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征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

    作者:焦海晶

    目的:研究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英文简称为IMPRPAE)耐药特征及其耐药机制.方法:对于35株来自我院2012年1至12月住院患者IMPRPAE标本实施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以及基因扩增等操作.明确其相应耐药特点,耐药基因检出结果,氰氯苯腙(英文简称为CCCP)是否存在影响IMP抗菌活性.结果:该菌对于阿米卡星具有100%敏感率之外;哌拉西林以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于PAE也有比较强抗菌活性,有着42%至52%敏感率.而三代和四代相应头孢菌素和氨曲南以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相对抗菌活性较差,敏感率在2%至26%之间.对于美罗培南产生敏感率为25%.对于氯霉素和复方新诺明以及四环素均耐药.OprD2基因相应缺失占比2.9%,CCCP作用让IMPRPAE对于IMP之MIC降低到四分之一,本次研究PAE里含11.4%菌株有泵出机制.结论:该菌除对阿米卡星之外,相对于其他类常用类抗菌药物而言耐药严重.产IMP型的金属β-内酰胺酶及细胞中主动外排相应机制,和膜孔蛋白基因OprD2发生缺失,均为PAE对于亚胺培南产生耐药因素.不过OprD2缺失,并非PAE对于亚胺培南产生耐药之主要机制.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致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彭少华;金正江;罗兰;李从荣

    目的探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67例IRPA医院感染病例、150例亚胺培南敏感铜绿假单胞菌(ISPA)医院感染者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一病区,接受相似治疗措施的非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其中敏感对照组159例,耐药对照组20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IRPA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住院时间长短(OR=1.03,95% CI:1.01~1.04)、亚胺培南(OR=4.65,95%CI:1.35~11.5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OR=3.37,95% CI:1.85~9.43)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OR=1.85,95% CI:1.25~5.34)的使用有关;而ISPA医院感染与三代头孢(OR=2.54,95% CI:1.26~5.23)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OR=1.86,95% CI:1.42~3.26)的使用、住院时间长短(OR=1.05,95% CI:1.03~1.05)有关.结论为减少IRPA医院感染的发生,在限制使用亚胺培南的同时,应尽可能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合理使用其他抗菌药物.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作者:张桔红;张娟;蔡应木;王佩芬;黄源春

    目的 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非重复性IRPA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从473株铜绿假单胞菌(PAE)中共分离出162株IRPA.IRPA分离率为34.2%.其中157株(96.9%)IRPA来源于下呼吸道痰液标本;IRPA主要来自神经外科,其次足神经内科和外科ICU;以>70岁的老年人及脑外伤和脑出血等脑部疾病患者多见;IRPA对临床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4.3%,耐药率低的是复达欣(54.3%).其次是哌拉西林/三唑巴坦(68.5%).结论 IRPA医院感染和多重耐药性十分严重,医院应加强重点科室、重点人群(特别是神经外科的脑部疾病患者)IRPA感染的预防和监测.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检出及耐药趋势分析

    作者:袁云祥;曹杰贤

    目的 调查云南省安宁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医院感染发生率及耐药谱,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近3年IRPA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把住院患者感染性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PA),采用K-B法进行体外耐药监测,并统计分析耐药率.结果 3年来医院感染性标本中共检出185株IRPA,检出率为38.8%,IRPA与非IRP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也有上升.结论 IRPA耐药情况比较严重,耐药机制复杂,有多重耐药性,建议重视对IRPA的监测与控制,尤其要关注泛耐药菌株的产生与流行.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晓虹;杨浩鸣;郑璇儿;杨淑梅;杨杰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是否抑制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生长.方法 将IRPA菌液加入hUCMSCs细胞悬液中设为实验组,将IRPA菌液加入成纤维细胞细胞悬液中为对照组,共培育6 h后采用平板计数法对两组IRPA进行计数并比较;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技术和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共培育上清液中抗菌肽LL-37(Cathelicidin/LL-37)及人β防御素2(HBD-2).结果 实验组中的细菌集落数(CFU)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63 ± 0.58)× 106CFU/ml vs.(3.69 ± 0.91)×106CFU/ml,t=19.93、P=0.031].实验组共培育液中抗菌肽LL-37和HBD-2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抗菌肽LL-37:(7.99 ± 0.45)ng/ml vs.(0.18 ± 0.04)ng/ml,t =78.30、P=0.007;HBD-2:(249.38 ± 14.19)pg/ml vs.(1.00 ± 0.58)pg/ml,t=78.23、P=0.009].结论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生长起抑制作用,其可能通过分泌抗菌肽LL-37和HBD-2来实现.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吕春兰;郝爱军

