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治疗128例分析

    作者:岳晓东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12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研究组患者施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 F N A),对照组患者施以锁定加压钢板(L C 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各指标比之于对照组患者明显优越,组间差异明显;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比之于对照组患者也明显优越,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 F N A固定方式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相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低,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 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的效果比较

    作者:曲轶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100例,纳入的100例患者均为7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进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的结果要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比DHS更具有优势,疗效也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的护理

    作者:梁修云

    股骨粗隆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多数与骨质疏松有关,常见于老年人.由于病人年龄大,主要脏器功能低下,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做好术前、术后护理非常重要.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微创手术 ,不但有抗旋转,生物力学稳定,病人可早期下地活动,而且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少、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优点,已成为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重要治疗手段[1].现将我科2009年12月-2011年12月运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总结如下.

  •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综合疗效评价

    作者:林基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综合疗效.方法 选取70例于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我院诊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35例.A组给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B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B组(P<0.05);2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锁定钢板治疗综合疗效更加显著,具有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切口长度小等优势.

  •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庞文彬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讨其力学特点及手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应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1例.结果:经3~12个月随访,平均9个月骨折全部获得愈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21例,良9例,差1例,优良率96.8%.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防旋转、防切割等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值得临床推广.

  •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作者:张宇明;陈斌;常保国;蔚晋斌;余建平;王小健

    背景:转子间骨折主要有两种固定方式,一是髓外固定的钉板系统,以动力髋螺钉为代表;另一种是髓内固定的髓内钉系统,以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为代表.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12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8例.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及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两种内固定方式置入治疗.结果与结论:动力髋螺钉组平均随访13个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平均随访11个月.随访期内两组均达骨性愈合.置入内固定治疗后动力髋螺钉组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延长(P < 0.05);末次随访时Parker-Palmer评分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动力髋螺钉组主钉松动退出1例,钢板断裂1例;所有患者无伤口感染、内固定物切割、髋内翻等并发症出现,终骨折愈合.提示两种内固定治疗转子间骨折均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比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可更早负重,骨折愈合时间短.

  • 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系统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邵进;杨铁毅;王治;张岩;刘树义

    背景:髓外固定系统包括动力髋螺钉常用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但在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中,髓外固定系统往往会导致骨折固定失败。髓内固定系统包括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和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系统广泛用于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目的:比较髓外固定系统包括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和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Medline和Cochrone library从1990年1月到2014年11月的文献。对髓外固定系统包括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和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系统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结果与结论:通过对346篇文献进行筛选,共有13篇文献符合标准,其中共纳入1271例不同类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与髓外固定系统包括动力髋螺钉组相比,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和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系统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且出血量更少,但3种固定方法患者康复时间和愈后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此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和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系统的疗效相似。提示与髓外固定系统包括动力髋螺钉相比,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和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系统虽可优化手术过程,但不能提升术后恢复效果。

  • 改进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Ⅱ置入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6个月随访验证

    作者:廖振臣;苏卫松

    背景:骨质疏松所导致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具有较高的治疗失败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目前治疗尚存在争议。目的: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其改进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Ⅱ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并比较两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平果县人民医院骨外科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2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患者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治疗,另外13例患者接受改良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Ⅱ置入治疗。结果与结论:随访12个月,两组均无失访。两组置入后髋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Harris评分和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改良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Ⅱ组置入后下肢疼痛发生率低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P <0.05)。结果证实,改良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Ⅱ置入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优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安全可靠。

  •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治疗转子间骨折:改良与标准切口的比较

    作者:王海洲;刘军;李希文;陈海云;潘建科;高世华

    背景: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固定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方法之一,因具有较大的隐性失血量,可能对患者内固定后功能恢复产生影响.目的: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过程中改良与标准切口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不同.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时间段采用的切口不同分为2组:①改良切口组:采用改良切口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内固定;②标准切口组:采用标准切口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内固定后生物力学稳定性、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后并发症、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以及近端切口长度、内固定过程操作时间和出血量等.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均> 12个月,两组患者均获得骨折愈合,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和内固定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内固定过程中改良切口组出血量及总出血量均显著少于标准切口组,总输血量显著少于标准切口组(P均< 0.05);③改良切口组的近端切口长度显著小于标准切口组,操作时间显著短于标准切口组;④结果提示,两组患者采用股骨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后,生物力学结构均合理,稳定性也均较好;但与标准切口相比,改良切口创伤更小,内固定过程操作时间更短,出血量和输血量更少.

