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瑞巴派特、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广印

    目的 探讨瑞巴派特、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210例HP感染患者随机分成四组,其中A组53例,B组52例,C组52例,D组53例.A组患者给予标准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C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瑞巴派特口服;D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及瑞巴派特口服.四组所用药物除瑞巴派特用药为28天外,其余药物均为14天.疗程结束后均停用所有药物并记录胃肠道症状评分情况,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于三联疗法停药4周后观察各组HP根除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B组、C组、D组HP根除率分别为55.77%、78.43%、74.51%、9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B组、C组、D组患者胃肠道症状评分分别为(4.58±0.42)、(2.32±0.38)、(2.41±0.39)、(1.05±0.28)分,均较治疗前的(6.68±0.72)、(6.59±0.69)、(6.70±0.64)、(6.63±0.67)分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9%、9.62%、7.55%,明显低于A组的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第七天及三联疗法疗程结束时菌群失调发生率分别为28.30%、39.62%,明显高于B组、C组、D组的7.69%、15.38%、11.54%、17.31%、3.77%、7.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瑞巴派特、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三联疗法可明显提高HP根除率,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菌群失调发生率,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 瑞巴派特联合左氧氟沙星、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作者:刘光田;刘光好;徐金彩

    目的:观察瑞巴派特联合左氧氟沙星、地塞米松保留灌肠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4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瑞巴派特联合左氧氟沙星、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地塞米松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63.6%),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瑞巴派特保留灌肠能有效保护UC患者结肠黏膜并促进溃疡愈合,不良反应少,联合左氧氟沙星和地塞米松能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 瑞巴派特与硫糖铝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消化不良症状的作用

    作者:衣秀岩

    目的 探讨瑞巴派特与硫糖 铝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 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应用硫糖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 组的基础上联合瑞巴派特,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缓解情况、炎症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呃逆饱胀、反酸、胃灼烧、上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缓解 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炎症治疗总有效率和消化不良症状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巴派特联合硫糖铝可明显改善慢性非萎缩性胃 炎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减少患者胃黏膜的炎性反应,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 雷贝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活动性胃溃疡80例

    作者:刘凤梅

    目的 研究雷贝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活动性胃溃疡8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到2012年12月在郑州二砂医院消化科就诊治疗的良性活动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给予Hp三联方案之一(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瑞巴派特;对照组给予Hp根除三联方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两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反应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7.5%)与对照组(9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炎症反应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炎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活动性胃溃疡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炎症的消退,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瑞巴派特通过抑制miR-877-5p的表达减轻阿司匹林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作者:韩维维;谈路轩;李超;何帮顺;樊叶;张振玉

    目的 研究瑞巴派特是否通过抑制miR-877-5p的表达减轻阿司匹林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的损伤.方法 体外培养GES-1细胞株,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IC10浓度)损伤组和阿司匹林(IC10浓度)联合不同浓度瑞巴派特(0. 2、0. 5、1. 0 mmol/L)保护组,利用qRT-PCR检测miR-877-5p的表达情况.转染miR-877-5p inhibitors到阿司匹林损伤组的细胞,转染miR-877-5p mimics到0. 5 mmol/L瑞巴派特保护组的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利用miRNA靶基因数据库预测miR-877-5p的靶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miR-877-5p的功能.结果 阿司匹林损伤组中的miR-877-5p表达量明显高于瑞巴派特保护组(P<0. 05),miR-877-5p表达量在保护组中随着瑞巴派特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F=71. 87, P<0. 05).转染miR-877-5p inhibitors能减轻阿司匹林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0. 05),抑制细胞的凋亡(P<0. 05).转染miR-877-5p mimics能抑制瑞巴派特对细胞的增殖效应(P<0. 05),促进细胞凋亡(P<0. 05).生物信息学发现,miR-877-5p共有945 个靶基因,这些靶基因多参与cAMP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结论 瑞巴派特通过抑制miR-877-5p的表达,减轻阿司匹林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的损伤.

