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性早熟女童血清中双酚A、辛基酚、4-壬基酚测定和分析

    作者:乔丽丽;郑力行;蔡德培

    目的 探讨双酚A(BPA)、辛基酚(OP)、4-壬基酚(4-NP)与性早熟女童发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5年3~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性早熟专科门诊就诊的初诊性早熟女童110例,正常女童100例,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儿和正常女童血清BPA、OP、4-NP的含量,同时测定子宫、卵巢体积及血清中雌二醇含量,将血清中BPA、OP、4-NP含量与靶器官的临床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40.9%和33.6%的性早熟女童血渍中分别检测出BPA和OP,而正常女童仅2%和5%分剐检测出BPA和OP,24.5%性早熟女童血清检测出4.NP,3%正常女童血清检测出4-NP;性早熟女童血清中BPA、OP、4-NP构成比均高于正常女童(P<0.01);性早熟女童血清中BPA含量与子宫体积呈正相关(r=0.557,P<0.05),与卵巢体积呈正相关(r=0.469,P<0.01),血清中OP含量与子宫体积呈正相关(r=0.576,P<0.05),与卵巢体积呈正相关(r=0.676,P<0.01).结论 性早熟女童受BPA、OP、4-NP污染的程度均比正常女童严重得多,而且BPA、OP对子宫、卵巢体积有影响,可能与性早熟女童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 中国儿童营养状况15年变化分析——进城打工妇女的儿童营养状况

    作者:何武;陈春明;常素英

    利用2005年食物营养监测数据,分析了母亲在家和母亲外出打工的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及患病情况以及2岁以下儿童母乳喂养情况.

  • 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的柴胡质量表征关联分析研究

    作者:潘婷;黄亚婷;韩珂卿;孙雅姝;温静;迟蕾;陈唯;杨元;姜艳艳;石任兵

    目的:运用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对柴胡饮片进行质量表征及关联分析,以有效地评价柴胡饮片的质量。方法:采用 HPLC 法同时测定柴胡饮片中药物体系关联成分芦丁、柴胡皂苷 c、柴胡皂苷 a、柴胡皂苷 d 的含量,同时表征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和及主要皂苷类成分含量和,并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柴胡饮片中总酚类成分含量。结果: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对柴胡饮片中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及其相对比值进行质量表征,同时将不同批次的饮片与经过药效验证的基准饮片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样品7、8、14中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总体高于基准批号5,批号6中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与基准批次饮片5相近,样品7、8、13、14与基准批次饮片5关联度较高。综合质量表征及关联分析结果,样品7、8、14、5、13的品质居优。结论: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对柴胡饮片的质量进行评价,通过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及其相对比值的质量表征,以经过药效验证的饮片为基准,结合关联度分析,可综合全面地评价柴胡饮片的质量,为柴胡饮片的资源筛选、药物原料的质量控制和应用提供依据,同时为中药质量评价提供了方法学及其应用借鉴。

  • 拐芹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李业娜;杨尚军;白少岩

    目的:研究拐芹Angelica polymorpha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结合谱学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拐芹中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基-2-[(当归酰氧基)甲基]呋喃[3',2':6,7]骈色原酮(5-hydroxy-2-[(angeloyloxy)methyl]furan[3',2:'6,7]chromone,1),二十八烷酸(octacosanoic acid,2),异欧前胡素(isoimperatorin,3),3'S-(-)-O-乙酰基亥茅酚[3'S-(-)-O-acetylhamaudol,4),佛手柑内酯(bergapten,5),异氧化前胡内酯(isooxypeucedanin,6),β-谷甾醇(β-sitosterol,7),拐芹色原酮(angeliticin A,8),石当归素(saxalin,9),栓翅芹烯醇(pabulenol,10),去甲基丁香色原酮(noreugenin,11),水合氧化前胡(oxypeucedaninhydrate,12),胡萝卜苷(daucosterol,13),蔗糖(sucrose,14).结论:化合物1为新色原酮结构,命名为紫金砂色原酮A(polymorchromone A).化合物2,4,11,13,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RNA干扰沉默Aurora A基因表达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许州;袁先厚;江普查;付锴;宫睿

    目的 探讨RNA干扰技术抑制人胶质瘤U251细胞中Aurora A基因的表达,研究其对U25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方法 设计并合成特异性针对Aurora A基因的siRNA,转染至U251细胞中,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Aurora 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实验和流式细胞仪观察转染后U251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超微结构改变. 结果 转染Aurora A siRNA后,U251细胞Aurora A mRNA表达受到抑制(P<0.0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U25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 (P<0.01),且U251细胞发生了显著的凋亡形态改变. 结论 体外合成的针对Aurora A基因的特异性siRNA成功地抑制了U251细胞中Aurora A基因的表达,并能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促进凋亡,提示Aurora A可能成为胶质瘤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 恶性肿瘤的脑膜转移

    作者:王惠杰;张湘茹

    脑膜转移是恶性肿瘤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约见于5%的所有恶性肿瘤,预后差.诊断主要依靠脑脊液细胞学和影像学检查,现有的治疗属姑息性,包括全身化疗、鞘内治疗、局部放射治疗等.

