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组织多普勒与脑利钠肽在老年无症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作者:夏向南;缪海雄;李慧忠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TDI)与脑利钠肽(BNP)在老年无症状心力衰竭中的相关性.方法 62例无症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按BNP水平分为BNP正常组、BNP异常组,将25例有症状的心力衰竭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间组织多普勒的差异.结果 BNP正常组、BNP异常组、对照组的Era/Am分别为0.73±0.12、0.57±0.06和0.62±0.10,3组之间比较P<0.05;平均Sm依次降低,分别为8.6±1.5 cm/s、7.4±1.3 cm/s和5.3±1.0 cm/s.但是在BNP正常组、BNP异常组间比较P>0.05,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二尖瓣E/Em依次增大,分别为11.0±2.7、14.5±2.3和16.8±3.5,3组之间比较P<0.05.结论 无症状心力衰竭BNP异常组舒张功能障碍程度较BNP正常组严重,可能是早期的舒张性心力衰竭,BNP对舒张性心衰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二尖瓣E/Em比值可有效地反映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充盈压.

  • 川崎病患儿血浆中N末端脑利钠肽原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杨蕊华

    本文对川崎病(KD)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变化进行研究,了解其对KD诊断的意义,探讨血浆NT-proBNP水平与KD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

  • 温阳活血方加减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内皮素及脑利钠肽影响研究

    作者:武俊华;梁菲菲;赵晓秋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为慢性心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收缩功能减弱,导致心脏血流搏出量无法满足人体需要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体征,通常慢性心衰是心脑血管疾病发展的末期病症,也是患者病亡的终因素[1].

  •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丁厚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老年慢性心衰患者93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出院时BNP水平分为正常组与观察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冠状A病变率、入院心率水平、收缩压、舒张压、肺淤血率、左室射血分数、肺动脉高压高于正常组,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率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收缩压、肺淤血成为出院后BNP超正常标准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用抗心衰治疗后,收缩压仍显著下降,合并肺瘀血的患者,出院时BNP水平较高。

  • 快速性心律失常患儿血清N末端脑型钠尿肽的变化

    作者:孙晓敏

    目的:探讨快速性心律失常患儿转律前后血清N末端脑型钠尿肽(NT-proBNP)的变化,并评价其对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预后评估作用。方法:收治快速性心律失常患儿6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律前后测定血清NT-proBNP 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NT-proBNP水平及EF、LVDD。结果: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律前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律后1周的 NT-proBNP 水平和对照组 NT-proBNP 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律后1周的NT-proBN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律前的EF、LVDD与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律后1周以及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NT-proBNP的定量检测可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直接病理生理学依据。

  • 脑利钠肽对充血性心衰预后的判断

    作者:殷红祥

    目的:研究脑利钠肽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2012年1月-12月收治心力衰竭患者294例,将所有患者根据心功能NYHA分级评定标准分为3组,分别为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将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20例作对照组,测定研究对象的脑利钠肽水平。结果:3组患者的脑利钠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对照组低(P<0.05),其中Ⅲ级组的脑利钠肽水平高于Ⅱ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Ⅱ级组低(P<0.05)。脑利钠肽含量越高,发生再住院及死亡的可能性越高;Ⅱ级组、Ⅲ级组与Ⅳ级组的再住院及死亡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利钠肽升高的患者短期再住院及死亡率升高,对充血性心衰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NT-proBNP的影响

    作者:郑盛杰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86例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疗程2周。测定治疗前后血浆BNP、NT-proBNP浓度。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浆BNP、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血浆BNP、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EF、△D%、△T%、Emax、Emax/Amax均有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增加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提高左室收缩功能,并可降低血浆BNP及NT-proBNP水平,且不良反应小,是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有效辅助药物,值得在临床推广。

  • 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刘玲肖

    目的 研究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应用脑利钠肽的治疗,分析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患者50例,均进行脑利钠肽的改善治疗,检查尿量、肺部哕音变化等,以及安全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疗效总有效率为91%,包括呼吸困难、肺部哕音等方面.治疗后出现血压降低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在相应的改善治疗中均得到了缓解,无大影响.结论 采用脑利钠肽的治疗措施,有利于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改善,患者身上各个指标开始好转,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超声心动图与脑利钠肽在川崎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孙奉朝;刘鑫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与脑利钠肽在川崎病(KD)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2016年期间收治的2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病例组,将同一时期收治的28例有发热、皮疹症状的病毒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超声心动图与脑利钠肽(BNP)检查并进行结果的对比.结果:病例组的KD患儿在恢复期的冠状动脉内径及在急性期的脑利钠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在病例组中,恢复期的K D患儿冠状动脉内径扩张比例明显高于急性期(P<0.05).KD患儿在急性期的BNP水平与恢复期的左、右冠状动脉内径呈正相关,但与急性期的两侧冠状动脉内径无相关性.结论:BNP检查可作为川崎病患儿急性期的诊断指标,且BNP水平在急性期明显升高可作为患儿恢复期冠状动脉扩张的预警;超声心动图检查更加适用于KD患儿的恢复期.

