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下斜方肌皮瓣和肩胛背动脉皮瓣在头颈重建中的应用
Baek等于1980年首次将下斜方肌肌皮瓣(lower trapezius myocutaneous flap, LTMF)应用于头颈部重建[1],随后该组织瓣逐步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并成为头颈重建常用的带蒂组织瓣之一.传统的LTMF是以颈横动脉的浅支作为血管蒂,后来的研究证实了颈横动脉的深支(肩胛背动脉)在LTMF血供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术中将该动脉包含在LTMF内的意义[2,3].晚近又出现了单纯以肩胛背动脉为血管蒂的扩展斜方肌皮瓣(extended lower trapezius myocutaneous flap,ELTMF)或肩胛背动脉皮瓣(dorsal scapular artery flap,DSAF)[4~6].ELTMF优于传统LTMF的是其皮岛设计位于斜方肌的更远端,因而有更长的血管蒂,而且组织瓣制备时无需切断斜方肌的上部肌纤维,从而大大改善了患者术后的肩功能.本文对LTMF及DSAF作一简介.
-
肩胛上动脉起始变异一例
在解剖1例男尸时,发现肩胛上动脉起自颈横动脉浅支,现报道如下:经福尔马林常规固定的成年男性尸体,约65岁.解剖左侧颈根部和腋窝时,未发现左侧肩胛上动脉.在解剖左侧肩胛区时,由内下向外上翻开斜方肌时,见肩胛上动脉起于颈横动脉浅支.颈横动脉于斜角肌间隙直接起自锁骨下动脉,越过臂丛前面,行至肩胛提肌前缘分为两终支:即颈横动脉深支(肩胛背动脉)和颈横动脉浅支.颈横动脉浅支行于斜方肌深面,其起始处外经2 mm,行至冈上肌上缘时,分为内、外侧支:外侧支即肩胛上动脉,内侧支为斜方肌支.
-
肩胛背动脉在肩胛骨内侧缘体表投影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通过对成人肩胛背动脉的解剖学观察及测量,研究从体表标志确定肩胛背动脉走行路线。方法解剖尸体26具(共52侧),显露肩胛背动脉,测量肩胛背动脉直径及其与肩胛骨内侧缘距离,所得数据经SPSS12.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肩胛背动脉与肩胛骨上角距离为(0.34±0.25) cm,与肩胛冈内侧端为(1.58±0.41) cm,与肩胛骨下角为(3.45±0.28) cm,得出肩胛背动脉走行于肩胛骨内侧缘内侧,在距离肩胛骨上角0.34 cm、肩胛冈内侧端1.58 cm、肩胛骨下角3.45 cm三点处做一连线,该连线即为肩胛背动脉的体表投影。结论肩胛背动脉的体表投影为医务工作者应该掌握的知识要点,可避免操作过程中的动脉损伤,并可为确定肩胛背动脉皮瓣的中轴核心提供解剖学依据。
-
甲状颈干分支直接起于锁骨下动脉及双肺肺叶变异1例
笔者在解剖一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见其左侧甲状颈干缺如,其分支肩胛上动脉与肩胛背动脉共干直接起于左锁骨下动脉及左、右肺叶变异,报道如下:在距左锁骨下动脉起始3.6 cm处,发出外径为4 mm的椎动脉,向上穿第6颈椎横突孔入颅,肋颈干在椎动脉后下方发出,胸廓内动脉在椎动脉对侧稍外方,距左锁骨下动脉起始4.1 cm处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