  • 三甲基锡的神经毒性和耳毒性

    作者:于进涛;丁大连;孙虹;殷善开;Richard Salvi

    有机锡化合物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众多有机锡化合物中三甲基锡(TMT)对人体有较强的神经毒性和耳毒性。TMT神经毒性可选择性破坏大脑边缘结构尤其是海马神经元以及听神经系统的神经元。TMT之所以选择性损害某些敏感神经元,其原因是因为这些神经元富含一种被称为Stannin的蛋白质,而Stannin蛋白正是TMT攻击的特异性靶目标。由于这种蛋白同样存在于线粒体,因此富含线粒体的细胞比线粒体贫乏的细胞更容易遭受有机锡化合物的攻击。TMT与Stannin产生不可逆性结合之后进而破坏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终导致线粒体损害,细胞色素C释放,从而启动细胞凋亡程序。TMT耳毒性主要表现在用药后迅速发生的高频听力损失,其早期功能改变表现为听神经动作电位的反应阈升高,随后逐渐出现耳蜗微音器电位振幅的降低。因此,TMT对听觉系统的急性损伤部位很可能早是发生在从内毛细胞到I型螺旋神经节的听神经末梢及其神经纤维,随着用药后时间的延长才会逐渐累及外毛细胞。TMT对周边听觉系统的损害作用包括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氧化应激,细胞内钙超载,线粒体破坏,神经纤维脱髓鞘病变等多重损害机制,因此TMT模型可能有助于模拟和研究听神经病的多重损害模式。

  • NMR法测定A,C,Y和W135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氧乙酰基含量

    作者:李阿妮;袁菲;马钰;王晶;孔素娟;谢贵林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检测A,C,Y和W135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groups A,C,Y,W135 Neisseria meningococcal capsular polysaccharides,GAMP,GCMP,GYMP,GWMP)氧乙酰基含量.方法:对A,C,Y和W135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样品进行溶解,离心,转移等处理步骤,采用核磁共振谱仪检测,并对检测参数D1,NS和计算标准进行优化使其满足定量检测要求.结果:确定的检测条件:D1值GAMP为18,GCMP,GYMP和GWMP为20;NS值均为128次,计算标准GAMP采用H-3和H-4与H1积分面积之比,GCMP采用H-7和H-8与H-3e积分面积之比,GYMP和GWMP采用H-7和H-9与H-3e积分面积之比.结论:NMR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检测A,C,Y和W135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氧乙酰基含量.

  •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马慧敏

    目的 探讨采用丹参酮Ⅱ A 磺酸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2月~2011 年2 月收治的33 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 例患者采用丹参酮Ⅱ A 磺酸钠治疗,对照组15 例患者则仅采用常规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丹参酮Ⅱ A 磺酸钠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帮助较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丹参酮ⅡA 磺酸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65例临床观察

    作者:邹吉丽;尹照萍

    目的 观察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 A 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丹参酮Ⅱ A 磺酸钠注射液60mg+5% 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10d,硝酸甘油10mg+5% 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连用10d,低分子肝素钙5000U 皮下注射,每日二次,连用7d;对照组仅用同剂量、同疗程的硝酸甘油和低分子肝素.两组其他治疗相同,治疗10天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0.7%)高于对照组显效率(56.9%);治疗组总有效率(89.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丹参酮Ⅱ A 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有肯定疗效.

  • 博州中心血站精河县分站临床供血情况分析

    作者:郭俊兰;包?巴音其其格

    目的:了解精河县分站供血规律,确保临床供血合理库存量,并开展安全有效的供血。方法对2009-2013年我县临床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站供血在2011年达到了高峰,到2013年供血有下降趋势,每年的高峰期出现在3月、4月、8月、9月。结论掌握血站供血规律,保持合理库存量,及时有效安全供血。

  • 甘遂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吴晓磊;潘勤

    目的 研究甘遂Euphorbia kansui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cynandione A(1)、5-羟甲基-糠醛(2)、东莨菪亭(3)、阿魏酸二十八烷醇酯(4)、β-谷甾醇-3-O-6-硬脂酰葡萄糖苷(5)、大戟醇(6)、β-谷甾醇(7)、3-O-benzoyl-13-O-dodecanoylingenol(8)、20-O-(2,3-dimethylbutanoyl)-13-O-dodecanoylingenol(9)、3-O-(2,3-dimethyl-butanoyl)-13-dodecanoylingenol(10)、3-O-(2'E,4'Z-decadienoyl)ingenol(11).结论 化合物1为首次从大戟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为首次从甘遂中分离得到.利用多种2D-NMR首次对化合物8~11的全部NMR数据进行了归属.

