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刀微创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下肢关节畸形疗效分析

    作者:庄欠刚;瞿业奇;张宗波

    目的:分析针刀微创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下肢关节畸形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所收治患有痉挛型脑性瘫痪,且下肢关节伴有畸形病症的106例患儿,作为本次临床观察基本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患儿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为53例患儿.常规组为基础康复训练临床治疗方案,观察组则配合针刀微创疗法.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指标评分,略占据一定临床应用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患有痉挛型脑性瘫痪,且下肢关节伴有畸形病症的患儿,在基础康复训练临床治疗方案之上,配合针刀微创疗法,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早日疾病转归.

  • 改良Schimek法手术治疗痉挛性下睑内翻的效果

    作者:李庄钰

    目的::探讨改良Schimek法矫正痉挛型下睑内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对20例(28只眼)痉挛性下睑内翻老年患者施行改良schimek法矫正治疗。主要手术方法为切开下睑皮肤,松解眼轮匝肌,结扎缚紧肌束,缝合固定于下眶缘筋膜,根据痉挛内翻程度调节缝线的松紧程度,切除或不切除皮肤。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至2年。结果:手术后患者完全缓解20例(28只眼),随访6个月至2年未出现复发。结论:用改良Schimek法矫正慢性老年型痉挛型下睑内翻的疗效好、损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 中药熏蒸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临床观察

    作者:高永强

    目的:分析研究中药熏蒸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3月—2015年11月我院接收的66例痉挛型小儿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疗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小儿脑瘫患儿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 便通汤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作者:于英英;宋召海

    便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衰减导致发生老年性便秘的机会增多[1]。根据临床症状便秘多分为无力型、梗阻型、痉挛型3种。无力型与梗阻型便秘为临床常见的老年性便秘[2]。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改善膳食结构。药物疗法,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效,或便秘加重。笔者采用便通汤治疗老年性便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疗效观察

    作者:杜翔;梁松;吴兆芳;陈嘉;姜琨

    目的::评价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痉挛型脑瘫患儿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例。对照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接受子午流注纳甲针法治疗3个月。两组患儿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改良 Ashworth 评定量表(MAS)、脑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 GMFM-88评分、MAS 评分、脑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25.12±2.74)分、(1.53±0.71)分、(19.25±5.08)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 GMFM-88评分、MAS 评分、脑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31.87±2.58)分、(1.07±0.74)分、(25.67±6.15)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 <0.01),且更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可以更好地改善其粗大运动功能,明显降低肌张力,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针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的影响

    作者:章马兰;刘振寰

    目的:观察阴阳经不同经穴针刺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6岁痉挛型脑瘫患儿90例,分为阴经针刺组、阳经针刺组及康复组,各30例.康复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阴经针刺组在康复组治疗基础上加阴经取穴针刺治疗,穴取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太溪、太冲;阳经针刺组在康复组治疗基础上加阳经取穴针刺治疗,穴取伏兔、足三里、阳陵泉、光明、悬钟.3组治疗均为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0d.分别于治疗前后行下肢改良Ashworth(MAS)量表、临床痉挛指数量表评分及腓肠肌表面肌电图肌电积分值(iEMG)检测.结果:治疗后,MAS分级、痉挛程度改善方面,阴经针刺组、阳经针刺组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康复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阴经针刺组、阳经针刺组与康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阴经针刺组和阳经针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阴经针刺组和阳经针刺组双侧iEMG均降低(均P<0.05),康复组右侧iEMG升高(P<0.05);治疗后阴经针刺组、阳经针刺组iEMG均低于康复组(均P<0.05),治疗前后iEMG差值高于康复组(均P<0.05);治疗后阴经针刺组和阳经针刺组iE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阴阳经针刺均可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改善肢体痉挛程度,且治疗效果相当.

  • 中药雾化透皮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40例

    作者:杨静

    目的 探讨中药雾化透皮治疗疗法对痉孪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给予中药雾化透皮治疗疗法治疗配合推拿及运动疗法,对照组40例施以普通运动疗法,2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定表(GMFM)对患儿进行粗大运动功能测评.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GMFM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药浴康复治疗对提高痉孪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具有影响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 理筋疗法联合针灸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临床观察

    作者:曲笛

    目的 评价理筋疗法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痉挛型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儿均给予针灸疗法及基础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理筋疗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理筋疗法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脑性瘫痪痉挛型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头部分区域推拿治疗小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作者:王宜欣;李彦梅;王悦;徐姗

    小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指胎儿在出生前羊水含氧量不够,出生后窒息、早产、低体重,核黄疸等原因,造成胎儿脑部缺血缺氧使脑细胞不同程度的损伤,形成了小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该病是目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胎儿脑部缺血缺氧造成脑细胞损伤,因脑细胞损伤的部位各不相同,损伤的面积各不相同,损伤的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小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目前,临床把小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强直型,迟软型,供给失调型等符种不同类型.