  • BNP在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中作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建民;丁华忠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在心力衰竭患者体内的变化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指导价值及意义.方法:血浆BNP浓度测定均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结果:BNP水平随心力衰竭NYHA分级的增高而增高.治疗后BNP水平同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心力衰竭分级级别越高下降越明显.结论:BNP水平可以作为心力衰竭诊断,治疗的一个重要指标.

  • 脑利钠肽检测对肾小球滤过率的评估价值

    作者:杨晓玲

    目的 探讨脑利钠肽检测对肾小球滤过率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明确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且不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56例,年龄为(50.4±8.1)岁,同时收集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年龄为(48.5±6.3)岁.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入选者血浆肌酐、尿素氮、白蛋白和脑利钠肽水平.比较各组上述指标的差别,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关系.结果 ①与慢性肾功能不全组患者相比,对照组血浆脑利钠肽、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较低,而白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则较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5期患者上述各指标与其他慢性肾功能不全组患者(CKD-1期至CKD-4期)相比,差别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提示血浆脑利钠肽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836(P=0.003).结论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合并心力衰竭情况下,其血浆脑利钠肽水平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检测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可作为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一个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 加味生脉散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

    作者:冯凯;祝兴超

    目的 观察加味生脉散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确诊为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46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4例.两组均给予利尿药、扩血管药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任意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或β受体阻滞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生脉散治疗;疗程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左心室舒张功能等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8周时的6分钟步行试验(6MWT)、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脑钠肽水平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生脉散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有明确的逆转左心室肥厚及增加心脏射血分数的作用.

  • 温阳补心汤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脑利钠肽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茜

    目的 探讨温阳补心汤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分析其临床价值.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112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温阳补心汤,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BNP水平,并评估心功能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LVEDD、LVEF等心功能指标及血浆BNP改善效果总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73.1%(P<0.05).结论 基础治疗加服中药温阳补心汤能有效改善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无不良反应,具有一定推广价值,可作为心力衰竭临床选择方案之一.

  • 参附舒心汤对老年心衰患者血清中脑利钠肽的影响

    作者:杨蕊琳;翟海英;郭蕾;吴文宇

    目的:探讨参附舒心汤治疗老年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关注其对血清中脑利钠肽(BNP)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65例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依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应用常规治疗(贝那普利10 mg,每日1次,酒石酸美托洛尔6.25 ~12.5 mg,每日2次,1周后加倍);治疗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舒心汤(人参9 g,制附片12 g(先煎0.5h),黄芪30 g,红花9 g,川芎12g,三七6 g,瓜蒌壳12g,郁金15g,桂枝6 g,葶苈子12 g,泽泻12 g,制甘草15 g),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BNP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中BNP的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但治疗组治疗前、后BNP的减少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舒心汤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且能有效调节血清中的BNP水平,进而有效调节机体内环境,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 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脑利钠肽、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朱云利;马振;李强盛

    目的 探讨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脑利钠肽(BNP)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相关性,为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将入选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脾肾阳虚组30例与肝肾阴虚组30例两组,并和20例健康对照组相比,分别测定血BNP、UAER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脾肾阳虚组BNP、UAER值明显高于肝肾阴虚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经直线相关性分析,BNP与UAER之间存在正相关 (P《0.01).结论 BNP、UAER可以作为评价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客观性指标.

  • 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作者:李根成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10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扩冠、吸氧、溶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硝酸甘油替换为静脉注射rhBNP.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NP、血管紧张素Ⅱ、肾素及醛固酮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利钠肽可以有效抑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减缓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血浆脑利钠肽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冯曼玲

    目的 探讨血浆脑利钠肽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个月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4例.随机选取52例恢复良好患者和24例恢复较差患者用于建立区分模型,其余26例恢复良好和12例恢复较差患者用于验证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中的恢复良好组和恢复较差组年龄和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检测这些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其价值.结果 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和恢复较差组之间的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这些危险因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利钠肽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者联合分析后,其曲线下面积为0.86(0.79,0.9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61%和79.17%;验证后,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77%和75.00%.结论 联合使用脑利钠肽和超敏C反应蛋白可以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个月预后的评估提供一种潜在的辅助方法.

