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血压伴糖尿病降压治疗的体会

    作者:曹丽霞;滕海英;王卫红;孟兰芳

    目的 通过对高血压伴糖尿病药物联合降压的临床治疗,从中总结出治疗两种疾病并存时血压控制体会,供临床工作人员参考.结果: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И受体阻滞剂(ARB)和二氢吡啶类拮抗剂(CCB)联合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D)治疗,能达到较理想降压水平.结论:合理联合降压达标治疗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 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的柴胡质量表征关联分析研究

    作者:潘婷;黄亚婷;韩珂卿;孙雅姝;温静;迟蕾;陈唯;杨元;姜艳艳;石任兵

    目的:运用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对柴胡饮片进行质量表征及关联分析,以有效地评价柴胡饮片的质量。方法:采用 HPLC 法同时测定柴胡饮片中药物体系关联成分芦丁、柴胡皂苷 c、柴胡皂苷 a、柴胡皂苷 d 的含量,同时表征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和及主要皂苷类成分含量和,并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柴胡饮片中总酚类成分含量。结果: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对柴胡饮片中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及其相对比值进行质量表征,同时将不同批次的饮片与经过药效验证的基准饮片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样品7、8、14中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总体高于基准批号5,批号6中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与基准批次饮片5相近,样品7、8、13、14与基准批次饮片5关联度较高。综合质量表征及关联分析结果,样品7、8、14、5、13的品质居优。结论: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对柴胡饮片的质量进行评价,通过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及其相对比值的质量表征,以经过药效验证的饮片为基准,结合关联度分析,可综合全面地评价柴胡饮片的质量,为柴胡饮片的资源筛选、药物原料的质量控制和应用提供依据,同时为中药质量评价提供了方法学及其应用借鉴。

  • 应力对D,L-聚乳酸泡沫衬垫降解的影响研究

    作者:樊瑜波;曾莉;李萍;黄学进;陈孟诗;段宏

    利用自行研制的力学加载装置,详细研究了持续应力载荷对初始相对分子量为2.0×105的D,L-聚乳酸(poly(D,L-lactic acid),PDLLA)泡沫衬垫材料的体外降解行为的影响.PDLLA材料在37℃、pH值为7.4的PBS溶液中的降解行为通过表面形貌、相对分子量、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失重百分率等指标进行表征.三个月的降解结果表明受载荷的实验组降解速率明显快于空载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中拉应力和复合应力对PDLLA降解的影响大于压应力.由此可知,PDLLA在生物体内的降解不仅受所处局部体液环境影响,还将受周围应力环境影响.综合考虑PDLLA降解所受应力影响,将有助于控制膜垫降解速率,从而使其降解速率有望与骨愈合速率一致.

  • 聚(羟基乙酸-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乳酸)的制备及表征

    作者:徐盈;严琼姣;李娟;李世普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的带有反应活性基团的聚(乳酸-赖氨酸)共聚物,以改善聚乳酸的细胞亲和性.方法:以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和溴乙酰溴为起始原料,合成了单体3S-[4-(苄氧羰基氨基)丁基]-吗啉-2,5-二酮,再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通过3S-[4-(苄氧羰基氨基)丁基]-吗啉-2,5.二酮与D,L-丙交酯共聚,制备了聚(羟基乙酸-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乳酸),并用FT-IR,1H-NMR,13C-NMR对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Fr-IR,1H-NMR,13C-NMR谱图表明各步反应产物的生成,根据1H-NMR谱图中质子峰的积分面积之比得到共聚物中各单体的摩尔分数.结论: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被成功引入到聚乳酸主链中,且共聚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可通过投料比的不同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调节.

  • 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对儿童川崎病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清秀;吕志勇;李启亮;宋文琪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脑利钠肽(BNP)表达水平对小儿川崎病(KD)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305例川崎病患者资料,根据心脏彩超结果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损害(CAL)组63例,非冠状动脉损害(NCAL)组242例.并选取同期住院发热患儿150例作为对照组.将所有患儿PCT、D-D、CRP、BNP检测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四个指标在川崎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①不同年龄组川崎病患儿PCT、D-D、CRP、BNP指标阳性率比较:不同年龄组的D-D检测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22,P<0.05);PCT、CRP、BNP检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7.468,1.444,6.541,P>0.05).②川崎病组PCT、D-D、CRP、BNP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89,2.345,9.607,2.395,P<0.05).③CAL组与NCAL组D-D、CRP阳性率比较,CAL组均高于NCA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17,8.801,P<0.05);CAL组与NCAL组PCT、BNP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05,0.033,P>0.05).④PCT、D-D、CRP、BNP诊断川崎病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2、0.737、0.729和0.638;灵敏度分别为65.5%、79.9%、63.2%和69.7%;特异度分别为69.5%、62.9%、84.1%和54.3%.⑤PCT+D-D+CRP、PCT+CRP+BNP、PCT+D-D+BNP、CRP+D-D+BNP联合检测诊断川崎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3、0.784、0.731和0.862;灵敏度分别为53.8%、68.8%、81.9%和69.2%;特异度分别为92.1%、81.5%、57.6%和88.1%.结论 D-D、CRP是预测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重要指标;PCT、D-D、CRP、BNP四项指标中任意3项指标联合检测价值大于单项检测,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川崎病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 复方氨麻木酚口服液5种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作者:赵文;毛睿;陈华