    关键词: 甘遂 eynandione A 2D-NMR
  • 苦瓜中新化合物的化学研究

    作者:张瑜;崔炯谟;朴虎日;赵余庆

    目的 研究苦瓜的新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乙醇提取、微波萃取、D-101型大孔树脂纯化、硅胶柱色谱以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通过理化常数及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charantadiol A(5β,19-epoxycucurbita-6,23(E),25(26)-triene-3β,19(R)-diol,Ⅰ)、(+)-eduesmin(Ⅱ),blueme-nol A(Ⅲ)、宽叶葱苷元D(karatavilagenin D.Ⅳ)、5β,19-epoxycucurbita-6,23-diene-3β-19,23-triol(Ⅴ)、苦瓜皂苷元Ⅰ(5,19-epoxy-5β-cucurbita-6,23(E)-diene-3β,25-diol,Ⅵ)、苦瓜皂苷L昔元(aglycone of momordicoside L,3β,7β,25-trihydroxy-cucurbita-5,23(E)-diene-19-al,Ⅶ)、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Ⅷ ).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苦瓜二醇A(charantadiol A),化合物Ⅱ、Ⅲ为从苦瓜中首次分离得到.

  • 接种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引起丘疹性寻麻疹1例的调查报告

    作者:刘宗军

    接种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是预防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科学、有效、经济简便的手段。接种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后的全身不良反应:头痛、食欲不振、呕吐、烦躁、嗜睡、腹痛;局部不良反应:疼痛、红肿、硬结、瘙痒发生率在疫苗使用说明书中已有统计。过敏性荨麻疹却未见报道。现报告如下。

  • 他克莫司在体外对HepG2.2.15细胞增殖及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影响

    作者:王建;沈中阳;宋红丽;郑卫萍;宋晓静

    背景:肝癌复发与乙肝病毒再感染两者关系尚不明确,有人认为与肝移植后免疫抑制剂应用有关.目的:观察他克莫司在体外对肝癌HepG2.2.15细胞增殖及对细胞内乙肝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癌HepG2.2.15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第3代细胞培养24 h后加他克莫司进行干预,0 g/L他克莫司作为对照组,50 g/L 他克莫司为低浓度组,100,500 g/L他克莫司为中浓度组,1 000,3 000 g/L他克莫司为高浓度组.结果与结论:①中、高浓度的他克莫司对HepG2.2.15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低浓度无抑制作用,且有相关性.②高浓度他克莫司作用时使HepG2.2.15细胞停止在G0/G1期.③他克莫司可以使HepG2.2.15细胞中CyclinA表达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他克莫司浓度越高,CyclinA表达越少.④他克莫司作用HepG2.2.15细胞,对HBV的复制无影响.结果说明他克莫司在体外对HepG2.2.15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中CyclinA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而对乙肝病毒复制没有影响.

  • 构建pcDNA3.1/Hygro(+)-Lefty A真核表达载体及Lefty A的稳定表达细胞系

    作者:李又空;张杰

    背景:Leffy基因可能通过拮抗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通路发挥抗肾纤维化作用.目的:为验证其抗纤维化作用,构建pcDNA3.1/Hygro(+)-LeffyA真核表达载体,并建立LeftyA稳定表达细胞系.设计、时间及地点:基因克隆构建,单一样本观察,于2008-04/07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购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细胞库;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ygro(+)由美国纽约州石溪大学SiamakTabibzadeh教授惠赠;Leffy A克隆载体pCMV-SPORT6购自武汉晶赛公司.方法:以pCMV-SPORT6为模板经PCR反应获得Leffy A编码区DNA,将其插入pcDNA3.1/Hygro(+)中构建Leffy A真核表达载体;通过LipofectamineTM2000将此重组质粒转染入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中,通过Hygromycin筛选挑取阳性表达克隆从而构建Leffy A稳定表达细胞系.主要观察指标:PCR扩增产物电泳鉴定结果.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结果.重组质粒基因测序结果.Leffy A稳定表达细胞系的筛选及其细胞内Leffy A mRNA表达.结果:pCMV-SPORT6经针对人Leffy A基因编码区序列的上下游引物PCR扩增后,10 g/L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在10 kb条带处出现稍大于1.0 kb的特异性扩增条带,与预期1.1 kb目的片段大小相符.重组质粒分别被Hind Ⅲ、BamH Ⅰ单酶切后所得片段大小一致,均为6.7 kb,与重组质粒理论大小一致;经双酶切后得到大小分别为5.6 kb和1.1 kb的2条片段,与pcDNA3.1/Hygro(+)及Leffy A片段大小相符.将酶切鉴定阳性重组质粒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与人Leffy A基因编码区序列完全一致.稳定转染Leffy A重组质粒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高表达Leffy A mRNA.结论:pcDNA3.1/Hygro(+)-Leffy 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建立了Lefty A稳定表达细胞系.