  • 瑞巴派特对双抗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作者:刘晨晨;李超;徐兆军;韩维维;张振玉;王劲松;黄文斌

    目的 探讨瑞巴派特对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引起的胃黏膜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双抗损伤组和瑞巴派特保护组.双抗损伤组大鼠给予阿司匹林(10.41 mg · kg-1·d-1)联合氯吡格雷(7.81 mg·kg-1·d-1)灌胃,瑞巴派特保护组大鼠在每次行双抗灌胃前1h用瑞巴派特100 mg·kg-1·d-1)对大鼠进行灌胃预处理,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4 d;实验第15天处死所有大鼠,评估胃黏膜大体及病理损伤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中VEGF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胃黏膜中EGF的表达,应用TUNEL法检测胃黏膜中细胞的凋亡.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双抗损伤组大鼠胃黏膜大体及病理损伤明显增加,胃黏膜中EGF、VEGF表达明显减少(P<0.05),胃黏膜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5);与双抗损伤组相比,瑞巴派特保护组胃黏膜损伤明显减轻,胃黏膜中EGF、VEGF表达明显增加(P<0.05),胃黏膜细胞凋亡显著降低(p<0.05).结论 瑞巴派特对双抗引起的胃黏膜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增加胃黏膜中EGF、VEGF的表达、降低细胞凋亡而促进损伤黏膜的修复.

  • PPI联合瑞巴派特促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溃疡愈合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少君;董小林

    目的 系统评价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联合瑞巴派特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CJFD、CBM、CNKI、VIP及WanFang Data,检索时间截至2015年8月1日,查找所有比较PPI联合瑞巴派特预防ESD术后溃疡出血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采用RevMan 5.2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项RCTs,共724例患者.合并结果显示:与单用PPI相比,应用PPI联合瑞巴派特后溃疡愈合率明显升高(OR=2.40,95% CI:1.68~3.44);根据疗程长短(4周和8周)进行亚组分析显示:联合用药组溃疡愈合率均高于单用PPI组(4周:OR =2.22,95% CI:1.53~3.24;8周:OR =3.19,95% CI:1.22~8.31).对于直径>2 cm溃疡,联合用药组疗效更明显(OR =4.77,95% CI:2.22~10.26).而对于溃疡部位、是否合并H..pylori感染,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用药过程中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PPI联合瑞巴派特疗效优于单用PPI,尤其对于直径>2 cm的溃疡.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RCTs迸一步论证其安全性.

  • 康复新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重发;金韩

    目的 观察康复新联合瑞巴派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瑞巴派特+康复新+生理盐水混合后保留灌肠,每天1次;对照组用康复新+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方法同治疗组.治疗12周后用结肠镜复查,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12周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1.0%和96.8%.对照组分别为44.8%和75.9%,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康复新联合瑞巴派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

  • 瑞巴派特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常冰;刘畅;孙晓艳;王颖;孟红军;李辉;王炳元

    目的 探讨瑞巴派特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酒精或酒精和瑞巴派特直接灌胃的方法制作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对比观察不同时点(O、15、30、60 min)大鼠胃黏膜的损伤指数;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测定组织中的TNF-α,采用ELISA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血浆PGE:和血清NO.结果 随时间的推移,酒精刺激后胃黏膜有高度损伤.但同时应用瑞巴派特不仅能使其损伤程度明显降低(与酒精组或对照组相比,P<0.05),还可抑制酒精诱导的胃黏膜TNF-α的表达.时间越长这种抑制作用越明显;饮酒30 min后,瑞巴派特能明显提高血清NO水平(P<0.01)和血浆PGE2水平(P<0.05),60 min后,瑞巴派特组血浆PGE2水平甚至超过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瑞巴派特能够降低胃黏膜组织中的TNF-α表达,显著提高血液中的NO和PGE2水平.