  • 针推结合Bobath治疗痉挛性脑瘫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李菲;孙琦;刘海兵;谢晶军;马妍洁

    目的 观察针推结合辅助Bobath三联疗法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儿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针刺组采用头针加体针治疗,推拿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督调脑加局部四肢,运动组采用Bobath疗法,三联组采用针刺加推拿加Bobath疗法,共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2、3个月及半年后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总有效率:针刺组72. 4% (21/29),推拿组70.0% (21/30),运动组70.0%(21/30),三联组96.1% (28/29),三联组疗效优(P <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至半年随访,4组MAS评分降低(P<0.01 ),GMFM、ALD评分升高(P <0. 01 ).与其余3组比较,在治疗2个月至半年后随访,三联组MAS降低,ADL、GMFM升高(P <0. 01,P <0. 05).结论 针推结合Bobath疗法能明显改善痉挛性脑瘫患儿的肌张力、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比单一的治疗方法 更为有效.

  • AMIE方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20例临床观察

    作者:何竟;董小丽;段玉虎;周红玲;刘屹;黄长琼;赵雨;陈名金

    目的 观察AMIE方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施行AMIE方案;对照组20例,施行Bobath训练法治疗,均治疗60次.以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评价其临床疗效,并且随访12个月,了解患儿独立行走情况.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12个月可以独立行走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结论 AMIE方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有效,近期疗效等同于Bobath训练法,远期疗效优于Bobath训练法.

  • 针刺解溪穴配合Bobath法治疗痉挛型脑瘫尖足60例临床观察

    作者:杨东梅

    目的 观察针刺解溪穴配合Bobath法治疗痉挛型脑瘫尖足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患儿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采用Bobath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解溪穴.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关节角度测量仪测量两组患儿左右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左右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比较,左右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刺解溪穴配合Bobath法可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尖足患儿的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

  • 点穴疗法对不同年龄段产伤性痉挛型脑瘫患儿主要症状的影响

    作者:吴维;吴夏勃;温建民;林新晓

    目的 观察点穴疗法治疗不同月龄产伤性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 将59例产伤性痉挛型脑瘫患儿,按月龄分为2岁以下组(11~24个月)、4岁以下组(25~48个月)、4岁以上组(49~94个月)进行点穴治疗,每次30min,每周5次,共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儿的智力、语音、流口水、手持物、拇指内收、翻身、坐、站立、行走、剪刀腿等10项主要症状的评分.结果 治疗后2岁以下组、4岁以下组的主要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而4岁以上组治疗后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4岁以上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2岁以下组、4岁以下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岁以下组、4岁以下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点穴疗法治疗产伤性痉挛型脑瘫患儿疗效确切,对48个月以下的患儿疗效明显优于49个月以上者.

  • 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的护理

    作者:陈洁

    小儿脑性瘫痪指以在妊娠到新生儿期之间各种原因而致的脑的非进行性病变为基础,形成永久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态异常,其症状在2岁以前出现[1].自2005年8月份以来,我院开展了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SPR),以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后遗症,解除患者肢体痉挛和改善肢体功能,已全部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麻醉下注射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护理

    作者:李良飞;孙莹玉;陈静

    目的 探讨痉挛型脑瘫患儿在麻醉下行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护理特点.方法 回顾总结2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在氯胺酮麻醉下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的护理.结果 所有患儿均能在安静状态下完成注射治疗,未出现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结合康复训练,均能达到治疗效果.结论 术前做好查体和询问,做好禁食宣教和心理疏导,术中积极观察患儿体征,术后注意患儿体位以保持呼吸通畅,严密观察麻醉延迟反应及肉毒毒素不良反应,做好康复训练指导和宣教,可减少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充分发挥A型肉毒毒素的治疗作用.

  • 小儿脑瘫术中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作者:黄丽华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其中以痉挛型为多见[1].如能早诊断、早治疗,能够大程度的促进各系统功能的恢复和正常发育,纠正异常姿势,减少残障.

  • 平衡仪评定和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平衡功能的研究

    作者:张丽华;胡燕丽;李晓捷;郭岚敏;张伟

    目的 观察平衡仪在测试和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平衡功能的作用.方法 2~5岁痉挛型脑瘫患儿96例,随机分成试验组48例,采用平衡仪训练结合Bobath训练法;对照组48例仅采用Bobath训练法.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应用平衡仪进行测试.结果两组治疗后各平衡参数的反映结果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各平衡参数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平衡仪训练能加强Bobath训练对脑瘫患儿的平衡功能的疗效.

  • 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内收肌肌紧张过度的针刺疗效

    作者:王立苹;吴青伟;孙奇峰;杨本利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内收肌高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针刺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用关节量角器法测量内收肌角度,评定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8) D区、E区分值。结果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能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内收肌高张力,并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 髋关节矫形器在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康复中的作用

    作者:吴卫红;恽晓平;胡雪艳;崔起何

    目的探讨髋关节矫形器(HO)在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康复中的作用.方法5例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在原有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穿戴HO纠正剪刀样步态.采用基于数字视频和数字图像处理的二维步态分析系统,对患儿步行时额状面的双膝(K)与双髂前上棘(I)之间的距离比(K/I)进行测评.随访1年.结果穿戴矫形器后,K/I较穿戴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髋关节矫形器能限制髋关节内收、改善异常剪刀样步行模式、增强步行稳定性.

  • 核心控制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

    作者:刘跃琴;张惠佳;覃蓉;杨勇;廖公平;童英姿;刘璨;胡继红;王跑球

    目的:探讨核心控制训练方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训练配合针灸、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核心控制训练。共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8)和躯干控制测试(TCT)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TCT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核心控制训练能加强躯干的控制能力,可进一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196 条记录 1/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