  • 血清淀粉样蛋白 A 在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盛秀芝;蔡溢;周杰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 A (SAA) 在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 BN proSpec 特定蛋白检测仪检测肾移植患者6例及健康者50例血清 SAA、C 反应蛋白 (CRP) 的含量.应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Bu、Cr的含量.结果 健康者血清 SAA平均值为 2.49 mg/L.肾移植患者术前血清 SAA 均值为 11.0 mg/L,术后第6-10天血清 SAA 达到峰值.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时,SAA 水平明显升高且早于 Cr 水平的升高.结论 肾移植术后血清 SAA 的异常升高较血清 Cr 更为敏感,可用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预测.

  • HPLC-UV测定蔷薇红景天抗冠心病有效部位中红景天苷、酪醇和Rhodiocyanoside A含量

    作者:

    红景天为景天科红景天属(Rhodiola L.)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世界上有90余种,分布于东亚、中亚、西伯利亚及北美地区,我国红景天植物有73种,资源丰富,储量居世界之首,由于该属植物具有明确的抗冠心病等生理活性而正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1-3],被列入重要的有开发前景的药用植物之一.

  • 环孢素A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分析

    作者:蒋慧;杨静薇;王燕萍;陆正华;杨为群

    为探讨环孢素 A(CsA)为主的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 AA)的疗效,对 1998年 6月~ 2001年 9月收住院的 14例应用环孢素 A治疗的 AA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 7例,女 7例;年龄 7~ 10岁. 14例中重度再障Ⅰ型( SAA-Ⅰ )8例,重度再障Ⅱ型( SAA-Ⅱ) 6例.有苯接触史 2例, EB病毒 IgM阳性 3例,人微小病毒 19( VB19) IgM阳性 5例,初诊时伴有严重病毒感染(疱疹病毒) 3例.所有患儿予 CsA 3~ 5 mg/( kg@ d),并根据 CsA 浓度调整剂量,疗程 7~ 14个月(平均 11个月).部分出血倾向明显患儿予小剂量、短程氢化考的松静滴;少数患儿加用中药.结果显示:基本治愈 5例( 37.1% ),缓解 4例( 28.6% ),明显进步 2例( 14.3% ),无效 3例( 21.4% ),复发 2例( 18.8% ),总有效率达 78.6%.血红蛋白和白细胞于治疗后 3个月上升,血小板在治疗后 6个月上升 (P<0.05).治疗有效者 CD4和 CD8比值在治疗前后增加( P<0.01, P<0.05).提示单用 CsA治疗儿童 AA,疗效显著,副作用轻,效果稳定.

  • Fabry病的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学特征

    作者:张苏华;刘志红;李世军;陈惠萍;苏健;曾彩虹;黎磊石

    目的:探讨Fabry病患者临床表现及肾组织形态学特点.方法:总结9例Fabry病患者临床表现和肾组织形态学特点.同时对肾小球足细胞数定量分析,并借助足细胞特殊标记物WT1对足细胞的密度及其缺失分布特点进行观察.结果:①患者以年轻男性为主,多有肾脏病家族史.②多伴有Fabry病肾外表现,表现为皮肤血管角质瘤、少汗、低热、肢端感觉异常等症状.心脏受累发生率较高,多表现为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缩短、ST段和T波的异常、左心室高电压等.③均无明显角膜混浊、视网膜动脉曲张等Fabry病常见眼部病变.④肾脏病变表现为轻至中度蛋白尿.部分患者伴轻微镜下血尿.肾小管间质损伤较突出.⑤肾组织形态学改变表现为光镜下肾小球足细胞弥漫空泡变性;甲苯胺蓝染色显示足细胞浆内含大量嗜甲苯胺蓝的蓝色颗粒状物;电镜下嗜锇性、同心圆样髓样小体在胞浆中堆积.多数患者小管间质中重度病变.肾间质血管病变现象较为突出.⑥肾小球足细胞计数及足细胞密度均明显低于正常(P<0.01),WT1表达缺失呈节段分布,缺失部位多位于周边袢和有节段硬化病变处.结论:①Fabry病以男性青年多见,多有肾脏损害的家族史.②多数患者存在肾外表现,心脏病变发生率较高.③无明显Fabry病特征性眼部病变,无明显高血压.④肾脏损害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表现为轻至中度蛋白尿,并渐出现肾功能不全.⑤肾组织形态学、特殊染色及超微结构检查在Fabry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⑥足细胞病变在肾小球损伤中起重要作用.间质血管病变也是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

41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