  • 脑利钠肽、肌钙蛋白T和I监测对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预后的意义

    作者:李振华;董磊;王国兴;谢苗荣

    目的 比较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时脑利钠肽(BNP)、肌钙蛋白T(TnT)及肌钙蛋白I (TnI)水平的差异,探索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时心脏损害的程度及检测BNP、TnT及TnI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0年在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诊断为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患者共98例,住院期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住院第1、3、7天检测BNP,TnT及TnI.其中重症脓毒症患者57例,脓毒症休克患者41例.重症脓毒症组(S)分为心功能正常组(Sn)、心功能异常组(Sa)、死亡组(Sd)和存活组(Ss)四个亚组,脓毒症休克组(SS)分为心功能正常组(SSn)、心功能异常组(SSa)、死亡组(SSd)及存活组(SSs)四个亚组.x2检验判断各组病死率的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SNK-q比较各组间血浆BNP、TnT、TnI水平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以直线相关判断上述指标与EF值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上述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S组和SS组的BNP和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S组的TnT水平明显高于S组(P=0.001);(2) Sa组BNP、TnT及TnI显著高于Sn组,Sd组BNP明显高于Ss组(P=0.001); (3) SSa组BNP、TnT及TnI明显高于SSn组,SSd组BNP明显高于SSs组(第1天P=0.001,第3天P=0.001,第7天P=0.016);(4) SSn组的TnT、TnI显著高于Sn组,且SSn组第1、3、7天的BNP均明显高于Sn组(第1天P=0.006,第3天P=0.006,第1天P=0.001); (5) Sd及SSd组的BNP均明显高于Ss组和SSs组;(6)S组与SS组中心功能异常组的病死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a与Sn组比较,P<0.05,SSa与SSn组比较,P<0.05);(7) Sd和SSd患者入院时的EF值和BNP水平呈负相关(r=-0.603,P<0.01),入院72 h内BNP水平>0.39 ng/ml可作为预测死亡的临界点,其敏感度92.9%,特异性80.8%.结论 血浆BNP、TnT及TnI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患者心脏损伤的严重程度,BNP、TnT及TnI水平明显升高者预后较差;BNP可作为预测脓毒症心脏损伤患者预后的指标.

  • 慢性心衰患儿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脑利钠肽水平改变

    作者:孙裕平;孙平平;蒋艳;李德华;杨柳;徐迎军

    目的 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儿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tic peptitie,BNP)水平改变,探讨二者在慢性心力衰竭患儿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0例CHF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血浆h-FABP、BNP浓度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并以心脏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心脏指数(CI).结果 CHF患儿血浆h-FABP、BNP浓度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2.68±4.18) ng/mL和(6.31±1.72) ng/mL,(565.52±179.64) pg/mL和(31.22±9.83) pg/mL,均P<0.01)],且心衰程度越重,h-FABP、BNP浓度升高越明显(均P<0.01);EFE、DCM两组h-FABP、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两组间h-FABP、BN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HF患儿心功能明显降低,轻、中、重度心衰患儿LVEDD、LVESD、LVEF、LVSF、CI明显不同,心衰程度越重,心功能越差,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HF患儿h-FABP与BNP血浆水平呈正相关(r =0.782,P<0.01);h-FABP血浆水平与心功能参数LVEDD、LVESD值呈正相关(分别r=0.626,0.662,均P<0.01),与LVEF、LVFS、CI值呈负相关(分别r=-0.652,-0.636,-0.709,均P<0.01);BNP血浆水平与心功能参数LVEDD、LVESD值呈正相关(分别r=0.733,0.689,均P<0.01),与LVEF、LVFS、CI值呈负相关(分别r=-0.745,-0.612,-0.791,均P<0.01).结论 血浆h-FABP、BNP水平均可作为小儿慢性心衰的生物学标志物,两者具有高度相关性.

  • 脑利钠肽对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意义

    作者:陈协兴;洪华山;王一波;陈良龙;江琼

    目的探讨血清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变化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中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CHF组)和38例有急性呼吸困难表现的非CHF患者(非CHF组)的血清BNP-32浓度,并与30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1)CHF组、非CHF组和对照组的BNP水平分别为(867.5±334.5)、(113.6±28.6)、(109.3±37.6)ng/L,CHF组BNP水平明显高于非CHF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2)血清BNP水平对CHF的诊断界值为120ng/L时,其灵敏度、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86.7%和86.8%.(3)CHF组BNP水平在心功能不同分级之间有显著差异,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r=0.825,P<0.01);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F=-0.756,P<0.01).结论血清BNP水平对于心原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521 条记录 1/27 页 « 12345678...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