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丙泊酚在人工流产中镇痛的疗效

    作者:王冬;吕光辉

    目的 探讨丙泊酚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作用.方法 要求人工流产者117例,其中58例术前给丙泊酚2.0mg.kg-1静脉注射,如手术时超过8min再追加50~70mg为用药组,另59例(年龄28~35岁,孕周7~12周)不使用任何镇痛药为对照组. 结果 58例人工流产均得到满意镇痛作用,总有效率100%.无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对照组有效率为49%(P<0.01). 结论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好,无明显副作用.

  • 阴茎静脉麻醉和免拆线行包皮环切术的体会

    作者:赵文杰

    包皮环切术以往麻醉除儿童外均采用阴茎根部阻滞麻醉此法操作较复杂,病人痛苦,效果不完全,易致包皮水肿,且15岁以下儿童不易配合,再计对包皮切除后缝合凡士林纱条压迫止血和愈合拆线方法的不足,我们近期对35例患者采有阴茎背静脉内麻醉和缝线,6天自行脱落易需拆线,收到良好效果.

  •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乳腺癌根治术临床观察

    作者:陈留英;沈骥;刘咏辉;卞勤凤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实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77例乳腺癌病人,按麻醉方法分硬膜组(60例)、静脉组(50例)和全麻组(67例),比较三种麻醉方式术中使用止血药百分比和术后苏醒情况.并从三组各随机抽取20例,比较三组病人麻醉前、麻醉后15、30、60、90minHR、SBP、DBP、SPO2变化.结果:术中止血药使用率静脉组显著高于硬膜组及全麻醉组(P<0.01),术后苏醒延长静脉组显著长于硬脉组及全麻组.静脉组麻醉后HR、SBP、DBP先下降,后上升,麻醉后15minDBP明显降低(P<0.01)、60min升高(P<0.05)、90min明显升高(P<0.01);硬膜组麻醉后60、90minHR显著降低(P<0.01);全麻组SPO2术各时点显著升高(P<0.01).结论:乳腺癌根治术采用高位硬膜外麻醉或气管内静脉吸入复合全麻比静脉复合麻醉更具有实用价值.

  • 异丙酚静脉麻醉期间利多卡因临床药动学

    作者:张兴安;肖彬;赵高峰;吴群林;徐波;王捷;施冲

    目的 研究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全麻下恒速输注不同速率利多卡因时机体吸收、分布、代谢情况.方法 选择18例异丙酚静脉全麻手术患者,麻醉稳定后随机输注利多卡因0.15 mg·kg-1·min-1(组Ⅰ,n=9)或0.20 mg·kg-1·min-1(组Ⅱ,n=9).利多卡因注药后和停药后不同时间分别抽取桡动脉血,应用HPLC-UV法检测利多卡因血浆浓度,DAS软件包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利多卡因注射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可用开放性二室模型描述,2组患者利多卡因药动学参数除AUC(0~65)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2α为(2.701±2.346)min,t1/2β为(53.508±25.111)min,V1/F为(0.251±0.151)L·kg-1,CL为(6.704±5.098)mL·min-1·kg-1,k10为(0.019±0.005)·min-1,k12为(0.038±0.023)·min-1,k21为(0.195±0.158)·min-1.t1/2α、t1/2β、V1、CL、k10、k12、k21的RSD分别为86.85%、46.93%、60.10%、76.04%、26.07%、60.55%和80.80%.结论 临床应用利多卡因不同输注速率对药动学无明显影响.与异丙酚联合用于全麻患者时利多卡因参数个体差异较大,静脉麻醉靶控输注时应注意个体化用药.

  • 瑞芬太尼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

    作者:盛娅仪;徐振邦

    瑞芬太尼(remifentanil)是新的μ阿片受体激动剂,药效强,起效迅速,剂量容易控制,安全可靠。该药是哌啶的衍生物,因含有一个酯的结构,极易被体内酯酶迅速水解。对循环、呼吸、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剂量依赖型的,对肝、肾功能无损害作用,容易通过胎盘,但在胎儿体内迅速代谢,不会引起胎儿的呼吸抑制。当成人剂量为0.2~1.0 μg.kg-1.min-1,血浆浓度为5~8 μg.L-1时,作用达到顶峰。滴注时间长短并不影响贯连敏感半时值(context-sensitive half-time),因而苏醒快。此药已应用于各类大小手术。因其制剂含有甘氨酸,故不能用于硬膜外腔。剂量较大并与其他麻醉药共同应用时,可引起血压降低和心动过缓。

  • 丙泊酚在人工流产中镇痛的疗效

    作者:戴良图;刘志方;李光明;李宝法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作用.方法:要求人工流产者97例,其中38例(年龄28 a±s 7 a,孕周8 wk±3 wk),术前给予丙泊酚2.0 mg·kg-1静脉注射,如手术时间超过8 min,再追加50~70 mg为用药组,另59例(年龄28 a±9 a,孕周8 wk±3 wk)不使用任何镇痛药为对照组.结果:38例人工流产均得到满意镇痛作用,总有效率100%,无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对照组有效率为49%(P<0.01).结论: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好,无明显副作用.

  • 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胃癌根治术

    作者:方舒东;林财珠;张良成;李晓峰;杨锡馨

    目的评价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胃癌根治术中对循环、脑电参数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 3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靶控输注异丙酚全麻(T)组15例和靶控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T+E组15例.持续监测围术期BP、HR和脑电参数的变化,记录术前至术毕不同时点的血糖(Glu)、皮质醇(Cor)、胰岛素(Ins)的变化,术中药物用量和术后情况. 结果 T+E组术后躁动,芬太尼、丙泊酚的用量低于T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相似.诱导后两组平均压(MAP)显著下降(P<0.05),T组在探查、术毕、拔管后的MAP比T+E组显著增高(P<0.05). 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上腹部手术具有异丙酚、芬太尼用量少、苏醒快、术后躁动少等优点,能较好地抑制应激反应,麻醉深度易于调控,血液动力学较稳定.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郭立平;彭庆明;李玉成;王忠生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靶控输注用于胸腔镜手术麻醉和单肺通气过程中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及麻醉苏醒情况,以评价其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 ASAⅡ~Ⅲ级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C)组、异丙酚芬太尼靶控(P)组,每组30例.术中连续监测ECG、BP、HR、SPO2、PETCO2,间断采桡动脉血查PaO2,并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观察病人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时、拔管后1 h、3 h的意识状态(OAA/S).结果 (1)C组术中MAP明显低于术前,而P组无显著性变化,两组间比较,C组低于P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单肺通气后两组PaO2均显著下降,且C组较P组下降明显,但均在正常范围;(3)两组病人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P组的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PACU)时间早于C组,P组病人在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时、拔管后1 h、3 h的意识状态OAA/S评分高于C组.结论与常规静吸复合麻醉比较,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用于胸腔镜手术麻醉期间呼吸循环维持良好,苏醒质量优良.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