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水中待产优势的临床研究

    作者:蔡莉;吴庆荣;彭秀

    目的:探讨水中待产产妇的产程,产道裂伤,分娩疼痛及新生儿评分影响。方法自愿水中待产低危符合条件的孕妇60例为水中待产组,随机取同期阴道分娩足月单胎,头位,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产道裂伤,减轻疼痛效果及新生儿评分。结果水中待产产妇产程较对照组缩短(P<0.01),水中待产产妇无一例行会阴切开,对照组会阴切开率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中待产组下水后疼痛缓解率93.33%,两组新生儿平分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待产的优势体现在缩短产程,减轻疼痛,降低会阴侧切率。

  • 水中待产对提高阴道分娩产妇镇痛效果的评价

    作者:黄佩贤;卢淮武;林宝华;魏雪群;黄淑婷;刘颖琳;张建平

    目的 探讨水中待产对阴道分娩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2月产科住院、自愿行水中待产且符合条件的产妇38例为观察组(水中待产组),以同期、一般情况及产科条件相近、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70例为对照组(传统分娩组).比较2组产妇疼痛情况、产程、阴道分娩率及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产妇入水后疼痛级别较入水前明显降低,且不影响产程进展,阴道分娩率高.结论 水中待产可有效缓解分娩疼痛,提高阴道分娩率,对产程无影响,对母婴无不良影响,适用范围广,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 水中镇痛对初产妇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

    作者:张薇;汪小华

    目的:通过跟踪比较水中镇痛与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和传统分娩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探索水中镇痛对其分娩过程中疼痛的改善,尤其是重度疼痛的发生情况及累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139名单胎足月初产妇为观察对象,其中水中镇痛组(简称水中组)56名,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组(简称静脉组)37名和传统阴道分娩组(简称传统组)46名。应用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收集3组产妇在宫口开至2~3 cm或镇痛前1 min、镇痛后10、30、60 min的疼痛情况,同时收集产妇痛点疼痛评分及重度疼痛的累计时间。比较镇痛不良反应、产程进展、催产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3组初产妇在各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分娩方式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组相比,水中组镇痛后各时间点NRS评分明显降低,累计重度疼痛时间明显缩短,平均缩短36.5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0,P<0.05)。与静脉组相比,水中组镇痛后10 min(t=-2.358)及痛点的NRS评分(t=-2.703)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镇痛后60 min的NRS评分高于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3,P<0.01)。水中组催产素应用仅12.50%(7/56),较静脉组37.84%(14/3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82,P<0.01)。结论水中镇痛在不增加产程中不良反应及干预措施的基础上,有效的缓解了初产妇的分娩疼痛,尤其是降低了痛点,缩短了累计重度疼痛的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性镇痛方法。

  • 水中待产产妇盆底组织MMP-1、TIMP-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颖琳;谭玉清;丁红;郭仲杰;黄修治;彭静;张建平

    [目的]通过检测水中待产产妇盆底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的表达,探讨水中待产对盆底组织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2月,收集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自愿选择水中待产的产妇38例为试验组.同期、一般情况及产科条件相近、选择传统阴道试产的产妇70例为对照组.调查两组阴道分娩产妇孕期、产后42天压力性尿失禁症状(SUI)和盆腔器官脱垂(POP)情况.试验组和对照组终分别有33、47例成功阴道分娩,于第三产程后取会阴侧切伤口底部组织,并进行石蜡包埋切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分别检测组织中MMP-1、TIMP-1的表达.[结果]1.两组孕期出现SUI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18% vs 31.91%,P=0.17),试验组产后42 d伴有SUI症状的发生率(2/33,6.06%)显著低于对照组(11/47,23.40%) (P=0.04).两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42 dPOP发生率相近(24.24%vs 25.53%,P>0.05).试验组盆底组织MMP-1阳性率(3/33,9.09%)显著低于对照组(32/47,68.09%) (P< 0.001),试验组TIMP-1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2.12%vs 17.02%,P=0.546).盆底组织MMP-1阳性表达与产后42 d SUI症状发生有关(OR=22.96,95%CI 2.81-187.73),盆底组织MMP-1阳性与产后42 d POP发生有关(OR=5.56,95%CI 1.88-16.42).未发现TIMP-1与产后42 d SUI及POP的确切关系,对应OR(95%CI)分别为2.083(0.46-9.38)及3.02(0.83-11.06).[结论]水中待产产妇盆底组织中MMP-1的阳性表达较低,可能与水中待产对盆底组织具有保护作用有关.

  • 水中待产联合拉马泽呼吸减痛法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观察

    作者:邹卫

    目的:探讨水中待产联合拉马泽呼吸减痛法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1月我院产科收治拟自然分娩的200例孕产妇纳入本次研究,根据减痛方法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均为100例。两组均实施水中待产,同时研究组采取拉马泽呼吸法,常规组采取一般呼吸法,对比分析两组临床分娩质量。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达到84.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2.4%,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0.05);两组疼痛级别、不良心理发生方面有差异,统计有意义(<0.05)。结论在水中待产基础上实施拉马泽呼吸减痛法,可有效提升自然分娩率,减少剖宫产,减轻分娩疼痛和缓解不良心理。

  • 不同待产方式对初产妇产后近期盆底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志红;胡孟彩;鲍颖洁;黄杰;郑雪芹

    目的 比较不同待产方式对初产妇产后近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寻求有益的待产方式.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分娩的初产妇,根据知情自愿的原则分为水中待产组69例(水中组)、传统待产组95例(传统组)、硬膜外麻醉待产组75例(药物组);分别收集每组阴道分娩产妇产程、会阴侧切及会阴裂伤情况、产后2h出血量、1 min和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孕期及产后42天压力性尿失禁情况、盆腔器官脱垂分度(POP-Q)和盆底电生理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水中组与传统组相比:中转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产后42天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降低(P<0.017);POP-Q评分中,仅Aa指示点上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7).②水中组与药物组相比:第一、二产程时间缩短,会阴侧切率降低,Ⅰ类和Ⅱ类肌力≥Ⅲ级所占比率升高(P <0.017);POP-Q评分中,仅Aa指示点上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药物组与传统组相比:第二产程时间延长(P <0.017).结论 水中待产可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及产后42天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水中待产初产妇产后近期盆底电生理指标损伤程度、盆底器官脱垂程度均轻于传统及硬膜外麻醉待产者.水中待产可能对盆底功能有保护性作用.

  • 33例水中待产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芸

    目的:研究水中待产的可实施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房内单胎头位足月无分娩禁忌症,并自愿选择水中待产的33例孕妇作为观察组,活跃期后进入分娩池中浸泡待产,宫口开全后离开水池擦干全身采取上产床待产。随机取30例同等条件的孕妇为对照组,单纯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同时给予心理护理,音乐疗法,导乐助产士给予按摩。比较两组孕妇产时宫缩疼痛减轻程度,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会阴裂伤程度,新生儿窒息情况、产后出血量以及是否有产褥感染等。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产后出血和及新生儿 Apgar 评分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P >0.05)。结论水中待产可有效缓解分娩时的宫缩痛,并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缓解盆底组织的受压,减轻会阴裂伤,对母婴无不良影响,适用范围广,该分娩镇痛方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