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学习仲景治"结胸"法运用于临床的体会

    作者:邓裔超

    "结胸"源自仲景《伤寒论》,结胸按不同的性质分为寒实结胸、热实结胸、大结胸、小结胸,根据对患者病情的具体分析,结合患者体检的结果,遵循清热治,对患者的不同症状开处方进行药用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仔细观察患者症状减轻的程度,根据改善情况对患者的药用处方进行药物种类、药物剂量的调整,根据患者病情的减轻程度,适当调整患者的治疗时间,确保患者治愈并无复发情况.本文对不同病例的病症进行具体分析,根据仲景"结胸"法对病患进行治疗.

    关键词: 结胸 伤寒论 中医
  • 消胰散结方联合生长抑素+综合治疗急性胰腺炎(腑实热结)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余二伟;夏雨;李爱敏

    [目的]观察消胰散结方联合生长抑素+综合治疗急性胰腺炎(腑实热结)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禁食、胃肠减压、抗炎、抑制胃酸分泌、止痛、抗痉挛、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低血压、低血容量和抗休克等.对照组50例生长抑素,首次缓慢静脉注射250μg,然后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250 μg/h,根据临床表现连续静脉滴注5~7d.观察组50例消胰散结方(大黄酒30g,芒硝冲服15g,枳实、厚朴各12g,木香6g,黄芩12g,冬瓜子30g,半夏清9g,丹皮15g,白芍12g),水煎服,150mL/次,1次/d;生长抑素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血流量(BF)、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血容量(BV)、血清脂肪酶(LIP)、淀粉酶(AMY)、胰蛋白酶原-2(TPS-2)、正铜蓝蛋白(CP)、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LU)、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2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5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痊愈31例,好转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00%;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流量(BF)、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血容量(BV)、血清脂肪酶(LIP)、淀粉酶(AMY)、胰蛋白酶原-2(TPS-2)、正铜蓝蛋白(CP)、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LU)、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两组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胰散结方联合生长抑素+综合治疗急性胰腺炎(腑实热结),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伤寒论》“结胸证”辨析

    作者:杨栋;张培彤

    “结胸证”是《伤寒论》中记载的以胸膈部位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其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均有其特殊性.同时,与“脏结证”“痞证”“少阳证”“胸痹病”“悬饮证”等病症在临床表现上有相似之处,但在病因病机及治疗上却不尽相同.“结胸证”与现代临床上的急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慢性支气管炎、胸膜炎等病症相似.

  • 结胸证与阳明腑实证辨析

    作者:王娟;陈敏

    探讨《伤寒论》结胸证与阳明腑实证的异同,指导临床辨证及治疗.通过查阅相关中医古籍及文献,从病位、证候特点、临床应用等方面对结胸证与阳明腑实证进行辨析,探讨二者的异同.结胸证的病位更加广泛,可上达胸、旁及两胁、连贯膈、下延至腹,基本病机是"热入"和"水结在胸胁",证候特点是以胸脘硬满胀痛拒按为主,治法则以泻热逐水为要;阳明腑实证病位以中焦胃、肠为主;基本病机是阳明津亏及邪热入里,热与燥屎相结,腑气不通;证候特点是以痞、满、燥、实、坚为主;治法则以通腑泄热为重.结胸证与阳明腑实证有较多相似之处,但病位、病机、证候特点及治法却有不同,临床当详审病机、谨慎辨别,区别用之.

    关键词: 结胸 胃实 阳明腑实
  • 结胸与胸痹辨

    作者:江克明

    结胸与胸痹都是汉代名医张仲景提出的两大证候.两者证、治之间互有异同,试辨如下.证 候一、结胸证1.大结胸,胸满硬痛,手不可近,舌上燥而渴,日晡有潮热;或不大便五六日,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脉沉而紧者.

    关键词: 结胸 胸痹 证治辨析
  • 试析《伤寒论》中痞满、结胸证治

    作者:蔡六保

    痞满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症状,<伤寒论>中多指胃脘部或胃脘以下部位满闷痞塞不通而言,一般多无疼痛.

    关键词: 伤寒论 痞满 结胸
  • 以小陷胸汤论痰饮治疗法则"通其气,去其形"

    作者:陈凤彩;刘杨;郑曙光

    气与形是中医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本文从痰饮为"无形之气化而为有形之水"来立论,通过分析结胸证之主方小陷胸汤应用分析其病机为有形之邪与无形之热互结,发现在治疗上可遵循"通其气,去其形"这个大法则.深入研究此机理,以便在临床治病思路上推广其运用,以丰富临床诊疗经验.

  • 伍炳彩运用小陷胸汤医案2则

    作者:徐美翔;伍建光

    伍炳彩教授治学严谨,注重经典,尤善用经方辨治各种疑难病症。其对于小陷胸汤的临床运用有独到之处,常据于经典而又不拘于经典,对经典理论在临床上多有发挥。现择其医案二则,以管窥伍老学术之一斑。

  • 大结胸证与急性腹膜炎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李常吾

    从病因病机、病变部位、症状体征、临床疗效观察及药理实验研究等方面探讨<伤寒论>大结胸证与急性腹膜炎的关系,初步论证了大结胸证与急性腹膜炎具有相关性,提出可运用大结胸证篇中的理法方药对急性腹膜炎进行论治.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