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黄甘草汤胶囊剂急性毒性及药效学实验研究

    作者:赵琳琳;李盖;赵媛;李唐棣;刘春艳

    目的 考察大黄甘草汤胶囊剂的药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大给药量法考察大黄甘草汤胶囊剂的急性毒性,昆明小鼠1d内分别ig给予1、2、3次大剂量(0.2 g/mL,25 mL/kg)的大黄甘草汤胶囊剂,即低、中、高剂量组(n=10).7d后,通过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计算肝脏、肾脏指数,进行肝组织HE染色观察,评价其急性毒性.炭末推进实验法评价大黄甘草汤促进胃肠道蠕动效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大黄甘草汤胶囊剂低、中、高剂量组的肝脏指数和肾脏指数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小鼠血清中ALT、AST没有明显变化(P>0.05);肝组织病理切片未见异常现象.炭末推进实验,给药中剂量组小鼠小肠的推进率为(77.54±4.29)%,显著高于对照组[(64.74±5.17)%,P<0.01].结论 制备的大黄甘草汤胶囊剂,短期内服用肝脏无损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该制剂有明显的泻下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小鼠胃肠道的蠕动.

  • 早期康复锻炼对胆囊切除术后肛门排气的观察

    作者:罗文丽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锻炼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150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对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进行观察.结果 早期康复锻炼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早,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可促进胃肠蠕动及肛门排气,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康复.

  • 全身麻醉下上消化道不同部位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中消化道蠕动情况的比较和处理

    作者:王飞飞;谢郭豪;方向明

    目的 比较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上消化道不同部位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中消化道蠕动情况并探讨处理方法.方法 序贯收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2-7月在全身麻醉下行上消化道病变ESD的患者76例,依据病变部位不同分为胃窦胃角组(25例)、胃体胃底组(21例)、食管和食管胃交界组(30例).患者快速静脉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中以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维持麻醉深度.应用内镜影像系统记录ESD操作过程,对胃食管蠕动情况进行胃蠕动评分(食管和食管胃交界组无该项评分)和操作评分,胃蠕动评分>2分定义为剧烈蠕动,操作评分>2分定义为影响操作.当操作评分>2分时即刻静脉注射消旋山莨菪碱10 mg作为补救措施.记录手术结束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拔管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至被准许返回病房的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时间].记录在PACU和术后24 h的药物不良反应和患者情况.结果 胃体胃底组、食管和食管胃交界组的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均显著长于胃窦胃角组(P值均<0.05),3组间拔管时间、PACU时间、丙泊酚用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胃蠕动评分方面,胃窦胃角组剧烈蠕动的发生率为68.0%(17/25),显著高于胃体胃底组的9.5% (2/21,P<0.05);胃窦胃角组的胃蠕动评分亦显著高于胃体胃底组(P<0.01).在操作评分方面,胃窦胃角组影响操作的发生率为68.0%(17/25),显著高于胃体胃底组的4.8% (1/21)、食管和食管胃交界组的3.3%(1/30,P值均<0.05);胃窦胃角组的操作评分亦显著高于胃体胃底组、食管和食管胃交界组(P值均<0.01).因剧烈蠕动影响操作的患者在给予消旋山莨菪碱后蠕动均得到明显抑制(操作评分≤2分),顺利完成手术.3组间患者在PACU中视力模糊和腹痛发生率,以及术后24 h咽痛、腹痛、发热、排尿困难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上消化道病变行ESD术中消化道剧烈蠕动易发生于胃窦胃角处病变的手术过程中,术中静脉注射消旋山莨菪碱10 mg能有效抑制蠕动,有利于手术操作.

  • 镇痛泵的使用对剖宫产妇术后的影响

    作者:王静;张青梅

    目的:探讨镇痛泵用于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胃肠蠕动恢复、泌乳及产后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对产科30例术后应用镇痛泵的剖宫产产妇和30例应用传统止痛方法的剖宫产产妇在镇痛效果、胃肠蠕动恢复、泌乳及产后出血情况的影响进行观察比较。结论:镇痛泵使用方便血药浓度稳定持续效果好,较传统方法镇痛效果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加泌乳,对阴道出血没有影响。

  •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杨旭芬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改善进行临床分析,着重讨论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成效.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胃肠道手术患者,入选的患者共8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随后分析患者的围手术期改善情况.结果: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情绪状态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患者的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上看用时较短,说明恢复情况以观察组更快.结论:采用手术室护理措施干预,对于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改善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舒缓不良情绪,加快病情康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