    目的 探讨医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PAE)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分离的128株耐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耐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ICU、脑病科、肿瘤科,分别占60.9%、21.9%、8.6%;在各类标本中的检出率以痰液、脓液、创面分泌物较高,分别占 60.2%、12.5%、12.5%;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黏菌素B耐药率低为0,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耐药率相对较低,为40.62%、46.09%;耐药率>80.0%的有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头孢噻肟、美罗培南、氨曲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 50.0%的有哌拉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结论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多药耐药现象极为严重,应加强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防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蔓延.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作者:申建维;孙秀琴;程冬娥

    目的 探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南.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78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78株IRPA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标本,占62.4%;IRPA在临床病区分布居前3位依次为内1科、肿瘤科、外1科;178株IRPA除对亚胺培南100.0%耐药外,还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等5种抗菌药物均显示>50.0%的耐药率.结论 IRPA医院感染和多重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应严密检测与控制.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俊清;陈丹霞;黄诚刚

    目的 分析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产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医院2004年1月-2010年10月IRPA引起的56例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IRPA组),对照组为62例医院感染敏感铜绿假单胞菌患者(敏 感组),均按常规方法对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试验;IRPA组与敏感组之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t检验、x2检验结果提示,年龄、混合感染、机械通气、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用过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为IRPA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机械通气,OR值为10.13及用过亚胺培南/美罗培南,OR值为36.68,为IRPA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机械通气以及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使用是IRPA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丛连华;王宏兰;孙宝文;林影

    目的 分析手术后发生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感染特征的差异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1月于医院手术室行手术后确诊为IRPA感染的432例患者为IRPA组,并将同期无IRPA感染的94 495例患者作为非IRPA组,对两组患者感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手术后IRPA感染患者年龄>59岁占95.0%,平均术后住院(4.79±26.57)d,首位的基础疾病为脑血管疾病,占15.05%,其次为烧伤和胰腺疾病,分别占14.58%和13.89%;手术后IRPA感染中侵入性操作使用频率远高于非IRPA医院感染者.结论 IRPA医院感染患者群集中在老年患者,以脑部疾病患者为主,术后感染部位多集中于泌尿道感染,临床应针对上述感染特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少IRPA感染的发生.

  • 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患者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3例报道

    作者:许景艳;欧阳建;张启国;徐勇;关朝阳

    目的 了解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患者合并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3例恶性血液病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3例患者均在死亡2~3 d后2次血培养结果回报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结论 恶性血液病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合并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应加强监控.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董明驹;史莉;李萍

    目的 探讨医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医院感染的临床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医院2年来IRPA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B法对铜绿假单胞菌(PAE)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66株PAE中,IRPA占总数的35.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IRPA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亚胺培南耐药株.结论 医院应重视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尤其要关注PAE耐药菌株的产生与流行.

  • Ⅰ类整合子与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机制探讨

    作者:李立艳;魏殿军;门昆;曹阳;陈锦英

    目的:探讨Ⅰ类整合子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天津市4所大型医院共67株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进行Ⅰ类整合子筛选及药敏试验.结果:67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有46株检出Ⅰ类整合子(68.7%);Ⅰ类整合子阳性IRPA和Ⅰ类整合子阴性IRPA的多种药物耐药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Ⅰ类整合子可能不是导致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

  • 西安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谢薇;刘原;张毅;王香玲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i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IRPA)的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收集2003年12月至2004年6月间西安地区6所三级甲等医院细菌室从临床标本分离到的非重复性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Kirby Bauer,KB法)检测PA对13种药物的敏感性,并回顾性分析引起IRPA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分离PA258株,IRPA为113株,总分离率达43.80%;神经科和ICU分离率较高,分别为64.56%和53.33%;标本中痰的IRPA分离率高为50.23%;除亚胺培南外,IRPA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高(80.53%),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低(23.89%);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住院时间≥4周、曾入住ICU、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或切开)以及2周内接受过碳青酶烯类抗生素治疗与IRPA感染有关,但多因素Logistic回归仅确定了2项独立危险因素:入住ICU病房(RR=6.994)和2周内接受碳青酶烯类治疗(RR=5.553).结论 西安地区IRPA分离率较高,神经科和ICU是主要来源病区,IRPA主要表现为多重耐药.入住ICU和2周内接受过碳青酶烯类抗生素治疗是IRP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多重耐药细菌(IRPA、IRAB、CRE)的流行和耐药性研究进展