    目的 建立复方氨麻木酚口服液中5种有效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愈创木酚磺酸钾、马来酸氯苯那敏、d,1-盐酸甲基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 C18柱;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愈创木酚磺酸钾以乙腈-0.1%磷酸溶液(含7.2 mM三乙胺及1%四氢呋喃)(10∶90)为流动相;马来酸氯苯那敏、d,1-盐酸甲基麻黄碱以乙腈-0.1%磷酸(含0.1%辛烷基磺酸钠)(27∶73)为流动相;上述5种成分的检测波长均为220 nm;进样量为20 μL;柱温为30℃.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愈创木酚磺酸钾、马来酸氯苯那敏、d,1-盐酸甲基麻黄碱分别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96、0.99988、0.99987、0.99980、0.99992),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9%、99.2%、98.0%、98.6%、101.0%.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产品的含量测定方法.

  • 1560例产后42d检查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黎芬

    目的 为提高产妇产后保健质量,对泉港区1560例产妇产后42 d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保健措施,为产后运动、营养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产后42 d的产妇进行常规体检.结果 乳汁不足占28.65%,子宫复旧不全占8.34%,急性乳腺炎占7.95%,急性阴道炎占6.92%,乳头皲裂占4.36%,贫血(轻中度)占7.37%,尿道炎占2.18%,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占0.96%,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占0.26%,阴道膨出占0.13%.结果显示,产后42 d异常情况发生率的前3位是:乳汁分泌不足、生殖系统感染和子宫康复不全;有产后抑郁情绪的产妇总数为45例,占2.88%,可能与家庭关系、带小孩的压力、角色转化等密切相关.结论 产后42 d检查是产褥期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正确掌握产科指征,选择适应的分娩方式,加大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加强产后的体检工作,及时治疗有关疾病是孕产妇康复保健的关键.

    关键词: 产后42 D 体检 产后抑郁
  • 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检测和分析

    作者:谢筱莉;林群英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状况。方法:收集本院2012-2013年分离到的47株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临床分离株,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NCCLS)2004年推荐的双纸片法做克林霉素诱导耐药(D-试验)。结果:47株葡萄球菌中克林霉素诱导耐药株16(34%)。结论:我院葡萄球菌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较高,应提高对诱导耐药葡萄球菌的监测和控制。

  • 五个产地北柴胡中皂苷含量的比较

    作者:龚建华;石森林

    目的:建立柴胡药材中柴胡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北柴胡总皂苷及皂苷a,d的含量.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柴胡总皂苷的含量,检测波长546 nm.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皂苷a,d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210 nm.结果:柴胡总皂苷在0.0462~0.462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12%,RSD为2.29%;柴胡皂苷a,d分别在0.0690 ~0.690、0.0736 ~ 0.736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5%、101.07%,RSD分别为1.68%、1.88%.不同产地北柴胡药材中柴胡皂苷含量差异较大,其中陕西,河北的北柴胡药材中柴胡皂苷含量相对高于其它产地.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柴胡总皂苷及皂苷a,d的含量测定,柴胡皂苷在各产地北柴胡间差异较大.

  • ε-己内酯/D,L-丙交酯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作者:杨立群;杨丹;李建新;关艳敏;李淼

    背景:ε-己内酯/D,L-丙交酯共聚物因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降解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而受到广泛研究,但对其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相对较少.目的:了解ε-己内酯/D,L-丙交酯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性能.方法:以实验室自制的ε-己内酯:D,L-丙交酯共聚物90:10 为观察对象,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对其进行非等温测试,观察其结晶行为.结果与结论:随着降温速率R的增加,PCDLA的结晶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且Avrami指数均>3,以均相成核的三维球晶方式生长;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 D,L-聚乳酸降解产物对内皮细胞生长影响的体外实验

