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摇头丸"致精神失常1例

    作者:李伟

    患者,男,25岁,精神异常3天.患者于3天前自服"摇头丸"(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5片后出现视物模糊、烦躁、易激惹、多言、乱语、紧张、失眠、食欲减低、幻觉,60小时无睡眠,认为其妻有外遇,且有跳楼自杀欲望,未经治疗,上述症状持续不缓解,遂被家人送至我院急诊科.查体:意识清楚,烦躁,问话回答言语不清,双瞳孔扩大,心率106次/min,肌张力略增加,腱反射亢进.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脑电图无明显异常.既往有反复服用"摇头丸"的病史半年,间隔时间1天至1周不等,每次通常服用1~2片,从未出现过上述症状.

  • 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长期效应对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素霞;李静;王雪;况伟宏;彭祖贵;黄明生

    背景: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是苯丙胺类兴奋剂的一种,具有兴奋和致幻作用,对人体的损害也极其严重和复杂.在国外对其研究已成为成瘾行为领域中的热点.目的:观察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长期效应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精神药理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3-07/2004-02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精神药理实验室完成.随机将四川大学动物中心提供的16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为试验组10只,对照组6只.方法:试验组给予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10 mg/kg,1次/h,共4次,即总量为40 mg/kg,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末次给药后2,8,26,32周进行水迷宫试验观察空间学习记忆功能.主要观察指标:两组大鼠末次给药后第2,8,26,32周时逃避潜伏期和穿原平台所在位置的次数.结果:试验过程中12 h内试验组大鼠死亡4只.6周时试验组大鼠又死1只,17周时对照组大鼠死亡1只,后实验组、对照组各剩5只直至32周.末次给药后第2,8,26,32周时Morris水迷宫试验,两组逃避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4个时间点的穿环次数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7.67±2.16),(7.50±2.95)次;(6.60±1.14),(7.0±1.67)次;(7.40±1.52),(6.60±2.61)次;(6.80±4.55),(5.80±1.79)次,P>0.05].结论: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长期效应对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影响不明显.

  • 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雪;彭祖贵;况伟宏;李素霞;李静;孙学礼;黄明生

    目的:探讨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 methamphetamine,MDMA)所致实验大鼠的神经毒性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eic protein,GFAP)的表达.方法: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MDMA组和对照组,MDMA组每天8:00,20:00两次给予MDMA(20 mg/kg,腹腔注射×4 d),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模型建成后,留取脑组织,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脑区多巴胺、5-羟色胺含量,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FAP的表达.结果:MDMA可诱导实验大鼠的额叶皮质、海马和纹状体5-羟色胺的明显降低,分别为(9.26±1.44),(9.82±2.83),(31.66±0.11)ng/g,与对照组(29.06±1.18),(38.16±1.27),(50.56±0.70)ng/g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0.436,20.394,32.693,P=0.000).但MDMA对多巴胺影响不明显;上述3个脑区的GFAP表达明显上调.结论:MDMA对中枢5-羟色胺系统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可导致GFAP表达的上调.

  • 苯丙胺类兴奋剂对梅毒患者血RPR滴度的影响

    作者:李永喜;张建明;曲才杰;毕健平;李春霞

    目的 探讨苯丙胺类兴奋剂对梅毒患者血RPR滴度及阴转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36例吸食苯丙胺类毒品的梅毒患者资料,取外周血检测RPR滴度、阴转率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产生IFN-γ、lL-4水平,并以44例梅毒患者和3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试验组RPR滴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RPR阴转率在治疗后第6、9、12个月后分别为5.56%、16.67%、52.78%,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 o试验组免疫球蛋白1IG、IgM、IgA水平『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而IL-4水平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结论 苯丙胺类兴奋剂可使梅毒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受损而导致梅毒患者血RPR低滴度及低阴转率.

  • 苯丙胺类兴奋剂对梅毒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永喜;毕健平;张建明;曲才杰;李春霞

    目的 观察苯丙胺类兴奋剂对梅毒患者治疗后2年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55例吸食苯丙胺类毒品的梅毒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对其定期随访,于治疗后2年时取患者外周血检测RPR滴度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FN-γ和IL-4的水平,并与55例梅毒患者和30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2年内RPR阴转率为69.1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PR未转阴的梅毒患者,无论是否吸毒,IFN-r水平均低于已转阴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免疫球蛋白和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R已转阴的梅毒患者,无论是否吸毒,免疫球蛋白、IFN-γ和IL-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苯丙胺类兴奋剂降低了梅毒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