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肠肿瘤的数字化胃肠道造影和64排VCT检查的对比分析

    作者:焦旅忠;李振彪;胡书鸿

    目的:通过对小肠肿瘤的数字化胃肠道造影和64排螺旋CT检查的影像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者结合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疑小肠肿瘤的患者均行数字化胃肠道造影和64排VCT检查,对比分析两者影像表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小肠腺瘤6例,腺癌5例,间质瘤3例,转移癌2例,肠叠1例(术前诊为癌),淋巴瘤2例,侵及相邻组织器官3例,淋巴结肿大8例.结论:数字化胃肠道造影和64排螺旋CT检查对比分析能较好显示小肠病变,并判断良恶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64排VCT XT 前瞻性心电门控低剂量技术对冠状动脉成像的研究

    作者:张维权;初国新;黄兴;吴祥才;张丹木;陈志仁

    目的:评价64排VCT XT 前瞻性心电门控低剂量技术对冠状动脉成像的能力及图像质量分析.方法:连续选取152 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A组平均体重指数25.1,心率<65次/min)行前门控扫描,根据患者的自动毫安量选择管电流及管电压.同时比较回归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的30例患者(B组平均体重指数25.7,心率<72次/min)的剂量,并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配对t检验,P<0.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前瞻性门控横断面扫描冠状动脉成像射线剂量平均为(2.75±0.95)mSv,所获图像质量完全达到临床诊断需要,B组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冠状动脉成像平均剂量为(18.2±2.9)mSv.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射线剂量减少了85.2%.结论:64排VCT XT 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横断面扫描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同时也非常有效的降低了辐射剂量.

  • 64排VCT泌尿系成像中应用利尿剂的初步研究

    作者:赵雁鸣;舒圣捷;刘白鸶;张黎黎;王海波

    目的 研究注射小剂量利尿剂后的64排VCT泌尿系成像(CTU)可行性.方法 对50例有泌尿系疾病的患者行64排VCT泌尿系成像.50例患者中,24例行传统方法CTU检查,26例在注入对比剂前3~5 min注射速尿10 mg,然后用64排VCT做Ⅲ期增强扫描以获取泌尿系整体图像.结果 64排VCT泌尿系成像结合小剂量利尿剂使26例患者中的23例(88%)输尿管和26例(100%)肾盂肾盏系统近乎完全或完全显影.结论 64排VCT泌尿系成像结合小剂量利尿剂可获得整个尿路的清晰影像,且无需患者憋尿,具有可行性.

  • 64排VCT脑灌注成像对烟雾病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作者:谢安明;丁耀军

    目的:通过对烟雾病患者进行64排VCT脑灌注成像,了解其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包括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及达峰时间,为临床干预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30例烟雾病患者,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大为49岁,小为13岁,平均年龄为33.8岁。利用 GE公司生产的 LightSpeed VCT螺旋扫描机对烟雾病患者进行灌注扫描,速率5 mL·s-1、剂量50 mL、扫描延迟5 s、扫描时间45 s,然后用该公司配备的 Perfu-sion4专门软件对所得图像进行后处理,分析责任区域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及达峰时间,从而了解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30例烟雾病患者当中,缺血型患者9例,出血型患者21例。3例显示局部脑血流量增加,5例显示局部脑血流量减少,3例显示局部脑血容量增加,27例显示脑血容量正常,3例显示平均通过时间及达峰时间缩短,8例显示平均通过时间及达峰时间延长。结论缺血型烟雾病患者大部分表现为局部低灌注,出血型烟雾病患者表现为正常或局部高灌注,平均通过时间和达峰时间是反映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较敏感的指标。

  • 64 排V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郭建平;姚斯元;邢朋毅;黄静;马玉超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其费用高、创伤大、存在潜在危险,不适用于所有患者,而64排VCT以其扫描速度快、经济、安全无创,且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基本能满足冠状动脉的检查,已成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首选.为此,笔者结合临床资料就64排VCT冠状动脉造影(CTA)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探讨如下.

  • 64排VCT低电压扫描技术在头颈联合CTA检查中的意义

    作者:李伟钦;朱光源;朱少文

    目的:观察64排VCT低电压扫描技术用于头颈部联合CTA检查的效果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6例头颈部血管成像受检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30例,B组36例,其中A组采用常规曝光条件(120kV,400mAs),B组采用低电压技术(100kV,400mAs)。对两组受检者动脉血管的显影强度、图像噪声、头颈部动脉血管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B组图像血管的显影强度(CT平均值)、图像噪声较A组略高,但两组检查的图像质量分级无统计学意义;而B组的辐射剂量较A组明显降低,B组头颈部联合CTA检查的平均辐射剂量(3.16mGy)比A组(4.92mGy)约降低36%。结论应用64排VCT头颈部联合CTA低剂量扫描技术,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是一种较有临床意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主动脉夹层64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

    作者:林红东;周玉祥;肖俊强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在64排螺旋CT的影像特征,特别是对破口、真腔、假腔的显示.方法 54例 主动脉夹层患者行64排螺旋CT检查,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后处理,并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 按照DeBakey 分型,Ⅰ型14 例,Ⅱ型4 例,Ⅲ型36 例;假腔呈新月形40 例,半圆形9 例,5 例为圆形;真腔呈圆形40 例,半圆形9 例,扁平形5 例.平扫:6 例假腔呈稍高密度,10 例可见钙化内膜片向腔内移位,6 例未移位内膜钙化位于真腔外 壁.动脉期强化特点:真、假腔同步明显强化23 例,真腔强化程度大于假腔26 例.静脉期强化特点:假腔密度大 于真腔46 例,真、假腔密度相等3 例,5 例假腔不强化或小片状强化.49 例可见内膜破口,5 例未显示破口,破口 显示率约为90.7%.结论 64 排螺旋CT可以明确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分型、区分真假腔,详细评估受累范围、脏 器动脉供血情况,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VCT在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卢金利;杨芳;王作仁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容积CT/VCT)对原发性肝癌放疗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7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复查放疗前后肝癌的VCT,并与常规平扫、增强CT进行比较,观察病变检出率、肿瘤靶区体积、放疗前后肝癌VCT变化与放疗剂量的关系.结果:27例中,发现新病灶3例,24例均为单发病灶.增强CT和VCT可以明显提高靶区的准确性.放疗前后肝癌VCT体积变化与放疗剂量存在量-效关系.结论:增强CT及VCT能较好地检出原发性肝癌多发病灶且明显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放疗前后肝癌VCT体积变化有望作为肝癌临床放疗敏感性指标.

  • 64排V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构建

    作者:丛辉;石晓明

    目的 分析探讨64排V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施以64排V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脉造影检查,然后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相应显示情况,并统计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以及阴性预测率等.结果 将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分析标准,64排VCT冠脉成像所显示出轻度的冠脉狭窄的数量较多,但中度与重度的冠脉狭窄相应数量则较少,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于冠脉狭窄的显示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依据冠脉造影的检测标准,64排VCT冠脉成像对于冠状动脉狭窄(50%及以上)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结论 64排VCT对于冠心病的诊断中表现出较为优异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且相应的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均较高,因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探讨64排VCT肺动脉成像佳效果的扫描时机

    作者:贺素军

    目的:探讨64排VCT肺动脉成像佳效果的扫描时机.方法:本次医学观察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之间收治的67例肺动脉成像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64排VCT进行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有67例观察对象中,时间密度曲线法扫描23例,固定12s扫描22例,自动激发扫描22例.结论: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以时间密度曲线为基础,对肺动脉进行延迟时间扫描是64排VCT肺动脉成像佳效果扫描时机.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