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检测血清胱抑素C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丹;丁发明;郭善媛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因胸痛初诊入院并行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80例,另选择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血清中胱抑素C水平,对其进行分析,并通过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评分.结果 CHD组的Cys C值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268,P<0.01).结论 检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在冠心病诊断及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冠心病患者血清乙酰肝素酶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作者:梁一昕;胡彩虹;陈晓荣;苏春燕

    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SE)是定位于溶酶体和高尔基体的一种内切糖苷酶,能够降解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中的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HS)链,后者是组织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重要组成部分,HPSE 通过降解 HS 链参与一系列生物学反应如炎症反应、胚胎发育、血管生成、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等[1]。研究证实,HPSE 还可以通过促进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2]。本研究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 HPSE 水平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初步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在冠心病病情判断、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 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血小板聚集率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丽晖;代文娟;任方刚;逯林欣;张丽利;李学文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不同易患因素、不同临床分型、不同等级冠脉病变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对127例 ACS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临床分型、TIMI危险评分以及冠脉病变 Gensini 评分,明确血小板聚集率与其关系。结果 ACS并高血小板反应患者收缩压(S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血糖(Bs)、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非高血小板反应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TIMI低危组相比,急性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急性非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在高危组、中危组大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升高(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仅高危组升高(P<0.05);STEMI组血小板大聚集率与 UA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而 NSTEMI组仅高危、中危血小板大聚集率增高(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 Gensini 冠脉病变评分各等级组与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相应冠脉病变组相比,血小板大聚集率增高(P<0.05)。结论血小板聚集率在ACS不同易患因素、不同临床分型、不同TIMI危险等级、不同等级冠脉病变呈现不同的变化,对其测定并结合冠心病易患因素、病变评分系统分析,可能对 ACS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液Rho激酶活性分析

    作者:刘洪光;陶贵周;黄建华;虞改雪

    探讨 Rho 激酶(ROCK)活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预后的关系。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住院的129例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0例、对照(CON )组31例。Western Blot 检测血液白细胞中 ROCK 、ROCK1、ROCK2活性,同时根据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及是否发生心血管意外分组再次比较。 AMI 组和 UA 组 ROCK 、ROCK1、ROCK2活性均增高;且 AMI 组高于 UA 组;三支、双支、单支病变组活性依次减低,Gensini 评分≥20分组及发生心血管意外组均高于 Gensini 评分<20分组及未发生心血管意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ROCK 活性可能对 ACS 患者预后观察、评估有重要意义。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

    作者:李妍;肖婷;李琳;曾欧;罗健;吴志雄;杨军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胱抑素 C(Cys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 Gensini 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入组患者91例,其中非冠心病对照组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28例,ACS 组43例,检测3组患者外周血血清中 CysC 和 Hcy 水平,同时计算各组患者冠脉病变 Gensini 评分。结果 ACS 患者 CysC、Hcy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ACS 组与 SAP 组组间比较,CysC 和 Hcy 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 CysC 与 Hcy 呈正相关(r =0.284,P<0.05),血清 CysC 与 Gensini 评分呈正相关(r =0.321, P<0.005)。结论 ACS 患者血清 CysC 与 Hcy 水平升高,而血清 CysC 和 Hcy 水平与 Gensini 评分均呈正相关,说明血清 CysC 与 Hcy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 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丁伟;王邦宁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non-HDL-C)与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 Gensini 评分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25例疑诊或既往临床诊断 CHD 患者予以冠状动脉造影(CAG),将造影阴性的39例作为对照组(HC 组),造影阳性的186例患者诊断为 CHD,结合临床特点分为心绞痛组(AP 组)122例和心肌梗死组(AMI 组)64例。采用 Gensini 评分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分,测定患者全套血脂水平,探讨 non-HDL-C 及相关脂质成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Gensini 评分的相关性;同时对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达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80 mmol/ L 的 AP 组患者进行 non-HDL-C 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Gensini评分的亚组分析。结果 AMI 组 non-HDL-C 水平高于 AP 组及 HC 组,AP 组 non-HDL-C 水平高于 H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HD 患者 non-HDL-C 水平与 Gensini 评分呈正相关(r =0.562,P <0.05);LDL-C 控制达标的 AP 组患者,高 non-HDL-C 组(≥2.60 mmol/ L)比低 non-HDL-C 组(<2.60 mmol/ L)Gensini 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on-HDL-C 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non-HDL-C 在评估 LDL-C 控制达标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再发心血管事件风险上有一定价值,可作为 LDL-C 达标后心血管残余风险新的观察指标。

  • 绝经女性胱抑素 C 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任朋;许邦龙

    目的:探讨绝经女性血清胱抑素 C(Cystatin C,CysC)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185例疑诊冠心病而行冠脉造影的绝经女性被纳入研究,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 CysC 水平,从冠心病病情程度、病变支数和 Gensini 评分3方面探讨绝经女性血清 CysC 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结果(1)病变组血清 CysC 水平高于对照组;(2)随着血清 CysC 的升高,冠心病患者病情程度逐渐加重,病变支数和 Gensini 评分逐渐增加;(3)血清 Cys C 水平与冠脉病变 Gensini 评分呈正相关(r =0.643,P <0.05),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年龄、HDL 等因素之后,CysC 与冠脉病变 Gensini 评分(β=0.266,P <0.05)仍然独立相关。结论在绝经女性中,冠心病患者血清 CysC 水平升高,随着血清 CysC 升高,患者病情程度、冠脉病变程度也更加严重。

  • 冠心病及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和同型半胱氨酸及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罗春苗;高潮;冯俊;张静

    目的:探讨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住院并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共116例,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及既往史及血糖情况分为冠心病组(CHD 组)4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CHD +T2DM组)33例及正常组35例。对入选对象的冠脉造影结果进行 Gensini 评分,测定血清 Hcy水平,进行 HRV 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1)三组间比较冠心病组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血清 Hcy 水平明显升高,冠脉病变程度增加,HRV(包括 SDNN、SDANN)水平下降(P <0.05);(2)CHD +T2DM组 Hcy 水平及 Genisi 评分在三组中高;(3)通过对单支、双支、多支分组比较发现随着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 Hcy 水平升高,HRV 下降;(4)Gensini 评分和血清Hcy 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 Hcy 水平和 HRV 变化对冠脉病变程度有评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