  • 瑞巴派特对阿司匹林损伤大鼠小肠黏膜通透性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成;崔梅花;梁君;李静

    目的 探讨瑞巴派特对阿司匹林致大鼠小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损伤组和低、中、高剂量瑞巴派特保护组.采用阿司匹林150 mg·kg-1·d-1灌胃,连续14 d,瑞巴派特组在每次造模前30 min给予保护.观察小肠黏膜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改变,检测黏膜髓过氧化物酶(MPO)、黏蛋白2(MUC2)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表达,检测血清D-乳酸水平.结果 阿司匹林组小肠黏膜损伤,黏膜MPO、血清D-乳酸增加(P<0.05),MUC2、ZO-1和Occludin表达量减少(P<0.05),瑞巴派特可不同程度缓解以上改变.结论 瑞巴派特对阿司匹林损伤小肠黏膜通透性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包括减轻炎症、增加MUC2的分泌、保护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

  • 瑞巴派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观察

    作者:郑英兰

    为了探讨瑞巴派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将10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给予瑞巴派特+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B组给予铝碳酸镁+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C组给予硫糖铝+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结果 显示在总S期和S2期获得率及溃疡直径减小程度等方面A组明显高于B、C两组.瑞巴派特是促进溃疡愈合疗效较高的药物.

  • 小剂量奥美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Helicobecter pylori相关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研究

    作者:施宏;王聚新;杨淑清;陈素玉;谢招飞;黄贺

    目的 评价小剂量奥美拉唑(O)联用瑞巴派特(R)对H.pylori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内镜下黏膜变化及组织学炎症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将96例H.pylori感染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OR组(32例)、O组(32例)、R组(32例).治疗第1周,3组均予H.pylori根除三联方案.第2~6周,O组予洛赛克MUPS 10mg每日1次口服;R组予膜固思达100mg每日3次口服;OR组予MUPS 10mg每日1次口服,联合膜固思达100mg每日3次口服.结果 治疗结束,3组临床症状改善均有显著性变化.OR组、O组临床症状改善均比R组显著.第6周末复查胃镜,镜下黏膜情况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组、R组组织学炎症消退均比O组明显.结论 治疗H.pylori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小剂量奥美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比两药单用能够更好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炎症消退.

  • 瑞巴派特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进;杨洁;王斌;陈珺;刘颖;刘涵翰

    目的 探讨瑞巴派特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的肠道黏膜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G1)、模型组(G2)、瑞巴派特治疗组(G3)、奥沙拉嗪治疗组(G4),每组10只.连续治疗结束后取病变段肠组织,行结肠大体损伤评分;结肠组织匀浆检测白三烯B4(LTB4)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Px)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环氧合酶-2(COX-2)和5-脂氧合酶(5-LOX)的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IL-10含量.结果 治疗后,与G2组比较,G3组和G4组的结肠大体损伤评分、血清TNF-α、IL-1O水平、结肠组织LTB4水平均明显降低,而SOD、GSH-Px的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与G2组相比,G1、G3、G4组COX-2及5-LOX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G1组COX-2和5-LOX蛋白表达极弱,与G3、G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巴派特对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结肠组织中SOD及GSH-Px的活性、调节细胞因子、降低COX-2及5-LOX的表达有关.

  • 瑞巴派特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

    目的评价瑞巴派特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干预组、空白对照组及试验组各15例,其中正常干预组及试验组给予口服瑞巴派特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和内镜表现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的症状积分无显著性差异,而药物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剑突下疼痛、上腹不适、烧心等症状明显缓解,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腹胀虽有缓解,但不如前者明显(P>0.05);而空白对照组则症状无缓解;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5.7%.治疗前试验组有胃窦和/或胃体水肿糜烂,甚至呈mosaic样改变,治疗后这些表现明显改善.结论瑞巴派特能改善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黏膜病变.

