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胰腺上皮细胞可能成为胰岛β细胞再生的新来源

    作者:曹书义;袁莉

    促进β细胞再生,维持功能性β细胞的数量,是治疗糖尿病的根本.胰腺上皮细胞包括β细胞、导管细胞、腺泡细胞及α细胞.研究表明,与多能干细胞相比,这些成体细胞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可能通过不同途径重新生成β细胞从而实现β细胞的再生.已分化的β细胞可以被诱导增殖或者退回至祖细胞状态重新分化为β细胞.而在胰腺受损、代谢应激、基因操作等条件下,其他胰腺上皮细胞可能直接转分化为β细胞或者成为内分泌兼性祖细胞再分化为β细胞.

  • 通过G418处理离体纯化小鼠胰腺上皮细胞

    作者:李丹;冯锐成;张丽新;郭方琪;梁洋;滕春波

    目的:探索一种能有效去除成纤维细胞,筛选有较强增殖能力上皮细胞的方法.方法:本研究利用成纤维细胞对G418敏感的特性,在成体小鼠胰腺细胞分离后,采用悬浮细胞直接接种到含30μg/mLG418的培养基中,或细胞贴壁生长汇合至50-70%后用30至100μg/mL之间不同浓度G418处理24h、48h或72h两种方案进行上皮细胞的纯化.结果:在直接接种法培养处理中,存活的大部分细胞为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无法得到纯化的胰腺上皮集落;而在细胞贴壁生长汇合至50-70%后经G418处理,成纤维细胞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死亡率也在逐渐上升,其中50μg/mLG418处理72小时对去除成纤维细胞效果佳.结论:G418处理能够有效去除成纤维细胞,分离纯化出一群在离体条件下具有强增殖能力、形成大上皮细胞集落的细胞.该分离纯化方法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成体胰腺干/祖细胞增殖与分化调控机制等问题奠定基础.

  • 正常大鼠胰腺上皮细胞来源类胰岛样细胞簇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兵;苏红;李江涛;彭淑牖;宋春芳

    目的 观察大鼠胰腺上皮细胞来源类胰岛样细胞簇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及移植至糖尿病模型大鼠的效果.方法 将传代培养6个月以上的大鼠胰腺上皮细胞经高糖、10 mmol/L尼克酰胺、10 μg/L肝细胞生长因子和10 μg/L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分化诱导后,分化成类胰岛样细胞簇,应用双硫腙染色法进行鉴定;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液中胰岛素和C肽分泌水平;收集成熟的类胰岛样细胞簇,移植到糖尿病鼠的肾被膜下,检测糖尿病鼠血糖水平.结果 诱导后1周,自单层的扁平上皮细胞以出芽的方式生长出三维的类胰岛样细胞簇,双硫腙染色后呈桔红色.随着类胰岛样细胞簇的成熟和数量的增加,培养液中的胰岛素水平逐渐升高,并对高糖刺激有反应性.移植实验表明大鼠胰腺上皮细胞来源的类胰岛样细胞簇移植可以将糖尿病鼠的血糖从(22.43±0.23)mmol/L~(28.96±1.52)mmol/L逆转至(9.60±0.34)mmol/L~(11.80±0.98)mmol/L之间.结论 大鼠胰腺上皮细胞来源的类胰岛样细胞簇具有胰岛素分泌功能,移植后可以逆转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状态.

  • 氧化应激对胰腺上皮细胞骨架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胡伟国;卢绮萍

    目的 应用过氧化氢模拟体内氧化应激反应,观察活性氧对三维培养过程中胰腺上皮细胞形态变化及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方法 应用Matrigel构建胰腺上皮细胞的三维培养模型,用浓度分别为l或200 μmol/L的H2O2处理15 min,然后分别于15 min、1h和4h后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上述细胞经过免疫荧光染色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述细胞核提取物中的核因子(NF)-κB含量变化.结果200 μmol/L H2O2可以在15 min后诱导细胞收缩,1h后细胞形态有所恢复,但4h后细胞收缩更加明显.免疫荧光染色发现,细胞内微丝和微管结构在H2 O2处理后快速消失,但1h后恢复正常结构.4h后,细胞骨架纤维变得模糊并终解体.1 μmol/L H2O2对胰腺上皮细胞的形态和细胞骨架未造成任何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200 μmol/L过氧化氢处理组NF-κB的活性逐渐升高,而1μmol/L过氧化氢处理组NF-κB的活性变化不大.结论 氧化应激可以诱导胰腺上皮细胞早期发生可逆性的细胞收缩和细胞骨架去极化现象,并且与NF-κB的活性升高相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