    作者:史国齐;陈元维;秦滢杰;丁玉龙;余喜讯;张小华;万昌秀

    目的:观察D,L-聚乳酸体外降解规律和降解产物对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6/12在四川大学细胞相容性研究室完成.将D,L-聚乳酸膜在生理盐水中体外无菌降解120 d.①计算失质量率:失质量率(%)=(降解前本体的质量-降解后本体的质量)/降解前本体的质量×100%.②测定黏均相对分子质量:用乌氏黏度计外推法测降解后本体的特性黏度,特性黏度与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关系式为:η=2.21×104 M.77.③测定降解液的pH值.④乳酸标准曲线的制备:将乳酸稀释为0.16,0.08,0.048,0.032,0.016,0.008 g/mL,于262 r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对乳酸质量浓度做标准曲线.⑤将不同降解时间的降解液与内皮细胞共培养,分为3组,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降解时间的未经稀释的降解液100 μL和新鲜培养基100 μL,阴性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100 μL和培养基100 μL,空白对照组加入培养基100 μL,各组分别培养1,2,3,4,5,6 d.采用MTT法测定内皮细胞的生长.结果:①失质量率:在初2周内,失质量率增大较快.在20-70 d失质量率变化不大.在80~120 d失质量率快速增加.②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从开始降解到70 d,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呈直线下降趋势,之后随时间延长而趋于平缓,且相对分子质量很小.③pH值:前30 d pH值下降很快,从6.32降到4.56;在30~70 d pH值反而有所上升,上升到5.39;之后急剧下降,在120 d时达到2.29.④乳酸的质量浓度:随降解时间延长而增大,前20 d达到5.8 g/L,70 d为16.7 g/L,120 d时达到24.4 g/L.⑤不同降解时间的降解液作用下内皮细胞的生长情况:前70 d的降解液对内皮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70 d后的降解液明显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到120 d时降解液使内皮细胞表现显著的细胞毒性,细胞出现凋亡.结论:D,L-聚乳酸膜降解后,70 d前降解液促进内皮细胞生长,70 d后至120 d降解液对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从抑制作用到细胞毒性逐渐增强.本实验表明D,L-聚乳酸的降解产物在局部积累达一定浓度后对内皮细胞生长的微生态环境有极大的改变,将导致细胞毒性增强,甚至细胞凋亡.

  • D,L-聚乳酸基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生物安全性和细胞相容性

    作者:须建;彭坤;甘哓玲;王易振;段巧玲;李永刚

    背景:课题组前期实验研制了输卵管避孕器材料D, L-聚乳酸基形状记忆聚合物,依据国内《生物材料和医疗器材生物学评价技术要求》规定,植入体内的组织工程材料必须进行生物安全评价和细胞相容性实验。
      目的:观察D, L-聚乳酸基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生物安全性。
      方法:①内毒素实验:在鲎试剂中分别加入聚合物浸提液、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溶液和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②致敏实验:在昆明小鼠肩胛骨内侧分别注射聚合物浸提液+弗氏完全佐剂+生理盐水、弗氏完全佐剂+生理盐水,通过皮内诱导、局部诱导和激发阶段,观察动物激发部位皮肤红斑和水肿反应程度。③急性毒性实验:分别在昆明小鼠腹腔注射100%,50%,25%聚合物浸提液及生理盐水。④细胞增殖MTT实验:直接法为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接种于聚合物膜、聚乳酸与玻璃片上;间接法为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接种于聚合物浸提液、丙烯酰胺溶液及1640培养液。
      结果与结论:D, L-聚乳酸基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无细菌污染状况,符合生物安全标准,无致敏性及毒性,并且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

  •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人血浆D,L-乳酸对映体

    作者:王羽;葛卫红

    目的: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血浆中D,L-乳酸对映体.方法:以2-羟丙基-β-环糊精(2-HP-β-CD)作为手性选择剂,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改变电渗流的方向,应用未涂层毛细管分离测定D,L-乳酸对映体.生物样品的处理为乙腈沉淀蛋白后干燥浓缩,超纯水25 μL溶解进样.结果:乳酸对映体约42 min分离结束,其分辨率≥1.25.不经过浓缩处理直接进样的D,L-乳酸标准溶液的检测限分别为80 μmol/L和50 μmol/L(S/N=3),在空白血浆中加入D,L-乳酸,经样品浓缩步骤处理,其检测限分别为20 μmol/L和15 μmol/L(S/N=3).D-乳酸标准工作液浓度范围为0.025~2.50 mmol/L,相关系数0.996 9;L-乳酸标准工作液浓度范围为0.025~5.0 mmol/L,相关系数0.995 2.D,L-乳酸峰面积及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27%,样品回收率大于68.2%.结论:该法适合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 浙江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时间序列分析