  • 髓内与髓外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预后比较

    作者:白瑞军;章俊祥

    背景:目前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多采用早期内固定治疗,随着现代医学及内固定器材等相关科学的发展,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修复方式较多.然而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方式及内固定类型的选择临床上存在较多争议.目的:对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与髓外固定的临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宣城中心医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46例,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3组,其中锁定加压钢板组者31例,动力髋螺钉组者66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者49例.动力髋螺钉组和锁定加压钢板均属于髓外固定系统,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属于髓内固定系统.通过对比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及临床疗效,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对股骨转子间骨折预后的指导意义.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4个月-3年.与锁定加压钢板组及动力髋螺钉组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锁定加压钢板组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的疗效优良率(94%)显著高于锁定加压钢板组(81%)及动力髋螺钉组(8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应用髓内及髓外固定系统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可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但髓内固定系统较髓外固定系统在手术时间、失血量及患者内固定后疗效上更具优势.

  • 股骨转子下骨折植入物髓外及髓内固定治疗的规范化

    作者:孟位明;李彦眉;许红生;付卫杰;赵志江

    背景: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分型及治疗方式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包括髓外和髓内两种固定方式,具体应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临床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临床上尚无定论。
      目的:综述近年国内外对于股骨转子下骨折应用髓内及髓外植入物固定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方法:第一作者检索书籍2部;再检索至2014年3月为止 PubMed数据、万方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试验研究,或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安全性及疗效方面相关的报道,分别检索到关于其分型、髓内髓外固定的临床研究文献42篇。
      结果与结论:近年来随着股骨转子下骨折内固定方法的进展,在提高骨折愈合率和减少髋关节畸形愈合、活动受限等问题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无论是髓外固定、髓内固定,还是人工关节置换,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目前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仍以髓内固定为主。但由于患者骨折的类型、年龄以及骨折疏松情况各不相同,具体选择何种手术方式仍没有统一标准,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作者认为一般骨折线在小转子以下的可考虑选择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而高位股骨转子下骨折可选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固定。但当髓腔狭窄、骨折累及大转子区或梨状肌窝部时,此时应考虑选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或LISS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无论选择髓内还是髓外固定,微创及生物固定是目前的发展趋势,发展新型微创操作技术及内固定仍是奋斗的目标。髓内固定虽然拥有优势,但是目前不能完全替代髓外固定,故需强调完善的术前计划、规范的治疗方式和长期的术后随访,以期取得更好的临床结果。

  •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徐明伟;周荣魁

    目的:探究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因股骨粗隆间骨折而进入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均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状况以及髋关节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快,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PFNA 与 DHS 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丁骁鹏

    目的:探析 PFNA(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 DHS 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采用 DHS(复合防旋螺钉固定)治疗,同样选取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作为治疗组,采用 PFNA(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分析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手术指征、术后 Parker 髋关节功能评定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等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患者术后 Parker 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为97.44%,对照组术后 Parker 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为76.92%,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PFNA(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对老年患者创伤较小,操作简单,促进康复,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与股骨头置换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冯旭晖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置入或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74;例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FNA和关节组,各37例,PFNA组行抗旋髓内钉治疗,关节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关节组随访时间平均14.2±2.1个月;PFNA组平均13.9±,1.9个月.PFNA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关节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关节组少(P<0.01),PFNA组下床锻炼时间较关节组长(P<0.01).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髋关节功能按改良Harris评分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前者手术时间短,但卧床时间较长.应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

    作者:李新发;肖东民;叶明;黄军铭

    目的:探讨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以及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近2年来收治的股骨转子下骨折4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PFNA固定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LPFP固定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等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Harris标准,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FP、PFNA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相当,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但PFNA内定术切口更小,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少,更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袁定坤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PFNA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负重时间,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健侧髋部平均骨密度T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负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年健侧髋部平均骨密度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可明显提高骨折愈合质量,有效改善患者骨密度,值得临床推广。

  •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附69例报告)

    作者:顾晓峰;徐永强;沈婕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9例,观察术后患者恢复情况,随访3个月至2年.结果 骨折全部愈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92.7%.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可早期负重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

  • 不同固定方式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房冰;李晓波;王硕磊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F-LCP)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 方法 将9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试验组采取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F-LCP)治疗,对照组采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观察2组病人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或P<0.05).但是2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的显效率、好转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14.58%)(P<0.05). 结论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相当.但PF-LCP手术较PFNA手术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是目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作者:陈福林;陈高峰;缪海燕;从远高

    目的 比较临床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采用PFNA治疗,30例采用DHs治疗.对其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类型、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FNA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DHS组(均P<0.05).PFNA组优良率93.3%,DHS组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DHS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良好选择.

  • PFNA、DHS、A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顾军;殷建;江涛;孙建飞;惠利民;徐洪亮;凡进

    目的 比较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06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三组:PFNA组69例,DHS组65例,ALP组7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和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随访8~28个月.与DHS组、ALP组比较,PFN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少,切口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Harris评分,术后6个月,PFNA、DHS、ALP三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1.0%、87.7%、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DHS、ALP三组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PFNA在手术的时间、出血量及切口长度上具有明显优势.

131 条记录 3/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