    作者:陈怡菲;赵建平

    本文通过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IRAB)以及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耐药机制以及对 ICU 科室的易感人群分析等问题,对耐药菌的发生发展进行了归总,希望通过对院内医务人员培训、住院患者标本的正确留取、标本的及时送检、社区的宣传、检验科微生物室自身提高等方面,可以使得多重耐药菌的院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作者:张霖;周宗爱;梁艳;谢玉程;薛盛东;曾松芳;许燕斌;丁文涛

    目的 了解分离自ICU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中Ⅰ类整合子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自临床分离12株IRPa,采用PCR方法检测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intI1和qacE△1-sul1基因)及15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12株IRPa中,所检测的17种基因intH、qacE△1-sul1、oprD、blaIMP、blaVIM、blaTEM、blaSHV、blaOXA-10群、blaCARB、blaPER、blaVEB、blaGES、blaDHA、blaOXA-1群、blaOXA-2群、blaBEL-1和blaCTX-M-1群均阴性.结论 临床分离的IRPa中不存在Ⅰ类整合子,oprD基因缺失突变是其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特点和耐药性分析

    作者:才华;王晶莹

    目的 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分析我院2012年分离培养的耐亚胺培南绿假单胞菌感染特点.采用微量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与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于痰液.在老干部病房、ICU和呼吸科比普通病房更加严重,耐药组泌尿道及呼吸机的使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低于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选择抗菌药物的范围很窄,只有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的活性较好.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P-1基因mRNA的表达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

    作者:门昆;魏殿军;张敬伟;王洪礼

    目的 从IMP-1型金属酶基因mRNA表达的角度,对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情况和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前期课题实验中IMP-1基因阳性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12株,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其对亚胺培南的小抑菌浓度(MIC),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IMP-1基因的mRNA表达量,分析其表达量与细菌对亚胺培南MIC之间的关系.结果 低MIC组和高MIC组的MIC范围分别为16~64 μg/mL和256~2 048 μg/mL;低MIC组的IMP-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高MIC组(P<0.05).结论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IMP-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与细菌对亚胺培南MIC值的高低有关.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作者:仵蕾;黄支密;糜祖煌;储秋菊;单浩;邹玉秀;熊春林;杨海燕;杨伟平;沈娟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中Ⅰ类整合子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自临床分离28株IRP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intI1和qacE△1-sul1基因)及18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28株中,intI1、qacE△1-sul1、blaTEM、blaOXA-10群和blaCARB基因阳性株数(%)分别为21株(75.0%)、24株(85.7%)、20株(71.4%)、1株(3.6%)和1株(3.6%),经序列分析分别确认为blaOXA-10(GenBank注册号:AY841859)和blaCARB-3.25株(89.3%)oprD基因缺失,blaIMP、blaVIM、blaSHV、blaPER、blaVEB、blaGES、blaMIR、blaDHA、blaSPM、blaGIM、blaOXA-1群、blaOXA-2群、blaBEL-1、blaCTX-M-1群基因均阴性.结论 临床分离的IRPa中Ⅰ类整合子携带率很高,至少存在blaTEM、blaOXA-10和blaCARB-3种β-内酰胺酶基因,oprD基因缺失突变是其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析

    作者:何雪梅;何露;曾凡胜;周勇军

    目的 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β-内酰胺类酶的表达情况,比较产酶菌和非产酶菌的耐药性,并探讨产AmpC酶基因对其耐药表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EDTA协同试验检测β-内酰胺类酶,PCR扩增β-内酰胺类酶耐药基因及其序列测定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112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产β-内酰胺类酶菌85株(75.9%),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比非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明显严重,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均大于35.3%;耐药基因TEM、SHV、OXA、IMP-1、AmpC、VIM-2阳性率分别为53.57%、10.17%、2.71%、4.46%、46.43%、16.96%,且有42.85%的菌株表现为多基因耐药.结论 产β-内酰胺酶菌株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耐药基因以产TEM、AmpC为主,少部分产SHV、OXA、IMP-1、VIM-2,产β-内酰胺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

  • 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情况及药敏分析

    作者:文细毛;任南;吴安华;徐秀华

    目的 探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i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aeruginosa,IRPA)在医院感染患者中检出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对1999年7月-2007年6月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110所)医院感染患者资料中IRPA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出的549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进行亚胺培南药敏试验者3090株,其中检出IRPA 940株(30.42%).IRPA主要分布在医科大学(学院)附属医院及900张床位以上大型综合医院(847株,占90.11%);按每2年一个时段,各时段相比,IRPA检出率显著升高(X2=27.50,P=0.000);IRPA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占72.13%,其次为烧伤部位7.87%.IRPA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高达83.33%.结论 IRPA检出率高,尤其是大型综合医院,呈现增长趋势与广泛耐药.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