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导管内癌及浸润≤1厘米No Mo的各期乳腺癌临床观察

    作者:尤唱;宋三泰;吴世凯;李晓兵;丁丽娟;江泽飞;尉承泽;黄焰

    目的 比较乳腺导管内癌及浸润≤1 cm N0M0的各期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随访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解放军第三○七医院收治或会诊的57例导管原位癌(DCIS),46例浸润≤0.1 cm微浸润(pT1mic)及74例pT1aa-b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3组患者肉眼肿瘤大小[2.0(0.1 ~7.0)比2.0(0.5 ~ 10.0)比2.0(0.3 ~ 10.0)cm]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CIS、pT1mic、pT1a-b分别中位随访63、38、59个月,全组复发转移共12例,各组复发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1a-b组ER、PR阳性患者内分泌治疗明显降低复发转移风险(P =0.024).在PT1mic及pT1a-b患者中,化疗组的复发转移率等于或大于未化疗组,而在DCIS患者中更是明显高于未化疗组(P=0.016).在pT1a-b患者中,HER-2阳性者复发转移似较多,应用赫赛汀后复发有减少趋势.结论 未考虑指征施用辅助化疗不改善3组患者的临床预后;内分泌治疗是降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部分早期浸润癌的HER-2阳性患者应用赫赛汀可能有其积极意义.

  • 333例pT1a和pT1b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分子分型的研究

    作者:薛慧琴;申红红;赵霖;牛昀

    目的 探讨pT1a和pT1b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及预后.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pT1a(n=82)和pT1b(n=251)期的乳腺癌病例,回顾性分析其分子分型、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结果 333例肿瘤中腺腔A型、腺腔B型、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型的比例分别为30.6% (n=102)、46.6% (n=155)、12.0% (n =40)和10.8% (n =36).pT1a和pT1b期肿瘤的分子分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不同分子分型的肿瘤之间无病生存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风险比(HR)=1.659,P=0.002];pT1a期的肿瘤相对于pT1b期的肿瘤预后较好(HR =2.756,P=0.046).分子分型[HR=1.424,95%可信区间(CI):1.018 ~ 1.992,P=0.039]、肿瘤T分期(HR=3.278,95%CI:1.151~9.336,P=0.026)及组织学分级(HR=3.609,95%CI:1.981~6.573,P=0.001)为影响pT1a和pT1b期肿瘤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pT1a和pT1b期的肿瘤由于发现较早,往往术后无病生存率较高,分子分型、肿瘤T分期及组织学分级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当肿瘤为三阴性型或组织学分级较高时,预后相对不佳,应给予重视.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