  • 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胃炎:Meta分析

    作者:李敏;银腾达;林彬彬

    目的 评价瑞巴派特对存在和不存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电子检索并手工检索中文和英文数据库(1980年1月-2014年4月),纳入比较瑞巴派特对慢性胃炎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特点和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对比瑞巴派特对慢性胃炎的作用,形成15组对照,涉及1 584例患者.在临床效果方面,联合使用瑞巴派特较常规用药(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及法莫替丁)有效率高(RR=1.23,95%CI:1.06 ~ 1.41),且效果明显的比例较高(RR =1.37,95% CI:1.09 ~ 1.73).单用瑞巴派特与其他常规药物(如硫糖铝、奥美拉唑等)对比有效率相当(RR=1.04,95%CI:0.95 ~ 1.14);治疗效果明显的比例也相当(RR=1.11,95% CI:0.83 ~ 1.48).对比症状积分显示,使用瑞巴派特治疗后症状积分较低,上腹痛WMD=-0.58,95%CI:-0.77~-0.40;上腹胀WMD=-0.91,95%CI:-1.05~-0.77;反酸WMD-0.37,95%CI:-0.66~-0.08;暖气WMD=-0.29,95% CI:-0.63 ~0.06,但症状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 =0.14,95% CI:-0.57 ~0.85).在不良反应方面,总体副作用少,瑞巴派特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0.88,95% CI:0.28 ~ 2.82).结论 基于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常规用药(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及法莫替丁)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胃炎在症状改善和临床效果方面有优势,但单用瑞巴派特与其他常规用药(硫糖铝、奥美拉唑等)对比效果无明显差异.

  • 瑞巴派特(膜固思达(R))治疗急、慢性胃炎循证医学调研简报

    作者:袁耀宗

    瑞巴派特(膜同思达(R))是主动型新一代的胃黏膜保护剂,不仅能促进胃黏膜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而且能够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症.

  • 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在胃镜下息肉切除术后的疗效观察

    作者:谭娟;彭波;习隽丽;李海燕

    [目的]分析对比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在胃镜下息肉切除术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入选经胃镜下息肉切除术的患者60例,分为2组,每组30例,术后1~2周内分别采用兰索拉唑(30 mg静滴,bid)+瑞巴派特(0.1g口服,tid)、奥美拉唑(40 mg静滴,bid)+瑞巴派特(0.1g口服,tid)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创面大小及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腹部症状(腹痛、腹胀、腹部不适)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治愈率等指标.[结果]兰索拉唑+瑞巴派特组、奥美拉唑+瑞巴派特组术后腹部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0.97±0.30)d、(2.53±0.4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6个月复查胃镜,2组患者胃息肉切除创面愈合治愈率均达到了100%.[结论]兰索拉唑+瑞巴派特与奥美拉唑+瑞巴派特均可用于胃镜下息肉术后的治疗,采用兰索拉唑+瑞巴派特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腹部症状消失时间.

  • 瑞巴派特和埃索美拉唑防治非甾体抗炎药胃病的疗效对比

    作者:王昌雄;王济纬;朱雅碧;王立明

    [目的]观察对比瑞巴派特和埃索美拉唑防治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所致胃肠黏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0例服用NSAIDs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60例单用NSAIDs,B组50例加服瑞巴派特,C组50例加服埃索美拉唑,8~12周后进行症状随访及胃镜检查.[结果]3组间在临床症状、胃黏膜急性糜烂、消化性溃疡及病情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具有溃疡危险因素的患者中,C组防治效果优于B组,B组又优于A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巴派特和埃索美拉唑能有效防治NSAIDs胃病发生,具有溃疡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同时服用埃索美拉唑,普通患者服用瑞巴派特即可达到防治目的.

  • 瑞巴派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

    作者:朱晚林;叶秀津;王章流;叶淑芳

    目的:观察瑞巴派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28例UC患者分成A、B两组,两组均给与奥沙拉嗪常规治疗,A组患者用瑞巴派特保留灌肠,B组用复方锡类散液保留灌肠治疗.结果:A组患者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B组(81.25%)(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瑞巴派特保留灌肠能有效保护UC患者结肠黏膜并促进溃疡愈合,不良反应少,联合奥沙拉嗪能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瑞巴派特片含量

    作者:汪大海;宋周虎;严洪;胡晓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瑞巴派特片含量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0:50)用冰乙酸调节至pH=2.6,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245 m.结果:瑞巴派特在3.80~19.02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4.7%(RSD=0.3%).结论:该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高,快速简便,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165 条记录 6/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