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Graves病甲状腺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活性与碘有机化关系
目的:探明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b5R)在甲状腺激素合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NADH-高铁氰化钾等测定甲状腺b5R和H2O2酶活性,并在体外建立碘有机化系统,观察b5R活性与有机碘形成关系.结果:Graves病(GD)b5R活性明显增高,所形成的有机碘也明显增多,应用b5R抑制剂后有机碘形成又明显减少.GD时H2O2酶活性无改变.结论:b5R在甲状腺激素合成中起重要作用,抑制b5R活性就能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
关键词: Graves病 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 碘有机化 -
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与散发性甲状腺肿的关系
目的探讨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b5R)在散发性甲状腺肿发病中作用.方法应用荧光分析等技术测定甲状腺b5R活性和H2O2浓度,用b5R抑制剂观察b5R活性变化对H2O2浓度和蛋白结合碘(PBI)形成影响.结果甲状腺H2O2浓度和PBI形成随b5R活性降低而减少,抑制b5R活性可抑制H2O2和PBI的形成.H2O2酶可明显减少PBI形成,而葡萄糖和葡萄糖氧化酶系统可增加PBI形成.结论 b5R参与甲状腺H2O2生成,b5R活性缺乏在散发性甲状腺肿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 甲状腺肿 甲状腺激素 过氧化氢 -
NADH-细胞色素 b5 还原酶在甲状腺过氧化氢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应用高香草酸荧光分析技术及NADH-高铁氰化钾还原酶法, 对正常和Graves病甲状腺过氧化氢(H2O2)和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b5R) 进行测定, 发现Graves病甲状腺b5R活性和H2O2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 而 H2O2酶活性在Graves病和正常甲状腺间无显著差异.加b5R 抑制剂对氯汞苯甲酸抑制b5R活性, Graves病和正常甲状腺b5R活性降低近85%, 同时H2O2降低近50%, 蛋白结合碘形成减少近52%.b5R活性和 H2O2水平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以上结果表明, b5R 参与甲状腺内H2O2的生物合成, 是甲状腺内产生 H2O2的重要酶系.
关键词: 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 过氧化氢 突眼性甲状腺肿 -
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突变型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目的 探讨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基因突变引起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分子病理机制,研究突变型(b5R)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方法 用基因重组技术将野生型和突变型(L72P)b5R cDNA克隆于pGEX-2T载体,在大肠杆茵BL21中诱导表达.Western印迹鉴定表达的蛋白为GST-b5R融合蛋白.应用谷胱甘肽-Sepharose 4B亲和层析,还原型谷胱甘肽洗脱得到纯化的GST-b5R和GST-b5R L72P融合蛋白,比较GST-b5R和GST-b5R L72P酶活性.结果 突变型酶活性低,为野生型的3%.结论 L72P突变可引起蛋白质二级结构改变从而导致酶的活性下降.
关键词: 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 原核表达 GST融合蛋白 亲和层析 -
丙基硫氧嘧啶对甲状腺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活性影响
目的探讨丙基硫氧嘧啶(PTU)抗甲状腺作用新的药理机制.方法以高铁氰化钾和二氯酚靛酚为底物测定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b5R)活性,应用高香草酸荧光分析技术对H2O2浓度进行测定,观察PTU对甲状腺b5R活性和H2O2浓度影响. 结果 PTU可抑制b5R活性,且呈浓度依赖性,0.05 mmol·L-1 PTU即对b5R活性有抑制作用,以后随PTU浓度增加,b5R活性逐渐降低;H2O2浓度则随b5R活性降低而下降 .NADH有拮抗PTU对b5R的抑制作用.结论 PTU对甲状腺b5R活性有抑制作用 ,抑制b5R活性从而抑制H2O2的生成可能为PTU抗甲状腺作用另一重要药理机制.
关键词: 丙基硫氧嘧啶 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 过氧化氢 -
福建地区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是一种主要由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bsR)缺陷所引起的遗传病,临床上分I型和Ⅱ型。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b5R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国内一共检出¨个患病家系,其中6个在福建地区。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患者bSR基因进行分析发现,在福建地区的6个家系中,有3个家系患者为Arg57Gln突变的纯合子,2个家系患者为Leu72Pro突变的纯合子,1个家系患者为Arg57Gln突变与Cys203Tyr突变的杂合子。所有家系的患者均为I型,未发现Ⅱ型患者。福建地区可能是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相对高发区。
-
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在甲状腺过氧化氢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b5R)在甲状腺过氧化氢生物合成中作用. 方法应用高香草酸荧光分析技术及NADH-高铁氰化钾还原酶法,对正常和格雷夫斯病甲状腺过氧化氢(H2O2)和b5R进行测定,同时观察b5R抑制剂对H2O2生成和蛋白结合碘形成的影响. 结果格雷夫斯病甲状腺b5R活性和H2O2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而H2O2酶活性在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加b5R抑制剂对氯汞苯甲酸抑制b5R活性,格雷夫斯病和正常甲状腺b5R活性降低近85%,同时H2O2降低近50%,蛋白结合碘形成减少近52%.b5R活性和H2O2水平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 b5R参与甲状腺内H2O2的生物合成,是甲状腺内产生H2O2的重要酶系.
关键词: 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 过氧化氢 格雷夫斯病 -
RNA干扰法建立人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缺陷的细胞表型
目的 探索经载体介导的RNA干扰法建立人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EC1.6.2.2,NADH-cytochrome b5 reductase,b5R)缺陷细胞系的可行性.方法 设计并构建b5R的两种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表达载体,脂质体转染法瞬时转染BEL-7402细胞,半定量逆转录-PCR分析重组载体的干扰效应;G418筛选两种表达载体稳定转染的BEL-7402细胞,并通过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在b5R mRNA水平,酶活性,酶含量等方面干扰效果的鉴定,获得b5R缺陷的细胞克隆;噻唑蓝法测定b5R缺陷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 获得两个靶向b5R基因的siRNA重组表达载体pSib5R-1和pSib5R-2,其中pSib5R-2瞬时转染对BEL-7402细胞b5R mRNA的抑制率达68.3%.获得18个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pSib5R-2转染的克隆中有两个克隆MR mRNA抑制率达48.2%和56.2%,酶活性抑制率为54.6%和63.5%,酶含量也有明显降低.b5R酶缺陷没有改变细胞的生长速度.结论 b5R基因的表达可被载体介导的RNA干扰有效抑制,成功建立了b5R缺陷的细胞表型,为进一步研究b5R基因的功能以及探讨Ⅱ型隐性先天性高缺血红蛋白症的发生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