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作者:周香君

    目的:为了解某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规范抗菌药物在医疗机构门诊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12月门诊处方8601张,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其中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分析。结果:8601张处方中有2750张抗菌药物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1.97%(2750/860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522张,合理使用率91.71%(2522/2750),二联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050张,二联使用率38.18%(1050/2750)。结论: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合格率、二联使用率较高,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 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作者:段桂花

    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既不同于纯中药制成的中成药,又不同于纯化学成分制成的西药,因此不能作为普通中成药应用,只有重视含西药成分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才能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2201 条记录 107/111 页 « 1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