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80例
1991-1999年,笔者采用一次性手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17~65岁,平均41岁.低位脓肿(肛提肌以下)68例,其中皮下脓肿24例,肛管后间隙脓肿33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11例.高位脓肿(肛提肌以上)12例.
-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一期手术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5年开始对118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采用一期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8例,男性81例,女性37例.小年龄5岁,大年龄65岁.其中低位脓肿94例(皮下脓肿32例)、肌间脓肿28例、肛管后间隙脓肿16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18例).高位脓肿24例(直肠后间隙脓肿14例、高位马蹄型脓肿4例、高位粘膜下脓肿2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4例).
-
一次切开术治疗肛周脓肿40例
近年来笔者使用一次切开术治疗肛周脓肿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大58岁,小21岁,平均32.5岁。低位肌间脓肿26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12例,肛管后间隙脓肿2例。1.2 手术方法:皮肤常规消毒,局部麻醉。顺肛门皮肤皱襞做放射状切口,使整个脓腔敞开,坐骨直肠间隙脓肿及提肛肌上脓肿手术切口均为前后方向。切开后把脓腔脓液和腐烂组织清除干净,用手指探查并钝性分开脓腔纤维隔,如脓腔与肛窦相通,用探针的圆球端沿脓腔底部轻柔地寻找内口,然后切开管壁,适当切除皮肤及皮下组织,内口周围组织也稍加切除,使引流通畅,如内口较深,瘘管通过内括约肌可采用挂线疗法(由内口引出挂上橡皮筋束紧)。术毕用2%红汞消毒创口,然后上凡士林纱布条,继续使用抗感染药物。术后禁大便2天,每次便后用1 : 5000高锰酸钾坐浴,换药时创口清洁干净后使用消炎膏并将药条填入创面,防止桥形愈合。1.3 疗效:40例患者经手术全部治愈,疗程长30天,短14天,平均21天。70%患者术后均有轻中度疼痛,5例术后出现排尿困难。2 讨论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有两大类,一类与肛腺及肛瘘无关,另一类与肛腺及肛瘘有关,称为原发性急性肛腺肌间瘘管性脓肿,由肛窦部肛腺感染化脓所致,常形成肛瘘,20~40岁中年人多见,脓肿一旦成脓,应早期切开。本疗法的优点是彻底清除感染内口,使创面引流通畅达到一期治愈,不再形成肛瘘,避免再次手术痛苦,但对于内口位置不甚明确的坐骨直肠间隙脓肿、脓腔距肛壁较厚,以及年老体弱、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器质性疾病不能耐受此手术者,均不宜采用本方法。
-
黄连膏纱条配合糜蛋白酶治疗肛周脓肿60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在黄连膏纱条换药基础上加用糜蛋白酶冲洗,用于肛周脓肿术后伤口创面换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肛周脓肿患者120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排除糖尿病、恶性肿瘤、严重营养不良、贫血、肺结核、克罗恩病等基础性疾病.所有病例均行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6~56岁,平均年龄33.5岁,病程3.0~15.0 d,平均病程5.6d,肛周皮下脓肿23例,肛旁括约肌间脓肿15例,肛管后间隙脓肿4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13例,直肠黏膜下脓肿2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3例.
-
后蹄铁型肛瘘的外科治疗进展
蹄铁型肛瘘也称马蹄型肛瘘,是一种贯通括约肌的特殊肛瘘,属高位复杂性弯型肛瘘,瘘管呈半环形蹄铁状围绕肛管.一般在肛门两侧可见两上或数个外口(也有一侧有外口,而对侧为盲管的),可有两支或数只分布在肛门左右的支管,所以实质上蹄铁型肛瘘是双侧坐骨直肠窝瘘,它的发生多数认为是肛门周围脓肿经由肛门直肠后间隙(后交通隙)扩散至双侧坐骨直肠窝而形成的半环形的复杂性肛瘘[1].蹄铁型肛瘘根据波及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前蹄铁型和后蹄铁型两种,在解剖上肛管后部组织比前部疏松,感染容易蔓延,故后者临床上较多见.后蹄铁型肛瘘的形成,几乎都是肛门后方肛隐窝处的感染,经肛腺波及到肛管后浅间隙达肛管后深间隙.
-
后位单切口隧道引流治疗马蹄形肛周脓肿120例临床观察
肛周脓肿是肛门直肠周围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的结果.马蹄形肛周脓肿多发于后位,因肛管后间隙脓肿同时向两侧坐骨直肠间隙蔓延,或因一侧坐骨直肠间隙脓肿经肛管后间隙绕到另一侧坐骨直肠间隙而成.一旦确诊,就必须及早进行外科治疗.以往手术治疗多采用多切口开窗引流法.2000~2007年,我科采用后位单切口隧道引流治疗马蹄形肛周脓肿120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
一次性手术根治肛门后位马蹄形脓肿231例
肛周脓肿是肛门直肠周围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的结果.一旦确诊,就必须及早进行外科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马蹄形肛周脓肿多发于后位.因肛管后间隙脓肿,同时向两侧坐骨直肠间隙漫延;或因一侧坐骨直肠间隙脓肿,经肛管后间隙绕到另一侧坐骨直肠间隙而成.以往手术治疗多采用先切开排脓引流,待脓腔缩小,形成管腔(肛瘘)后,再行二次手术.自1982年以来,我院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法治疗后位马蹄形脓肿,一次手术成功,既缩短了治愈时间,又减轻患者二次手术之痛苦和经济负担,疗效满意.现总绍如下.
-
切开挂线法治疗肛周脓肿65例
采用切开挂线法治疗肛周脓肿6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6例,女19例;年龄14~68岁;病程5~12天.坐骨直肠窝脓肿23例,肛管周围间隙脓肿15例,肛管后间隙脓肿20例,肛管前间隙脓肿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