    作者:吕娜;金冬梅;戚少帅;梁倩倩;戴翎子;吴甜;樊文洁;徐玉英;章伟芳;李秀央;叶怀庄

    目的:了解浙江省1998—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时间分布规律,预测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法对1998—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 ARIMA (p,d,q)预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浙江省1998—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其模型 ARIMA 为(2,1,2)具体表达式:yt =-0.696+0.636yt -1+0.024yt -2+0.340yt -3+αt -0.003αt -1+0.997αt -2;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预测值为4.08‰(95%CI:1.52‰~6.64‰)。各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与模型预测值较接近,且均在其95%可信区间内,ARIMA (2,1,2)拟合效果良好。结论时间序列分析是研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时间分布规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可用于近期的预测。

  • 春季肌肉注射维生素D2针对高龄男性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影响

    作者:潘林雅;钱素凤;边平达;陈锦平

    目的 了解在春季肌肉注射维生素D2针对高龄男性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影响.方法 将40例高龄男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连续3个月肌肉注射维生素D2针,两组连续检测9个月的血清25(OH)D和血钙水平,比较两组高龄男性9个月间血清25(OH)D和血钙水平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高龄男性2~9月份血清25(OH)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高龄男性1~9月份血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春季连续肌肉注射3次维生素D2针,有助于迅速提高和维持高龄男性血清25(OH)D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 春季肌肉注射维生素D2针对高龄男性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影响

    作者:潘林雅;钱素凤;边平达;陈锦平

    目的 了解在春季肌肉注射维生素D2针对高龄男性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影响.方法 将40例高龄男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连续3个月肌肉注射维生素D2针,两组连续检测9个月的血清25(OH)D和血钙水平,比较两组高龄男性9个月间血清25(OH)D和血钙水平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高龄男性2~9月份血清25(OH)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高龄男性1~9月份血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春季连续肌肉注射3次维生素D2针,有助于迅速提高和维持高龄男性血清25(OH)D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 益气养阴口服液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HSP70、TNF-α表达的影响

    作者:曾庆明

    01).结论:益气养阴口服液能够改善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同时,能够改善HSP70蛋白、TNF-α的表达,改善失衡的促-抗炎性反应体系,这可能是益气养阴口服液抗衰老的机制之一.

  • ARIMA模型在门诊季节性时序预测中的应用

    作者:叶丰艳

    目的 探讨某院5年门诊量的季节变动趋势. 方法 通过分析医院时间序列资料的变动规律,使用ARIMA(p,d,q)模型分析门诊量的动态变化. 结果 医院5年门诊量呈上升趋势及具有明显周期变化,预测值和实际值拟合程度高,相对误差在5.5%~6%之间. 结论 时间序列模型对于门诊人次发展变化规律的分析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实用性.表明运用科学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门诊管理水平.

  • 甲状腺乳头状癌VEGF-C和VEGF-D表达与其转移关系的研究

    作者:姜汉国;高嵋;唐慰萍;李飞虹;蔡琼珍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D(VEGF-C和VEGF-D)蛋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微血管密度(MVD)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1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微血管密度及VEGF-C和VEGF-D蛋白的表达.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乳头状癌中VEGF-C和VEGF-D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0%,20.0%和87.0%,72.2%.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乳头状癌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5.2±6.7和21.5±8.5.甲状腺乳头状癌微血管密度、VEGF-C和VEGF-D的阳性表达较结节性甲状腺肿明显增高.VEGF-C和VEGF-D的阳性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显著性相关(P<0.01).微血管密度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VEGF-C和VEGF-D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论 VEGF-C和VEGF-D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微血管生成,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VEGF-C和VEGF-D的检测可作为预测患者转移重要的指标.

  • 三维多孔D,L-PLA骨替代材料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亮;靳安民;郭志民;全大萍;卢泽俭;闵少雄;高燕

    目的:探讨三维多孔D,L-PLA骨替代材料降解特点及骨修复能力. 方法:体外实验采用浇铸盐析技术制成三维多孔D,L-PLA材料,将其放置于PH值为7的双蒸水中观察其降解过程中pH值、分子量、重量、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体内实验将20只兔子40只前肢制造桡骨10 mm骨缺损,分别给予植入材料或作为空白对照,在2、4、8、12周取材做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观察、X线观察、生物力学检测.结果:该材料在降解过程中重量及生物力学的变化滞后于分子量变化,0~4周时变化较小.12周时pH值为2.94,此时植入材料者骨缺损区已修复,空白对照者骨缺损两端骨髓腔闭合骨缺损区无骨长入.结论: 该材料的结构及降解特点有利于骨长入,作为骨替代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